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9月21日。
绥中北部战场,由于日军开始利用数架飞机为炮兵校正弹着点,日军155mm和150mm榴弹炮对定威军的威胁大大增加了,一个团上去,日军的炮兵两轮轰炸就能把这一个团打残。
赵聚武手上说起来有三个六个师,现在仅第29师还有一个作为总预备队的旅、目前是完整,另外两个师只拼凑出一个旅,目前在整编、休整,但按照目前的状况、估计中午也会被派上战场,东线战场能不能坚持到天黑,赵聚武心里没底。
赵聚武也算是一员虎将,看着一份又一份的战报上、令人瞠目的伤亡数字,他的眼泪流了下来。
关于退守山海关的想法,赵聚武之前与任道远商量过,他认可任道远的说法,所谓天险山海关,在现代热兵器的战争中,无非是多消耗日军一些炮弹罢了,定威军的装备不如东北军,不也曾打下了山海关,何况武器装备远远比东北军还强大的日军呢?
只要日军突破山海关防线上的任何一点、整条防线就全守不住了,再往哪里退?
万一山海关不保,不排除日军避实击虚,进逼京津、扩大战事,甚至逼迫北洋政府签订新的城下之盟的可能。
所以,虽然定威军现在采取的战术、就是一个“很蠢”的挨打战术,但军人守土有责,绝不能让战火蔓延到华北去。
国家落后,民国又一直内争不断,正好可以借助这场战争凝聚全国民众,要通过前来劳军的记者们,把战场的残酷告诉国人,让国人知道,中国军人在用血肉之躯抵御外辱:
一寸河山、一腔热血!
国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时,只能靠中国军人的热血,构筑起一道血肉长城了。
不能后退,但战场形势已经岌岌可危了,赵聚武很快就会陷入无兵可派的窘境了。
一直咬牙硬挺的赵聚武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他把绥中战场的现状、部队的伤亡情况,详细汇报给了任道远。
赵聚武并没有提出要援兵,但他知道,任道远一看就会知道绥中战场目前的危机。
赵聚武一直没有让王兆璘所部上战场,只是让他们负责向后方转运轻重伤员,但是运回榆关的伤兵越来越多,王兆璘也是久经战阵的人,他从没见过如此惨烈的防御战,但他看出来定威军已经快拼光了,王兆璘也是条硬汉,他带上自己那个师离开了榆关。
三把火车站。
任道远一眼就看出绥中战场的问题了,日军就是仗着炮火优势,不断的消耗中国军队。
而受绥中地形所限,定威军可以采用的战术有限,身后就是榆关,退无可退。
任道远给陆军部去电,询问全国各地增援东北战场的部队都到哪里了,请他们帮忙把这些部队全部派往绥中战场。
赤峰战场的兵力并不充裕,但比起绥中来,已经好很多了,有利地形,极大的限制了日军的武器优势。
绥中战场虽然牺牲巨大,但目前真正危险的,还是吉林战场。
吉林。
由于那位甘愿牺牲自家利益的脚商、勇敢的回到吉林城报信,让日军的阴谋暴露了,田维勤急调距离吉林最近的井玉泉、立即率部前往堵截,但危机并未解除。
日军常备师团兵力、一般在到人之间,第七师团就足有人,装备也十分恐怖。
井玉泉那个“超级师”武器差太多不说,部队也只有不到两万人,田维勤让他们务必将日军第七师团阻击在姜村以东,并坚持到援军到达。
此时,辽宁北部的西丰、辽源、磐石、吉林城、四平,东北边防军不是已经与日军战成一团,就是两军已经发生接触、大战一触即发。
田维勤此时能调动的,只有吉林城外、张作相手下的保安团,但也不能多抽调,要防止东条英机趁机突围。
田维勤跟张作相商量后,抽调了四个保安团、不到2300人,立即东出寻找有利地形、马上开始修建野战工事。
任道远接到张作相的通报后,知道吉林战事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他立即给田维勤发报,将驻防通辽的定威军骑兵旅、划归他指挥。
可一个骑兵旅并不能改变吉林东部战场的实力对此。
就在田维勤发愁手上没有机动兵力可以增援吉林战场时,刚刚得到电台的方铁汉、立即打来一封电报,说奉天抗日联军把日军第八师团挡在西丰县一整天了!
田维勤对这个消息是持怀疑态度的,他手上有兵力,将近是四平南边日军第五师团的两倍,他都没敢主动出击、先歼灭一路日军,而是守在四平的野战工事里、等着日军发动进攻。
方铁汉只有万余人的兵力,怎么可能挡住日军一个师团的进攻?
可不信吧,日军第八师团确实迟迟没有出现在四平外围,第五师团也确实因此、没有发动对四平的攻击。
田维勤回电,表面上是询问方铁汉部队伤亡情况,好心提醒他,假如伤亡过大、就撤到吉林来,“顺道”询问了一下奉天抗日联军的战果,说是要为他们请功。
其实,田维勤的内心就是想确认一下,方铁汉有没有把小股日军夸大成一个师团的了。
方铁汉可没那么多心眼儿,既然东北边防军前敌总指挥询问,那就如实报告奉天抗日联军的战绩:
全歼日军一个骑兵大队、一个步兵大队。
重创日军三个步兵大队。
缴获日军卡车13辆、大车35辆,以及车上物资无算。
缴获战马二百余匹、已组建骑兵连一支。
歼灭荣镇部伪军若干,俘虏伪军五千余人,已补充到奉天抗日联军各师。
奉天抗日联军阵亡237人,轻重伤1566人。
这份战报都把田维勤都看傻了,这种战绩、这样的战损比……
合着方铁汉指挥奉天抗日联军与日军第八师团、还有荣镇的伪军激战一日,不仅战果巨大、损失微不足道,他的部队反而还增加了百分之五十!
可你要说方铁汉吹牛,吹牛也不带这么吹的呀!
战争时期,为了鼓舞士气、打击敌方信心,在舆论宣传上夸大己方战果、隐瞒己方损失,交战双方都会进行类似宣传。
反正这是方铁汉自己报过来的战报,交给任道远,让报纸宣传一下也无妨。
然后,田维勤又连发两封电报,一封发给他派到西丰的通讯参谋,让他落实一下,方铁汉电报里的水分有多大,这是田维勤制定下一步增援井玉泉他们的依据,他现在能调动的,只剩四平守军了。
三把火车站。
任道远收到田维勤的电报,第一个感觉就是离谱,他也给方铁汉去电,询问具体战斗情况。
方铁汉收到定威军总指挥的电报,知道他这是不信自己的战报,于是把每一场战斗的情况都做了详细汇报,最后还加了一句“如有夸大冒功、甘受军法处置”。
这让任道远有些犹豫了,邢锋汇报说荣镇败退回去,确实只剩千余人了,说明方铁汉奔袭伪军之战,确实没有谎报,可伪军的战力和战斗意志,能与日军相比么?
所以,任道远还是没有贸然对外宣布,他给邢锋去电,让他想办法侦察一下日军第八师团现在的实际兵力情况。
四平。
通讯参谋很快回电,他与奉天抗日联军基层官兵聊天,确认方铁汉所说确为实情,而且挡住日军第八师团的,还不是奉天抗日联军全部兵力,只有第二、第三两个师,打伪军的是第一师。
日军第八师团被挡在西丰县,仅有一个第五师团在四平,田维勤决定由定威军骑兵旅、在四平协防的四个混成旅组成东援兵团,由张作相做东线前敌总指挥,井玉泉为副总指挥、将第七师团挡在吉林城以东。
田维勤手上的守军仅剩两万余人了,他将四平外围阵地进行了大幅度压缩,很多营连级阵地仅部署了一个排或是一个机枪班,以消耗日军的弹药、迟滞日军的进攻。
同时,田维勤增加了城内守军数量,增建、新修各种巷战工事,准备死守四平城。
西丰县。
日军在南、北两处战场都采取了“特种战”战术。
日军所谓特种战,就是放弃了之前的常用战术、大炮轰完步兵冲,改以“特战小队”规模的突击,希望利用武器、单兵技战术优势,在守军防线上突破一个点后,再实施大部队突破作战。
日军突然改变战术,奉天抗日联军一时适应不了、吃了不小的亏,但这些人都是老兵了,昨天也都缴获了不少三八式步枪,枪法确实不如日军,但抗日联军增加防线上的兵力,几个打一个,渐渐与日军打成了平手。
不过这一天的战斗,奉天抗日联军第二师、第三师的伤亡还要大于昨天不少,日军也没占到什么便宜,他们死的都是军曹、伍长。
三把火车站。
任道远认真研究着吉林战场的态势,虽然四平、磐石、吉林市、辽源这4处战场,暂时都还没开战,单从各处发回来的战报来看,四平、辽源、磐石、还有西丰县,这几处短期坚守、应该问题不大,最危险的还是吉林城方面的战场。
吉林城内有东条英机的5000多日军,井玉泉所部、理论上可以在日军第七师团之前赶到预定战场,但毕竟此时尚未赶到,战场上最忌讳可能、也许、大概这种不明确的说法,因为这预示也许真的不能及时赶到。
东条英机会龟缩在吉林城内、坐等第七师团给他解围?
不会的。
任道远记的十分清楚,日俄战争时期,还只是一名中队长的东条英机,就因为在夜间冒险穿越俄军防线,偷袭俄军炮兵阵地,让俄军误以为后路被切断,连夜全线溃退,要不是日军大部队毫无准备,让俄军顺利部署好新防线,后面的辽阳会战、当时结束了。
张作相的兵力并不雄厚,分守四门、兵力与日军几乎相当,唯一的优势就是城门就那么宽,日军同时出城的兵力有限,张作相部才能在城门处形成兵力的绝对优势。
东条英机已经在城门处吃过大亏了,再次突围、他会采取什么样的战术?
这不得不防!
一旦东条英机所部突围成功,必将与第七师团夹击挡在吉林城东面的东北边防军,守军兵力本来就单薄,根本应付不了这种进攻。
一旦吉林城丢掉、后果不堪设想,那将是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接下来日军就可以继续采用两面夹击的战术,磐石、辽源、西丰、四平会一个接一个的失守。
到那时,整个东三省的主力都被日军消灭,日军一个师团就能横扫吉林、黑龙江,三个师团沿着通辽南下,仅凭赤峰战场现有兵力,无论如何是挡不住日军六个师团夹击的。
被围的日军战车联队、骑兵旅团,也可能因为时间不允许,而被迫放弃原定围歼计划,用炮火将其炸成废铁和烤马肉。
假如定威军西线战场败退,整个东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就彻底被日寇占领了,再想夺回来,必将付出更大的代价、牺牲更多的官兵。
决不能让日军阴谋得逞!
若要知道、打个颠倒。
任道远再次站在东条英机的角度思考:
“假如我是凶残的东条英机,我会采用什么样的突围战术,以确保用最小的代价突围成功呢?”
苦思良久,任道远再次回想起日俄战争时期、日军曾经使用过的一种惨无人道的“战法”,虽然由于俄军指挥官的冷血,日军损失惨重的失败了,但中国军队不可能那样狠心。
任道远立即给张作相发去急电,将东条英机可能采取的突围“战法”、详细做了说明,并就重新调整围城部队配置、提出了建议,并将自己想好的破解战术、提出来与张作相探讨。
吉林城外。
张作相收到电报后很感动,不管怎么说、任道远都是定威军总指挥,这又是建议、又是探讨的,算是很给他这张老脸面子了。
再说,张作相自己确实没想到日军突围的战术问题,任道远捅破这层窗户纸后,张作相越想越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张作相当即对兵力重新进行了部署,将一半的兵力秘密调整到东门外,并将任道远的战术传达到连一级军官,做好了应对日军突围的准备。
三把火车站。
任道远收到了陆军部、外交部的联名电报:
驻北京的列强公使团向外交部提出建议,由他们集体对日本发出照会,不准日本继续向山海关方向进攻,以免影响列强在华北的利益。
当然,外国公使团也不是没有条件的,增加开放口岸、给予各国商品进口便利等等,提了很多不平等条件,他们不惧北洋政府“拦腰砍价”。
绥中战场的战报,各大报社都做了如实报道,而且这种伤亡还在持续,陆军部、外交部实在于心不忍,这才考虑对列强做一些小的让步,换取绥中战场停战。
任道远看到这封电报大惊,他何尝不心疼绥中战场的巨大伤亡呢,但“慈不掌兵”,任道远不敢心生妇人之仁。
任道远立即拟电回复陆军部和外交部,起始第一句就是:
“万万不可同意外国公使团的调停!
日本虽然虚张声势的在国内征召了50万人,但日本并没有做好鲸吞中华民国的准备,侵略东北,正是其蚕食中国的战略决策的具体实施方案。
假如外国公使团出面调停,日军一定会马上顺水推舟的接受列强调停。
这样一来,将来国联再想通过让日本彻底退出中国决议,就会受到不少阻力,而且还会让各国更加看不起中国,这会直接体现在未来的外交上,同时,政府在政治上也会陷入极大之被动。
最关键的是,这在军事上会让中国军队陷入巨大的危险中。
目前,日军在东北同时开辟了三处战场,虽然现在日军处于全面进攻态势,我军全面退守,但总体来说,双方处于均势。
一旦日军停止进攻绥中,我军却无反击之力,那日军用于绥中方向的部队,就可以自由选择用于赤峰战场、或是吉林战场,这两处原有的均势就会被打破。
到那时,我军就不仅是陷于被动了,日军先进攻哪里,哪里就会先崩溃,另外那个战场最终也会失败。
到那时,东北全境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将全面陷入敌手,再想夺回来、不知要到哪一天,而且必将付出更加惨烈的巨大代价。
假如这次战役我军完全战败,对国民精神的打击、对政府的批判,绝不亚于甲午之痛!
故,决不能同意让列强调停绥中战事。
如果各国公使团真正出于‘正义’的立场,愿意调停,则中华民国唯一可以接受的结果是:
日军全面撤出中国,对中华民国进行战争赔偿。
政府应持此立场与各国公使团洽谈,彼必嗤之以鼻,坐等看我国笑话。
若此,日本还会加大对绥中战场的投入,这就为中国军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时间,敌我双方的胜负,都在于时间。
日寇需要速胜。
而我则需要用更大的牺牲、争取赢得各省部队抵达前线的时间。
定威军及东北边防军的所有部队,将竭尽全力、不计伤亡的再为各省部队赶到前线,争取一至两天时间。
只要一半援军到达战场,我军就具备了与日军一较高下的能力,全部援军抵达前线,我军就有了在东北战场反攻日军的实力。
抗战,必将是一场持久战,这一点在宣传时、务请注意,不要让民众误以为打败日军很容易,将来产生心里落差、口出怨言,进而反过来影响士气、军心。
另:请尽快落实各省部队现在抵达哪里了,交通部何时能把他们送到前线?”
给北京的回电发走后,任道远又分别给赵聚武、赤峰前线指挥官们去电,让他们适时后撤到后面的防线上,要让日军感觉他们今天比昨天的战果大,让日军产生错觉,给东线、西线日军制造出再努把力、明天就能彻底打败中国军队的盲目自信。
让出最佳阻击阵地,各部伤亡可能会增加,任道远让前线指挥官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客观条件选择战场、制定有针对性的战术,尽量在完成阻击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伤亡。
奉天。
日军司令部里突然变得喜气洋洋的了。
第七师团已经通过战役出发地、正在继续向吉林城方向前进,明早就能与东条英机所部里应外合的占领吉林城,接下来就是横扫吉林全境了。
武藤信义信心满满的给东条英机去电,让他积极配合第七师团的进攻。
姜村以东的关门咀子。
井玉泉率领部队总算在日军抵达前赶到了关门咀子,这里是从蛟河县方向通往吉林城的防线中心点,整条防线自横山子起,经水沟、冰湖沟、关门咀子、蛟河谷、直到二道沟,整条防线绵延50余公里。
日军从蛟河出发,有三条路可以通往吉林城,一条是延边通往吉林城的延吉公路、脚商就是在这条路上发现日军的,一条是明清时期的官道、路程比公路短,所以几个保安团分别在公路上的高台庙、官道上的横山子、山间小道上的关门咀子构筑了野战工事。
但让井玉泉哭笑不得的是,保安团虽然很卖力的挖了很多野战工事,但这不是国内军阀战争了,即将面对的将是武装到牙齿的强悍日军。
再看看这些保安团的武器,鸟铳都不算最差的武器,留下他们、只能是让他们白白送死,井玉泉请他们帮助改造、重新修筑工事,明天天一亮,就让他们返回吉林城协助围城,他也隐隐猜到城内日军会趁机突围。
傍晚时分,日军斥候小队与正在修筑工事的东北边防军遭遇,留下几具尸体后逃了回去。
此时天色渐晚,日军并不擅长夜战,所以他们开始就地驻扎,准备在明天一早发动进攻。
井玉泉根据日军斥候的出现,判断日军还是要沿着公路进攻,但也不排除日军派出部分兵力退回去、沿官道进攻的可能性,山间小路也不得不防,就算小股日军突袭到吉林城外,也可能会让城内的日军突围成功。
井玉泉对原来的部署做了一点儿调整:
防守横山子的那个旅、抽出一个团防守关门咀子,剩下一个旅守在高台庙公路两侧的野战工事里、层层阻击日军进攻,全军彻夜破坏公路,阻止日军快速推进、尤其是日军的火炮,另一个旅留在可以通往公路和官道交汇处、随时增援横山子和高台庙战场。
三把火车站。
任道远收到了邢锋他们发回来的电报,朱善元化装成日军军官,他和吴鼎正则装扮成卫兵,他们实地侦查了日军第八师团军营和野战医院,他们估计的日军死伤总人数、甚至大于方铁汉汇报的数字。
放下邢锋的电报,任道远又拿起方铁汉不久前发来的电报,他把缴获的日军物资统计、汇报了过来,其中有几项引起任道远的关注:
首先是缴获的日军卡车中,有一辆卡车装了满满一车毒气弹,这是日军违反国际公约的铁证,有必要向全世界人民揭露日军的这种丑陋行径。
第二是缴获的日军一名中佐的军刀、以及他随身携带的印章和大队关防,这对激励士气、打击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十分有用。
第三是缴获的日军最新研发的轻机枪、迫击炮,这对发展军工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第四是缴获的日军军旗、装备、几份装在牛皮桶里的军用地图,其中还有一部照相机,谁知道照相机中、记录了多少日军烧杀淫虐的场景?
任道远同时给方铁汉、邢锋他们去电,让方铁汉将所有汽油全加到两台汽车上,由邢锋带到赤峰来,邢锋他们拍的挂在城门上的荣镇“头像”,一样能震慑宵小、激励士气。
考虑到四平随时可能开战,任道远特意叮嘱他们,连夜出发,天亮之前通过四平。
奉天。
入夜后,日军司令部里面的欢乐气氛更加浓厚了,不仅是吉林战场准备就绪,绥中、赤峰前线都取得重大进展。
更重要的事儿是,消失很长时间的第9师团,在第二军军长兼师团长松井石根的率领下,绕行山区,现在已经秘密抵达羊肠子河畔的桥头镇附近,俩脑袋山山口,明天就能从北面对赤峰发起进攻。
即便第9师团无法与第11师团、第12师团合围赤峰,歼灭赤峰的中国军队,但已经切断了中国军队北上吉林的铁路和公路,从战略上来说,吉林、黑龙江与关外的联系就被彻底斩断,为日军侵占东三省走出非常重要的一步。
日军参谋们普遍乐观的认为,明天,赤峰、吉林战场都能取得决定性胜利,因为武藤信义增调的运输工具已经到达开源、昌图,第八师团即将连夜调往四平,明天配合第五师团向四平发起进攻。
从朝阳经北票大黑山到桥头镇的这条山路,所有的中国地图上都没有标注,日本特务菊机关早在清末就发现了这条并不难走的山路,并标注在了日军军用地图上。
由于背廆营重建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这些情报、中国军队方面一无所知。
三把火车站。
花槑的助手查清了任道远所在的车厢,但不是他有多高水平,而是后半夜还没熄灯的车厢就那一节了。
花槑给菊机关发报,将任道远的准确位置报告给了日军,请日军再组织一次大规模轰炸,假装还是要解救被围日军,抵达赤峰城北前突然转向,三把火车站没有任何放空火炮,一定能致任道远于死地。
只要任道远一死,中国军队群龙无首,一时也找不到能威服定威军和东北边防军的将领,中国军队将陷入各自为战的境地,日军就可以各个击破了。
列车车厢里。
任道远此刻还在忙碌着,陆军部的回电刚到,哪些部队什么时候能到、所部兵力和武器装备情况、将各省部队派到什么战场上,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好钢用在刀刃上,但必要的时候、也要用在刀背上,比如战斗力较为强悍的湘军、滇军狼兵,任道远就准备把他们派到吉林战场上去。
柳崇善给任道远发来一封电报,给他带来两个好消息:
首先是柳崇善按照任道远给他送去的那颗水雷,雇请京津地区所有木器厂、棺材铺、铁匠铺、机械厂等资源,按照水雷的外形、做出来千余枚“水雷”,萨镇冰已经率领所有布雷艇、护卫舰等能“布设水雷”舰船出发了。
十几枚假水雷中、可能就会有一枚是真的,不仅会给日军特遣舰队造成不小威胁,还能彻底封锁渤海海峡。
其次是用钨砂易货采购的药品和器材等物资,已经运到天津港了,其中还有大批军用帐篷,外加部分志愿到前线服务的医护人员,柳崇善筹备的两座野战医院,明天就能启程前往榆关和赤峰。
从这件事情上就能看出中华民国各方面建设的落后程度,仗都打了好几天了,连个野战医院的筹备都如此艰难。
目前前线定威军的随军医护所,定威军各部都只有很少的随军军医和少量护士,东线战场上的医生、都累的晕倒在手术台上了,也只有一小部分重伤官兵能得到及时救治。
陆军部回电,援军,最快也要到明晚、才可能赶到榆关或赤峰。
陆军部不敢言明的事情是,由于曹锟、冯大帅都有让日本人消灭定威军后,再出兵的想法,所以,运送湘军的火车在郑州火车站停着,根本没人给机车加煤加水。
川军。
四川不通火车,刘大帅、刘少帅所部川军不得不分两路步行出川,他们虽然都是每天以40至50公里速度强行军,但此时都还没有出川呢。
1924年9月22日凌晨1时06分。
任道远还在审视地图,对明天的全面战争进行研判,日军的第九师团已经消失一天多了,这是个极危险的不确定因素,它无论出现在哪个战场,都会让那里的天平倾斜到日军一方,任道远更希望日军第九师团是在阴谋偷袭赤峰战场。
任道远点燃一支烟、眼睛依旧盯在地图上:
明日之战,中日双方谁也输不起,假如日军不能在明天取得决定性突破,那日军将逐渐失去战场主动权,迅速占领中国东北全境的迷梦就将彻底破灭。
同样,中国军队假如在任何一个战场遭受重大失利,整个战局的形势都将严重恶化。
今天,将是中日双方谁也输不起的一场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