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就在忽必烈连年发动对外战争的同时,大元朝内部也发生了许多事。

作为一个勤恳的帝王,忽必烈不仅在朝堂之上辛劳,在后宫之中也没有停止耕耘。

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忽必烈的辛勤劳动之下,他一共生了十二个儿子。

其中作为长皇后察必所生的一共有四人,分别是长子朵儿只,次子真金,三子忙哥剌以及四子那木罕。

其中,长子朵儿只早亡,所以真金便成为了嫡长子。

中统初元,在忽必烈刚刚即位之时,以窦默、姚枢等人为首的汉人臣子们便向忽必烈进言,请他依照汉人的惯例早立嫡长子为太子,以正国本。

这些话可谓是戳到了忽必烈的心尖尖上,此时的他正跟自己的亲弟弟阿里不哥打的不可开交。

所以他早就对蒙古旧俗中这种继承汗位的方式感到不满,在他的眼里,天下就是自己家的私产,凭什么要经过库里台大会的选举,而且还要让一群杂七杂八的人指手画脚。

再加上他本人受到汉文化熏陶较多,他即位之后又在国内大力推行汉法,所以对于窦默等人的建言十分受用,并于中统三年(1262年)封真金为燕王,守中书令;次年,又命其兼判枢密院事。

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忽必烈正式下旨将真金册立为皇太子,确立了他的储君地位。

由于忽必烈对于汉文化十分敬仰,所以在真金少时,他便让其拜姚枢、窦默为师,李德辉、王恂担任伴读,负责辅导他的功课。

很多人可能对这个师资力量没有什么概念,我这里大概给讲解一下。作为真金正师的姚枢和窦默这两个人,在宋元学术界的地位大概相当于如今莫言先生在国内文学界的地位,妥妥的一线大咖。

而作为伴读的这两个人你以为简单么?

当然不!

他们的水平更高。

李德辉,字仲实,通州潞县人(今北京通州区),自幼家境贫寒,五岁时父亲去世,从小靠母亲挖野菜把他养大,虽然因为家境的缘故很早便辍学,但是却非常懂礼仪,十六岁时便因为懂礼而担任丰州监酒。(监酒这个官职,就是在酒宴上临时负责监察礼仪的官员。)

在有了俸禄之后,此人先是将大半俸禄孝敬母亲,而后拿剩下的余钱购买书籍日夜诵读不休,并因此闯出了一些名声。

后来,在‘聪书记’刘秉忠的推荐下,他和窦默等人一同被忽必烈征召入朝,成为了金莲川幕府中的一员,从此便踏上了仕途。

在担任了一段时间的真金陪读之后,李德辉便被忽必烈派往了京兆之地去负责军粮,由于他办事得力,在忽必烈即位之后又将其任命为燕京宣抚使。

但就在他担任燕京宣抚使的时候,由于在处理一些政务之时擅自决断,并未禀告尚书省,所以被当时的平章政事王文统所嫉恨,于是找了个理由将其革职;后来王文统因李璮之变伏诛,他又被起用为山西宣慰使。

不过真正令他声名大噪的事其实不是这些,而是因为他单人匹马降服了合州。

作为南宋最重要的军事重镇,蒙古可汗蒙哥当初带了十几万人狂攻了几个月都没能攻下,而且还把自己的命搭里了,李德辉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不费一兵一卒便将其收服,足可见他的能力。

选此人作为真金的侍读,并不是因为他的学识有多么高,而是因为忽必烈看重了他懂礼、孝顺和热爱学习这些个人品质,希望他能够给真金做一个好的榜样。

事实证明,忽必烈的眼光不错,有这样一个重孝、好学之人在身边陪伴,真金果然成长的很不错。

不过与李德辉相比,王恂才是真正的学术大咖。

王恂,字敬甫,中山唐县人(今河北唐县),我国古代历史上着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相比于李德辉被苦难环绕的同年,王恂的生活可谓是幸福了不知凡几,其父王良曾经在金国朝廷担任过中山府吏,后来辞职回乡专心研究数学和程朱理学,尤其在数学方面颇有造诣。

其母也不是一般人,在出阁之前也是大户人间的小姐,素有才女之名,在王恂三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教他《千字文》,却发现他竟然能够过目不忘。

十三岁时,王恂开始随其父学习《九数》,经过短暂的学习便能演算勾股、线性方程等难题,并且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便超越了他爹,成为了当时数学界的魁首人物。

(《九数》指的是数学的九门细目,即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商功)由于同为学术界的大咖,刘秉忠与其父王良也是多年的好友,所以二人常有往来,这也让刘秉忠认识了这个“别人家的小孩”,一时之间惊为天人。

出于惜才的想法,刘秉忠便和王良商议,准备将王恂带在自己身边培养,并许诺传授其天文之法。

在古代,能观测天文的可都是王佐之才,可不是一般人能学的,有些人哪怕是连亲儿子都不愿传授此法,更别提外人了。

刘秉忠能够做出这种许诺,无疑是极为看重这个孩子。

所以,王良很爽快的便答应了下来。这一年,王恂十四岁。

四年之后,刘秉忠又将其推荐给了忽必烈,让他担任真金的侍读。

忽必烈本来不想让他陪真金读书,因为担心他年龄较小,再加上年少成名,身有傲气,怕他带坏了自己的儿子,但是经过一番交谈之后,顿时惊为天人,不仅让他担任陪读,而且还让他负责管理真金的所有饮食起居。

这个举动可不一般,因为其中充斥着无与伦比的信任,基本相当于将真金完全托付给了他,也等于是向所有人宣告王恂未来的仕途将会一片光明。

可以说,王恂,就是忽必烈为真金提前选定好的顾命大臣。

而王恂也没有辜负忽必烈的期望,他不仅照顾好了真金的日常起居,还常常给真金讲述辽、金、宋等朝代兴亡的故事,将真金的三观培养的特别正。

忽必烈对此也十分满意,在许衡告老还乡之后,命他接替了许衡的职位,担任国子祭酒,专门负责教导天下学子。

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真金哪怕是个弱智,估计都得拿个博士毕业证,更不用说智商本就在线的真金了。

真金,正在按照忽必烈最开始预想的剧本那样,变成了一个崇尚儒家文化,愿意尊重汉人和汉制的蒙古储君。

可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人心更是如此。

随着忽必烈的年龄越来越大,他对于汉法的热情也越来越低,因为经过数十年的征战,国库的空虚程度已经令人发指,耗子进去转一圈都得含着眼泪跑出来。

如果是按照草原的旧例,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不断掠夺外部资源来充实自身会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也根本不会让国内的经济形势如此紧张,但汉法恰恰却反对这种野蛮的行为,因为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仁”。

想要“仁”,就不能乱杀无辜;想要“仁”,就不能肆意抢劫;想要“仁”,就必须兼济天下;想要“仁”,就一定得尊重儒生。

若是在太平盛世,实行仁政无可厚非,但在这兵荒马乱的岁月,仁政无疑不太适合当今的大元朝廷,这也是忽必烈为什么会任用能搞钱的阿合马,而疏远更有治国之能的姚枢、窦默等人的原因。

说到底,还是因为钱。

但与忽必烈越来越保守的推行汉法相反的是,自幼便深受诸多大儒熏陶的真金,对于汉法的推行,一直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如果此时的忽必烈还是十年前的那个忽必烈,或许他会很敏锐地发现真金的心思,但如今的忽必烈已经六十多岁了,他的精力已经大不如前,再加上对南宋和西北的战事已经耗费了他绝大部分的心血,所以朝中之事他也没有什么精力去管了,于是索性便将大部分的事务都交给了真金去打理,顺便也起到了培养他的作用。

不过此举却让真金错误的认为,这是忽必烈在向他表达支持其加大力量推行汉法的态度,所以他不仅没有收敛对于汉法的推行,反而对朝中那些不符合圣人之道的事情愈加看不顺眼。

什么事情不符合圣人之道?

重利而轻义呗!

自古何人最重利?

自然是商人。

谁又是最大的商人?

那自然是我们的老朋友——阿合马先生。

出于此前阿合马的种种作为,朝中的诸多汉人官员对他可谓是恨之入骨,可却又无力与之抗衡,于是只好默默的将仇恨压在心底,暗中积蓄力量,等待合适的时机对其发起致命一击。

而真金的出现,让这些久经宦海的汉人官员们嗅到了一丝机会。

这位自幼便被儒家思想洗脑的皇太子无疑是他们抗衡阿合马的最佳工具。而相比于满身铜臭味的阿合马,真金的内心显然也更倾向于浑身书卷气的汉人儒士们。

也正因如此,在真金逐渐开始处理朝政之后,大批的汉人官员们便在张易的带领下开始向他靠拢,形成了以真金为首的太子党。他们的这些小动作自然逃不过阿合马的法眼。

但阿合马对此并不以为意。

因为他知道,以如今大元朝廷的财政情况,是根本离不开他这个搞钱小能手的,任何人想要动自己,忽必烈都不会同意,哪怕是皇太子也不例外。

再加上此时他刚刚把安童从朝堂中斗走,气势正旺,岂会怕真金这个毛头小子和区区几个汉人官员?

所以,在真金参政之后,阿合马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地在朝中发展自己的党羽。

本着‘举贤不避亲’的态度,阿合马非常“不避讳”的将自己家里的子侄家奴,亲朋好友都安排了重要的职位。

这里我本来想直接陈述一下他们的职位,但是担心个别看官可能只看官职没有什么太大的概念,我这里多句嘴,大家解释一下。

首先说阿合马的长子忽辛,他担任的是江淮行省平章政事。

在元代时,江淮行省所管辖的范围就是如今的安徽大部、江苏大部、河南东部、湖北中东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浙江北部这一片极为广袤而又富饶的土地,而平章政事,则是江淮行省的二把手。

再加上江淮地区集结了整个宋朝数百年来的全部家当,可谓是当时华夏大地上最为富饶的区域,所以江淮行省的平章政事,其权力并不小于中书省的丞相,是从一品的大员,按照现在的官员级别来换算,相当于副国级。

说完了长子咱们再来说说次子。

阿合马的次子名叫抹速忽,他担任的是礼部尚书,虽然在元朝一代,礼部尚书只是一个正三品的官员,仅仅相当于如今的正部级,但其权柄却丝毫不弱。

礼部,相当于现今的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宗教事务局+民族事务委员会+国务院办公厅+国宾馆、人民大会堂等国宴机构的结合体,也是一个国家对外的脸面。

最主要的是,纵观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的六部尚书,那可都是实权干部,别看级别没那么高,能量可不小。

或许是觉得给二儿子的官职小了一点,所以阿合马在对三儿子的安排上,又把级别提了上来。他的三儿子叫做阿散,担任的职位是将作院达鲁花赤。

将作院,负责的是宫廷服用和天下所有的饰物制造,无论你是想要打造金玉珠翠,还是犀象宝贝,亦或者是冠佩器皿,哪怕是织造绫罗绸缎,都要受这个部门的管辖。

其麾下所属有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异样局总管府、大都等路民匠总管府等。

可以说,掌握了将作院,就掌握了元朝所有的贵重物品。

这个职位,是正二品。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记忆重启:我是赛博太刀侠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明现代来回穿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刚穿越就被贵妃娘娘逼入绝境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我的梦连万世界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三国之北方苍狼我的老婆是土匪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回到南明当王爷曹操请登基,皇帝我不当了肝在水浒,唯我独尊神医嫡女重生记五千年来谁着史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三国:我真不想争霸开局监国,满朝惊呼活阎王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骗了康熙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乾隆朝的造反日常三国:无双武将要当军师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月夜龙骑漫关山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大明天下1544英雄集结吕布重生天唐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父可敌国我从替身成为皇帝骗了康熙玉柱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盛世毒妃(狐狸红色)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