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二年四月到六月,《大明月刊》连着发行了二十余期号外,内容绘声绘色写的跟话本一样,不是有基层官员和农民“吐槽”缺少指导农事的官员以致误了农时,就是一堆国内外商人“哭诉”市舶司推诿扯皮,致使损失大批货物。
这种事本身就是真实存在的,故而迅速在全国各地引发激烈讨论,不少感同身受者甚至嚷嚷着要写万民书呈奏天子。
七月初一,以顾秉谦和崔呈秀等为首的帝党成员集体上疏,请求改市舶司为海关总署,在广州和漳州二地设立分署,统一关税。
此举一出,立即引起了包括但不限于东林党成员的强烈反对。
有明一代,收商税就是个老大难,万历皇帝因为派矿监收税,不知挨了多少骂,如今朱由校想学万历,自然是要挨骂的。
当然,反对者不敢直接骂朱由校,就指桑骂槐说顾秉谦等人是奸佞小人,要求将几人革职为民,永不录用。
但很快一大波地方官员上疏表示支持成立海关总署,这一下打的反对派措手不及。
见此情形,朱由校适时出来表态:“设立海关总署不仅是为了方便商贾出海经商,同时也是为了方便朝廷收取关税充实国库,海关收的关税,朕一分也不会挪用,朕会发道圣旨,让天下臣民一同监督。”
对于这种话,反对者不少持怀疑态度,但嘴上又不能说,说出来就是大罪一条,轻者降职,重则法办,怎么办?大家只能认栽,总不能说他们家亲戚的船队不想缴税,所以反对设立海关总署吧。
如此一来,绝大部分人最后只能默许了改市舶司为海关总署,反正就是换个名头,以前该怎样,以后想必也差不到哪去。
不过他们这个想法很快就破灭了,三天后朱由校抛出了一本《关税条例草稿》,前世他曾有位同学在进出口公司工作,对于关税他也算懂得一些皮毛,因此这本《条例》也不算是闭门造车之作,其主要内容是对海关的职责、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以及对逃税漏税者的处罚做了规定。
按照《条例》规定,进出口货物将按照单式税则进行征税,考虑到此时中国超高的贸易顺差,出口货物税率要高于进口货物税率。
这也是朱由校的无奈之举,现在与后世不同,没有那么多人跪舔洋货,想要征收关税,只好先拿自己人开刀,反正现在的中国货在国外也没竞争对手,不怕没市场。
进出口货物一同征税在大臣们看来倒是没什么问题,问题是朱由校制定的税率,进口货物最低2%,最高30%;出口货物最低4%,最高40%,这简直要人命,出海贸易风险那么大,还没卖出去货物,先征这么多税,这谁还愿意出海做生意了!
明代早期关税实行抽分制,市舶司抽取两成实物抵税,到了隆庆开关以后,关税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引税、船税、价税和额外税。
咱们重点说说这个额外税,由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环境,大明很少进口货物,这就导致许多商船返回大明时只装了一些白银,没有货物便没法征税,于是便有了这个额外税,按船征收,每条船征银一百二十两。
朱由校制定的最高税率不仅高于实物税,也高于现行关税,自然是收获反对声一片,你设立海关总署就忍了,还想收这么高的关税,做梦去吧,老子就是官不当了,也不能同意!
一连争吵了十几天,最终双方妥协,出口税率降到最低2%,最高25%,进口关税税率不变,但对只运白银回国的船继续征收额外税,税银每条船一百五十两。
虽然出口关税税率被砍了近一半,但朱由校也非常满意了,他本也没指望自己定的税率能通过,之所以定那么高,完全是为了跟这帮人讨价还价。
海关有了,税率也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海关总署主事人选了。
这么一个肥差,那肯定挤破脑袋,朝里朝外一帮大臣纷纷上疏,推荐自己的亲朋好友。
朱由校自然有自己的人选——袁枢,自从去年制科拔得北方场头筹,袁枢就一直处于被雪藏的状态,很多人都已经忘了这位袁家大公子了。
那么袁枢这一年时间都在干嘛呢?学习!他一直在泰西学院学习,而且得到朱由校的亲自教导,算得上实打实的“天子门生。”
袁枢这种才子,学起什么都快,他很快便学会了后世初中水平级别的数学知识,随后又学会了简单的经济学知识以及统计学知识,同时还跟金尼阁等人学习了欧洲诸国的地理、天文等知识,现在说他学贯东西一点没病都没有。
谁也没想到朱由校会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白人登上如此高位,反对的声音再次高涨起来,然而这一次朱由校并不打算让步。
双方就这么僵持住了,朱由校索性一连几日都躲着不露面,连奏疏也不批,一度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又偷跑出去了。
这样的氛围一直持续到了七月二十九,这一天,顾秉谦一伙人又制造了一个大新闻,他们再次联名上疏,说是秋收在即,为了指导百姓农事,减少百姓疾苦,请求设立农业部。
如果说改市舶司为海关总署不过是一个衙门换个名字,这成立农业部已经是在改革官制了,这下还得了,群臣闻风而动,纷纷上奏反对,袁枢出任海关总署主事一事成了牛夫人,再也无人问津了。
朱由校目的就在此,他赶忙给袁枢配了关防大印,让他离开北京往漳州和广州改组市舶司,为防遭到当地势力阻挠,他还让尚学礼带着一千人的禁卫军精锐随行。
送走了袁枢,朱由校又有闲心跟这帮反对派打起了嘴仗,《大明月刊》再次发力,接连数日推出号外,几大御用写手纷纷出手,支持设立农业部,认为这是皇帝仁政爱民的举措,谁反对就是祸国殃民!
这下节奏带的飞起,京城周边的百姓很快都知道了,远一些地区的百姓也很快知道了,一时间成为热议话题,各地百姓群情激愤,纷纷指责反对派官员是在祸国殃民。
别说是在文盲率超高的古代了,就算普及义务教育的21世纪,老百姓跟风起哄也是常态,只要有人说这是对他们好,那就跟风支持。
反对派大臣们这下傻了,祸国殃民这帽子可太大了,谁也不想被骂祖宗十八代,一时间很多人纷纷跳反,变成支持者。
与此同时,大臣们也明白了年初朱由校为什么要搞这个《大明月刊》了,果然是早有预谋,今时今日,《大明月刊》的影响力已经无人可以撼动了,以后朱由校想做什么事恐怕是没人能阻止的了了。
而就在这节骨眼上,又有一帮地方官员出来支持设立农业部,反对派终于孤掌难鸣,败下阵来。
随后朱由校宣布成立农业部,以左光斗为农业部尚书,下辖水利、畜牧、渔业、清丈四司,同时成立农业研究院,以徐光启为农业部左侍郎兼农业研究院院判,其泰西学院祭酒一职由李之藻接替。
农业部能如期成立,这里面也有东林党的不少功劳,此次他们并没有多少人出来反对,毕竟一开始他们就知道左光斗是内定的农业部尚书,多控制一个实权部门,东林党就多一分力量,他们自然懒得反对。
至此,在这个时空延续千年的六部制正式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