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538章:开发江南之议

“都坐下说话!来人……上茶!”李世民呡了小口,感受那浓郁的茶香,笑道:“秦爱卿,你可送给了朕一些宝贝啊!这茶回味悠长……没得说!”

秦风有些自傲的翘了翘嘴巴,嘴上却恭敬的应了一句:“陛下妙赞了,臣少不更事,就喜欢这些旁门左道,有伤大雅,有伤大雅……呵呵……”说道最后,他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让在场的诸位翻了一个白眼,暗自鄙视:“德行!”同时也有点酸酸的,这才发现如果有一个了不得的儿子,也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好了!”李世民眯眼而笑,道:“秦爱卿,你说的海上丝绸之路,朕很有兴趣,不过,你可知道海上丝绸之路的困难么?”

“大型海船、航向!”秦风说道。

“是的!”魏征点了点头,道:“以我们目前的技艺,还无法造出大型海船,航向更是前所未有。”

“魏大人所言极是,不过,凡事都要有一个先行者,如果没有汉朝张骞,就没有丝绸之路,难道我朝就出不了一个唐之张骞?”

“这话说得好。”秦风这话说到李世民心坎上去了。

“所以说,现在不行,不代表以后不行,以后不行,不代表子孙后代不行。海上丝绸之路可以纳入未来发展的方向,作为远景。但是,有件事情臣认为是迫在眉睫之事。”

“何事?”李世民与众臣都盯着秦风。

秦风笃定道:“开发江南!”

“开发江南?”

“没错。”秦风见大家都是一副意外与不可思议的模样,心下暗叹不已:看来大家还没有意识到江南的富足与重要性啊。

古话说“江南自古富裕繁华”这话即对,也错,这自古并不包括隋唐以前的朝代。

自宋以前中国发展的重心都在北方、中原、关中这一块地方,这也是为什么有“得北方者得天下”、“得中原者得天下”、“得关中者得天下”,却没有得江南者得天下的说法。

江南真正发展开拓起来是因为南宋初,金国占据了中原关中,打的宋朝缩在江南,江南这才在真正意义上开发了出来。

在此之前,对于江南没有一个朝代真正在意义上耗费力量去开发,所以也没有多少人知道这江南的真正潜力。

别人不知,但秦风却是知道,知道这江南一但开发起来,经济上更胜关中中原,只是江南现在算不上荒芜,但却远远比不上关中中原。要开发这一块区域,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将不亚于杨广当年搞的南北大运河,而且成效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以唐朝现在的情况,若全力开发江南,那无疑是自取灭亡,空费财力物力。

所以,秦风也一直没有提出这个建议,在他看来,开发江南需要一个过程,徐徐而行,就如跑马拉松一样。没有人可以一口气跑到终点,慢慢来。每年开发一些,终有一年,能够发现江南存在的好处。到那时再来下一计猛药,江南因先天特有的条件可呈现后世的繁华。

只是目前大唐完全没有整顿江南的意图,这让秦风有些郁闷,但因他从来没有踏入江南也不知如今的江南是个什么样子,不好开口,只能闷在心底。但是,他这些天让李世民给丢到了六部里头去学习,他看到了大唐的人口与立朝之时,有了迅猛的发展,再这么下去的话,北方将会出现人满为患的境况,若是一旦出现了土地兼并的形象,那么,天下离大乱就不远了。后来,他旁敲侧击之下又发现江南是块处女地,故而,有想到了以江南这块广袤的土地来缓解关中的压力。

“开发江南,有必要么?”哪怕房玄龄这样的智者也提出了让秦风啼笑皆非问题。

秦风暗叹,以李世民为首的顶级团队还是没有察觉江南的潜力,想来也是,古代交通极不便利,关中里江南遥遥万里,李世民恐怕终其一生都没有踏足过江南,又岂会知道江南的潜力。当下也不去强求,这事实胜于一切,等重整江南的时候,取得的效果能够说明一切,大家越不重视江南,他越要说服大家去重视江南。

“非常有必要。”秦风有些无力的说着。

李世民沉吟道:“江南固然比不上关中、中原,但终究是我大唐的领土,朕往日的也不注意,也没有重视,可为了避免江南人心缺失,也确实要在意江南一些了,好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如今发现,又怎能对此无动于衷?”

秦风决定给大家下一记猛药,郑重道:“陛下,诸位大人,你们难道没有发现我大唐一个致命的隐患么?”

“哦?”众人惊悚而起,无不惊讶的看着秦风。大家知道秦风的不凡,没有人敢胆小视,见他说得如此郑重其事,一个二个心头有些发颤,以为又发生了什么事情了。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道:“说说看。”

“前天,我在户部阅读一分公文时,发现我大唐的人口剧增。难道,这不是致命的隐患?”

“哈哈,你小子危言耸听。都吓了朕一大跳了。我大唐地广人稀,缺少的就是人口,人口剧增是大喜事啊。”

“陛下言有之理。”

“诸位,关中的八百里秦川,物产相当丰富,唯一的缺陷就是人口太少,这是眼下的现状,从短期来说,人口剧增确实是大喜事,可未来呢?一但人口激增,一但人口达到隋文帝时期,甚至超过了文帝时期,八百里秦川如何供养那么多人口?当人口猛增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么,八百里秦川就像是一个筷子筒,而百姓则是一根根筷子,这所谓的八百里秦川分摊到个人头上,一个人又能分到多少寸土地?诸位,历朝历代农民起义,几乎都是因为土地、粮食而引发的啊!前车之鉴后世之师,在事情尚未发生之前,咱们就得考虑到人口剧增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也必须要考虑到怎么去安置那些无粮无地的百姓。如果把猛增的百姓比作洪水,那么,江南广袤的土壤无疑是吞下洪水的水库,而现在,正是我们兴建水库的时候,以免得洪水到来时手足无措。”

众人听罢,无不倒抽了一口寒气,他们只看到人口增长的好处,却从未考虑到人口过多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经秦风这么一提,大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愧疚啊,陛下,臣等短视了。”过了半晌,杜如晦深吸了一口气道:“这岂止是洪水啊!这简直是毁天灭地的涛天巨浪!”

“是啊,是臣等太过乐观于现实了。秦将军视野开阔,走一步看三步,比臣等看得深远多了。”房玄龄亦说道。

李世民道:“不止是你们,朕又何尝不是短视了呢?好小子,今天可真是给我们这些长辈们上了一课啊?不过朕对于江南,了解的也是不多,但你小子似乎能掐会算,说的事情匪夷所思,可回想起来处处都是事实。若是他人说这话朕会嗤之以鼻,但从你小子口中说出来,还真不能不将它当回事。满朝文武对江南了解的人不多,你既然如此坚决的要开发江南,这江南肯定有值得重视值得开发的地方,朕想听听,这江南究竟有何奇妙之处能够与让你这般重视?”

关中,自古就是繁华之地,从最初的先祖轩辕黄帝和神农炎帝起,一直以来都在天下大势中占据着非同凡响的地位。

秦因关中而富,汉因关中而强,唐也因关中而昌。

在《史记*留侯世家》中,司马迁记载着这么一句话“夫关中左肴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将关中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关中地区不仅是历史上最早称为“天府”的地方,也是历史上最早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地方,也是中华五千年历史帝都之首。

可见在世人眼中,关中是天下罕见的风水宝地,独一无二。

说偏远的江南能于关中相提并论,这话说出来是没有几个人相信的。

也只有秦风这个后世人才说的出这种话来,也只有李世民这位明君能够接受秦风那满脑子匪夷所思的思想。

秦风听李世民已经有意开发江南,大是欢喜,初步整理了脑中的资料,道:“臣对于江南自有足够的了解。那里濒海又临江,境内湖泊纵横,以致物产丰富,称之为鱼米之乡一点也不为过。”

“这一点关中也不差吧”李世民闻言,问了一句,在他的心底还是偏向与关中的,毕竟关中才是大唐的立足根本,根基所在。

“这个不假”秦风也不否认,关中濒临渭水,而渭水是黄河的源头,仅仅长安这一城附近就有八条河流,俗称“八水绕长安”。论水资源的丰富,关中平原是不会逊色江南多少的,但是……

“但是……”秦风提高了声音道:“气候与降水就万万不能相提并论了。陛下或许不知,但一个地方的气候与降水,跟当地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的。这温度高了,不适合粮食的生长,温度低了也不适合粮食的生长;水降多了如是,水降少了也如是。这也是各地上缴粮食时,有多有少的关键缘故。故而一般来说,粮食收成好不好,全凭老天来做主。”

这个知识李世民就不太了解了。

他也是世家子弟出身,父亲是国公,自幼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对于农地上的知识却不甚了解。他知道粮食的收成与雨水有关,但却不知雨水多了也会对收成造成影响,至于气候温度更加不曾听说了。

不过他已经习惯了从秦风口中听一些新鲜且正确的知识。这一次也没有怀疑事情的真实性,只是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不过,他不知道,不代表尚书省的左右仆射不知。

杜如晦颔首道:“陛下,秦将军说得非常准确,与农事没有丝毫出入。”

有了杜如晦的支持,秦风精神一振道:“江南气候非常独特,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是个很适合各种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生存的地方。这一点关中就远远比不上了。还有江南那一块地方处于亚热……区,也就是雨水不断,但大雨不多的地方。虽然具体的气候上也会有所变化,但总体上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的特点变化并不大。比起我们关中、中原七**月常出现的大雨水又岂止胜过一筹?”他本想说江南处于ya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地区,气温高,降水丰富,但觉得这些话里的后世知识太浓,说了李世民他们也听不懂,也便临时改口随意的说了一些简单易懂的。

李世民沉默片刻,道:“你说的这些朕似懂非懂,也有些匪夷所思。但细细想来,似乎也有些依据。大唐统一天下已有数年,这些年里,朕自问对得起天下百姓,对于民生民计也很是看中。所以何处闹水患,何处有干旱,朕都知道。这些年里,不可避免的发生一些自然天灾,五年前有一次大水甚至淹到了玄武门外。可江南却少有水患发生,便是有,那也是因为长江沿岸的堤坝倒塌之故,祸不及腹地。”他想了一会儿,从一写是明是吏部的书架上找出一份奏章,让秦风翻看。

秦风上前拿过奏章,落款是度支尚书,也即是户部尚书,将奏章打开,里面记载着各地粮税,从高至低,将大唐各地上邀的粮食数量从多到少分列出来。排行首位的是四川,尤其是成都那一块,其次是关中,再次是襄樊一地,接着是中原,然后是徐州、扬州、江浙一代,隶属江南的位于前十五以外。

后面几页分别是去年、前年、大前年各地上缴粮食的明细表。

前几名都有变动,时而关中,时而西川,时而中原,江南的却始终在十五名之外。

秦风原先不解,为什么江南会排在如此后面,但转念一想,却恍然大悟,这才是李世民真正决定开发江南的原因。

唐朝在粮税上有着很开明的制度,他们并非强迫农民上缴多少多少粮食,而是依照收成,依照一定的比例分摊多少粮食。所以百姓收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上缴粮食的数额。

关中、成都平原、襄樊、中原这些地方不但是着名的产粮地,也是着名的都会、人口密集之处。这耕种的人多,上缴的粮食自然也多。

江南偏远,人口稀少,跟人口众多的地方比起来,自然显得逊色。也许就是因为如此,才让人忽视了江南已经表现出来的潜力。

其实只要细细地观察,还是能够看出端倪的。

江南上缴的粮食并非第一,甚至连前十五都进不去,然平均落到了人头之上,江浙道上缴的粮食却超过了许多拥有二三十万农民的地域之常量。

排在江浙道上面的地域,至少都是拥有三十五万耕作百姓的城镇。以平均值来计算,江南各方面都当之无愧地第一,而且在这几年中,江南一直都维持着一定的比例,并没有增长也不曾拉下。

可见真如秦风说的一般,江南的气候稳定,所以产量稳定。只要人口增加,田地增加,这排名地位自然会上来的。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大明匹夫记忆重启:我是赛博太刀侠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极品家丁,俏小姐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逍遥小书生九霄玄电云澜乱世志清正史编代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大宋泼皮明朝海盗王重生我只想做个街溜子大明帝国设计师郭嘉超神学院之我是天使凉冰五代梦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洛丹伦的黎明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三国:开局爆肾,怒杀十常侍苏辰安的科举之路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还说你不是神仙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明现代来回穿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凤逆天下北月篇我的梦连万世界末世从封王开始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红楼襄王三国之北方苍狼血雨腥风逆天行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盛世毒妃(狐狸红色)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