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前文,前文书正说到,辽帝耶律基收到了蛇首曹环送来的那一封密信,得知曹环在江南已然安排妥当,准备就绪。这位北辽的皇帝陛下心里头自然是十分高兴。
于是,辽帝迫不及待,立刻命人召来北辽的兵马大元帅石磊,要一起商议接下来南下攻齐的计划。
北辽的兵马大元帅石磊来到皇宫听了辽帝的讲述,又看了曹环派人送来的那一封密信之后,心中亦是十分欢喜。坦言若是有蛇首相助,则江南边防可一击而破,大辽铁骑足可横扫江南大地。
辽帝耶律基听了大帅石磊的这一番话之后,这心里头也是十分高兴。他当即就命石磊全权负责此次南下攻齐之事。三川六国九沟一十八寨的一众精兵强将任由这位大帅挑选。
石磊闻言,连忙站起身来,冲着辽帝一拱手,谢过陛下的信任。随后,这位统帅三十万草原铁骑的北辽兵马大元帅便陷入了沉思当中。
又过了一阵,就见石磊的眼中有着两道精光一闪而过。这位大帅冲着辽帝又一拱手,沉声道:“陛下,微臣还有一计,若是此计可成,我大辽可扫灭南蛮,一统天下。”
辽帝耶律基坐在椅子上闻听此言,心里头顿时一动,脸庞上的神色霍然一变,急声道:“大帅有何妙策快快讲来!”
辽帝耶律基原本只希望借着这次蛇首相助,重创大齐,最多将之打残。等到日后再徐徐图之。他心里头明白大齐实力尚存,光凭大辽一国之力想要借此一战扫灭这个中原大国所付出的代价必然不小
因此,耶律基的心里头压根就没想着要借这一次大战,一举扫灭大齐。可如今,石磊却说自己有计策可以一举灭齐,这让这位一心想吞灭江南,一统天下的北辽皇帝陛下如何能不心动。
石磊在一旁听了辽帝的这一番话,连忙上前一步,冲着辽帝一拱手,沉声道:“联合三方,三面破齐!”
这八个字沉重而有力,透着一股无边的煞气。辽帝耶律基闻言就是一震:“此话怎讲?”
石磊闻言,遂伸手从怀里取出一张大齐地图,铺在了辽帝耶律基面前的那一张桌案之上。
随后,这位北辽大帅,伸出一根手指往地图的西面一指,沉声道:“陛下,这大齐的西面关外有三十六洞蛮族盘踞。他们早就想打进中原瓜分大齐。奈何有齐朝大将西门翼率领边军镇守边关,三十六洞蛮族久久不能如愿。”
话到此处,石磊顿了顿又道:“微臣对南蛮那秋日宴有所耳闻。每逢秋日宴之时,大齐四方守将皆会回京述职见驾。如此一来这西面边防必然也有所漏洞。
陛下可修书一封给那三十六洞蛮族,许下些好处,请这蛮族攻打大齐西境边关,与我北辽铁骑互相配合。”
说罢,就见这位北辽大帅伸手往大齐东面一指,道:“陛下请看,在那大齐东境关外,有那东海国。此国对大齐也是虎视眈眈,且最善水战。
陛下可再修书一封给那东海国主,请他派大军从水路进攻大齐东境。这两路兵马一出,再加上我数十万大辽铁骑,三路进攻,水陆并进,形成合围之势。
如此一来,大齐必会陷入首尾难顾之境地,外加朝中动荡不安,此计策若是成功则江南必破,大齐必亡!到时,我大辽定可一统天下。陛下也可坐拥南北开创那不世之功业!”
辽帝耶律基坐在椅子上听完了大帅石磊的这一番话,这心里头不由得是一阵激动,两只眼睛烁烁放光,脸庞之上满是激动之色。
石磊的这一条计策就好像是一把重锤一般,一下子把这位大辽皇帝陛下给敲醒了,他脑海当中的思路瞬间就给打开了。
辽帝耶律基先前光顾注意那蛇首曹环在大齐边关中的安排,忽略了他在朝中的那些手段。如今被石磊这么一提醒,这位北辽的皇帝陛下这才一下子想了起来。
耶律基的心里头清楚,只要那曹环一动手,大齐的朝中必然会陷入那混乱当中,到时北辽铁骑再趁势进攻,大齐定然会陷入那内忧外患之境地。
若是再联合三十六洞蛮族以及东海国的精锐人马,三路联合进攻。那大齐将四面受敌,里外皆攻,自然是首尾难顾。到时三路大军一鼓作气便可将大齐的三境边防给彻底撕裂开来。
待得三路大军皆入齐境,会师联合,成为一股大军直插大齐的都城安陵,到时那大齐的江山可以说得上是唾手可得。自己一统天下的宏愿也将会向前迈进至关重要的一大步。
想到这,这位北辽皇帝陛下的心里头很是高兴,不由得抚掌大笑:“哈哈哈哈,是元帅果然大才,这等联合之计当真绝妙。就按你说的意思办。”
接着,辽帝耶律基顿了顿又道:“朕这就修书给那三十六洞蛮族的总洞主以及那东海国主,邀请他们各自率领麾下精兵一同攻打大齐。元帅,你可先下去整顿三军人马,待得那一月之后时机到时,率领人马南下攻齐!”
石磊闻听此言,连忙迈步上前,冲着辽帝耶律基一拱手,沉声道:“还请陛下放心,微臣这就前去整顿三军人马,筹备一切。”
说着,这位北辽的兵马大元帅辞别了辽帝,转身迈步出了皇宫,前去整顿兵马,筹备军资粮草等物,准备出征南下不提。
待得大帅石磊走了以后,这偌大的皇宫当中又只剩下那辽帝耶律基一人。就见这位北辽皇帝陛下,站起身来,迈步来到皇宫的一扇窗子前,双眼往南面看去。
耶律基立在窗前,两眼望向江南的方向,眼眸中有着寒光闪过,口中低声喃喃道:“十余年布局等待,终是到了开花结果时,这天朝之地终是要入我大辽之手!”
大齐,顺州城,元帅府。
帅府大厅之内,大帅王胜居中而坐,一众边军大将分立两旁是齐聚一堂。在大帅王胜面前的那张帅案之上,赫然摆放着那一道从京城加急送来的圣旨。
就在方才,大帅王胜当着一众边军大将的面将这一道从京城加急送来的圣旨给念了一遍,众将都已知晓那圣旨上的内容。
当众将听说,皇上要借着秋日宴之机,召一批边关大将回京封赏,以表彰他们前些年大破三十万北辽军的功劳,众将的心里头都十分激动。
前文书说过,在过去的十余年间,皇上对边关防务,边军将领都不是很重视,对边军将士的封赏都借口消去,甚至有几次连军资供应都少了一些。
像这种举国同庆的宴会让边军将领入京参加,这么多年来可还是头一回。因此众将听了这道旨意以后,心里头都很是欢喜。
不少将领都想着进京到那天子脚下,大邦之地前去看看,好去开开眼界,长长见识。因此,这入京参会的人选问题自然引得不少将领关心。
众将纷纷交头接耳,议论此事。一时间,这帅府的大厅里头是议论纷纷。
众人当中,那金斧天王赵猛是个出了名的急性子,这家伙早就想进京城去看看。他见众人都在议论此事,这心里头早就有些按耐不住了。
就见赵猛迈步出班,来到大帅王胜的面前,躬身施礼,嚷嚷道:“大帅,俺长这么大,可从来没进过京城,这回有这等机会,大帅您可别忘了我啊!”
一旁的赵忠听见自己四弟这般言语,顿时脸一沉:“四弟!此事元帅心中自有计较,岂能由你在此多言,还不退下!”众人闻言无不暗自发笑。
赵猛一看大哥发火了,知道自己一时失言,顿时脸一红,连忙闭了嘴,站在一旁。
这时,大帅王胜缓缓开口道:“诸位切莫着急,在确定人选之前,本帅还有一些事情要和诸位将军商议。”
毕竟不知王元帅有何事要与众将商议,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