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臣拿过电报扫了一眼就赶忙递给了任道远。
电报是许炳忠从东京发出来的,由于之前任道远在闷罐车里,许炳忠没法直接联系上任道远,之前宋大霈控制着电台、任道远不让许炳忠直接联系定威军,他只好把电报打给在朝鲜的乔寿山、可背嵬营正在运动中,只好又把电报打给林典荣,张其煌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于是直接发给了陆军部,电文主要内容是:
许炳忠今天早上才从情报贩子犬养三郎处得知,昨夜日本就已经开始征调所有能运兵的舰船,第2师团、第4师团、第7师团、第11师团、第15师团正在集结,准备乘船开赴中国东北战场。
日本政府在报纸上宣传说,是中国军队“主动挑衅”,“劫持并暗杀”了一名关东军士兵、“炸毁”了一段南满铁路,日军是“被迫还击”、“只为保护”日本侨民不受伤害云云。
同时,日军大本营参谋本部公开发表了“征召令”,宣称临时征召60万平民、退役官兵入伍,准备组建40个乙种师团。
“颠倒黑白、厚颜无耻!”李济臣怒斥道。
“舆论战也是战争的一部分,我们的舆论决不能输给倭寇!”任道远冷静的说道,但他心里此时却难以平静,最多3天,第二批日军就会加入东北战场,最多一个月,日本就会增加60万军队,日本这次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西方列强依旧还会坐山观虎斗,同时向日本大量销售武器弹药、军用物资,中国当然也可以买,但中华民国政府没钱,西方列强根本不认为中国能取胜、所以也不会赊销给中国、何况是势单力薄的定威军呢,一切只能靠自己了。
“我们也要利用好报纸,把事态的严重性跟全国百姓讲清楚,立即发表一份定威军抗战到底的文告,通过报纸向民众说明、中华民族现在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为了不把这场战争扩大化,只以我们定威军的名义向全国进行宣传。
这也算块试金石吧,看看哪些是毫不关心中华民国生死存亡的人,有没有愿意与定威军并肩作战的地方实力派。”任道远忧心忡忡的说道,日本之所以敢轻启战端,不就是因为中华民国尚未完成真正的大一统么?
“舆论战并不比东北战场好打呀!
尽力而为吧,你马上组织一个专门给全国媒体发通稿的小组,把东北战场的情况实时报告给全国民众。”任道远颇有些无奈的说道。
“是。
刚才忘记告诉你了。
海军萨总长亲率北方的海军、正在向秦皇岛赶去,他已经命令其他海军、包括内河舰队,全部集结到天津去了,海军陆战队也已在沿海港口进入了二级战备状态,他已经做好了日寇扩大战事的准备,决心杀身成仁。”李济臣有点儿哽咽的说道,中国海军实力连日军的零头都比不了,小吨位的战舰只能拿出海上拼刺刀的决心,才可能靠近日舰进行还击,萨镇冰给海军官兵下达的就是这种战术命令。
“水雷呢?”任道远突然问道。
“萨总长说,由于日本强烈抗议,西方列强撕毁了原定的合同,到货数量极少,就连封锁渤海湾都做不到,何况我们那么漫长的海岸线呢。”李济臣无奈的说道。
“你马上给萨总长发一封电报,他给我的种子太少,请他留下战舰上不可或缺的海军官兵,把不是无可替代的海军官兵都交给我,这有利于海军陆战一师早日成军,您告诉他,我只是暂时负责培养这条虎鲨,一旦她的牙齿足够锋利,我会马上把她还给海军,大海才是她成长的地方,也是她护卫中华民国海疆的战场。”任道远知道无法劝阻萨镇冰,但他希望多保留一些海军的种子。
“是!”李济臣说完马上就去发电报了。
北京。
外交部刚刚收到驻日大使馆发回的电报,这份电报的内容包括了日军几个师团集结地、登船的港口等情报。
针对目前险恶的东北战场态势,以及日本继续增兵东北的现状,北洋政府做出了向国联控诉日本侵略中华民国、外交部立即召见日本驻华大使进行抗议。
北洋政府还暗中与西方列强接触,请他们给日本施压、将战争控制在关外,其实,西方列强也不会坐视日本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那会影响他们在华利益的,这主要是防止日本狗急跳墙的破坏中国沿海工业区,因为不少实业公司都有英美的股份。
傍晚前,全国各地的爱国报社纷纷出版各种号外报刊,把日寇恃强凌弱、早有预谋的入侵中国东北的罪行昭告天下,并且还把中日两国的军力对比也公开刊发了出来,我们一个师的武器、甚至不如日寇一个联队。
兴城前线的最新战报、也被刊载在号外上,定威军第一军第27师在兴城以北的首山防线上,以弱抗强,全师一万三千余人、已经顽强击退了日寇第六师团的两次进攻,日寇第六师团足有兵力、大炮数量更是中国军队无法比拟的,第27师构筑的野战工事、几乎全被日军炸毁,中国官兵现在只能把日军的炮弹坑当做掩体、顽强的抗击日寇的进攻。
可以说,定威军官兵完全是靠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方铁汉团长率206团仅有一个营的武器、毅然奋起反击日军一个大队的进攻,奉天警察局长黄盛贤率领治安总队的两千余警察、自发抵抗日军进攻……随后几天,这样感人的事迹不断被报纸广泛报道着。
中国民众同仇敌忾的情绪被点燃了,很多地方自发组织起募捐支援东北抗战的活动,抵制日货的运动也在蓬勃开展,街上再也看不到挎着东洋刀、耀武扬威的日本浪人了……
全民抗战的氛围形成了。
福州。
日本间谍机构菊机关的一间密室内,南云奈香正在看机关长黑川武雄递过来的电报,这是大本营参谋本部催促菊机关尽快扭转中国舆论的电报。
“这好办,我能让中国人很快陷入内斗中,彻底破坏他们的团结,给东北的日军减轻一些压力。”南云奈香放下电报后说道,并依偎在黑川武雄怀里。
“你有什么办法?”黑川武雄问道。
“……”南云奈香把她的主意解说了一遍。
黑川武雄早就收到了破坏中国舆论场反日宣传的命令,可他无计可施,南云奈香说的办法倒是可以一试,想了一会儿后,他答应派花槑前去执行这个任务,顺带前去刺杀任道远。
大本营参谋本部当天就批准了南云奈香的计划。
花槑辗转了第三天早上才赶到天津,这儿有一家南云奈香认为足以让她的计划顺利实施的报馆,因为那种收钱就能刊登任何文章的小报馆、人们只是当做茶余饭后聊天的话题,根本没人会信他们的文章,大的报馆对新闻都持谨慎的态度,真实性是必须验证的,所以南云奈香可以选择的报馆并不多。
天津的这家《康报》最合适,《康报》最多刊登的都是有关政府的负面新闻,而且以捕风捉影为多,但这种为“反府”而“反府”的做法,很合一些人的胃口,所以,这算一家最理想的报社了。
南云奈香曾经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曾经给《康报》的记者麻俊武透露过一件政府丑闻,那是件真实事情,《康报》发表后,给麻俊武带来不少声望,南云奈香这次还准备找他。
花槑给麻俊武打电话,说她手上有一个爆炸新闻,要500元银元作为报酬,《康报》难得刊登一篇真实的政府丑闻文章,所以麻俊武对花槑的电话很感兴趣,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两人以60块银元作成交。
花槑与麻俊武是在一家西餐厅会面的,她言之凿凿的说自己的情报来源绝对可靠,是上海明星电影公司的一名职员,因为得罪影星蝴蝶被公司开除了,这才要揭露一桩与蝴蝶有关的秘事。
麻俊武目瞪口呆的看着花槑,仔细听她信口开河的胡编乱造、生怕漏掉一个字,他对她的话、一丝怀疑都没有,他只认为这是当下最劲爆的“新闻”了。
麻俊武急匆匆赶回报社赶稿去了,花槑去打听有没有去承德的火车,她奉命、要“将功折罪”的继续她暗杀任道远的行动。
主编看到麻俊武交来的稿子,激动的双手都拿不稳那几张轻飘飘的稿子了,“战争”、“艳情”、“女明星”、“大官”……几乎所有吸引人眼球的要素、这篇稿子里面全有了,他让马上加排到头版头条上,并且叮嘱一定要加印到平时5倍的数量。
《康报》果然被一抢而空了。
因为《康报》披露了一个惊天的消息:
关东军进攻北大营、奉天城的当天晚上,张学良并不在奉天城,他在北京的六国饭店,与上海来的着名电影明星胡蝶跳舞!
几乎没人怀疑这篇报道的真伪,因为一天前,张学良确实在北京发表了一篇谴责日本人背信弃义、侵占东北的文章。
一时之间舆论大哗,民众义愤填膺的谴责张学良,各地报纸转载《康报》的文章时,更有“不爱江山爱美人”、“红颜祸国”、“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类的评论。
还有人作诗嘲讽,报纸上刊登了不少这样《哀奉天城》的诗: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最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奉天。”
“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奉天城已陷休回顾,更抱佳人舞几回。”
……
张学良为此承受了极大的良心压力,可他还不敢辩白,怕越描越黑。
胡蝶发表声明说、当天她随明星电影公司一行同事尚在天津,她至今也没见过张学良,但,没人信。
谣言的杀伤力是巨大的。
在日本间谍机关控制、收买的报社,连篇累牍的不断重复后,再加上为“反府”而谈“反腐”的人、别有用心的曲解,一种极其刺耳的杂音出现了:
“国土是当官的丢的,是政府失职,凭什么让老百姓去抗战、去送命?”
虽然中央政府采取了紧急应对措施,免去张学良本兼各职,并给张学良、蝴蝶背书,证明两人根本不认识,要求《康报》讲明消息来源等等,但全国一致抗日的氛围、还是受到了很大影响,民众的抗日热情再也没有之前那样高涨了。
任道远给上海明星电影公司去电,请他们派人到前线拍摄一部纪录片,用血与火,教育、唤醒民众,今天不抗日、日寇很快就会杀向关外,假如中国民众依旧选择不抵抗,中国就没有一寸土地会幸免沦为日本殖民地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