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右丞相勃乃谢病免罢,左丞相平专为丞相。二年十月,丞相平卒,复以绛侯勃为丞相。

——《史记·孝文本纪》

西汉立国以来,由于朝廷的“无为之治”,百姓人心思定,底层统治趋于稳定,但统治层面却并不稳定,先是刘邦杀异姓诸侯王,接着又是吕后诛杀刘姓诸侯王,紧接着又是大臣诛杀吕氏,整个帝国高层血雨腥风不断。

刘恒入京即位以来,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一是由于多年来的持续动荡,导致君心不稳、臣心不稳,皇帝、大臣、诸侯王人人神经高度紧张,稍有风吹草动,便是兵戈相向。二是刘恒自身势力单薄,他本就是刘邦不受宠的儿子,多年来远离朝廷,如今虽然贵为皇帝,但却没有自己的嫡系力量。三是开国功臣长期把持国家高位,陈平、周勃等功勋老臣本就地位崇高,再加上诛杀诸吕和拥立新君带来的声望,俨然已成百官领袖,声望远超皇帝。

正是由于这种君弱臣强的局面,刘恒一路走来不得不心惊胆战、小心翼翼,而周勃等人甚至公然以阻止刘恒入宫的方式来向新帝示威,虽然刘恒这个皇帝是他们一手推上来的,却也无疑对皇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毕竟,这些功勋老臣能够如此轻易的更换皇帝人选,谁敢保证未来不会再将他刘恒换掉。

不过,刘恒即便对于这种局面极为不满,但在继位之初皇位并不稳固的情况下,他也不得不予以妥协,非但不能对这些功勋老臣予以打压,反而要对他们的平叛和从龙之功予以奖赏。

毕竟,文帝刘恒想要证明自己以诸侯王之身继承大统,以小宗取代大宗的合法性,他就必须承认这些大臣是拨乱反正、诛除叛逆的功臣,只能封赏而不能打压。

当然,汉文帝也非常清楚,帝王的地位要稳固,就必须使朝中势力达到平衡。

当时,朝中主要有两股势力,即功勋集团和诸侯王集团,汉文帝分析后认为,只有让这两股势力相互制衡,自己的皇位才能稳固,也就是说,只要稳住了诸侯,大臣就不敢轻举妄动,而稳定住了大臣,诸侯也不敢轻易造次。

为此,汉文帝先是通过废除吕后分封的诸侯国,恢复刘姓诸侯王封地,以获取刘姓诸侯王的好感。

之后,汉文帝又在即位的次日,即十月初八日,发布诏书大赏功臣,“吕产自封为相国,吕禄为上将军,他们擅自假托皇帝诏命,派遣灌婴领兵去袭击齐国,想要取刘氏而代之。灌婴驻军荥阳并不出击,而是与诸侯计议谋诛吕氏。吕产打算叛乱,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用计谋夺吕产的军权。朱虚侯刘章首先捕杀吕产等人,太尉周勃亲自率领襄平侯纪通进驻北军营垒,典客刘揭亲自夺取赵王吕禄的将军印,以上皆为拨乱反正有功之臣。现增加周勃食邑万户,赐黄金五千斤。丞相陈平、灌婴各增加食邑三千户,黄金二千斤。朱虚侯刘章、襄平侯通、东牟侯刘兴居各增加食邑二千户,黄金千斤。封典客刘揭为阳信侯,赐黄金千斤。”

武将出身的周勃对于如今取得的声望地位还有些沾沾自喜,而谋士出身的陈平却已经发现了危机所在,正所谓“物极必反”,深知“功高盖主”危险的他,在发现雷厉风行的汉文帝并非无能之主后,便与当年张良一样,做出了隐退的决定。在接受了汉文帝的封赏之后,陈平便一反常态的以生病为由请求致仕。

陈平作为“诸吕之乱”的首功之臣,刘恒自然不会准许他在这个关键节点致仕,否则很容易给人留下猜忌功臣的形象,为此极力予以挽留。

请辞不成,陈平便又想到一计,对汉文帝说道,“高祖时,周勃功劳不如臣,但诛除诸吕,臣的功劳却不如周勃,臣愿意将右丞相之位让于周勃。”

汉文帝采纳了陈平的意见,任命周勃为右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此前,审食其在吕后去世后,被任命为帝太傅,罢黜了丞相之位,大臣们诛杀诸吕时,审食其因为与吕氏关系太近,也差点被杀,幸好陆贾、朱建极力搭救,再加上审食其身为开国彻侯,与功勋集团利益密切相关,这才免于被杀,甚至重新出任左丞相。

汉文帝即位,鉴于审食其与吕后的关系,自然不会再重用于他,因此在任命周勃为右丞相的同时,汉文帝又罢免了审食其,改以陈平为左丞相,位次仅次于周勃,又以大将军灌婴为太尉。

时间来到汉文帝元年(前179年)春,即位已经数月的刘恒,在皇位基本稳固后,开始想方设法收回朝政权力。

汉文帝明白,想要坐稳皇位,解决功勋大臣权力过大的问题,就必须在朝中培植自己的亲信势力。然而,由于刘恒在朝中毫无根基,刚刚入京即位的他,所能够信任的,只有从代地跟随自己入京的六位亲信大臣。

于是,汉文帝又下诏说,“在大臣诛除诸吕迎接朕时,朕曾狐疑不信,大臣也都劝朕,让朕不要入京,唯有中尉宋昌劝朕入京,朕因此才得以继承大统、侍奉宗庙。现封宋昌为壮武侯,其他随朕入京的六人,官皆至九卿。”

之后,汉文帝又下诏遍赏群臣,“曾经跟随高帝进入属地和汉中的六十八位彻侯,每人增加封邑三百户;以前在高帝手下担任过两千石以上官职者,颍川郡守尊等十人,加封食邑六百户,淮阳郡守申屠嘉等十人,加封食邑五百户,卫尉定等十人,加封食邑四百户。封齐王刘襄的舅父驷钧为清郭侯,封淮南王刘长的舅父赵兼封侯。”同年秋,又封前常山国丞相蔡兼为樊侯。

通过对中央朝廷和地方高级官员的大面积封赏,汉文帝不仅消除了安插亲信的反对声音,树立了自己的统治权威,而且还获取了群臣的广为拥护。

更为重要的是,汉文帝在封赏中有意提到,大臣们之所以获得封赏,都是因为曾经效忠于自己父亲高帝刘邦的原因,此举一定程度削除了吕后长期掌权的影响,向天下表明,天下依旧是刘姓的天下,江山依旧是刘姓的江山,借此强调自己即位的合法性,巩固自己的皇位。

周勃自升任右丞相之后,可以说已经位极人臣,不仅朝中百官对其极为敬畏,就连皇帝刘恒也对其极为恭敬,这一切都让周勃有些飘飘然,渐有居功自傲之感,每次上朝、退朝时都表现的颇为狂傲,似乎并未将汉文帝这个新帝放在眼里,而汉文帝对此非但不在意,反而对其愈发恭敬,在散朝时常常目送其离开,

中郎袁盎作为皇帝的近侍官,见到这种情形,私下向刘恒询问道,“陛下认为丞相是什么样的人?”

刘恒不知其意,便说道,“丞相乃是匡扶社稷之臣。”

袁盎进言道,“丞相只是功臣而已,还不能被称为社稷之臣。社稷之臣应该是与陛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吕后掌权时,诸吕胡作非为、擅自称王,刘氏危如累卵,然周勃身为太尉,掌握兵权却不能反正,直到吕后去世,群臣共同讨伐诸吕时,周勃这才顺势而为。因此,他只能称为功臣,而不能称为社稷之臣。如今周勃每每有骄横欺主之色,而陛下却谦虚退让,毫无君臣之礼,臣认为不能继续这样下去了。”

汉文帝采纳了袁盎的建议,此后上朝不再刻意谦卑,越来越有帝王的威严,周勃自然也觉察到了这种变化,心中不禁打起鼓来。

一时间搞不清楚皇帝为何有如此变化的周勃,只能派人私下里打听,这才得知了袁盎与汉文帝的对话。得知原因的周勃愤怒无比,毕竟袁盎可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在他看来袁盎这完全就是忘恩负义之举。

于是,周勃便在下朝时趁机拦住袁盎,责问道,“我与你兄长袁哙颇有交情,若不是你兄长保举,我又岂会提拔你,你小子竟然敢在皇帝面前毁谤我?”

袁盎左右看看,见路过的大臣太多,便将周勃请到无人的僻静处,这才说道,“丞相可知功高盖主之危?”见周勃不解,袁盎继续说道,“丞相如今地位、权势已达顶点,虽然人人敬畏,但又何尝不为皇帝所忌惮?如今不知收敛,日后必成大祸。”说罢,也不管周勃是否听懂,转身离去。

袁盎此举看似在毁谤周勃,但实际上却是在保护周勃,趁着周勃还未犯下大错,趁着皇帝对周勃还没有起杀心,先明确君臣地位,让周勃有敬畏之感,以免陷入不可挽救的局面。

周勃的政治头脑虽然不如陈平等人,但他混迹官场多年,岂能没有一点觉悟,被袁盎这一点拨,他如何还能不明白其中的关键。明白了袁盎用心的周勃,自然不再生气,甚至在心中对其颇为感激。

自此之后,周勃再也不敢凭功自傲,其他大臣们有样学样,见位极人臣的周勃尚且如此,对于汉文帝便也越来越敬畏。

与此同时,汉文帝还通过废除连坐法,赏赐天下无妻、无夫、无父、无子的穷困人,以及年过八十的老人,不满九岁的孤儿等手段来收取民心,从而使他很快赢得了百姓的爱戴。

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汉文帝的地位日益稳固,而他自己也渐渐熟悉了治国事务。直到此时,汉文帝这才开始着手解决功勋老臣权势过大的问题。

汉文帝元年(前179年)八月的一次朝会上,汉文帝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突然问右丞相周勃道,“全国一年内判决多少案件?”

周勃不知该如何回答,连忙谢罪。

汉文帝又问,“那么全国每年的钱谷收入有多少?”

周勃仍然不知道,只得再次谢罪,紧张和惭愧之下,急得汗流浃背。

汉文帝又以相同的问题询问左丞相陈平,陈平回答道,“这些事务都有专门负责的主管官员。”

汉文帝挑了挑眉头,又问,“那么主管官员都是谁?”

陈平回答道,“陛下如果问刑狱之事,应该问廷尉;如果要了解钱谷收支,则应该问治粟内史。”

汉文帝听罢,便有些意味深长的说道,“既然各项事务都有主管官员,那么你又是负责什么呢?”

陈平谢罪道,“微臣诚惶诚恐!陛下不知我才智低劣,使我勉强担任宰相的职位。宰相一职,对上辅佐天子调理阴阳,顺应四时,对下养育万物适时生长,对外镇抚四夷和诸侯,对内爱护团结百姓,使公卿大夫各司其职。”

汉文帝对于这个回答很满意,对其大为称赞。

散朝之后,周勃拦住陈平,埋怨道,“您怎么不教我该如何应答?”

陈平看了周勃一眼,说道,“您身居相位,难道不知道丞相的职责吗?如果陛下问起长安城中的盗贼数量,您又该怎么回答,难道真的要去一个个数吗?”

周勃自然不如陈平那般圆滑,一时间还没有搞清楚事情的症结到底在哪里,还以为真的是自己失责。实际上,这不过是汉文帝借题发挥,在敲打他和陈平罢了,陈平虽然看出了刘恒的心思,但这种话自然没有办法明说。

待到众人散去,一边沉思一边行路的周勃渐渐落于人后。这时,一位同样看出汉文帝心思的官员,见到左右无人,便凑到周勃身边,对其说道,“丞相,您诛灭吕氏,扶立代王为帝,威名震动天下。如今您接受朝廷厚赏,担任地位尊崇的右相,时间一长,恐怕将要大祸临头啊。”

周勃闻言,略一思索,这才明白皇帝的意思,原来不是因为自己失责,而是自己的相权威胁到了皇权啊。

为此,周勃不久后亲自向汉文帝谢罪请辞,汉文帝意味深长的看着周勃,点头同意了他的请求。周勃请辞之后,陈平虽然独任丞相,但早已明白皇帝心思的他,又怎敢大权独揽,再加上年事已高,便也逐渐退出了朝堂,整日深居简出。

随着周勃的请辞和陈平的主动退让,汉文帝得以收回朝政大权,进一步巩固了皇权。

汉文帝二年(前179年)十月,丞相陈平去世,汉文帝重新起用周勃为丞相,但此时的汉文帝早已大权在握,周勃再也无法对皇权形成威胁。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玩命之徒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寒门狂士临危受命,血战沙场带着仓库到大宋三国第一保镖大明烟火昏君开局:天下大乱,我落草为寇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大汉龙骑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明现代来回穿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我的梦连万世界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三国之北方苍狼我的老婆是土匪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回到南明当王爷肝在水浒,唯我独尊神医嫡女重生记五千年来谁着史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三国:我真不想争霸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骗了康熙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乾隆朝的造反日常三国:无双武将要当军师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月夜龙骑漫关山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大明天下1544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红楼之阅尽十二钗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水浒:开局西门庆,杀贼就变强寒门日月抗战:我原始股开局,老总震惊!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成语故事科普曹操那些事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探唐:书荒自己写,与众共赏之逸云:一场探寻世界真相的小故事大魏第一武卒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吃鸡靠给古代大佬剧透,我逆袭了!三国:朕不死!尔等终究是臣唐末从军行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水浒:我,绿林盟主,白衣秀士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穿越1644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大树将军冯异重生吕布之我要苟活下去唐末,开局就被软禁东汉之乱世黄巾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生存技能点满,边境打猎养全家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重生为质子,竟然称帝了?大明帝国一六一六秒懂三国全史记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我在大秦当兵王,开局被始皇认亲大明第一相我在北宋吃软饭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强召唤:屠尽皇城后,女帝跪求我原谅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让你冒充世子替婚,你调教出绝世女帝?单手举起千斤鼎,你说他是状元郎?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我来现代当明星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现代文三国演义【白话文】三国大反派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