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元封二年(前109年)春,公孙卿上书汉武帝,说自己在东莱山见到了仙人,那仙人好像说了“想见天子”之语。

汉武帝信以为真,于是率众前往缑氏城,任命公孙卿为中大夫,然后又向东抵达东莱,在该地留宿了数日,除了公孙卿所谓的巨大神仙脚印之外,什么也没有看到。汉武帝无法,只好又派出数以千计的方士去寻找神仙奇物,采集灵芝仙药。

同年,汉朝境内发生严重旱灾,在东莱苦等无果的情况下,汉武帝便又率众前往万里沙祈求降雨,路过泰山时又举行了祭祀。在万里沙祈雨完毕后,汉武帝返回长安,途中路过瓠子口,汉武帝亲自巡视黄河决口情况。

自元光三年(前132年)黄河瓠子口决堤以来,东南一带连年遭受水患,汉武帝年年派人前往治理,历经二十多年却始终没有成效。眼看又到汛期,汉武帝便亲自来到了堵塞黄河决口的现场,并在此停留了两日,接见了负责治理河道的官员,重新议定了治河方略。之后,汉武帝命人沉白马于河中,以祭祀河神,又派两位将军率领数万士兵协助堵塞决口、梳理河道,将黄河分成两条河渠,使河道恢复到当初大禹治水后的面貌。

汉武帝返回长安后不久,又有归附的越人勇之进言说,“越人自古便有信鬼的习俗,而且他们祭祀时都能见到鬼,所求之事也能屡屡应验。从前东瓯王敬鬼,寿命达到一百六十多岁,然而由于后世子孙怠慢了鬼,这才使得国家日渐衰微。”

关于南方楚越之地多崇信鬼神,汉武帝也曾有所耳闻,但由于与中原文化差异太大,汉武帝始终没有太过重视,如今在求仙失败,飞升亦失败的情况下,汉武帝便有心尝试一番,于是下令越地巫师建立越祠,因其并非中原文化正统,因而只允许设台而不许设立祭坛,在祭祀天神上帝百鬼的同时,采用鸡卜方式占卜吉凶祸福(即采用鸡骨或鸡卵占卜)。

虽然春秋战国时期楚地的鬼神文化极为繁盛,但自秦始皇统一天下以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楚地的山鬼文化已经逐渐式微,山鬼文化更多被局限于越人和楚国南部远离中原的地区,如今听说皇帝也相信这些,却使得原本已经衰微的山鬼文化重新活跃了起来,越祠和鸡卜都重新得以流行。

公孙卿得知消息,担心方士因此失宠,便劝说汉武帝道,“仙人实际上是可以见到的,只是陛下去求仙的时候总是太过仓促,因此才见不到。不如陛下修建一座台阁,就像缑氏城所建的一样,摆上干肉枣果之类的祭品,想必也能够招来仙人,毕竟仙人喜欢居住楼阁。”

汉武帝便又命人在长安建造了蜚廉观和桂观,还在甘泉宫建造了益延寿观,命令公孙卿负责掌管这些楼阁,摆放祭品迎候仙人。随后,汉武帝又下令建造了通天台,在台下摆设祭品,希望能够招来神仙。之后,又在甘泉宫设置前殿,增建宫室。

同年夏,宫殿内生出了灵芝草,黄河决口也得以堵塞,又有人禀报说,通天台建成之时,天上隐约出现了神光,汉武帝十分高兴,特此下诏大赦天下,免除女犯人不带刑具的劳役。

元封三年(前108年)夏,正值汉朝出兵攻打卫氏朝鲜之际,国内再度爆发旱灾。公孙卿上书说,“黄帝时举行完封礼,同样遭遇了干旱,这是为了让封坛的土晾干而已,而且要连续干旱三年。”

汉武帝信以为真,为此下诏说,“天旱,大概是为了使封坛的土干燥吧?”并让天下百姓尊祭主宰农业的灵星。

元封四年(前107年),汉武帝又前往雍城郊祀,并打通了前往回中的道路,然后前往回中巡察。同年春,汉武帝又前往鸣泽巡视,后经西河县返回长安。

元封五年(前107年)冬,汉武帝再度出发巡视南郡,然后自江陵向东,登上灊县的天柱山举行了祭礼,并将天柱山命名为“南岳”。之后又乘船顺江而下,自寻阳经枞阳、彭蠡湖,沿途祭奠了各个名山大河,然后循海路再向北行至琅琊,最终于同年四月中旬,抵达了奉高县,命人重新修整了泰山上的封土。

当初汉武帝封禅泰山时,打算在泰山周边择址修建明堂,后得知泰山东北方向有一处古时候的明堂旧址,原本打算在此修建明堂,但考察过地形后,认为该地地势险恶且太过狭窄,只能重新选址,最终选择了在奉高旁另建明堂,但又不知道该修建成什么样子。

济南人公玉带得知后,给汉武帝献上了一幅黄帝时的明堂图,按照图中所示,明堂正中是一座宫殿,四周无墙,以茅草为顶,与水相通,水环绕宫垣一周,殿上有楼,又在西南方建有复道,称为昆仑道,天子经复道进入大殿,便可祭拜天帝了。于是,汉武帝命人依照公王所献之图,在坟水旁建造明堂。

如今汉武帝重新修整了封土,便自复道进入明堂,依照郊祀的礼仪,以牢牛二十头,在明堂的上层祭祀了泰一神和五帝,以高皇帝的神坐与他们相对,又在明堂下层祭奠了后土。行礼完毕,又在堂下点燃燎火。

之后,汉武帝又登上泰山,登顶之后汉武帝屏退众人,在泰山顶上进行了一次秘密祭祀,外人不知其中详情。下山后又在泰山下与主管官员祭祀了五帝,祭祀时各按其方位,只有黄帝和赤帝合并祭祀。

两年以后,因这一年恰逢十一月甲子日朔旦与冬至相逢,汉武帝遂于太初元年(前105年)十一月再度来到泰山脚下,在明堂祭祀了天帝,但却没有举行禅礼,赞礼官念道,“上天授给皇帝太初历法,周而复始、无有穷尽,皇帝敬拜泰一。”

之后,汉武帝再一次东巡至海边,询问那些出海访求神仙的方士和海边渔民,是否有神山或神仙出现,然而得到的结果却让汉武帝无比失望。虽说多年来求仙始终无果,但随着年龄的增大,汉武帝对于长生术却是越来越渴望,非但没有因此停止出海寻仙,反而增派人手,想要尽快寻到神仙。

十二月初一,汉武帝亲自到高里祭祀后土,随后再一次来到渤海边,意图通过望祠蓬莱仙人等海上仙人的方式,希望自己终有一日能够抵达仙人之庭。

返回长安之后,汉武帝才得知,十一月乙酉日,柏粱殿毁于火灾。十余年前,汉武帝于长安修建昆明池,意图训练水师清剿滇池周边的南夷,之后又下令在西城墙边修建了高十余丈的柏梁台,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检阅水军演练,另一方面则可登高欣赏上林苑和昆明池的景色。柏梁台建成后,周边还附属有一片殿宇,如今柏粱殿尽毁,惟余高台独耸。

由于柏梁殿被烧毁,汉武帝便改在甘泉宫接见了各郡国的上计吏,并查看审核了各郡国上报的计薄册,审核了各郡国包括户口在内的年终汇报。

术士公孙卿趁机进言道,“当年黄帝建造青灵台,才建成十二天便被火烧掉,于是黄帝便又建造了明廷,而明廷就是甘泉宫。”于是,方士们纷纷附和,说古时也有帝王建都于甘泉宫一带的,后来天子又在甘泉宫朝见诸侯,并建造诸侯的邸舍。

越人勇之则进言说,“越地有风俗,发生火灾后,重新修建的屋子必须比原来的要大,用以镇服、胜过原屋,以避灾害。”

于是,汉武帝下令在柏粱殿一带修建建章宫,计有千门万户,前殿比未央宫还高,建章宫以东建有凤阙,高达二十多丈;以西则是唐中,方圆数十里都被辟为虎圈;以北则开凿了一个很大的池沼,名为太液池,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等传说中的岛屿,以象征海中的神仙之类,池中还建有渐台,高二十多丈;以南还有玉堂、璧门等建筑,以及大鸟的塑像。此外,又建造了神明台、井干楼,高度更是达到了五十丈,全都以辇道彼此相连。

同年夏,汉武帝开始推行太初历,以每年正月为一年之始,随后李广利又率兵西征大宛,然而不久国内又爆发蝗灾。

由于汉武帝长期追求长生神仙术,以至于大量方士、巫师充斥于京城,甚至逐渐渗透进了朝堂和皇宫之中,就在李广利率兵出征后,为了确保兄长能够取胜归来,他的妹妹李夫人和时任方士侍郎的洛阳人虞初,便以方术祷祀诅咒大宛和匈奴。

太初二年(前103年),由于连年战争和灾害,再加上朝廷大兴土木,汉朝经济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当时主管祭祀的官员便上奏汉武帝,说雍城五畤已经没有了煮熟的牲牢作为祭品,祭祀时芬芳之味难以凑齐。

无奈之下,汉武帝只好下令祠官,除了五月的尝驹祭以及天子亲自郊祀时采用真正的牲畜外,在举行牲礼和祭祀山川时需要用到驹的,一律以木偶马代替。

太初三年(前102年),汉武帝再一次东巡来到海边,查问方士们出海寻仙的情况,仍然没有任何结果,汉武帝大失所望。因为担心触怒汉武帝招来杀身之祸,有方士便说,“黄帝时,建造了五个城邑、十二座楼,用来迎接、等候神人,称为迎年,如今却还没有齐备。”

汉武帝于是下诏按照方士所言筹备,并称之为明年,之后汉武帝又亲自行礼祭祀了天帝。

曾献明堂图的公玉带则说,“黄帝虽然封祭了泰山,然而当时风后、封巨、岐伯等人却都建议封东泰山,禅祭凡山,与福瑞相合,然后才能产生不死。”

听了公玉带的建议后,汉武帝便又命人准备了祭祀用具,率众来到了东泰山,结果发现东泰山极为矮小,与名声根本不相称,便没有亲自祭祀,只是命令祠官代为行礼,而且没有在这里举行封禅仪式。同时,又命公玉带留在东泰山,负责主持这里的祭祀工作,并迎候神人。

夏天时,汉武帝又返回了泰山,像以前那样举行五年一次的修封礼,此外还增加了禅祭石闾的礼仪。石闾,也就是石闾山,在泰山以南,有不少方士都说这里是仙人居住的门闾,因此汉武帝才亲自进行禅祭。

此后数年,由于汉朝与匈奴的战事再起,且汉朝多次兵败匈奴,再加上国家经济的影响,以及方士们求仙屡屡无果,汉武帝对于求仙之事渐渐有所懈怠。

直到天汉四年(前97年)的“余吾水之战”后,随着汉匈关系再度缓和,汉武帝才再一次到泰山举行了修封礼,回来时路过恒山,又在这里举行了祭祀。

汉武帝在位这数十年来,一直醉心于神仙长生术,汉朝的祭祀活动极为频繁,汉朝的祭礼也因此得以完善,其中泰一神和后土神,由汉武帝每隔三年亲自祭祀;薄忌建议设立的泰一祠、三一、冥羊、马行和赤星等五处神祠,则由宽舒等祀官,每年按照时节进行祭祀。以上六庙,平时皆交由太祝官进行管理。同时,汉武帝泰山封禅后,汉朝的封禅制度也得以形成定制。

不过,由于当时各种流派学说难以统一,这数十年间的祭祀极为混乱,除了以上六庙的祭祀对象因为神话体系的建立,得到国家层面确认,祀礼基本得以固定外,其他祠庙的管理就混乱了很多,那些经方士建议所立的祠庙,都交由建议者主持,人死庙废。此外,八神等神、明年、凡山等名祠,以及汉武帝出行时路过的名山名水,则是汉武帝路过才进行祭祀,离去便停止了祭祀。

由于那些出海寻仙和在各地迎候神仙的方士,始终没有应验,公孙卿还知道以神人的脚印来辩解,其他人更是空耗国家钱粮而毫无声息。这种情况下,汉武帝越来越对那些方士的怪诞、迂阔之语感到厌倦,因而自天汉四年(前97年)举行了修封礼后,汉武帝再也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出巡和寻仙。

此后,汉武帝虽然仍对长生求仙存有一丝幻想,希望日后能够遇到有真本事方士,但对于现有的这些方士,却是彻底失望了,因此那些方士虽然仍旧时常给汉武帝提出各种建议,但汉武帝再也没有采纳。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玩命之徒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寒门狂士临危受命,血战沙场带着仓库到大宋三国第一保镖大明烟火昏君开局:天下大乱,我落草为寇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大汉龙骑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明现代来回穿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我的梦连万世界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三国之北方苍狼我的老婆是土匪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回到南明当王爷肝在水浒,唯我独尊神医嫡女重生记五千年来谁着史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三国:我真不想争霸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骗了康熙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乾隆朝的造反日常三国:无双武将要当军师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月夜龙骑漫关山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大明天下1544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红楼之阅尽十二钗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寒门日月抗战:我原始股开局,老总震惊!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成语故事科普曹操那些事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探唐:书荒自己写,与众共赏之逸云:一场探寻世界真相的小故事大魏第一武卒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吃鸡靠给古代大佬剧透,我逆袭了!三国:朕不死!尔等终究是臣唐末从军行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水浒:我,绿林盟主,白衣秀士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穿越1644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大树将军冯异重生吕布之我要苟活下去唐末,开局就被软禁东汉之乱世黄巾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生存技能点满,边境打猎养全家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重生为质子,竟然称帝了?大明帝国一六一六秒懂三国全史记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我在大秦当兵王,开局被始皇认亲大明第一相我在北宋吃软饭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强召唤:屠尽皇城后,女帝跪求我原谅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让你冒充世子替婚,你调教出绝世女帝?单手举起千斤鼎,你说他是状元郎?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我来现代当明星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现代文三国演义【白话文】三国大反派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嫁给女帝后,我成了千古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