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能活捉何护军使,但定威军还是在上海闹出很大动静,首先是日军接到“吉原游廓”电话后,派出一小队日军前来镇压、在日本妓院闹事的中国人,但被掩护斩首行动的定威军便衣队全部打死了,这样一来事态就闹大了。
更多的日军赶来追击逃走的定威军,这次也没能讨好,日军被一支“浙军”运输队近距离袭击,死伤惨重,这两股中国人相互掩护,顺利逃出了上海市区。
何护军使心惊胆颤的刚回到司令部,他就接到那些人枪杀日军的报告后,更加肯定那些人就是冲着他去的,心中暗叫侥幸,但还来得及容他喘口气,日本人又打来电话,控告有“浙军”偷袭日军,何护军使派自己的副官马上去现场查看。
副官到现场一看,果然是浙军的运输大车,车上还装满了弹药,他很奇怪,定威军为什么没引爆这些弹药呢?
拆箱一看,副官知道是什么原因了。
得知弹药箱里面全是碎石和青砖后,何护军使给松江打电话、但已经要不通了,试着拨打青浦、奉贤的电话,结果同样要不通,心存侥幸的他,又派人前往三地查明情况,但是,这三路人都一去不回了,这时他真的慌了。
何护军使给卢大帅发去急电,请求趁着定威军立足未稳,全力进攻松江、打开一条沿铁路撤回浙江的通道,再拖、这八万多浙军将陷入绝境。
卢大帅上午还接到何护军使的电报,说要一举将定威军赶到长江里喂鱼,现在就全军被定威军包围了,这个反差太大,让人难以接受。
但这八万多浙军精锐是卢大帅安身立命之本,绝对不能丢。
卢大帅在批准何护军使率部突围的同时,给在上海的每个浙军师长都发去措辞严厉的电报,命令他们绝对听从何护军使的指挥,严格执行军令、任何人不得保存实力,否则,军法从事。
卢大帅又给孙大帅、石原莞尔发去急电,让他们速速增援江苏,否则、后果难料。
孙大帅接到电报后,给援苏的闽军发去急电,让他们加快行军速度,尽快赶到杭州,经沪杭铁路增援浙军。
石原莞尔收到电报后,不忧反喜,他对夺回皖北的地盘、并不感兴趣,他只想用中国军队帮他消灭定威军,而江苏战场给他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结合齐少帅发来的战报:
定威军有三万人在阻击苏军前去增援浙军,浙军虽然目前被围、但依旧有八万人马,包围浙军的定威军绝对超不过十二万,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吃掉浙军,卢大帅手上还有三万人马,可以快速赶去上海、从背后进攻定威军。
而石原莞尔决定在长江以南、故布疑阵,伪装闽军还停留在现在的驻地,并且每天还派出小股部队查找可以渡江的地方,实际上,闽军先向南行军、摆脱定威军的视线,然后,分布各地的闽军,经宣城、湖州、嘉兴抵达上海南部,反包围奉贤、松江、青浦的定威军。
石原莞尔认为,只要吃掉上海南面这六万定威军,江苏战场的其他定威军就不足挂齿了,消灭了江苏的定威军,浙闽苏三省至少可以组建一支25万人的联军,安徽的定威军、覆灭也是早晚的事情了,赣南的定威军、独木难支,会乖乖的撤走的。
“到那时,我就为帝国建立了不世功勋!”石原莞尔想的自己都激动起来了,他马上把自己的计划电告卢大帅、孙大帅,然后给闽军各个师长下达了连夜行动的命令,严令他们不许暴露行踪,先向南行军,然后转向宣城方向。
这个计划最大的缺点就是宣城至嘉兴不通火车,闽军距离嘉兴最近的部队也超过三百公里了,浙军能坚守七天么?
加上杭州的三万浙军,浙军有十一万军队在上海,十二万定威军怎么可能在七天之内吃掉、兵力基本相当的浙军呢,还是很值得赌一把的。
石原莞尔也不睡觉了,开着倪道烺送给他的轿车,连夜监督闽军各师是否执行了他的命令、连夜出发了,到了天门山、他就知道自己多虑了,卢大帅已经给这个师长发来电报了。
石原莞尔带领天门山、当涂县的两个师出发了。
杭州。
卢大帅再次给何护军使去电,命令他固守待援,明天将派剩下的两个师前去配合浙军反攻松江,只要保持沪杭交通线、掌握在浙军手上,进可攻、退可撤,浙军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上海。
都已经给各部下达撤退命令的何护军使,不得不给各师重新去电、让他们待命,因为原来就是逃跑的方案,只需要留一支部队断后,现在既要夺回松江这个铁路枢纽,还得防备宝山、太仓的定威军合兵一处,昆山的定威军向上海突击。
何护军使看着地图直发愁。
说起来浙军有六个师、一个混成旅,共八万人,但定威军直接开辟了宝山、昆山和太仓、松江三处战场,按照今天在宝山的战况来看,何护军使不敢相信浙军有与定威军对等兵力作战的实力,偏偏定威军目前还在总兵力上、超过了浙军。
虽然卢大帅答应明天一早就派两个师增援上海,可那两个师还没换装新式日制武器,还是西原借款时购买的日制武器,最大口径的大炮只有75mm,对坚固的松江城、很难实施摧毁性打击。
关键是今天战争爆发后,列强驻沪领事馆的外交官们、已经集体发来照会,不允许浙军将战火燃到市区,因为列强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也就是租界遭到打击,同时,市区还有不少外国人的工厂、洋行。
浙军本身也不擅长打巷战,何护军使更不敢得罪列强,所以,排兵布阵就变得很困难了。
思前想后,何护军使决定全军撤到蕰藻浜以南,用两个师在河南岸阻击定威军,有这条可以……不行!
定威军可是有海军增援的,但失去这条天堑,就得派更多的兵力阻击定威军的进攻,攻打松江的兵力就捉襟见肘了。
将尽可能多的炮兵调到东端,封锁长江和入江口,海军舰炮射程还不如105mm榴弹炮,只能这样了,这样就可以集结四个师、一个混成旅投入松江战场,与援军两面夹击、夺回松江。
何护军使与一干参谋商量好后,第三次电令各部,按照最新战术部署行动。
昆山。
一列火车缓缓停在了昆山火车站,姚忠琪亲自前来接站,郭勋齐派人将18门刚缴获的105mm榴弹炮、给第二军送了过来。
由于海军军舰太小,装载时间有限,第二军携带的都是75mm以下口径的大炮,对阵浙军、肯定会吃不小的亏,任道远亲自给郭勋齐去电,跟他借来了这些大炮。
姚忠琪对友军的无私非常感激,所以亲自来与川军的一名中校交接这批武器、弹药。
1925年4月21日,凌晨一点。
海宁。
定威军工兵一团、兵不血刃的占领了海宁火车站,迅速切断了这里与外界的联络,并劫持了一列货车、向北驶去,列车驶过长山河铁路桥后就停了下来,一团官兵迅速下车,来到并不算长的长山河铁路桥上,叮叮当当的忙活开了。
原来,长山河铁路桥是一座钢构铁桥,工兵一团这是要把整座桥都给拆了、然后运走,将来恢复时、只要配好铆钉就可以了。
由于上海开战,沪杭铁路已经全面停运了,所以没人会发现有人在拆桥,铁路桥被完全拆掉后,一团还拆了一段铁路,钢轨、固定板、螺栓全都装车带走。
列车就这么一直继续往前开,感觉安全的地方,一团就停下来拆铁轨,感觉有危险的路段、列车就高速驶过,天都亮了,一团还在继续拆铁轨,目的就是怕浙军步行赶到嘉兴、从那里乘火车北上松江。
海宁距离松江近百公里,步行的话,浙军赶到松江、要在两三天之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