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下太子之后,李烨也就没有向之前那样攥着权柄,开始让李宇接触更多的朝堂试图。
无派系的老臣贾诩,则是被升为太傅,教导太子。
沮授和田丰相继离世后,钟繇升为丞相,作为一个圆滑的老臣,钟繇明哲保身,从不参与派系争斗。
崔琰作为冀州派原本的三号人物,擢升为中书令。
范仲淹因为南方开发的政绩卓越,升任为大司徒,兼领尚书令。
原本沮授和田丰的权力,被分成了三份,给了冀州派、颍川派、死忠派,消除了未来可能出现到一家独大情况。
毕竟,田丰和沮授是忠诚的,不代表他们整个派系是忠诚的。
开元二十二年,秋(公元218年)
李烨携皇后和几位后妃,在玄甲骑的陪同下,开始南巡,留太子监国。
开元二十三年,春(公元219年)
李烨抵达皖城行宫。
当初李家的旧宅,早已重新翻新,并在原基础上,建了一个小行宫,于是李烨便在此处暂居。
开元二十四年,秋(公元220年)
甄姜于皖城行宫病逝,葬于城南,立碑建庙。
开元二十五年,春(公元221年)
李烨返回洛阳,同年秋季,开始西巡,至陇西,随即南下至成都。
开元二十六年,秋(公元222年)
李烨的巡查队伍,由益州顺长江,过荆州,入江东,停在建业。
入冬,蔡琰于建业病逝,葬于城东,立碑建庙。
建业行宫
李烨弹奏着古琴,琴音萧瑟,绵绵不绝。
这些年,李烨轻装简行,巡查各处,亲自探寻各地的情况,了解开元新政的推行,在大多数的地方,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创造了第一个盛世。
然而李烨也发现了,盛世光辉下,存在的阴霾。
人性如此,漫漫长夜之中,黑暗的夜空也是人性的黑暗,其中闪烁的星光是人性的良善,在黑暗的衬托下,才会让人觉得善良美好。
“呵呵,我如今怎么也杞人忧天了,后事可不关我的事了,此生无愧了,咳咳,来人。”
“陛下。”
“开春后,返回洛阳。”
“遵旨。”
开元二十七年(公元223年)
李烨返回洛阳的途中,身体每况愈下,抵达洛阳后,医部太医联合治疗,总算是有所缓和。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224年)春
李烨感觉经过半年多的休养,也差不多了,在小黎的服侍下,换好出行的服饰,前往瑶华宫。
“婉儿,我们去东北巡游吧。”
乔婉拉着李烨坐下:“朝瑾,孙太医说了,你得好好休养。”
“我觉得我没事了,再说了,就算死,我也不想死在皇宫里。”
乔婉看着李烨,似乎有些明白了。
最终,在李烨的坚持下,巡查队伍再次出发,目标东北岭州。
离开前,最后一次朝会,众臣苦劝,但都被李烨驳回。
巡查队伍向北,经过幽辽,跨越草原,到了岭州金城。
这些年,在辛弃疾的治理下,岭州结合当初完颜宗翰的农林牧猎渔向融合的方式,发展前景光明,而且还修筑了一条由辽州至岭州的驰道,加强了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联系。
入秋后,岭州气温骤降,辛弃疾以死相逼,劝李烨南归,同时也打消了李烨去朝韩半岛,巡查朝州的打算。
巡查队伍南下,李烨病情加重,只得在蓟城停留。
蓟城行宫
李烨躺在床榻上,脸色有些苍白。
乔婉、乔莹、甄宓、荀采、步练师、小黎,在身边陪护。
随心的孙思邈号脉之后,对乔婉拱手说道:“启禀皇后,陛下之症,臣亦无能为力。”
“您是神医,神医怎么会无能为力?”
乔婉可是知道孙思邈的医术,原本朝中三大神医水平相差无几,但这些年华佗和张仲景先后离世,孙思邈可以说是现在大魏的首席神医。
孙思邈摇摇头说道:“皇后,神医救人,不能改命。”
“还有多久?”
“陛下身体情况复杂,但臣估计,就在年末了。”
“神医辛苦了,您先去休息吧。”
“诺。”
乔婉也不是小姑娘了,事实上,到了如今的年纪,生老病死,早已是人生常态。
李烨和他们,也从未祈求过什么长生不死。
乔婉回到内室,虽然她脸色没有太明显的变化,但李烨怎么会看不出来。
“差不多了,替我将宇儿找来。”
“嗯。”
消息传到洛阳后,太子李宇,留下陆逊协同钟繇处理朝政,带着诸葛亮、司马懿,以及一众随从,骑快马赶赴蓟城。
数日后,太子一行人赶到。
李烨单独召见李宇,屏退左右。
“儿臣,拜见父皇。”
“嗯,不久后,你便是大魏的皇帝了,我将一个强盛的国家,交到你手上,别玩砸了。”
李烨掏出一本书,递给李宇。
“朕用了数年,在大魏各地巡游,可不是单纯的玩乐,此书内朕亲笔所着,记录着巡游期间所见各地之利弊,能对你有所帮助。”
李宇接过书:“谢父皇。”
“朕将陆逊、诸葛亮、司马懿,先后交给你,希望你用好他们,作为你的亲信,此三人皆有出将入相之才,而且年轻,与你相仿,更重要的是,他们三个可以相互制衡。
其余朝中大臣,钟繇、崔琰,你可慢慢架空他们,贾诩不会妨碍你,你可问策于他,郭嘉、戏忠、满宠、范仲淹、刘伯温、辛弃疾、于谦、华歆等,皆是中流砥柱,用好他们;
各地将领,军权不可轻于。尤其是当权之士族,不可让其掌控军区实权,李孝恭、李道宗等老牌宗室,可以放心用;岳飞、王彦章、张辽、张合、徐晃等无派系外姓将领,也能委以重任;
监军一方面也是给士族的安慰,但你切记,无论何事,战争结果都得由统帅和监军一同承担。”
“儿臣遵命。”
“你代理朝政多年,朕也放心,便如此吧,退下,朕要休息了。”
“诺。”
北风呼啸,带着刺骨的寒气。
宫殿之中,烛火尽灭,李烨杵着龙渊剑,坐在榻上,服侍的妃子也被他调离。
“臣,袁天罡,拜见陛下。”
“袁师,朕的路到这里了,你的路还在继续,大魏的结局,你替我去看吧,霸道或许很强,但人心难测,人力终有穷尽,无需太过执着,若是你留到那时候,便庇佑一下朕的后人吧。”
说完后,李烨闭上双眼,不良帅再拜道:“臣遵旨。”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224年)十二月十八。
李烨于蓟城行宫病逝,享年五十六岁。
魏太祖宣武皇帝李烨,庙号太祖,谥号宣武。
太子李宇,护送先帝灵柩南下,按照李烨的遗嘱,将其葬于邺城郊外的陵墓,随葬之物,一切从简。
皇帝驾崩,举国哀悼,朝中官员前往邺城,悼念先帝。
葬礼之后,皇后乔婉带着几位后妃,留在了邺城行宫,并未返回洛阳。
李宇在洛阳,正式继位,成为大魏的第二任皇帝,年号天启。
自此大魏进入了新的时期。
李宇在位期间,延续开元新政,惩办贪官污吏,对于政务上查漏补缺,任用贤才,国内政治清明,百姓和乐,进一步开发了东北和南方经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口持续增长,史称:天启之治。
在李烨的干预下,这一平行时空的历史走向,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但究竟会走向何方,谁也不知道,一代人有一代人要做的事情,且看后人之为吧。
顺利完结了,这本书大约写了一年,感谢大伙的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