那时候,社会上乱糟糟的,鬼王对那些神兵利器的痴迷简直没人能比。一听说有件超级牛叉的神兵问世,他那是火急火燎地往那儿赶,结果路上耽搁了几天,晚了一步。他还没到呢,就有人冒充他,跑去那个府邸想收个徒弟,结果没戏,还把府里的人给杀了,还把黑锅扣到鬼王头上了。等鬼王到了府邸,看到一个假扮成他的神秘人带着个小女孩溜之大吉。鬼王一眼就看出,那小女孩跟他长得像极了,他二话不说就冲上去质问。结果两人没说几句就打起来了。奇怪的是,那家伙虽然用的是鬼道功夫,但愣是不使出鬼王门派的绝技。
鬼王一下子明白过来,这家伙肯定有鬼,于是他立刻拿出自己的招牌武器——招魂幡,摆了个大阵,想用鬼法逼他现原形。结果那家伙一看到招魂幡,立马扔下小女孩,脚底抹油溜了。鬼王本来想追,但一看小女孩昏迷不醒,身上还闪着绿光,就好奇了。他想知道这小女孩是什么来头,竟然能让高手动心。一查才知道,原来这小女孩是个普通人家的孩子,她父母刚被假鬼王杀了,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弟弟引起的。
鬼王更好奇了,他就想知道这小女孩有什么特殊体质,能吸引高手。于是他决定带小女孩回自己家,先把她藏起来,然后去查她弟弟。结果弟弟那儿啥也没发现,就是一普通人。鬼王不甘心,又去查小女孩,这一查可把他乐坏了,小女孩的识海里除了自己的灵魂,竟然还有个没成形的灵体。鬼王心想,要是能收服这小女孩,她将来一定能成为鬼道的高手。
于是鬼王就有了个计划,他决定先不把假扮他行凶的事说出来,用这小女孩来威胁她,让她跟自己一起去骗三盏炉。这样一来,如果正道中的凌烟阁记仇,小女孩就会跟正道决裂,然后鬼王再用点手段,这小女孩肯定就会心甘情愿地拜师了。
时间一长,师徒俩感情越来越好,鬼王也把绝学都教给她,还帮她查清了当年的冤案,报了仇。这样一来,鬼王不仅有了传人,寒门也多了一位高手,正道也多了一个强敌。这可是个天大的好机会。
鬼王主意已定,就威胁小女孩,让她配合自己演了一场戏。本来一切都很顺利,三盏炉到手了,连凌烟阁的两位美女也被他带走了。但没想到,因为距离太远,凌烟阁的高手又拼命抵抗,鬼王只好暂时撤退。回到寒门后,他听说小女孩被带回了凌烟阁,就打算以后再想办法。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凌烟阁竟然请来了海外昆仑的祝春华,而且当天就到了寒门。
在神秘的仙魔岛上,事事都是狱里的大佬们说了算。鬼王虽然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门主一发话,他只能照办。神兵交回去,囚犯也放走了。至于那个小丫头,鬼王心里明镜似的,祝春华那双眼睛一瞪,就能瞧出她的不凡,所以鬼王压根儿没放心上,索性提都不提了。
后来,祝春华收了徒弟回山,鬼王也就没再多话。至于凌烟阁那档子破事,莫问剑虽然人在门里,但也风闻了一些,鬼王也就不用细说了。
但对莫问剑来说,最揪心的是那个假扮鬼王杀死他父母的家伙到底是谁。鬼王两眼一抹黑,不知道凶手是谁,但他毕竟和那人交过手,多少能提供点线索。他告诉莫问剑,那人隐藏身份,八成是正道的人。否则,要是邪道高手,早就亮出招牌了,哪会藏着掖着。
这种猜测有道理。首先,那人是邪道的话,大可以放心大胆地修炼,干嘛要藏着鬼道功夫?其次,他既然懂幽冥鬼道,干嘛不搭理他姐姐海内双魂,非得抢莫问剑逼他拜师?这逻辑不通。
再说,正邪两派的功夫虽然能相互验证,但没机缘或条件,就会冲突。鬼王和那人交手时,发现他用幽冥鬼道总是不利索,好像本门功夫和鬼道八字不合,或者得偷偷分出修为压制,这也是他实力不济的原因之一。按理说,那人的修为,早该秒杀鬼王,却没暴露身份,这说明他的实力远超鬼王。
鬼王左思右想,觉得那人多半是正道的人。因为莫问剑身上有人间之力,要想修行,得靠人间疾苦来磨练,死而复生,让人间之力融入先天之炁。这样修行,既不会反噬,又能事倍功半。
人间之力是凡人气运的结晶,玄门修行则是逆天行事,虽然得天眷顾,但也受排挤。就像人皇,无人能敌。所以,玄门中虽然高手如云,但敢挑战人皇的寥寥无几。这也是人间之力能问鼎天下的奥秘。
莫问剑修行不过百年,前五十年还是普通人,后来却一飞冲天,超越了九成以上的玄门修行者。除了天资,关键还是人间之力。这也是薄凉子帝尊看重他的原因,亲自收他为关门弟子。
至于薄凉子,鬼王猜测,假扮之人,薄凉子的嫌疑最大。因为不管那人有何企图,最终都是为了莫问剑,这一点毫无疑问。
咱们聊聊莫问剑家族那档子事儿,还有他姐姐海外拜师的那些八卦。得提两个人,一个叫薄凉子,咱们先不聊他,重点是另一个,海外昆仑的祝春华。这哥们儿鬼道玩得6,修为深不可测,跟鬼王猜的差不多,看起来嫌疑最大。但鬼王却觉得这事儿不可能是祝春华干的,也不是他和薄凉子勾结的结果。
原来,祝春华和薄凉子有深仇大恨,他们家那点儿破事儿,杀兄灭子的,仇恨深得去了,这俩人不可能联手。再说了,祝春华性格孤傲,行事光明磊落,他收徒就收徒,对方不从他就走人,才不会假扮鬼王搞那些阴谋诡计呢。所以,这么一看,祝春华嫌疑反而小了。实际上,他收莫问剑姐姐为徒,是因为她体内有好多残魂,跟祝春华的修行功法正好对路。
说说祝春华的来历,他以前拜入一个叫正心门的小宗门,这个门派不出名。他师傅全心子,本来是青离宫金鼎门的打杂弟子,后来因为失误被赶出去了。按理说他被赶出去就不该再说是青离宫的人了,但他就是对道法和玄门道家迷之向往,四处找机会加入道家宗派。
可惜,青离宫的地位太高,他这个被赶出去的打杂弟子,大宗派看不上,小宗派又不敢收,他也不想走邪道,就只能自己开个山头,当个道士。一开始,他只想自己修行,后来慢慢有了心得,修为也上去了。但到了玄阶就卡住了,再上也难。三十年后,他终于明白,光苦修不行,得下山历练。
于是,他下山帮助百姓,正心门也逐渐有了点名气。虽然玄门里正心门不算啥,但在附近也算小有名气,收的徒弟也多了。全心子收徒看缘分,有缘就收,无缘就算你给多少钱也不收。正心门就这么慢慢发展起来,虽然人不多,但也有了生机和热闹。
有一天,全心子闭关的时候突然心烦意乱,感觉要有事发生,就出关等着。结果,一直到晚上,道观里啥事儿也没有,他就以为是自己修行不够,决定再闭关,继续参悟。
嘿,就在那么一刹那,天上突然轰隆隆地响了个雷,然后大雨就像倒盆似的哗啦啦地浇了下来。整个山头雾气腾腾的,就像被个大蒸锅给罩住了。全心子这时候皱着眉头,他在这山头上修炼都七十几年的老江湖了,心里明镜似的,这突如其来的大雨肯定要给山下百姓带来大麻烦。虽然这雨来得挺突然的,但既然已经下了,他怕山下的乡亲们要倒霉。
于是乎,全心子赶紧吩咐徒弟们下山去救人,想在山洪还没发威前,帮大伙儿搬家。徒弟们一听命令,跟离弦的箭似的,嗖嗖地就下山去了。全心子自己呢,也坐不住了,他抬头看着那些黑压压的乌云,心里清楚,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要是真下个十天半个月的,春耕啥的也别想了,山下百姓今年的收成肯定泡汤。
全心子想想都觉得心疼,他虽然是修炼道法的,讲究个顺其自然,但眼看着山洪就要成灾,这心啊,就是放不下。他一咬牙,拿起剑就飞上了天,直冲云霄。在云彩上那么一看,半个时辰的功夫,山下的水都聚成河了,再不采取措施,不出三刻钟,洪水就要下来,那可就啥都晚了。
全心子挥舞着剑,施展出道家的神通,左冲右突,那些乌云就开始散了。他又是引导罡风,又是把水汽吹得到处都是,好让雨水散开,别一股脑儿地往山下冲。
忙活了一夜,全心子在方圆七百多里来回飞,愣是把暴雨给变成了细雨,山下的百姓算是躲过了一劫。回到道观,大部分徒弟都回来了,还有十几个还在山下帮着搬家,忙得不亦乐乎。
等到雨停了,太阳出来了,道观里照进了一缕新鲜阳光。全心子转头一看,那云彩在彩虹下面挂着,阳光照着彩虹,金光闪闪的。他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心里突然明白了啥。他寻思着,太阳老挂着,就像流水一样不停歇,道家说过,“利万物而不争”,可能这就是道的真谛吧。哪儿有啥闭关修炼,哪儿有啥顿悟,所谓的道法自然,就是随心所欲,无欲无求,不受任何束缚,这就是道,不需要别的解释。
从那以后,全心子就把道观的规矩给改了,不再强制徒弟们闭关修炼,而是让他们随心而动,想干啥就干啥。他说,道法自然,就是要顺应天性,别被规矩给束缚了。徒弟们一听,都高兴坏了,觉得师傅真是开明,道观里的气氛也一下子变得轻松愉快了。
全心子自己呢,也更喜欢到处游历了。他觉得自己以前太执着于修炼,忽略了世间的美好。现在,他要好好享受一下生活,看看这世间的繁华和多彩。于是,他背上行囊,踏上了游历的征途。
这一路上,他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有时候,他会帮百姓除妖驱魔,有时候,他也会和别的道士交流道法心得。他觉得,这样的生活才更有意义,更能体现道的真谛。
祝春华就是在这个时候拜入全心子门下的。他原本是个孤儿,在街头流浪的时候被全心子给遇到了。全心子觉得他是个有缘人,就收他为徒,传授他道法。
祝春华聪明好学,很快就掌握了全心子传授的道法。他性格孤傲,行事光明磊落,从不屑于那些阴谋诡计。全心子很喜欢他,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材,就把自己的毕生所学都传授给了他。
后来,全心子去世了,祝春华就继承了正心门。他继续发扬师傅的遗志,帮助百姓,传播道法。虽然正心门在玄门里不算啥大门派,但在附近地区也算是小有名气。
这就是祝春华的来历。他收莫问剑姐姐为徒,纯粹是因为她体内有好多残魂,跟他的修行功法正好对路。他根本没想到,这会卷入到一场复杂的纷争中去。
祝春华虽然性格孤傲,但在面对这些残魂时,却展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细心。他深知,这些残魂或许曾经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实在令人唏嘘。
他开始教导莫问剑的姐姐如何控制体内的残魂,如何与它们和平共处,甚至利用它们的力量来提升自己的修为。在这个过程中,祝春华也逐渐发现了这些残魂背后隐藏的秘密和故事,这让他对人生和修行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随着时间的推移,莫问剑的姐姐在祝春华的指导下,逐渐掌握了控制残魂的方法,她的修为也因此有了质的飞跃。而祝春华也因为她的成长而感到欣慰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