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教习大多死读儒家经义,太过迂腐,只有像小友这般年轻不失稳重者,才适合教学生学会其中招数。”
周倚桥神识扫过玉简,赫然见其中剑意冲霄而起,心中一阵欣喜,但很快又被他强行压制了下去。
他将玉简返回地面,重新推回了文墨渊的脚边。
“晚辈连自从修行以来,连一本儒家经典都不曾读全,如何有资格教听风院这些圣宗弟子?”
“迂腐!”
文墨渊突然并指为剑,点向周倚桥眉心。
七十二贤虚影自文墨渊背后踏歌而来,曾参虚影持戒尺敲在他后颈。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你就教个剑术,要什么经文修养!?”
周倚桥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尖,继续坚持道。
“前辈谬赞了。晚辈这剑术不过是生死间悟得些野路子,如何能够比得上子路先贤的浩然剑意?”
文墨渊灰袍无风自动,檐角铜铃忽地急响三声。
七十二贤虚影中走出一位执剑老者,剑锋未出已引得殿内墨香翻涌。
“你当老夫老眼昏花?”
他屈指轻叩周倚桥的头顶,下一瞬数道剑意不受周倚桥掌控,自他周身汹涌而出,如同一头头被释放的远古凶兽,肆意咆哮。
这些剑意或绚丽或缥缈,但无一例外都蕴含着极为浓烈的杀意。
这是经历过尸山血海才有的意气,是真正的杀人剑术!
“知行院那些小崽子们日日诵读‘其恕乎’,连剑穗穗头都要系成礼记中玉藻纹,这般雕琢,早把杀伐气磨去了七分,哪里还记得剑本凶器、剑指生死!”
“知行院?”
周倚桥捕捉到这个陌生称谓,眉峰微动。
殿外忽有鹤唳破空,三十六盏鹤嘴灯齐齐摇曳,在雪浪宣上投下斑驳光影。
“明德主内,修圣贤典籍以养气;知行主外,习六艺杀伐为修身。”
“知行院乃听风院的外门,院中皆是外门弟子,这些弟子有教无类,剑术便是最普遍的功课。”
文墨渊代替虚影上前回答,广袖拂过虚空,墨迹凝成内外两院格局图。
只见听风院的内院九楼环抱如莲,外院演武场却似出鞘利剑直指苍穹,分布在周围,放眼望去,至少有上百之数。
周倚桥望着外院图中腾跃的剑光虚影,忽然莫名想起多年前,他从一名身怀气运之人身上夺来的那柄短剑。
“外院教习月俸三百功德玉。”
周倚桥这一犹豫,文墨渊还以为他已经有了动摇的心思,当即话锋一转,袖中飞出枚刻满篆文的玉牌。
“藏经阁三层以下典籍任取,每月还可入圣贤碑林悟道三日。”
玉牌悬在周倚桥鼻尖前三寸,泛起的清光映得他面上新生的皮肤近乎透明。
殿外忽传来钟鼓之声,隐约夹杂少年清喝。
文墨渊手心一掐算了算时间,随后灰毫笔凌空一点,激起了阵阵水纹。
水纹平复,显出外院演武场景象:十数青衫弟子正持木剑对练,剑招虽合规制,眉宇间却尽是书卷温吞气。
“上月知行院一队弟子外出持剑卫道,偶遭魔修夜袭,十七名炼气后期至筑基初期的弟子结剑阵御敌,竟被三个筑基期血傀破了阵眼!”
周倚桥凝视着演武场的画面,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
那些弟子虽有剑术根基,却缺了几分实战的狠厉,他深知若无人引导,这些年轻弟子在这险象环生的修仙之途不过是待宰羔羊。
“前辈,晚辈实乃粗人,怕误人子弟。”
他仍试图推脱,可脑海之中再次出现的短剑影子,让他犹豫起来。
文墨渊见状,微微摇头,神色间满是不容置疑的坚决。
“老夫要你教的不是圣贤道理,是教他们知晓,君子持剑,当有十步一杀的决绝。”
“小友,你历经生死磨难,剑术自有独到之处,这是那些整日埋首经义的教习所不及的。且听风院需你这般人才注入新血,莫再推辞。”
说罢,他袍袖一挥,收起七十二位先贤虚影,转身背对着周倚桥,最后一次加码。
“老夫可以私下答应,每月给你的月俸增加至五百功德玉,同时藏经阁与圣贤碑林的等级也提高一级,超过诸位教习,达到斋长的级别。”
“小友既然前往焚天火域涉险谋取赤炼金精,想必急需这些天材地宝。”
“你可知我听风院的宝库乃是天辰界中仅次于大玄天的宝地,每月五百功德玉,说不定还能让你在我听风院宝库当中寻得心仪之物。”
听到这番话,周倚桥内心挣扎的最后天平彻底倾斜,长叹一声,拱手道。
“既如此,晚辈便暂且一试,若有差池,还望前辈海涵。”
文墨渊闻言转身,面露欣慰之色,大笑道。
“哈哈哈,甚好!有小友相助,知行院那些学生今后外出,也能多几分生机了!”
言罢,他抬手一招,那枚刻满篆文的玉牌缓缓落入周倚桥手中,玉牌触手温热,似有灵力流转。
“从即日起,你便是知行院教习。”
文墨渊生怕周倚桥临阵反悔。
“三日后,你可前往演武场,彼时会有弟子等候。”
“这《君子剑谱》彩珠在刚刚入道之时便已经习得,这几天我会让那丫头亲自为你熟悉剑谱精要,顺便帮你适应书院环境。”
“晚辈知晓了,多谢前辈。”
周倚桥收起玉牌,将《君子剑谱》收入袖中。
文墨渊见他动作利落,满意地点了点头。
“门外的书童会带你去住处,明日彩珠会亲自上门,你且好好休息。”
周倚桥应了一声,转身朝殿外走去。
他刚踏出殿门,便见一名身着青色书童服的少年正站在台阶下等候,见到周倚桥出来,当即躬身行礼。
“见过教习大人。”
周倚桥微微颔首,跟着这名书童一路穿廊过院,来到一处僻静小院前。
这处院子位于听风阁后方,周围种满了翠竹,清幽雅致。
书童推开院门,将一枚刻有“知”字的玉牌交到周倚桥手中,随后又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几行娟秀的小楷。
“君子当如松柏,不惧严寒酷暑,故此地无遮阳之树,亦无避雨之檐,请先生自行修葺。”
周倚桥脸色一沉,刚想要开口说些什么,却见书童已经躬身告退,转身消失在了竹林之中。
“这是要给我一个下马威?”
“可我才降临听风院不过半日,甚至还没来得及交友,便被文墨渊这老狐狸拉来当教习,哪里来的仇怨?”
他摩挲着下巴,不断思索着可能性,最终将目标放到了彩珠那些拥趸身上。
“能够影响到为文前辈看门的书童,此人来头不小啊。”
“看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有的忙咯。”
周倚桥轻叹一声,推开院门走了进去。
院落果真如纸条上所描述的那般,除了竹林便还是竹林,根本没有任何遮风避雨、打坐修行的地方。
好在对周倚桥而言,有这么多竹子,修建一栋临时的竹屋并不算难事。
周倚桥在竹林中寻了一处空地,灵力扩散而出,将竹林中一根根粗壮的毛竹拔起,随后用灵力削去枝叶,开始搭建竹屋。
他动作极快,不过半刻钟便已经搭好了房屋架子。
周倚桥从袖中取出一枚玉简,这是他临别之际从洛星宇手中收购的阵法玉简。
这玉简中记载着一种名为“聚灵”的小阵法,能够聚集天地灵气,加快修行速度,本是周倚桥为野外修行准备的,没想到现在却派上了用场。
玉简丢入房屋中央,周倚桥抬手掐诀,激发了此物,只见玉简上光芒一闪,一道道灵力波动从其中扩散而出,在房屋周围形成了一层薄雾。
周倚桥盘膝坐在竹屋之中,感受着灵气浓度的提升,满意地点了点头。
“听风院本就建立在灵脉之上,再加上这聚灵阵,灵气浓度已经不逊色于我曾经待过的万骨山了。”
“接下来便等彩珠上门吧。”
一切准备就绪,周倚桥也不挑地方,就地打坐起来......
......
翌日。
彩珠踩着晨露推门时,周倚桥已经结束了一晚的修行功课,正以指代剑在竹叶上刻字,修炼剑意。
“周教习好雅兴。”
少女红衣翻过门槛,腰间缀着的鎏金铃铛清脆作响。
“爷爷昨日有东西忘了给你,我给你送过来了。”
周倚桥闻言,震碎了竹叶,起身相迎。
彩珠从袖中取出一枚玉简递给他,随后目光一扫,落在了他身后的竹屋上。
“这屋子是你建的?”
她黛眉微蹙,似乎有些不满。
周倚桥无所谓的点了点头,从彩珠的手中接过玉简。
“多谢彩珠姑娘了。”
他将玉简贴在额头,神识探入其中。
这枚玉简中记载着《君子剑谱》的前三层内容,周倚桥粗略一扫,发现这套剑法与自己昨晚所领悟的内容可谓是大相径庭!
不过片刻功夫,周倚桥睁眼,眼中闪过收获之色。
“这玉简当中的内容鞭辟入里,但远没有七十二贤虚影所展示的那般精妙,想必是彩珠姑娘自己的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