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龙摇摇头说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年的辽国的确有灭掉西夏的实力,可是为什么没有那么做,只要是西夏太穷,太贫瘠了。现在西辽军队即便是灭了西夏,也无法得到想要的物资,相反会陷入西夏各部落的反抗泥潭之中,别说和金军决战了,就是在西夏站稳脚跟都成了奢望。
的确,辽国多年来只是做为西夏宗主国,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征服占领西夏。萧干在这个时候不得不佩服刘正龙的智慧,这个人每一步都算无遗策,用另类的方法占据西夏。表面上看西夏依旧是完整的国家,这样使得西夏各大部落都能够安于现状,实际上对西夏的控制一天比一天加强,说白了西夏都成了后花园了。
萧干小心翼翼地问道:“主公,对于西辽进攻西夏,您准备怎么做?”
“给西辽提供一个军事基地,提供物资,两家一起进攻金国。”刘正龙看了一眼萧干之后说道:“你当特使,去拜见一下西辽的军事统帅,就说云州可以提供给西辽。军队补给问题,我可以解决,谈判就交给你?”
萧干这个时候有点明白了,他有点困惑地问道:“主公,如果西辽在云州站稳脚跟,会不会尾大不掉呢?”
“不会,金国绝对不会允许西辽大军的存在,况且,西辽战力如何,现在是未知数,我不清楚,你也不清楚,大家既然都不清楚,何来尾大不掉呢?”
刘正龙始终给人一种霸气十足,这种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让萧干折服,一直以来萧干都是比较孤傲,可是他真的是臣服于刘正龙。
刘正龙接着说道:“物资,我可以提供,但是地盘就只有云州,当然了和金国争夺,抢来的是他们的,我不干涉,但是要是侵入西夏,或者侵犯大宋的话,我一定歼灭这支不远万里跑来的军队。”
“主公放心,我这就出发。”萧干是个雷厉风行之人,他既然认定的事情,就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
不管西辽那边是谁做为统帅,有一点都是肯定的,那就是最终对决的敌人是金国,这种情况下一定不会愿意同时和金国,宋国两国开战,这点是不容置疑的,这就是为什么刘正龙安排萧干出使的原因所在。
战争的阴云不仅笼罩在河东路,即便是京城也是黑云压城城欲摧,早就乱成一窝粥了。尽管金军没有立刻南下,也没有金国皇帝的战斗檄文,但是,河北路几乎被金军洗劫一空,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河北路距离汴梁城太近了,而且一旦金军越过黄河,那可就是兵临城下了。这个问题,摆在政事堂相公的面前,尽管大家不愿意相信金国会撕毁海上之盟,但是必要的准备还是要做的。
首先作出来的第一个调整就是,梁方平这个原皇城司都指挥使率军八万开赴黄河岸边据守,防止金军渡过黄河。在政事堂那群相公看来,只要是金军不能渡过黄河,那就无法威胁京城。
这些天,官家的心情不太好,他不太相信金国会挥兵南下,可是燕山府丢失,河北路在金国铁骑肆虐下苦苦挣扎,京城内流言蜚语满天飞,战争阴云笼罩在京城的上空。偏偏是在这个时候,皇城司的密报上来了,指名恽王在拉拢禁军,尽管这件事情做的很隐蔽,但是依旧在皇城司的掌控之中。
恽王要干什么。要谋反么?官家很快就否定了这个可怕而又危险的想法,知子莫若父,他很快就明白了这个这个儿子想要做什么,那就是要从太子手中夺取储君之位。
不管怎么样,皇子接触禁军都是绝对禁止的,可是这个时候,官家已经没有心死惩罚恽王了,因为现在不仅是战争阴云笼罩上空,而且一件更加可怕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熙河、兰州、河东地震,这次地震是大宋立朝以来最重的一次,伤亡数万,损失数百万贯。
在那个时代,只要是有灾祸,那就会被说成是上天的预警,基本上最终都会矛头指向朝廷,当然了也有指向皇帝的时候。比如这一次宣和七年七月的大地震,就有民间传言,是上天对于皇帝陛下的一种预警。
预警什么,朕有和亏损。官家对于外面的传闻十分的震怒,他奏章狠狠地摔在新任皇城司指挥使梁芳的身上后怒气冲冲地说道:“你说,你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外面谣言四起,难得地震也是朕的过失。”
梁芳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可不敢不回答,他斟酌了片刻后说道:“陛下,这次地震应该是上天有所预警,暗指朝中有奸臣祸国殃民,民间有传闻说白面王,丧天良,宦有须,国之殇。”
“住口,你给朕住口。”官家当然也听过这个传闻,不过他没有当真,也不想当真,今天梁芳说出来了,这就预示着传闻不再是传闻,而是出现了这样一股浪潮,看样子,有人先要把童贯拉下马。
白面王,丧天良,宦有须,国之殇,岂是意思很简单就是童贯这个被加封为郡王的宦官是个丧尽天良之人,他的存在是国家的不幸。
梁芳进宫之前就揣摩了很久,几乎每句话都事先推敲过。他看到官家并没有动怒,于是就接着说道:“陛下,微臣听闻金国使者让广阳郡王交割河东路,河北路给金国,他畏敌如虎,仓皇逃离太原府。等于在给金国一个错误的暗示,那就是大宋羸弱,不堪一击。”
“放肆。”官家的脸阴沉了下来,他怒气冲冲地说道:“你去暗中调查一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调查什么,是调查童贯,还是调查谣传的来龙去脉,官家没有说,梁芳也不敢问。
走出皇宫的时候,梁芳双腿一软险些摔倒在地,他知道这件事情不是自己能做主的,看样子还得叔父拿主意,这个家伙决定去梁师成的府上。
梁师成最终是春风得意,不仅取得了功勋世家的谅解,而且在朝中很多事情上稳压太师蔡京一头,几乎到了只手遮天的地步。
在听完梁芳的汇报之后,梁师成心中一惊,手中的茶杯重重地掉到地上。看到这一幕,跪在地上的梁芳急忙去收拾。
“起来吧,这点小事下人们干就好了。”梁师成示意梁芳坐下来后说道:“看样子童贯要完蛋了,官家那句暗中调查一下,实际上是调查童贯违法乱纪的事情。这一次,是你立功的大好时机,只要是把童贯拉下马,秦国公不会亏待你的。”
在这个时候,梁师成是彻底的投靠刘正龙了,把童贯拉下马,那一定是一件天打的功劳,这个家伙现在已经顾不得朝廷的事情了,死心塌地为刘正龙办事。
梁芳不解地问道:“童贯可是广阳郡王,擅自动他,会不会引发政事堂的不满。”
“不会的,现在政事堂的相公们正在为赈灾的事情头疼,枢密院在在为金军入侵河东路额焦虑,这个时候童贯的死活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怎么把他弄下去。”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谁最了解官家,那一定是梁师成,这一次那个‘白面王,丧天良,宦有须,国之殇’就是他编出来的,这虽然只是民间流传的一句话,可是对于官家最敏感的神经产生了很大的刺激。
梁师成知道官家是可以容忍童贯兵败,贪墨,但是绝对不允许擅自勾结皇子。没有童贯的牵线搭桥,恽王又怎么能够拉拢禁军呢?
皇权之下本无亲情可言,父子相残的悲剧还少么?官家在让梁芳调查童贯额同时,就开始了对京城禁军的整顿。
神卫禁军都指挥使宋仲被调离,继任者曹晟出身曹家,龙卫禁军都指挥使曾绥被抓捕,副指挥使王穆补上。虽然天龙禁军,神卫禁军的指挥使没有做调整,可是下面的将官基本上都被调整了,补充进来的,要么是皇室子弟,要么是四大家族的子弟。
牵涉到皇城安全,牵涉到皇权的时候,官家还是相信四大家族,这也就是一百六十年来,皇家一直在和四大家族不断地联姻的原因。在官家看来,四大家族的存在就是为皇家保驾护航。
调整禁军还没有结束,恽王直接被监视起来了。表面上看恽王接触禁军,只是为了夺嫡之争。可是,现在官家春秋鼎盛,怎么会允许皇子接触军队呢?
恽王被监视起来,这让太子赵楷大喜过望,可是这个懦弱的皇太子忘记一件事情,那就是官家疑心重,在发现太子有点不对劲的时候,就直接对郑居中下手了。
倒霉的郑居中还没有搞清楚怎么回事,就被罢了官职闲赋在家。不仅如此,那些和太子有来往的军方将领无一例外的被撤职。
一时间整个京城的禁军被折腾的鸡飞狗跳,人人自危,军队出现了前所未有额慌乱,这显然不是好事,这让高琛忧心忡忡。
就在京城禁军大整顿的时候,金军就攻陷了平州。现在的高琛感觉到大宋是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他现在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一时间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或许,也只有在这个时候,高琛才会明白枢密院离不开童贯这种人物,毕竟童贯在西线指挥作战多年,这点不是高琛这种出身豪门的太平官可比拟的。
金军终究会打过来的,在这个时候,高琛算是彻底相信了刘正龙当初说的话,不过,现在所什么都没有用了,他想向官家陈述金军南下侵宋的可能性。可是,在最后时刻被好朋友兵部尚书孙傅拦住,最终没有说出来。
孙傅对高琛说道:“金军现在在西线只是侵入了广灵县,灵丘县等小县城,并没有对大的州府展开进攻,在河北路也只是拿下了平州,这种情况下,最应该作出来反应的应该是政事堂,而不是你这个同知枢密院事,要知道童贯毕竟还没有卸任,你要是越俎代庖的话,会很麻烦。况且,军事上的事情,也只有童贯这个广阳郡王还有秦国公可以说的清,你是说不清的。”
很显然,在孙傅这个兵部尚书看来金军只是在小范围内挑衅,只要是打回去就好。可是作战这种大事情是政事堂考虑的。现在高琛应该死积极谋划把童贯拉下马,而不是在这个关键时刻越俎代庖,去擅自谈论兵事。
或许,孙傅代表了大多数大宋文官对于军事的态度,那就是尽量躲开,不要去碰触。高琛本来就是没有主见之人,现在更加不知道何去何从了,最终只能选择沉默。
同样沉默的还有潘景,他比高琛看得深远一点,只不过这个枢密院的三把手压根不当回事,一直以来都是坚定不移地按照刘正龙制定的计划去走,至于边境战事,直接选择性地忽略了。
虽然对于军事不太上心,但是四大家族转移家眷的速度可就快多了,现在几乎大部分人都已经到了杭州。四大家族南迁,带来的是京城南迁大军队伍逐渐庞大起来。现在可以说,京城内有头有脸得到大人物都把家眷迁往了南方。
京城内人心惶惶,这些没有传到宫中,当然官家也不会知道事态那么严重。在他看来,有了梁方平率军八万巡视黄河,金军只要不度过黄河就没有什么大问题。至于河东路就更加没事了,有驸马刘正龙坐镇,那绝对不会有问题。
官家最愁的还是地震之后的救灾,最终在太师蔡京的建议下,让刘正龙出任西北宣抚使,代表朝廷去赈灾,同时节制整个西北的军务,政务。当然了,赈灾所需要的五百万贯,需要这个西北宣抚使自己买单。
关于刘正龙宣抚西北,遭到了白时中,王时雍,张邦昌,范致虚等重臣的反对,毕竟那样等同于让这个秦国公节制了整个西北,那是相当危险的。另外既然刘正龙宣抚西北了,那么李邦彦又算是什么呢?等于两个人同时宣抚西北,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就在白时中等人抗议的同时,皇城司递交了李邦彦在西北贪墨军饷,和西北将门闹翻,被西北将门联名上告的折子。
说好听点叫联名上告,说不好听就是联名逼宫,这种情况下,官家下令李邦彦卸任回京,刘正龙出任西北宣抚使,节制西北诸路的政务,军务。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知道功勋世家的势力是多么庞大,李邦彦被调回,刘正龙出任西北宣抚使的同时还兼任河东路宣抚使,这权限之大实乃罕见,这背后和功勋世家努力分不开。而一向掌控朝局的文官集团在这件事情上可以说毫无作为,或者说连发言权都没有。
这一天,四大家族依旧是在阙云楼开会,这一次主题就比较明确了,而且也不怕皇城司会监听。
潘旭做为会议发起人,他也没有兜圈子,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战争的阴云已经笼罩河北大地,金国铁骑随时准备南下。据可靠消息,金军已经兵发赵州,蓟州,而且金国皇帝已经在调兵遣将,兵分两路,总兵力达三十万。西路由完颜宗翰率领,兵发河东路,主要是牵制强大的西军,为东路军进攻京城创造便利。这一次完颜宗望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想要以雷霆万钧之势攻克京城,要知道当初金国灭辽国,出动的总兵力不足二十万,就灭掉了辽国百万雄兵。至于我们大宋禁军,什么情况,大家应该很清楚,咱们就不用讨论这个问题了。”
战争阴云笼罩下,文官集团还在勾心斗角,还在想办法压制功勋世家。在这个时候,官家并没有足够的警惕,并没有做出最强有力的防御措施。如果没有恽王擅自勾结禁军将领的话,官家甚至一点调整都不会做出,刘正龙也不会宣抚西北。当然了官家让刘正龙宣抚西北的目的,只是为了让这个家伙出钱来赈灾地震灾区,殊不料,,无心插柳柳成荫,让这个野心家最终掌控整个西北。
高琛说道:“是呀,枢密院已经接到无数的军情奏报,可以说大战一触即发,虽然没有引起官家足够的警惕,但是我们却不能什么都不做,要不然真的等金军杀过来的时候,大宋可真的要亡国了。”
大宋要亡国,这句话可以说压在四大家族的心里,这是第一次公开说出来,尤其是从高琛的口中说出来,这就预示着改朝换代在这些功勋世家的心中已经不再是秘密。
石谊早就憋了很久,这个家伙直言不讳地说道:“现在,我们也没有必要和文官集团争斗了,把权力放给他们吧,咱们要做的就是尽快的整肃军队,确保打赢京城保卫战。不管西线战事如何,我们都要确保京城万无一失。”
曹琦这个驸马爷第一次代表曹家出席这么重要的会议,他说道:“从今天起,我们正式为主公而战。整肃军队的确要提上日程了。龙卫禁军新任指挥使王穆是太原王家的子弟,王家已经效忠主公了,我们要尽快帮助王穆掌控龙卫禁军,这块就有高家负责吧,反正大家全力配合,以高家为主导。至于神卫禁军,我们曹家负责整顿。天龙禁军,捧日禁军现在依旧在官家的掌控之中,我们的人级别太低了,短时间改变不了什么,我们只需要控制部分就可以。关于上四军,我们只需要掌控神卫,龙卫即可。下面的禁军,按照之前约定的去办。潘家,石家你们想办法掌控住驻扎禹王台,牟驼岗的禁军,因为外围战,他们将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别被文官瞎指挥而毁掉。”
京城内驻扎二十万禁军,其中上四军共有八万,归殿前指挥使掌管,俗称御林军,其余的十二万军队归枢密院掌管,只不过枢密院也只是名义上掌管而已,真正执掌的是侍卫步兵司,侍卫马军司,和殿前指挥司统称为三司。
京城外还有三十万禁军,只不过最近几年陆续派出去了,其中十万跟随高俅镇压梁山再也没有回来,最终落到刘正龙之手参加了西夏战役,最终被整编成龙骧军,十万变成六万。被梁方平带走八万去驻扎在黄河边上,来巡视黄河,防止金军渡河。还有六万被调到澶州驻防,现在京城边上只剩下六万。
大宋禁军吃空饷严重,从来没有满员过,保住六成就不错。这样推断下来,京城内驻扎的禁军最多十二万,城外最多剩下三万,也就是偌大的汴梁城只有十五万的军队,这些军队的战斗力连西军的五万都赶不上,想要直望这些军队守住京城,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可惜是官家不知道,他还以为京师固若金汤。文官集团不知道,还在醉生梦死,纸醉金迷。
京城的形势不容乐观,这点功勋世家是很清楚的,所以他们才商量整顿军务,同时加强和地方上军队的联系,希望在勤王的关键时刻不要掉链子。
功勋集团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才整顿军队,是因为平时插手军队事务,容易被文官集团弹劾,容易被官家忌惮。现在战争阴云已经笼罩在上空,这些人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况且主公已经潜龙在野,不受朝廷约束,他们的胆子也就大了起来。
潘旭最后说道:“整肃军队,最容易被文官集团弹劾,所以,主公离京之前已经给了我授权,铸钱监开足马力生产钱,另外金行已经准备好了钱,用来满足那些文官的胃口。这件事情,我们潘家去办,要用金钱堵住这些人之口。另外,此时我们家族里豢养的私兵要全部撒出去,监视那些文官,如果发现那个不长眼的参奏整顿军务的事情,就直接杀掉。石家费点心,监视一下各家报馆,千万不能让不利的言论出现在报纸上。这个时候,在舆论上一定不能出半点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