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筹集军费,任道远来到了天津,请柳崇善出面帮自己联络北方民族资本家和地方望族,准备向他们商借一笔巨额军费,这对民族资本、地方望族来说,其实说是投资、不如说是一场豪赌,赌输了、投资打了水漂,赌赢了,不仅能连本带息的收回来,他们的工商业还可以顺利延伸到定威军控制的新地域。
柳崇善只提了一个特殊的要求,要与任道远换金兰贴、也就是结为异姓兄弟,这在民国很常见,但两人毕竟相差20岁,任道远之前一直以叔父辈、对柳崇善行子侄之礼的,自然不肯答应。
但柳崇善异常固执,不答应就不给任道远帮这个忙,因为他算看明白了,女儿柳玉茱的心、都在这个任道远身上,但他可不愿将独女嫁给一个“大头兵”,柳家虽然现在经商,但一直是以诗书传家的,他也不愿让人认为他攀附权贵,因为任道远肯定不会入赘柳家。
任道远并不知道这些,他无奈与柳崇善换了金兰贴,柳崇善遍邀各界、搞了一个很隆重的结拜仪式,直到柳玉茱异常别扭的叫了任道远一声“二叔”,他才后知后觉的感到了一丝异样。
柳崇善说到做到,而且做的非常巧妙,他几乎是公开的邀请与自家关系好的地方望族、有生意往来的民族资本、相识的有钱下野军阀,说是有一桩与吕不韦“奇货可居”类似的大买卖,要与这些人共享这“破天的富贵”。
假如柳崇善说是要给定威军筹措军费,估计大部分人都不会来,但是有可以发大财的“买卖”,谁肯落后呢?
当然,这是有柳崇善多年积攒下来的商誉、名望做背书,才会把这些人都聚集到了利顺德大饭店,不仅是柳崇善邀请的人,就连他的商业竞争对手、不认识的地方望族、没打过交道的下野军阀,也都削尖脑袋挤进了利顺德大饭店。
任道远首先针对不同的人做出了不同的承诺:
首先是这次借款是以新一届北洋政府的名义进行的,由政府承诺战后逐步偿还大家的本金和利息,只要中华民国完成大一统,这个承诺还是非常可信的。
对于地方望族用土地从银行贷款支持定威军的家族,利息由新一届政府代偿,只要地方望族继续执行定威军制定的地租政策、利息标准,定威军保证不在全国同意后、追缴这些家族兼并的土地。
这看似是个好消息,其实威胁的意味更浓,不想支持定威军的地方望族,是不是就要考虑一下,国家统一后,会不会收缴他们采用巧取豪夺手段、强行兼并的那些良田?
要知道,定威军控制的各个省份,已经将政权延伸至乡镇一级,这些地方望族,谁家没有一些龌龊事儿、甚至是手上沾血呢?
现在国家尚未统一,腾不出手来修理他们,一旦统一了呢?
结果就是,那些没来参加这次会议的地方望族,也在事后、通过各种关系找到柳崇善,强烈的表达“要为国家统一”尽一份绵薄之力的意愿。
针对民族资本,任道远的承诺更简单,战后,本金和利息一律如数奉还,在定威军新控制的地区,民族资本投资的工业企业、五年免税,商业贸易、三年免税。
那些啥都没有了、就是有钱的下野军阀,任道远不仅是本金和利息一律如数奉还,只要他们承诺今后不会鱼肉百姓、贪赃枉法,答应拿出一部分政府职位给他们。
这些下野军阀从封疆大吏、指挥千军万马,到现在只能吆喝家里几个佣人,心里落差之大,外人是根本体会不到了,别说本金、利息还会还给他们,就算花钱买顶乌纱帽、他们都是千肯万愿的,毕竟定威军把小鬼子都赶跑了,对付跟他们半斤八两的各地军阀,他们认定是手拿把掐、铁定能赢。
这些下野军阀的坚决支持态度,反过来又影响了那些民族资本、地方望族,让他们产生了追加“投资”的意愿。
任道远、柳崇善只是筹款的策划、组织者,最终是由北洋政府财政部出面收取这笔“和平统一促进金”的,军费问题的圆满解决,让任道远可以解脱出来,用全部的精力来应对各方军阀。
保定。
任道远为了向国人表示自己无意干政,将定威军指挥部设在了保定,他从天津一回来、就开始忙碌了。
原来之所以将俘获的直军大部分都遣散了,主要原因还是缺钱,现在军费的筹集已经远超预期,任道远先把章志忠找来,把从陆军部要来的定威军第九军番号、三个师一个混成旅的编制给了他,让他在一个月内将第九军组建起来、并形成战斗力,要能随时投入未来的战争。
章志忠高兴的领命而去了。
李济臣给任道远送来厚厚一叠经过筛选、多方印证过的情报,任道远看着这些情报、眉头越皱越紧,形势比他设想的还要严峻:
任道远搞普选临时政府,让那些政客找到了很好的、攻击他、抹黑他的“依据”:废除民选议员、形同废除民主,是与袁世凯一样的独裁者、复辟者。
南方一些报刊也以此为基调进行愚民宣传,国民党趁机拉拢这些失意政客,在广东搞了一个中华民国军政府,天天叫嚣着要北伐,得到了苏俄、日本的很多军援。
由于定威军收复东三省,苏俄在东北的利益收到限制,苏俄掌权人大胡子、对此异常不满,但苏俄由于内部大清洗、政局不稳,所以他也无暇东顾,但在中国支持一支反对定威军的武装,大胡子与裕仁想到一块儿了。
此时的广州,由于陈大帅的反对,军政府首脑、国民党党魁汪精卫无法赴粤就任临时大总统,只是由他派来的国民党“最会打仗”的将领常凯申、抵穗就任了国民军总司令,虽然号称有四个军、一个湘鄂盟军,但他能指挥的,只有陈大帅送给他的一个排马弁。
国民军第一军冯大帅号称拥有豫陕雄兵15万。
国民军第二军阎大帅经营山西多年,又建有太原兵工厂,确实有10万装备精良的晋军。
国民军第三军李大帅,被汪精卫用三民主义骗的信以为真,以为国民党真的是为了民众谋福祉,在广西扩军,也拥有了五万能征善战的虎狼之兵。
国民军第四军陈大帅苦心经营多年,几经沉沉浮浮,早就变成一名狡猾的政客,他的选择总是以既得利益为重,有枪就是草头王的信念、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他才不信什么三民主义的鬼话呢,他对那些国民党政客的真面目十分清楚,所以他虽然拥兵12万,却对常凯申的北伐、一直阳奉阴违,保存实力是他的信条。
湖北萧大帅、湖南的赵大帅是典型的军阀心态,只要定威军不威胁到他们的统治,他们是绝对不
会主动进攻定威军的。
所以,这些人虽然掌握着近六十万兵马,任道远心中已然有了破敌之策,最可怕的是还隐藏在水下的那股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