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要率兵前往大连的事情,事先郭松龄完全不知情,等到他得知消息时,日本人已经同意让张学良率领奉军第三师前往大连协助安保、警戒任务了。
此事又是经过张作霖首肯的,郭松龄没理由再阻拦,于是,他在奉军第三师出发的前一夜,设宴给张学良饯行,趁其不备、用药麻翻了张学良,让第三师参谋长、和副师长带队前往大连。
第三师到达大连后,日军一反以往倨傲的嘴脸,热情款待了第三师官兵,并将日军警备司令部制定的安保计划、全盘告诉了第三师,所有外围警戒、要点布防、随车警卫、室内安保等,皆采用中日混编的办法,可以说防范十分严密。
郭松龄接到奉军第三师的电报,虽然并没有完全消除怀疑,可他没法向张学良解释,自己凭什么把他扣下、形同软禁的。
日本人自以为已经收买了郭松龄手下的两个旅长,却不知道、那是郭松龄授意他们假装答应与日本人合作的,可到现在、日本人也没要求这两个旅长做什么,所以,郭松龄无法准确判断日本人的真实意图。
郭松龄决定一不做、二不休,他干脆下令切断了那个两进小院的电话线,断绝张学良与外界的联络,同时加派兵力、把那个小院团团围死了,封锁了张学良没去大连的消息。
三个女人不知道张学良没去大连、是否影响菊机关的计划实施,所以,几次派女佣出门报信、但都被拦回来后,花槑装病,花娇去求醒过来的张学良,可即便张学良出面,郭松龄也只是派来两个大夫,坚决不让她们出去。
郭松龄不知道,他这个举措、彻底断绝了阿菊与外界的联络,让日本人坚信奉军第三师参谋长、副师长所说的,张学良不愿多管琐碎事情,他混迹于第三师普通官兵中、也到了大连,会在张作霖返程时、亲自陪同张作霖回奉天。
这是日本人第一个没算到的地方。
1922年11月3日上午10时。
张作霖在来奉天办事的黑龙江督军吴俊昇陪同下、抵达大连,受到日本人的隆重欢迎,关东军司令尾野实信等日本军政高层亲至火车站迎接。
有栖川宫炽仁亲王与张作霖进行了正式会谈,会谈结束后,奉军代表与上原勇作、井上准之助分别签署了日本对东北的军事、财政援助备忘录,当然,私下还会签订一个双方早就暗中商量好的密约。
然后就是日本人组织的盛大活动,为的是显示双方“日中亲善”、“和睦共荣”。
承德。
任道远看着各方面汇总过来的情报,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可他却不敢有丝毫大意,他的第六感比常人敏锐的多,对任何信息考虑的都比别人更细。
日本人的换防计划、实施时间是11月6日,已经非常临近了,许炳忠发回的最新情报显示,日本的运兵船、战舰、临时征调的邮轮和客船,也早就聚集在各个码头,各种军用物资也早已装载完毕,只要日军一登船,随时都可以出发,日军有必要提前好几天就把部队集结到港口么?
乔林早就派出特务团的一个侦查小组以留学生的名义抵达日本,让他们协助、暗中保护许炳忠、前田一夫他们,这些侦查员分散在各个码头监视日军的一举一动,各个码头的情况基本一样,甚至一些烧煤的舰船、已经点火待发了。
乔寿山从朝鲜北部发回的情报,能印证任道远的猜测,日本驻朝鲜的两个师团虽然没有动静,可嘉村达次郎少将所率领的第三十九混成旅团已经出发了,名义上是到朝鲜北部山区扫荡,可乔寿山他们已经在那里活动很长时间了,日本人怎么才想起来去扫荡他们?
这会不会是日本人掩护真实战略目的战术佯动?
奉天城外。
关东军第三联队营地内。
河本大作一脸嫌弃的盯着眼前的三名中国人,从装扮和他们谄媚的笑脸上可以看出,他们原本应该是乞丐,河本大作用日语对身边的中队长说道:
“你就不能找几个白白胖胖、壮实一点儿的支那人么?这哪儿像是军人!”
“联队长阁下!要符合您没人认识、突然消失不会引起任何怀疑的条件,也就这几个乞丐合适了,其实,这已经是我们能找到的、年龄最合适的了。”中队长答道。
“让他们去洗个澡,换上准备好的服装,给他们吃的好一点儿、可以给他们喝点儿酒。”
“嗨!”
“到时候把这些分别塞进他们的衣服、裤子兜里。”河本大作把一个大纸袋交给中队长,然后看着三名乞丐跟着他远去,嘴角露出轻蔑的冷笑。
大连。
各种庆祝活动结束后,在大连旅顺口的关东军司令部举办盛大宴会,之所以没有选在大连的高级酒店举办,日本人主要是担心有栖川宫炽仁亲王一行的安全,这是因为: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本占领旅顺后,对城内百姓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大屠杀,只有埋尸的36人(后经考察,生还者有800余人)幸免于屠杀,死难者将近2万5千余人,日军害怕有人刺杀有栖川宫炽仁亲王一行。
张作霖原本不愿参加这场酒会,可架不住日本人热情挽留,一直在那里待到晚上十点才脱身,他拒绝了日本人给他安排的别墅,声称身体不适,直奔火车站、他要立即返回奉天。
承德。
临近午夜时分,许炳忠发回急电,各个港口的所有日军已经开始登船了!
任道远的心彻底悬了起来。
一旦他的猜测成真、那面临的局面可就更加复杂了,因为日本舰船一旦离开港口,任道远将彻底失去对他们动态的掌握,他不信日本人会去台湾换防,但不论是朝鲜、还是中国,几乎都是毫无海防的,日本人可以在任何一处登陆。
顾不上判断日军动向,任道远急电定威军各部开始进行战备,随时准备出发。
任道远同时电令乔寿山的背嵬营,迅速与布置在朝鲜北部西海岸元川、文川、新浦、端川等港口,以及东海岸南浦、安州、铁山等港口的背廆营侦察小组取得联络,一旦发现日军大规模登陆,立即汇报其番号、人数。
密令林典荣的玄甲军,立即做好随时集结、执行秘密任务的准备。
命令在赤峰的定威军第25师、第一骑兵旅,全面进入战备状态。
电令还在东北的怯薛营加快集结部队的速度。
电令身在朝鲜的乔寿山,严密监视日军动向。
乔林回电,东北各个港口的监视已经安排妥当。
做完这些部署,任道远再次回到地图前,他目光如炬的盯着地图,日军一下出动四个师团,其志必不在小,日军是直接在东北沿岸港口登陆,还是像甲午战争时那样,经朝鲜由陆路进犯东北?
没人能告诉任道远答案,他只能凭借对日军并不算深刻的了解,来预估日军的登陆场,任道远手上兵力不多,,不预作准备的话,一旦日军完成战略展开,再想战而胜之就困难了。
日军常备师团的战斗力远高于其海军陆战队,武器装备更是普通中国军队无法比肩的,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虽然任道远心中知道、中日之间必有一战,但绝不应该现在,有没有办法避免这场战争的爆发,至少是把战争规模降到最低,给中华民国、给定威军争取一个足够长的发展时间?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日本人绝对不会给中华民国一个长期和平、稳定的发展空间。
任道远给吴佩孚发去一封急电,一旦日军入侵东北,希望他能通过外交斡旋,利用英美法等西方列强并不愿意看到日本独霸中国东北的心态,让他们出面阻止日本人扩大事态。
任道远明白一个道理,靠山山倒、靠人人跑,所以最关键的还是得顶住日军的进攻,只有达到势均力敌、列强才可能出面调停,日本人才可能考虑暂时收兵。
做完这些部署,任道远、李济臣立即动身前往赤峰、朝阳,他们要把自己当做人质,请奉军允许定威军借道,任道远给各部下达的命令,都是按照原计划、在明天一早出发。
假如张作霖安然回到了奉天,那就只当进行了一场全军野外负重拉练,假如张作霖出事,在定威军抵达赤峰、朝阳的时候,消息应该已经传出来了。
对任道远来说,这必将是个不眠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