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仪,在问王上问题前,你自己的态度可得收敛一些。”姬宜臼并未回话,取而代之的,便是吕购的斥责。
熊仪一听,顿时怒上心头,但碍于是齐侯的颜面,他压住心中的怒火,客气地言道:“齐侯此话何意,吾怎么听不明白?”
“哼。”吕购冷哼一声,“殿外你与宋侯说的话,我与君上可是听得清清楚楚,你还有什么要狡辩的。”
一旁的宋侯闻言,心呼不好,他刚刚就百般劝言熊仪,跟他讲了让他收敛一下,可谁知道他非但不听,在大殿外对天子议论纷纷,这不,兴师问罪来了。
熊仪满不在乎道:“齐侯,您这话说的就有失偏颇了,大清早的王上喊吾等前来,吾稍微抱怨几句也很正常,您怎么能责怪我等的不是呢。”
“为臣者,当有为臣之本分,可你呢,处处与王上作对,若你再这么我行我素下去,烦请楚君离开,齐国不欢迎你。”
“这...”一时间,熊仪骑虎难下,要知道,他可是与其他诸侯一同,受邀前来齐国为齐侯祝贺他小女出嫁,本该作为客人的他,若是被主人吕购给赶了回去,到时他在众诸侯中的颜面何存。
若不是楚国实力不如齐国,他何至于寄人篱下,他攥紧拳头,一旁的宋侯见状,压低声音,道:“楚君,您就莫要倔脾气了,在齐侯与天子面前认个错,此事就算过去了。”
可正如子白所言,熊仪就是一个倔脾气,让他低头,他绝不答应,只见他怒冲冲地瞪着吕购,大有离开之意,可一旦离开,齐国与楚国之间将会产生嫌隙,于其而言,可大为不利,天下诸侯定都会站在吕购这边,而非其这边。
小不忍则乱大谋,他刚想说些什么,姬宜臼见气氛有些不对劲,忙出面劝解道:“好了,齐侯您也莫要为难楚君了,大清早地让他赶来,是孤之过也。”
吕购闻言,忙站至一旁,拱手作揖,言道:“臣听王上的。”随即回身一瞥,眼神也冷冰冰的,就算是熊仪,也只觉得气势十足,脚步也稍稍地向后挪了挪。
子白迎上前,问道:“不知王上急匆匆地召见我等,是为何事?”
姬宜臼笑着说道:“众诸侯还未赶来,此事孤打算各位卿士皆到场后,再详细告诉尔等。”
子白只觉得心里不是滋味,他一堂堂宋国君主,竟然得不到天子的信任,而反观齐侯吕购,定然早已知晓发生了何事。
时间虽早,可天子之命,天下之臣莫敢不从,更不用说现在二王并立局面已解,天下诸臣,定然听命于大周天子姬宜臼。
等众卿士都赶来大殿之后,姬宜臼满意地点点头,缓缓对众人言道:“一大清早喊众卿赶来,是孤之过也。”
众人纷纷作揖,言道:“王上不必自责,为王上分忧,是臣子本分也。”
“孤之所以召见尔等,是有一件大事,一件喜事要告诉大家。”
众人闻言,纷纷议论起来:“是什么大事这么重要?会召见所有卿士。”
“莫不是晋侯攻打携地一事取得大捷。”
“不可能吧,这虢公翰可是被誉为能与晋侯分庭抗礼之人,不亚于他之父亲虢石父,这么轻易就被晋侯给打败了?”
“算算时间,距离晋侯发兵攻打携地才过了一周,难道他当真有这种本事,能这么迅速地攻下携地?”
“不可能不可能,任凭晋侯能力有多强,一周时间,他也定然做不到能攻下携地城池。”
一时间,众卿士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虽说他们猜测这件大事是攻打携地城一事,可他们怎么都不相信,晋侯姬仇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攻下携地城。
姬宜臼故意咳嗽了一声,众卿士纷纷安静下来,向他望去。
“这个消息与众卿士所猜的相差无几,正如尔等所想,携地城已被晋侯攻下,二王并立的局面已然结束,孤一得到这个好消息后,便来告知众卿。”
姬宜臼脸上洋溢着笑容,能攻下携地城,解决了他心头大患,他当然喜形于色,可同时,危机也伴随着,那便是晋侯姬仇将称霸天下,以现在晋国的实力,只怕其他诸侯联起手来都将不会是他的对手。
“王上,不知晋侯何时回来?”郑伯掘突问道。
“晋侯等会就会赶到,此次有三大功臣,一者为晋侯姬仇,他统兵御敌,攻下携地城,立下汗马功劳,二者为晋国大公子姬伯,他生擒携地天子姬余臣,真是年轻有为。”
“是啊,攻下携地城可不容易,这份大功劳自然是属于晋侯的。”
“这晋国大公子姬伯能立下这份功劳也不出意外,毕竟他是晋侯的儿子,虎父无犬子,再说了,此次晋世子姬还铸下此等大错,晋世子之位也被废除,自然要让大公子出面,把这世子之位交给他。”
“那第三位呢。”见天子并没有继续说下去,各位卿士纷纷问道。
姬宜臼笑着说道:“众卿士可以猜一猜。”
姬掘突率先说道:“王上,依臣之见,定然是那秦侯嬴开,纵观天下诸侯,其御敌犬戎,战功赫赫,攻打携地城定然有其一份功劳。”
姬宜臼笑而不语,姬掘突便知自己猜错了。
而鲁国世子姬弗湟言道:“王上,臣认为,这份功劳定然是齐侯之子,大公子吕禄甫的,纵观天下诸侯公子,他可是最为杰出,此功劳非其莫属。”
姬宜臼摇摇头,姬弗湟后退一步,本想在天子面前显摆自己的能为,可没想到自己竟然猜错了。
见两位诸侯都猜错,众卿士开始议论:“那还有谁有此等本事,竟然能获得这第三份功劳。”
熊仪朗声笑道:“是啊,这第三位到底是谁,总不可能是卫侯吧。”
说着,众人把目光纷纷移向卫和,笑出了声。
姬宜臼见状,道:“卫侯,您倒是说说,您认为谁会获得这第三份功劳。”
卫和站起身,拱手作揖,道:“既然王上让臣讲,臣便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