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张麒灵,哦,是那个鞋匠奇书生?”陶衷奎想起来这个名字了。
谌学婴也道:“那个人啊,我见过他,在西江码头,他给我爹和我擦过皮鞋呢。”
蒋峥嵘追问:“你们都认识他?”
陶衷奎:“认识倒谈不上,只听说他文武双全,但又性情孤僻,年纪轻轻,倒高傲古怪得很,没什么人跟他来往的。”
谌学婴跟着说道:“是啊,他只会埋头干活,一句话也不说,那天他擦完鞋,我们问他多少钱,他指了下鞋箱旁边标着价格的牌子,我跟我爸还以为他是个哑巴呢。”
蒋峥嵘不太喜欢他对张麒灵的评价,哼笑着反驳谌学婴道:
“你嘴别那么损行不行,我看他不是哑巴,你倒像瞎子,人家既然标着价格在那里,你看不见吗,非要问一嘴?”
他们三个关系挺好,平时经常互损,所以被蒋峥嵘怼,谌学婴也不生气,反而解释道:“看是看得见,但是他光低着头干活,半天没吭过一声,我就想听听他的声音罢了……”
陶衷奎问:“怎么,你找他有事?”
蒋峥嵘道:“哦,我借了他的煤油灯,想还给他,能顺便结交个朋友也挺好。”
陶衷奎不太相信道:
“他还借灯给你?我还以为他只会独来独往呢,依我看,他这个人没什么好结交的,虽然才貌双全,但是太闷,不会做人,看着傲慢得很,老师也不喜欢他。”
蒋峥嵘觉得他们对张麒灵的偏见挺大,但是以他自己和张麒灵的初识过程来看,倒也怪不得别人会有这样的看法。
一个寡言少语,经常面无波澜的青年,住在偏僻的棺材庙里,长相又清冷俊逸,骨骼清奇,一般人自然很难接近。
可蒋峥嵘偏偏对他很有兴趣:“我想,你们是或多或少对他有误解,其实他人不错。”
谌学婴道:“外表是不错,但就是不跟人说话,也不住校,神神秘秘的。”
陶衷奎:“你想见他,那等中午散学再去吧,他在笃学楼,七班。”
蒋峥嵘点头。
他早上之所以迟到,就是早起去了西江码头,想找擦鞋的张麒灵,商量让他借宿自己家的事,但是没有找到人,西江离学校有段路程,一去一回,才误了早课。
……
“不在?那你知道他去哪儿了吗?”
蒋峥嵘趁着午休时间来到七班找张麒灵,却被七班长告知他不在。
七班班长看着他有些诧异的样子,不明所以道:
“不太清楚,他今天上午一直没来,不过他以前也偶尔这样,倒不必担心吧……”
蒋峥嵘情绪有些低落,和七班长道过谢后,背着装着煤油灯的书包离开了。
能去哪儿呢?
总不能是逃学旷课,但愿他不要遇上什么麻烦……
本以为张麒灵只是上午不在,可蒋峥嵘没有想到的是,下午去书店找他,也没有见他影子。
店东家跟他解释,张麒灵只是在他这里打白工,他管这孩子一顿晚饭,而且时来时不来的,他也不知道他平常会去哪里。
更怪的是,此后一连三四天,蒋峥嵘时常打听,每天早晨雷打不动地去西江码头找人,都没有张麒灵的消息。
这个冷峻的青年就像是一滴冰冷的水,无色无味地从人间蒸发掉了一般。
蒋峥嵘越发觉得情况不妙,这天下学后,他甚至直接去了学监主任的办公室。
“七班的,张麒灵?”
学监主任翻着一本登记名册,找了七班张麒灵的那一页出来。
“喏,你看,他登记的时候,就没有写任何亲属的讯息。”
蒋峥嵘看着亲属关系那一栏,赫然连写了两个“无”字,而籍贯也是填了个远在北国边境的、听都没有听说过的小城。
“我们以前也发现过这个问题,报过两次警,但都没有找到,直到他自己回校。”
蒋峥嵘抓住关键问道:“以前他旷课,都是多久回来?”
学监主任略一思索,道:“大概一两天吧。”
蒋峥嵘眉头皱了起来:“可是……这次他已经不见了快四天了。”
学监主任摇着头说:
“由他去罢,这个学生,太过自我,不跟老师同学们沟通交往,离校也不请假,回来也不说原因,他的班主任向我反映过,说这同学天生反骨,教不了,也只能任他自作自受了……”
……
离开学监办公室之后,蒋峥嵘把手伸进斜挎书包里,捏着那只已经在他书包里放了好几天的煤油灯的铁丝提手——
几天前,也是他最近一次见张麒灵时,对方把煤油灯递给他,两人的手在交接的时候碰到了一起,张麒灵的指尖凉凉的,但是能让人真实地感受到他的存在。
可是仅仅几天之后,蒋峥嵘就找不到他了,仿佛那天的相遇,只是一场梦中的奇异邂逅。
更令蒋峥嵘难受的是,当他去报警时,警察局的人并不把这当多重要的事,还安慰他说,也许过几天自己又回来了。
好像这座城中,并没有人在乎他的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