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太子妃生了皇孙,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在宫中瞬间就传遍了。

各种赏赐纷至沓来,宫里面的气氛都缓和了不少,整日里喜气洋洋的,甚至连责骂和打罚都没有了。

一时之间,皇宫里面喜大普奔。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宫外,一时之间,朝廷上下全都是喜气洋洋的气氛,没有人会选择在这个时候搞事情,因为那是作死。

所以朝廷上下呈现出来的全都是好消息,官员们的贺表也全都送进了宫里,可以说是一片赞扬之声。

对于官员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毕竟如果写得好的话,很可能会得到陛下和太子殿下的双重赞赏,那么以后自然就是前途无量。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堂上下自然是一片欢腾。

只不过外面的事情与朱厚照的关系不大,他这些日子主要就是陪在太子妃的身边,其他的事情都有别的人去操持。

尤其是张皇后那边,比起朱厚照这个当爹的,当了奶奶的张皇后更是兴奋的要命。她每天都会跑过来,同时也会张罗着大肆的庆祝,可以说是精神得很,有一种“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的感觉,整日都能够听到她的笑声。

对此,朱厚照只能是笑一笑,也没有开口去劝。

如果这个时候自己去劝说的话,估计会挨上一顿臭骂,索性选择不开口。

至于宫里面选择大肆的庆祝,朱厚照也没说什么。毕竟不像以前,现在宫里有钱了。

当然了,也有人跑到太子这边来贺喜。不是什么人都能过来的,朝中的重臣会选择去皇帝那边,他们不会跑到太子这边来,否则会有结交太子之嫌,他们要避嫌。

但是朱厚照提拔的年轻官员就不一样,像唐伯虎和王守仁等等就来贺喜了。

军队那边不少将领也过来了,勋贵和勋戚也不少,当然来的都是年轻一辈的小辈,不过这对朱厚照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太子殿下,王守仁已经到了。”刘瑾来到朱厚照的身边,脸上带着笑容的说道。

这些日子里面如果说谁高兴的话,那么可能高兴的人会很多。

但是如果说谁最高兴的话,刘瑾绝对算是其中的一个,

刘瑾可是太子殿下的心腹,在很多人看来,他将来就是皇孙的大伴。那是什么地位?

容不得他不上心,容不得他不高兴。

对此朱厚照也没说什么,他知道新一轮的竞争已经开始了。

于是他点了点头说道:“那就过去吧。”

说完这句话之后,朱厚照站起身子径直向着前面走了过去。

王守仁过来是贺喜的,但是朱厚照却有些事情想和他说。

来到前厅的时候,王守仁已经等在这里了。

见到朱厚照之后,王守仁连忙行礼,脸上带着灿烂笑容恭喜道:“臣恭喜太子殿下,大明朝有了皇孙,后继有人,江山稳固!如今国泰民安,此乃大明之幸,天下苍生之幸!”

朱厚照点了点头说道:“今时今日,也有爱卿的一份功劳,此后更应该努力奋进,不要懈怠呀!现在还没有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

“是,太子殿下。”听到朱厚照这么说,王守仁的表情也严肃了起来,然后开口说道:“臣绝对不辜负太子殿下的厚望。”

朱厚照点了点头说道:“坐下来说吧。”

等到王守仁坐下之后,朱厚照这才继续说道:“在兵部干的怎么样?是不是习惯,有没有被人刁难?”

听到朱厚照的话,王守仁心中感动。太子殿下这些年对自己这么看重,到了现在还对自己如此关切,身为人臣也的确是到了一定的地步。

他笑着说道:“臣在兵部过得很好。”

这倒不是王守仁胡说的,也不是有意隐瞒,而是他真的在兵部过的很好。

至于原因,也非常的简单,王守仁的老爹是内阁大学士,一家子又这么的有威望,最重要的是他得到太子殿下的宠信。

谁都知道他以后是太子殿下一定要重用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谁会去给他穿小鞋?

如果说有新起之辈根基不足,或许还会有人想做点什么。可是现在王家父子可以说是大势已成,人家老子是内阁大学士,你给人家儿子穿小鞋,那你还想不想混了?

何况王守仁本身就是悍将,这几年大仗小仗打了无数,基本上全都打赢了。

有背景就有能力,只要为人处世上不太过尖酸刻薄,基本上就是人人捧着。

王守仁的为人处事,自然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他在兵部混的如鱼得水。

事实上这一点朱厚照也是知道的,于是点了点头说道:“如此就好。今天正好你过来了,有一件事情本宫想和你商量一下。”

朱厚照看着王守仁,笑着说道:“全国的军改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这个你是知道的。各地的文官也都推行了考成法,也算是卓有成效。”

“不过本宫还是有一些想法。”说着,朱厚照看向王守仁,然后问道:“你对理学怎么看?”

问出这个问题之后,朱厚照就没有再说话,而是静静的等着王守仁开口。

事实上,王守仁对理学是很不屑的,这一点朱厚照不用问都知道。

要知道王守仁可是心学大家,他要是对理学感冒,那才是有鬼了。

有一件事情朱厚照还是很清楚的,那就是王守仁十八岁时,与夫人诸氏返回余姚,船过广信,王守仁拜谒娄谅。

娄谅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甚喜。之后他遍读朱熹的着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

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

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着名的“守仁格竹”。

与这一条相对应的,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龙场悟道。

在前世,宦官刘瑾擅政,并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

王守仁上疏论救,而触怒刘瑾,被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龙场驿栈驿丞。

同时,他的父亲王华也被赶出北京,调任南京吏部尚书。

路途中,王守仁被刘瑾派人追杀,伪造跳水自尽躲过一劫。

逃过追杀的王守仁暗中到南京面见父亲王华,王华对他说:“既然朝廷委命于你,就有责任在身,你还是上任吧。”

随后王守仁踏上路途,来到贵州龙场。

“万山丛薄,苗、僚杂居”,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王守仁没有气馁,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受到民众爱戴。

在这个时期,王守仁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

王守仁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

在这一世没有过这一段,虽然朱厚照也教导过王守仁一些东西,但是他已经有几年没在朱厚照身边了,他现在的想法是不是改变了,朱厚照也不知道。

同时他是不是悟出了一些新的东西,朱厚照也是不知道的。

一直以来朱厚照都想和王守仁谈一谈,但是也没什么太好的机会。这一次就是好机会了,可以有大段的时间让两个人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虽然没有了龙场悟道,但是这些年王守仁在西北也是履行教化,也教了不少人。

朱厚照也多多少少听到过一些东西,所以想和王守仁探讨一下,看看他的思想是不是有了变化,是不是产生了一些新的东西?  听到朱厚照的话,王守仁脸上的表情就严肃了起来。

事实上,王守仁的心里面除了严肃之外,多少还有一些忐忑。因为他的确是有想法,对理学也的确很不满,可是他也不知道该不该说。

看到朱厚照用殷切的目光看着自己,王守仁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士为知己者死。七八中文天才  太子殿下对自己如此恩重,从入仕途开始,自己就已经被太子殿下带在身边。

太子殿下对自己信任有加,同时对自己多加培养,这就是以国士待自己。

君已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

想到这里,王守仁也就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了,直接开口说道:“回太子殿下,臣的确实有些想法。可是有一些大逆不道,臣不知道该不该讲。如果臣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太子殿下恕罪。”

听到王守仁的这句话之后,朱厚照反而来了兴趣。

如果他说不出什么新鲜的东西来,才会让朱厚照失望。现在他有了想法,这也是朱厚照希望看到的。

于是朱厚照连忙开口说道:“没有关系,尽管说。无论你说什么,本宫都不会怪你。”

“臣谢太子殿下。”王守仁连忙恭敬的说道。

略微沉吟了片刻,王守仁这才说道:“太子殿下曾经教导过臣,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不要局限于一家之言。于是臣这些年就看了不少书,加上臣这些年在西北,在草原,也算是有一些感悟。”

“可是感悟越来越多,臣却觉得心里面越来越迷糊。与以往所学相互比较,又在书海之中不断的寻找,可是却没有让臣找到解决的办法。”

“偶然的一次机会,臣看到了一本书,反而让臣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想法。”

听到王守仁的这句话,朱厚照顿时就来了兴趣,然后连忙问他:“是什么书?”

王守仁不敢隐瞒,连忙说道:“回太子殿下,是荀子。”

“当时臣心中迷惑,无法解答,于是开始翻找各种书籍。在看到荀子的时候,似乎心中的疑惑就被解开了。”

“臣年少之时,曾经格过竹子,虽然坚持了七天七夜,但是却并没有什么感悟,甚至还把自己给弄病了。”

“臣一度曾经怀疑过,是不是因为臣的天赋不够。于是臣开始越发精研学问,也考上了进士,后来也与很多读书人一起探讨过,但是终究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也没有人能够为臣解答心中的疑惑。”

“可是在看到荀子的时候,臣反而有了感悟。”说完这句话之后,王守仁就没有再开口了。

他在等朱厚照,因为已经说到这个地步上了,他需要朱厚照让他继续说。

因为接下来的话就有一些不合常理了,甚至现在说的话也不被主流所接受了。

原因也很简单,现在的文人信奉的是孔孟,甚是孟子更重要一些,反而荀子没有人信奉,甚至已经快被视为异端了。

这件事情朱厚照也知道,现在主流的思想绝对不是荀子,甚至对荀子排斥的非常多。

当然,这种情况是出现在宋朝以后。在宋朝以前,更多的是推崇荀子,反而孟子的思想没有被主流所接受。

一直到了宋朝,孟子才逐渐成为主流。

至于开端,那就是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

朱熹还写了一本四书集注,成为了现在科学的考题,可见其中的地位。

宋神宗熙宁四年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

元丰六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

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

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

元朝至顺元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在明清两代,官方规定,科举考试的八股文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要“代圣人立言”。于是,《孟子》一书便成了明清两代士子们的必读书之一。

这里面还有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是大明朝的太祖皇帝朱元璋,他要把孟子弄出孔庙去,认为孟子的学说才是异端。

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

朱元璋曾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并诏告天下说孟子的不少言论“非臣子所宜言”,下令将孟子逐出文庙。

次日钱唐上疏力争劝阻,加之天文官也上奏文星暗淡无光,于是朱元璋又下一道谕旨:“孟子辩异端,辟邪说,发明孔子之道,配享如故”,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红楼烟云之七郎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红楼之贾环穿越了和女友穿越到东晋重生三国:危!开局刘备祭天大宋祖王爷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红色苏联踪影:马踏诸国铸无上凶名开局霸王之力,系统助我兴汉!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永乐小皇孙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战国小大名综武之大明帝国死亡航线篡唐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前妻太难训黑铁时代崇祯末年带妹征伐大唐:兵圣驸马爷三国第一保镖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我是秦二世扶苏大明铁骨标准的领主生活巅峰对决千古玩帝之终极较量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三国之寰宇天下手机连大明,开局吓懵朱元璋混在东汉末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三国之大汉双子星开局废物皇子,我开创了盛世王朝老子传奇:大道至简仙朝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穿入异世界?召唤玩家一统天下!三国:白毦陈到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平乱传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我在大宋当苟王穿越从开荒开始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盛世毒妃(狐狸红色)落日胡尘重返十三岁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