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斌大军除夕夜破开封城,一番忙碌布置,今日正是正月初七,人胜之日,又逢天朗气清,开封城北门之外帅台功成,赵斌携文武群臣齐来北城门外,帅台之前,而在帅台周围数十万大军静立,众将更是一个个盔明甲亮,端坐马上立在军前。
至于赵斌今日,更是玉带金冠,大红色王袍在身,左手边忠仆赵影,手中捧托盘一张,盘上摆印玺四方,其中三方略微靠后,一方靠前。这后面的三方印,其中两枚分为“皇帝承天受命之宝”、“皇帝神宝”,乃是宋太祖受禅之时,从柴宗训手中所得,
至于另一枚则是“大宋受命之宝”,乃是当年太祖皇帝登基后,遍寻美玉、匠人,精心打造的玉玺,乃是真正的国之圣器。
而能摆在这三枚前的那枚玉玺,方圆四寸,上钮交五龙,一角上以黄金补之,此时摆在日光之下,端的是金艳玉润,群臣见之无不瞠目结舌,而这印下印文不是其他,正是那八字虫鸟篆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至于赵斌的右手边,则是家中老仆赵福,这赵福今日左手斜抱太宗金锏,右手上举着一道黄绫圣旨,正是昔年道君皇帝五国城所留血诏,而这两位今日也是大红官袍在身,陪在赵斌身后,更显出这八贤王威仪。
当赵斌登上帅台之后,只微微抬眼扫视群臣,群臣便齐齐躬身行礼,而赵斌双目扫视群臣,一时间也觉得心中激动难当。
随即就听赵斌朗声道:“今日乃是正月初七,人胜之日,恰逢天朗气清,帅台修筑完毕,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齐备!遥想十五年前,靖康年间,金人无故犯我边疆,坏我城池,掳我姊妹,实乃人神公愤!我辈儿郎当提三尺剑,报宗庙社稷之仇!然,家有窃贼,失金丢银,国有窃贼,丢地辱国!逆子构诈称皇亲,是为金贼,明为君王,暗为金子,实乃窃国之贼!”
“有此恶贼当朝,致使北伐事延,金人猖獗,我江山姊妹受辱!万幸,天不绝我大宋,孤赖群臣信任,众将拥戴,众军用命,终破金贼,收复旧都!实乃我辈之幸!”
赵斌说完,抬手向背后虚引道:“前次,平定军大胜,孤侥幸俘兀术五弟泽利,孤以其弟为质,遣东平王高宠北上,与兀术谈判。兀术为换其弟还朝,特意送还昔年从我开封劫掳的书卷典籍,还有,这枚印玺!”
“此玺上刻五龙,下篆八字,正是哲宗年间,段义耕田时发现的那枚,送至朝内,经十三位大学士多方考证,定为始皇帝所制传国玺!另有三玺,分为‘皇帝承天受命之宝’、‘皇帝神宝’、‘大宋受命之宝’”,赵斌说完又看向右边,“此乃太宗皇帝亲封打王金锏,道君皇帝亲书血诏!”
赵斌简单介绍一番自己背后的这些东西,随即深吸一口气,在帅台之上又直了直身形,继而朗声道:“今,靖康十六年正月初七,孤奉宝玺金锏,禀太祖太宗之志,明道君皇帝之诏,与开封城北门之外,拜帅北伐!尽起我大宋八十万精兵,北伐讨金,收复燕云,报国大仇,复祖宗之志!”
“岳飞何在?”
随着赵斌一声喝,众将之中,岳飞翻身下马快步赶上帅台,立在赵斌面前抱拳拱手道:“末将在此!”
“今拜尔为我大宋精忠大帅,为我北伐军南路大帅,麾下领,精忠军一十五军人马,宣威军十军人马,并忠义军左右两厢、神勇军左右两厢!”
“臣领命!不破黄龙,臣永不还朝!”
随着岳飞领命,君臣二人在帅台之上相对一拜,随即赵斌从一旁取过托盘,递向岳飞,“此乃兵符令箭,精忠大帅帅印,以及皇封圣旨!还请岳帅接印!”
赵斌说着双手捧稳托盘,递予面前的岳飞,岳飞自然抬手稳稳将托盘接在手中,看着那道圣旨上,四枚鲜红的大印以及那枚八贤王印,岳飞一时间也是感慨非常,可以说大宋天下没有再比这道圣旨更为权威的圣旨。
在接过托盘后,岳飞当即退到赵斌身后,而高台边自有军士一抖手腕,一面军中大纛迎风招展,旗上四角四个大字正是精忠大帅,正当中斗大一个岳字。
一时间台下众军看着岳字大旗,是山呼不止,而赵斌随即朗声道:“东平王,高宠何在?”
“末将在此!”
“今话复前旨,拜卿为我护国大帅,为我北伐军西路大帅,下辖护国军十军人马,护我大军左翼,阻兀术左逃之路!”
“臣领命!愿为贤爷军前杀敌,尽斩金贼!”
一样是君臣相对一礼,随即赵斌接过一旁内宦递来的托盘,双手捧着递予高宠,“此乃兵符令箭,并护国大帅帅印、东平王印,以及皇封圣旨,还请王爷接印领旨!”
“臣领旨谢恩!”
高宠说着接过托盘,二次冲着赵斌以及身后的宝印金锏一礼,随即迈步走到赵斌身后,与岳飞并肩而立,第二面军中大纛随之迎风招展,旗上正写护国大帅,正当中斗大一个高字。
而赵斌则继续朗声唤道:“章启旸何在?”
这一声不要紧,人群中章启旸却是目瞪口呆,还是宗颖抬手猛掐其手臂,其才回过神来,毕竟赵斌手下大将实在太多,老将更是如云似星,所以章启旸心中实在没觉得会有自己一尊帅位,只当这次会得个副帅又或是一路都统制。
可现在赵斌都喊到自己了,章启旸自然也是毫不怯场,当下朗声应道:“末将在此!”
“章氏启旸,名门之后,为国尽忠,实乃我辈楷模,坐守临安保黎民平安,十数年如一日,可谓艰辛,今拜尔为我北伐军东路卫国大帅,麾下整军九路,分外前、后、左、右、中五军,并梁山军、拜火军、广西军、南越军,九军人马定额十五万大军,赐卫国军为名!”
“臣领命!定不负卫国军名,护我大宋河山,卫我大宋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