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54话︱操纵东海道的恶男
义银兴冲冲地搬进了清洲城本丸的城主府邸,这也预示着信长谋略的下一步即将展开。
他立即下令丹羽出使骏河国,将自己退位让权、尾张从此将由义银统辖之事告知义元。
骏河国·骏府城·领主御所·正殿
以一袭如雪白衣端坐在上座的义元,听完丹羽述说后,亦不禁露出意外与诧异的神色。
“什么?”他挑了挑眉,“你是说织田信长已经隐退了?现在统领尾张一国的是斯波义银?”
“确实如此。”丹羽恭敬地俯首应道,“隐居大人继位后历经多番争斗,早已力不从心。”
他顿了一下,悄然抬起眼梢,快速地扫了上座的义元一眼。
但见对方听得全神贯注,显然在为这很可能改变东海道势力版图的变故而大感兴趣。
于是丹羽将在脸上浮现的悲伤之色控制得恰到好处,继续说了下去:
“隐居大人之前又在大良口与义龙军火拼了一场,如今身心俱疲,只想避开凡尘俗世静养了。”
“隐居大人?”义元执着折扇轻轻拍打着左手掌心,轻笑道,“信长现在自称为‘隐居大人’么?这个称谓还真是恰如其分啊!”
“是。”
丹羽恭敬应道。
“如今新主继位,我等家臣筹划着安排主公前往三河国与吉良义现大人见面。但在此之前,终归要先求得义元大人的同意才是。”
丹羽这番话可谓缜密得滴水不漏,既表达了易主后的尾张国对今川家的倚重,也强调了迎来新主之后的全新政策调整。
而尾张当下最为重要的政策,无疑就是推动和骏河国今川家、三河国吉良家的共同结盟。
对意在称雄东海道的义元来说,自然没有任何需要反对或阻挠的理由。
而且站在义元的角度上,尾张在易主后的第一个举动,便是派出先前信长的重臣丹羽出使骏府城,更让他体会到这个新团队班子对今川家的重视。
“今川、吉良和斯波本就同属足利将军一族的血脉,而今尾张在拨乱反正下重新迎来斯波家的新主,想访问三河国自然也是理所应当的事。”
义元边说,边用那双散发着与众不同魅力的浅棕色眼睛,向下座的丹羽深深地凝望了过去。
丹羽竭力稳住心神,以恭顺的神色迎向他的端详,更是极为自然地低垂下眉眼以示臣服。
义元观察了一阵子,没从中发现任何异样,便执着折扇向丹羽一指,慨然答允道:
“拜访吉良家也要注重礼节,在义银和义现见面之前,你先带着礼物前往拜会一下吧。”
“多谢义元大人指点,小人不胜欣喜。”丹羽伏地领命道,“回国后,小人向主公禀告您的指点后,就即刻着手准备拜会吉良家。”
佯装诚惶诚恐地离开正殿后,丹羽在廊道上分明已经走了好长一段路,却还是忍不住回头往正殿方向看了一下。
他觉得很不对劲。
按理说,接见易主后的尾张国使者这等大事,被誊为“骏河国第一军师”的雪斋应该也会一并列席才对。
雪斋以智囊身份陪在义元身旁,判断局势走向并协同处理政务,已是东海道人所皆知的事实。
因此对雪斋在今天的罕见缺席,丹羽刚在心中浮起另一层猜想,就重新迈步继续走了下去。
返回尾张后,丹羽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南曲轮将在骏府城的见闻都如实禀告给了信长。
“你这趟出使,居然没见到太原雪斋么?这确实很不寻常。”信长沉思道,“听说,这名今川家的天才支柱在年初便病入膏肓了。”
随后他又挥了挥手,直视着丹羽的眼睛道:“但如今最重要的,乃是安排义银和义现的见面。”
“丹羽,你就照着义元的意思带上礼物去出访三河国吧!接下来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促成斯波、今川和吉良三家的结盟。”
“是。”自感责任重大的丹羽,慎重地俯身领命,“请主公放心,我即刻着手准备前往三河国。”
丹羽所奉命拜访的吉良家,远在室町幕府建立之前,便担任了足利家在三河国的代理人,是名正言顺的三河国之主。
吉良家在传了一代之后,才又分出了今川家,两家同为足利一族的名门。
但到了战国时代,尽管吉良家在名份上还担任着三河国的守护一职,但实权却落到了枝繁叶茂的本地豪族松平家之手。
当年信秀为拓展尾张版图,数度率军侵入三河国,迫使领主松平广忠向今川家降伏。
从而导致身为三河国守护的吉良义现,也不得不低头向今川义元表示臣服。
因此现在的吉良家,其实充当的仅仅是今川义元在三河国的代理人角色而已。
若尾张继续在信长手中壮大,义元就必须时刻提防他像父亲信秀一样可能再度侵入西三河。
而现在尾张国重新回到斯波家嫡子义银手中,若是名义上再由三河国的守护吉良义现提携,义元从此自然也会少了一份烦忧。
信长特地根据三家之间盘根错节的血缘关系所量身制定的这个谋略,可谓终于达到了目的。
为了让义元确信斯波一族已经重新执掌尾张,信长才授意丹羽代表新主义银去出使三河国。
有了今川义元的支持,丹羽出使三河国的行程异常顺利,吉良家的现任家督义现一口就答允了同义银见面的请求。
于是在弘治二年(即公元1556年)春天,信长奉着义银来到三河国的上野原,与早已等候在那里的义现相聚。
尽管一切都按着信长的意愿进行,但他还是非常低调谦逊地退居幕后,选择在暗中操纵全局。
双方在相隔约一百六十米的距离下互相留下军队后,义银与义现两人仅带着亲信,便信步而行到平野中间的座席盘膝相谈。
为了体现出对义银的尊敬之情,信长甚至放下身段,亲自撑伞将对方送到了座席之处。
“信长大人辛苦了。”义银在座席间落座后,抬起头温和地慰劳道。
“哪里,我能发挥余热为主公效劳,已是倍觉荣幸了。”
信长分别向义银和义现鞠了一躬,再低着头温顺地退了下去,举手投足皆是为人臣子的谦逊。
义现显然对信长的低调与温厚表现很是满意。
他嘴角上扬地打量着信长、甚至在目送他离去之后,才将注意力转回到义银身上。
“义银大人,今天能在上野原这里见到你,真是太好了。”
义现兴高采烈地率先抛出橄榄枝。
“斯波家此番的重新振兴,我和远在骏府城的义元大人都非常高兴啊。”
“我也是,没想到还能迎来与亲族这样相见的一天。”义银点了点头,不由得为此感慨万千。
在上野原的这次相聚里,义银和义现两人在欢叙同族之情时,也为各自在足利一族里的位分高低产生了争执。
最后义现搬出“公方无嗣吉良继,吉良无嗣今川继”的足利家继承祖训后,义银方才服气地接受了吉良家在位分上比斯波家高出一筹的说法。
这场亲族间的欢聚,最后以互相订立了互不侵攻的协议而划下圆满句点。
返回彼此的领国之前,义银与义现均流露出依依不舍的神色,又止步聊了好一会才各自分开。
信长以舍身退位的谋略,将义银扶上尾张之主的位置后,终于换来今川家作为尾张的后盾。
他的高明手段,直令一众心腹重臣叹为观止。
义银被推上幕前的这个举措,也让信行和信广陷入到束手无策的局面当中。
信长将宝座让给义银,便等同于将尾张此后的统辖权让给了意图在暗中操纵一切的今川义元。
所以一旦信行或信广向义银挥刀,在性质上便等同于对骏府城的义元起兵了。
因此信行和信广两人,都不得不有所顾忌地暂且停下举兵攻打清洲城的打算。
这无疑给了信长腾出手来,逐一解决掉叛乱根源的充分底气。
弘治二年六月,守山城主光时受同母兄长信广叛乱的牵连,被信长暗中授意守山城大臣角田新五将其斩杀。
出其不意地解决掉光时后,信长再下令恒兴和利家率军进驻守山城,迅速将全城控制在手中。
随后信长更安排泷川动用他的忍者部下,找到流浪在外的叔父胜二郎,并将其召回尾张国。
为了避人耳目,信长特意暗中前往守山城,与早被安排在那里等候的叔父胜二郎来了场极为隐秘的会面。
两人刚开始相见,胜二郎便惶恐地跪倒在地,一个劲地向信长道歉:“主公,原谅我当初的不辞而别!在下实在无颜面对您啊!”
信长不假思索便扶起了他:“误杀秀孝的是洲贺才藏,叔父你又何罪之有?”
原本作好在见面后会被严厉训斥、甚至可能受到责罚的胜二郎,被信长宽宏相待后大感震撼。
他为此忍不住涕泪横流地喃喃道:“主公仁慈、主公仁慈啊!”
“叔父离开尾张后,你的家臣们选择死守这座城池,可见他们确实是忠心之人。”
“因此我一个也没处分,而是让他们继续任职留用。”
“秀孝的死是意外,我从没为此怪罪过叔父,也一直期待着有朝一日与你的再次相见。”
信长以血缘为切入点,迅速在与胜二郎之间搭建了一座能够连接彼此的亲情桥梁。
对在外流落多年的胜二郎而言,他对人情世故自然更分外敏锐。
于是他便对信长的亲切示好,回赠以十二万分的感激之情,更趁机表明了忠于信长的立场。
“在下知道当初信行公子一昧要求主公降罪守山城的家臣们,难得您硬是挡下了他的偏执,才得以守住这些家臣们的性命。”
“如今我胜二郎有幸重回故土,若主公您有任何吩咐,在下定当万死不辞!”
都说成年人的世界里惟有“利益”二字,才能让彼此的关系更加稳固,对生长在朝政世家里的信长和胜二郎来说尤其如此。
胜二郎明白:自己能被信长紧急召回尾张国内,自然不只是出于血缘亲情方面的考量。
所以胜二郎便基于信长干脆利落、讨厌拖泥带水的性情出发,选择直接向他剖白了忠心。
胜二郎的这一冒险之举,非但没被信长嫌弃鲁莽势利,反而赢得他眼角带笑的赞许。
“有叔父这句话就足够了。”
信长微笑着点了点头。
“守山城现今并无城主,将它重新交到你手上,是再适合不过的选择。不知叔父是否愿意?”
听到这句询问以后,胜二郎张大嘴巴,半晌说不出话来,泪水止不住地从眼眶滴落。
过了半天,他才从这极度的惊喜与震惊里回过神来,第一个反应便是立即对信长伏地拜倒。
“主公对在下的恩赐,胜二郎此生都将铭刻在心!我在此发誓:必将为主公您守好此城!”
“如此甚好。”信长不假思索地弯腰一把将对方扶了起来,“那此城就拜托叔父你了。”
从流落异国他乡到重回守山城主之位,胜二郎对此感恩戴德,自然对信长忠心耿耿。
果断除掉光时、并将守山城交还到胜二郎手中后,信长因此剪除了庶长兄信广的最大援军。
他眼见时机成熟,迅即下令丹羽和泷川率军攻打清泽乡。
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攻城战。
在尾张的各大势力版图里,只有信长手中握有占据绝对压倒性优势的火枪队,这在攻打清泽乡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信广军的守兵在城墙顶端意图用弓箭射杀信长军时,他们手中的箭还未来得及射出,便迎来了火枪队的子弹轰击。
子弹划破空气和风,比闪电更快地打穿守城兵们身体的各个部位,他们就此怆然倒了下去。
当信长军的火枪队射完子弹后,弓箭队早已搭弓引箭,从而及时替换掉需要繁琐准备的同伴。
两支队伍如此缜密默契的配合,让信长军在猛烈的进攻当中,并没出现一丝可让敌军趁虚而入的空隙与破绽。
接着信长军将守城战的惯用战略,灵活运用到攻城战上——
他们在箭尖一端系上易燃物,点燃后一齐朝城墙上端射了过去。
这些离弦之箭有些落在城墙上端、有些直接掉进城内,于是信广的城池很快便开始失火。
随着弓箭队的不断发力,火势在城内的蔓延速度,甚至远远超出了守城军的灭火效率。
当守城军惊慌失措之际,丹羽把握时机,及时下令前锋队的精锐拿着木桩去连续撞击城门。
解除了城墙上端的袭击干扰,前锋队的精锐得以更专心致志地以木桩撞门,城门经受不住这猛烈撞击便轰然塌裂。
士气如虹的信长军趁势一举攻入城内。
信广军在如此凌厉的攻势下兵败如山倒,而信长军的胜利已成定局。
当信广亲自率军准备以死相拼时,泷川却一马当先地从军中冲出,直奔到与他只相距了约五十厘米之处。
“信广大人,在开战前,我有主公的御令要向你传达!”
“念在与你本为一父所生的兄弟,若你能及时醒悟、悬崖勒马,主公愿意既往不咎!”
泷川从容地抓着缰绳,望向信广高声喊道。
对身陷重重包围间的信广而言,泷川代为传递的这句御令,俨然是汪洋大海里的一根浮木。
他只短暂地犹疑了片刻,便果断翻身下马,对代表了信长的泷川单膝跪倒。
这便意味着,他当着两军将士的面接受了这份善意。
“感谢主公宽宏厚泽!”信广将头埋得很低,颤声回应道,“在下定将铭刻在心,永生不忘主公这份再造之恩!”
他纵然心有不甘,却是异常震撼与珍惜地典藏了信长这份罕有的善意。
随着信广重新降伏在信长麾下,尾张纷乱四起的局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那些意图趁势作乱、以求在领地与权势上分得一杯羹的各大豪族们,都不敢再轻举妄动了。
眼看局势又开始向有利于信长的方向倾斜,对此大为愤慨的信行,不得不冒险选择放手一搏!
恰好在末森城西面的林良城东侧,有一片名为“尼池”的池塘,信行便据此设定了一个策略。
他特意为此利用了神怪之说,安排被买通的农民到处散播在池塘里发现一条巨大蛇怪的流言。
在流言里,据说此蛇怪的头部像五色的无角鹿,眼睛像星辰一样闪闪发光,舌头伸出来如火一般艳红,身体更犹如木桶般粗大。
信行一派为此大力推波助澜。
他们安排各色人等在不同场合进行绘声绘色的描绘,让流言被传播得越发玄乎其玄。
这个流言最后在民间被传成了池塘里潜伏着一条龙神,还因此得到了周边善男信女们的敬畏。
信行随即召集神官及巫女,亲自操办抚慰龙神的仪式,并邀请了关系已相当紧张的信长参加。
“主公不能如此贸然前往。”
恒兴在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往南曲轮试图劝阻。
“林良城乃信行派干将佐佐成政的居城,他们很可能籍此向您发动刺杀!”
“有些事情横竖是躲不过的,恒兴。”信长不以为意地拍拍对方胳膊,“我只是想见识一下,信行到底还能使出些什么花样来?”
“主公……”清楚信长脾性的恒兴,在长叹了口气后,满面忧心地放弃了劝说。
信长向来如此。
当他执意要做一件事时,从来不会因为他人的劝阻而改变心意,这次亦然。
得到信长的出席回复后,这场抚慰龙神的仪式选择在夜晚九时于尼池边举行。
精心挑选出的神官及巫女齐聚于此,他们在池塘的木栈道上设立神堂,开始虔诚地进行祈愿。
信长领着丹羽、泷川、利家及恒兴,在神官们的簇拥下登上一叶停在塘边的小舟,凝望着在木栈道上正持续进行的敬神仪式。
信行严肃地从神官手中接过一个通体洁白的瓷坛,捧着它走到木栈道前,将坛里的粉末往池里倒去。
“啊!”信行忽地轻声惊呼道,“池中似乎有了些动静。”
信长不动神色地往池中瞥了一眼。
一切就如同他心中所预料的那般,什么也没有发生。
他知道这或许是信行要对自己发动袭击的暗示。
那么他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向对方施加压力,以逼迫其尽快露出狐狸尾巴了。
于是信长当即不耐烦地转身踏上岸边,领着四名心腹家臣离开小舟。
此时紧随在他身边的一名巫女,在眼眸深处忽地掠过一丝诡谲之色。
另一名巫女则恭敬地向他呈上一枝沾染“祈愿神水”的藤枝。
当他接过藤枝之际,头顶那些被系在树枝上、写满符咒的纱缦忽然开始着火。
刹那,几支燃上烈火的大矢,忽地疾速射中信长身边的几名精锐守卫。
火势在这些精锐守卫身上燃烧得格外迅速,转瞬就将他们烧成了火人。
“保护主公!”
随着恒兴一声大喝,丹羽、泷川与利家同时抽出打刀。
四人分别站立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一举形成了防卫周全的信长保护圈。
那些神情端庄的神官、以及看似圣洁柔美的巫女,此刻个个手上均亮出了打刀。
他们全都火速朝着信长一行人冲了过来!
我昨天迎来了老读者朋友炎龙帝帅。
帝帅和午夜蹦迪一样,都是我通过上一部小说的连载认识的朋友。
他知道我开新连载后,也很够义气地赶了过来。
他昨天一口气读到第27话,然后也留言和我分享了一些感受——
“作者文笔基本上没变。
与其说是写书,倒不如感觉是在写电视剧,画面感特别强。
尤其是以土着的视觉去推动剧情的发展,我在看书的时候总有一种看大河剧的感觉,这种即视感非常的棒。”
对于我的困惑和痛苦,帝帅也说了他的看法——
“剧情真的很不错,不知不觉已经看到第27话了,也看到了作者的困惑。
我感觉是题材限制了你的发挥,日本战国系列的小说在起点很小众了。
我记得上次看到的比较好的一本还是武田家的和一本性转战国的,武田家那本距今甚至有十来年了,足以说明日本战国这个题材的小众化,再加上你这本的主角还是土着。
不过我倒是觉得作者现在这样的写法也不错,因为你文笔确实很好,看留言也是一位实体书作家,所以文笔反倒给人一种独特风格的感觉。
我一开始接触你,就是因为你写的是日本战国的书,反过来说,正是因为小众,所以粉丝的凝聚力会更高。
加油吧,不管怎么说,以你这个文笔,总有一天肯定能火。”
我看了帝龙的留言非常高兴和欣慰,真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