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执礼回来是带回来了五百万,协议也签订了,一切都按照之前设想的推进,甚至效果更好。可是更大麻烦来了,西京洛阳要交给汉国,而且太上皇的家眷也要交给汉王,这简直是大宋的奇耻大辱,这让官家险些没有气昏过去。
官家指着梅执礼骂道:“你那么多年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这么有辱国体,有辱君父,亏你还是朝中重臣,简直是猪狗不如。”
面对官家的怒骂,梅执礼低着头不敢说话,他知道这个时候逆龙鳞是找死,还不如等官家把火发完再说。
官家的确是把太上皇软禁了,可那毕竟是皇权之争,那毕竟是他的父亲。现在有人要自己父亲的女人,要自己的妹妹,这种情况下身为大宋皇帝的他怎么会不动怒呢?
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这次,官家真的动怒了,他动了杀机,杀不了汉王刘正龙,可是杀死梅执礼还是轻而易举地事情。虽然说大宋没有杀文官的传统,可并不是没有先例,况且官家真的想杀谁,没有人能干涉,毕竟皇帝的威严不容侵犯。
梅执礼可没有愚蠢到让官家砍脑袋的地步,他见官家的气消了一点之后,就急忙自辩道:“陛下,这件事情是两面性,不见得咱们大宋吃亏。”
“住嘴,朕父皇的女人都送人了,大宋还不吃亏。是不是把你老婆送到军营里面犒赏三军你也不吃亏呀!”天子赵桓有点恶毒起来,他真的有把梅执礼老婆送到军营的念头,不过他还是想听梅执礼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愚蠢到签下如此荒诞的协议。这里面会不会有内情,不管怎么怎么样。都不能轻易杀死和议的大臣吧。
“烫手的山芋,汉国一旦拿到手,想再扔出来可就困难多了。”梅执礼知道自己再不说清楚的话,搞不好就没有机会开口了,他清清嗓子说道:“刘正龙毕竟是我大宋的重臣,而且是太上皇的天子门生,驸马。试想,这种身份,仰仗武力,向朝廷讨要太上皇的家眷,这在天下文人的眼里,唯一是乱臣贼子,成为全天下文人的敌人,今后想要登基称帝都成了妄想。臣已经准备好反击了,掀起这场全天下文人都会参与的轮战,绝对让刘正龙变成公敌。”
说到这里,梅执礼得意洋洋起来,在回京城的路上,他就开始思索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当然也想到了从舆论上把汉王的搞臭,使其成为全天下文人的公敌。
看到官家有点动心,梅执礼接着说道:“我们就以这件事情为借口,向金国表明,今后大宋和宋国势不两立,愿意联合金国共同对付汉国,相信金国皇帝一定会同意的。刘正龙就会从老百姓心中的救世主变成十恶不赦的乱臣贼子,这个烫手的山芋,他想甩都甩不掉。”
“这件事情,你来全权操办吧,希望正如你所说那是一个烫手山芋,千万不要让朕失望。”虽然嘴上说让梅执礼操办,可是心里面官家依旧没底,总觉得那父皇的名誉,皇家的颜面来发起这场轮战不好,也不觉得一定能够伤到刘正龙,更怕偷鸡不成蚀把米,到最后得不偿失。
能不能让天下文人仇恨刘正龙还真的不好说,毕竟这个家伙凶名在外,已经到了水泼不进的境地,怎么会轻易被文人击倒呢?但是,太上皇的声誉受损却是不能改变的,西京丢失也是眼前的事情,这些怎么能让天子赵桓不心烦意乱呢?
梅执礼算是拿到了尚方宝剑,这个家伙有了一个很大胆的想法,他十分小心地说道:“汉王一直以忠诚于太上皇自居,如果因为这件事情,太上皇被气病倒,尽而没多久就龙归大海的话,相信汉王就真的成了乱臣贼子,真的成了千古罪人,再也找不到任何理由和我们大宋对抗了。”
“可以么?”
“当然可以。”
“你容朕考虑一下。兹事体大,切勿外传。”天子赵桓被梅执礼说心动了,太上皇始终都是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引爆。也正式基于太上皇的缘故,汉王才会有那么多人拥戴。如果太上皇不在了,这个家伙就真的变成乱臣贼子了,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和大宋对抗的理由。可是,那毕竟是他的父皇,于情于理都很难去做决断。
对于梅执礼来说,只有太上皇驾崩,那么自己的计谋才算是完美,否则这里面总会被找出来问题的,一旦汉国那边反击犀利的话,自己的谎言就会被拆穿。
虽然很着急盼望着太上皇死,但是梅执礼知道这件事情必须是官家乾纲独断,自己说太多了反而会引火上身。
梅执礼从皇宫出来之后,就立刻把孙傅,王时雍,徐秉哲找来了,商量一下如何在报纸上攻击汉王。要知道这四个家伙是反对汉王的急先锋,一向是共进退,目标就是把汉王拉下马。至于为什么恨汉王,他们自己都说不上来。
等梅执礼把京兆府之行讲完之后,孙傅就说道:“梅老弟,你也太逊了,竟然被一个粗鲁的丘八给戏耍了,那种条件绝对不会是刘正龙提出来的,他再好色,再狂妄也不至于开出那么荒诞的条件。而你竟然答应了下来,这搞不好,你会变成千古罪人的,这个黑锅,你背定了。”
“是呀,你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那种事情是臣子可以讨论的,臣子可以决定的么?你这样做是自绝于天下,将来某一天,你一定会出来背黑锅,那时候没有人救得了你。汉王虽然来路不正,但毕竟是一代枭雄,怎么会那么愚蠢,分明是下面人胡来,你怎么就分辨不出来呢?”王时雍更加了解梅执礼,他坚信这个家伙是无利不起早,如果没有好处的话,仅仅鲍旭那一拳,一巴掌是不会让梅执礼这个老奸巨猾的老狐狸屈服的,所以才敲打老友一下,省的将来不好收场。
徐秉哲摇摇头说道:“你们两个不要激动,梅老兄一定有办法把这个事情圆回来的,否则就是打断他的双腿,这个家伙也不会在那个丧权辱国的协议上签字的,这点你们还不了解他么?我们还是听这个家伙怎么自圆其说吧。”
不得不承认还是徐秉哲分析的到位,这个家伙擅长分析人,可以说身边的人一个都不会方过。毕竟是文人,有着文人的骄傲,他不相信鲍旭一恐吓,梅执礼就会认可那个丧权辱国的条款,这中间一定有猫腻,至于是什么,只能让梅执礼自己揭晓答案了。
梅执礼就不紧不慢地把和官家的对话说了出来,当然了关于太上皇那一段他是做了修改的,而不是直言不讳地说出来。毕竟那种事情,再好的朋友也不能分享。经过梅执礼的组织,最终太上皇那一段成了官家的意思,当然了强调只是推测而已,官家并没有明说。不过那种事情不需要说明,已经很可以说明问题了。
最后,梅执礼说道:“请三位来,就是想着如何利用这件大事来攻击刘正龙,让全天下文人士子都参与到对这个混蛋的口诛笔伐之中,然官所有人都自大他只是一个欺世盗名,贪财好色的乱臣贼子,压根就不是什么大宋救世主。”
这种玩笔杆子来攻击人,可以说在座的四人都是高手,炮制文章简直是手到擒来。假的都可以编成真的,至于真的,呵呵,那就看实际需要了。
从报纸上攻击汉王,这次还是官家支持的,以至四人都十分有信心,最后王时雍说道:“还是我来打头阵吧,让刘正龙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下地狱,才是我最希望看到的事情,文章我来写,其他的,就爱莫能助了。毕竟这件事情搞好了,什么都好说,搞砸了会相当的麻烦,因此大家还是全力以赴吧,谁都不要单独去得罪汉王,这是一个铁律,大家都必要去碰,否则会很麻烦。”
之所以不敢盲目的把汉王得罪太狠,主要是汉王手下有一群杀手,这点全天下都知道,所以王时雍等人和汉王斗了这么久,始终都是占据道德制高点,从来不盲目地搞个人攻击,毕竟汉王也是文人,不会像鲍旭那种混球一样蛮不讲理,但是龙有逆鳞,逆之则死,这个铁律大家还是遵从的。
第一天,只是试探性的由王时雍发表了署名文章《忠臣还是乱臣贼子?》文章只是阐述了汉国以战争为威胁,要求大宋把太上皇的一切都送到汉国去,最后用试探的语气问到,这样做是汉王忠于太上皇之举,还是心怀叵测的乱臣贼子行径。尽管已经只是阐述,没有夹杂戈恩情感在里面,可是依旧掀起了轩然大波,整个京城都闹起来了,太学生们开始示威,要求朝廷抵制这种无耻行径,要求朝廷断绝和汉国一切往来,甚至极端的太学生呼吁朝廷出兵征讨乱臣贼子。
一夜之间,那个拯救大宋于水火的救世主变成了欺凌皇室,嚣张跋扈的乱臣贼子。有人把汉王比作篡汉的王莽,有人比作三国之曹操,总而言之一句话,整个京城的文人都开始谴责汉王的无耻行径。
这把火既然点然了,那么梅执礼等人就开始火力全开,文官们纷纷加入轮战,就连之前对汉王有一定好感的范致虚,白时中等人也纷纷写文章开始谴责。很快形成鼎沸之势,汉王府门口聚集了很多不明真相的太学生,局势日趋恶化。
四大家族为首的功勋集团不约而同地选择沉默,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只不过这股风波究竟吹向哪里,谁都不清楚。
金国在这个时候,做出了必要的反应,在金国皇帝愿意接见大汉使者后,有敲定了见宋国使者的时间。而西夏现在战事正酣,没有作出来任何反应,吐蕃也加入了谴责之中之中,看样子此时此刻吐蕃的皇室日子也不好过,也在权臣的压迫下苦苦挣扎。大理国的内乱依旧在不停的升级,就没有掺和这件事情。
事情往往会朝着一个让人无法掌控的方向推进,所以才会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说法。全国舆论一边倒,整个大宋境内的文人都在对汉王口诛笔伐的时候,突然有不同的声音出现,虽然很小,可是影响更大。
第一个声音首先从应天府发出来的,文章是由应天府的行宫的一个长史写的,题目是《忠诚的天子门生,困境中的金龙》文章很长,很长,是连载形式出现的,第一天只是阐述汉王刘正龙的发家史,里面充满了太上皇对这个天子门生的爱护,使其一个当朝探花郎一步步成为大宋救世主的神奇历程,表面上看不出来什么,可是第二天的内容就不一样了,神一样的刘正龙为大宋立下赫赫战功,俘虏西夏战神晋王李察哥,俘虏西夏皇帝李乾顺,阴山之战,绞杀数万金国骑兵,清栾镇大捷,打得金国骑兵望风而逃。太原保卫战,活捉金国西线元帅完颜宗翰,歼灭十几万金国骑兵。正是因为汉王率领的大军英勇作战,最终驱赶了金兵,否则大宋早就完蛋了。
后面的内容越来越多,开始讲述金军的罪行累累,如果大宋那个州府被占领的话,老百姓就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屠城时有发生。试问老百姓是要过和平稳定的生活,还是要猪狗不如地活着,是愿意在汉家江山过歌舞升平的日子,男耕女织,其乐融融,还是愿意在水深火热之中,朝不保夕,随时都会被压榨,被杀戮的日子中渡过。一句话是当汉家江山的子民,还当异族的奴隶。
汉王的形象逐渐高大光辉起来,老百姓也逐渐的了解认识了这个大宋救世主,这个时候,究竟是救世主还是乱臣贼子的论战全面爆发。不明真相的老百姓街头巷尾地议论着,呈现不同的论调,争论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