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夏六月,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将三十万众屯马邑谷中,诱致单于,欲袭击之。单于入塞,觉之,走出。六月,军罢。将军王恢坐首谋不进,下狱死。

——《汉书·武帝纪》

凭借着西汉立国以来七十多年的治理,尤其是汉文帝、汉景帝两代的积累,在汉武帝即位之时,汉朝在经济上已经积累了巨额财富,军事上亦囤积了大量粮草和军马,政治上则形成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一改汉朝立国以来积贫积弱的面貌,汉匈国力已经发生了巨大扭转。

正是凭借着国力大幅度提升带来的自信,汉武帝即位以来,在对待边境冲突问题上,才会一改前朝竭力维持的和平局面,转而采取武力征服的手段。最为典型的便是在处理南方越人的问题上,在汉武帝之前,历代皇帝大多采取羁縻牵制的策略,以尽力保证边境的和平,而汉武帝却选择了果断出兵,结果不仅使得东瓯内附,闽越和南越面对汉朝的强势,亦选择了臣服。

同样是因为国力增强带来的自信,汉武帝自即位以来,便一心想要废除汉初以来屈辱的“和亲”政策,转而对匈奴实施军事打击,以武力摧毁匈奴的统治,迫使匈奴臣服或不敢再轻易掠边。只是鉴于匈奴实力远超越人,而自己即位以来权力又屡遭掣肘,汉武帝虽然因此不得不放缓计划,甚至继续与匈奴和亲,但却也通过征调士卒巩固边防等方式,进行着战争准备。

与此同时,由于窦太后调李广、程不识入京之后对军权的牵制,面对皇帝贴身禁卫力量相较南北军太过薄弱的情形,汉武帝于建元三年(前138年)在南北军之外,又召集陇西、北地良家子能骑射者组建了“期门军”,此举虽然意在增强皇帝的贴身禁卫力量,但也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京城的守备。

可以说,此时大权在握的汉武帝,已经随时可以对匈奴发动进攻,所欠缺的只是出兵的时机而已。

元光二年(前133年)夏,马邑地区有个名叫聂壹的大商人找到大行令王恢,对其说道,“匈奴屡屡侵犯边境地区,无论如何都是个祸根。不如借着刚刚与他们和亲的机会,趁着匈奴人对咱们没有防备,将他们引进来,再派遣大军予以伏击,一准能打个大胜仗。”

王恢便问道,“你有什么办法能将匈奴人引进来?”

聂壹说道,“我经常在边境地区做生意,很多匈奴人都认识我,我可以假借做买卖的机会,假装将马邑献给匈奴单于,很多商人都在马邑囤积有货物,这些货物都是匈奴人极为喜欢的。因此,匈奴单于贪图马邑的财富和货物,一定会率兵前来,我们再将大军埋伏在附近,只要匈奴军队一到马邑,我们就可以截断他们的后路,围攻匈奴,必能活捉匈奴单于。”

王恢听了聂壹的建议,认为此计的确可行,于是连忙入宫将这个计划禀报了汉武帝,汉武帝虽然主战,但他毕竟刚刚亲政,不得不考虑朝臣的意见。因此,在思索片刻后,汉武帝对王恢暗暗嘱咐了几句,然后派人召集群臣,商议对匈奴用兵之事。

待到公卿大臣齐聚,汉武帝开口问道,“朕选派子女,梳妆打扮许配给匈奴单于,给他钱财、绢帛、文锦也很丰厚。然而,单于对朕的命令却甚为轻慢,侵掠没有止境,边郡百姓屡遭骚扰,朕实在难以容忍。现在想派大军进攻匈奴,你们各位以为如何?”

彼时,朝廷官员对于该如何处理与匈奴之间的关系,分歧仍然十分严重,以御史大夫韩安国为代表的大量官员皆认为应该延续前朝和亲政策,不应轻启战端,而已大行令王恢为首的一批新锐官员,则认为在汉朝国力允许的情况下,应该改变策略,以武力手段一举解决匈奴威胁。因此,当汉武帝将决定对匈奴用兵之事交由朝中大臣商议后,朝堂立即陷入了争论之中。

主张以武力解决匈奴问题的王恢,第一个表示支持,他说道,“战国初年,地小国贫的代国,在北有强胡侵扰、南有中原大国威胁的情况下,君臣尚且能够同仇敌忾,奋勇抗击外族侵略,彼时胡人虽强,却不敢轻易侵扰代国。如今大汉强盛,海内一统,陛下威名远播,然而匈奴仍然侵扰不止,每次与我朝和亲,但不过数年便又违背约定,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坚决抗击,匈奴人没有畏惧心理的缘故。因此,臣赞同对匈奴用兵。”

御史大夫韩安国立即表示反对,他说道,“昔年高皇帝被匈奴围困平城,七天都没能吃上饭,等到解除围困返回都城,也没有对匈奴展开报复。圣人有包容天下的器度,不因自身的私怒而伤害天下大局,所以高皇帝派遣刘敬为使臣与匈奴和亲,到现在已使五世之人受益。孝文皇帝曾率领精兵强将在广武常溪集结,然而到头来不仅毫无建树,反而让百姓因为战争极为忧虑。孝文皇帝知道战事不可久拖不决,因此再次和匈奴订立和亲之约。两位开明皇帝的事迹难道我们不应该效仿吗?臣认为不打匈奴对国家更为有利。”

王恢反驳道,“大夫所言差矣。臣听说五帝的礼仪互不因袭,三王的礼乐也不重复,这并不是有意违反前世之法,而是各代都应该按照当时的实际情况制定法令礼仪,如此最为合适而已。当年高帝身披铠甲,手执利器,征战近十年,虽然击败项羽得以立国,但却民疲国弱。他之所以不向匈奴报复被困平城的仇恨,并不是因为力所不及,而是出于让天下人休息的仁心。现在边境时常受到匈奴侵扰,受伤战死的士兵不计其数,以致中原地区运载战死士兵棺木的车辆络绎不绝,仁慈之人见此如何能不感到悲痛?因此,如今攻打匈奴,彻底解决边患,也是帝王的仁心。”

韩安国继续反驳道,“不对。善于用兵之人,会让自己的军队温饱而等待敌人饥饿,保持严明军纪以等待敌军混乱,安居军营以等待敌军疲劳。因此,只要一旦交战,就会全歼敌军;一旦进攻敌国,就能攻破城防,即使是安坐不动也能迫使敌人俯首听命,这才是圣人的作战方法。现在轻易对匈奴用兵,长驱直入的情况下,如果孤军深入将会使军队陷入险境,如果齐头并进就会缺乏后继,进军太快粮食补给难以跟上,进军太慢又会丧失有利战机。如果主张用兵者有其他办法可以取胜,那我就不得而知了;如果没有,那么我看不到深入敌人纵深进攻有任何好处。”

直到此时,王恢才抛出了聂壹的计划,说道,“韩安国所说不对。我所说的进攻办法,本来就不需要发兵深入匈奴腹地作战,而是利用单于的欲望,引诱他前来边境,而我们则选择精明、强干、勇敢、迅猛的骑兵部队偷偷埋伏,利用险阻之地加强警戒。待我们准备妥当,进可以与匈奴交战,退可以断绝其后路,这样单于便可手到擒来,一定会大获全胜。”

韩安国之所以反对出兵,倒不是软弱,更多是受当年高帝刘邦和多年来匈奴入侵战争境况的影响,认为汉军劳师远征难以取胜,反倒会空耗国力,却没有想到诱敌深入的计策。面对王恢抛出的机会,韩安国思索了片刻,认为此计风险的确很低,可以大大减少汉军的损耗,想到此处,韩安国便对着汉武帝拱了拱手,退了回去,不再反对出兵。

见到一直坚决反对向匈奴用兵的韩安国都不再反对,原本也持反对意见的大臣们,便也都停止了争论,争论激烈的朝堂顿时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将目光投向了汉武帝。

原本高踞宝座,坐视朝臣争论的刘彻,见无人再反对出兵,这才扫视了一眼群臣,开口道,“很好,既然无人反对,那便按照王恢的计策实行吧”。

元光二年(前133年)六月,由于是自高帝刘邦以来,西汉对匈奴的第一战,汉武帝对于这次战斗同样极为重视,为了确保一战而下,对匈奴造成沉重打击,汉武帝从各地抽调了精兵三十余万,并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之后,按照汉武帝的部署,聂壹奉命作为间谍,以受到汉朝官员迫害的商人身份逃往匈奴,诱使匈奴大军南下。

聂壹逃往匈奴后,先是找到了熟络的匈奴贵族,然后对其表示自己在汉朝受到迫害,如今想要叛逃匈奴,而且表示可以用计帮助匈奴夺取马邑。贵族听说之后,便将消息告知了军臣单于,军臣单于听说还有这等好事,遂立即召见了聂壹。

聂壹见到军臣单于之后,又将自己如何遭受迫害之事说了一遍,以取信于对方,然后对其说道,“我手下有数百人,愿意替大单于杀掉马邑的县令,夺取县城,献出马邑城来向您投降,如此便可尽得马邑城中财物了。”

不知其中有诈的君臣单于,见聂壹言语诚恳,便同意了他的计划。

聂壹自匈奴返回之后,将情况告知了王恢,王恢在与马邑县令商议之后,斩杀了一位死囚,然后将其头割下,悬挂在马邑城下,对外谎称是马邑的县令,以迷惑军臣单于派出的暗探。

之后,聂壹又找到军臣单于的使者,对其说道,“马邑的高级官员都已经死了,务必请大单于尽快率兵南下。”

军臣单于接到消息之后,又与派出的暗探核对了一番,确认无误之后,这才决定率兵南下,统率十余万骑兵进入武州塞。

与此同时,汉朝大军在各路将领的统率下,也早已抵达了预定地点,其中护国将军韩安国、骁骑将军李广、轻车将军公孙贺统率主力军队,埋伏于马邑附近的山谷之中,而将屯将军王恢则和材官将军李息统率三万多人出代郡,准备待匈奴大军南下之后,从侧翼袭击匈奴大军的辎重部队并切断其退路,再与主力合围匈奴大军,力图一举消灭匈奴主力。

然而,当军臣单于率领大军来到距离马邑城百余里的地方时,发现沿途虽然多有牲畜,但却无人放牧,因而心中疑心大起,怀疑这是汉军事先撤离了马邑周边百姓,有意在诱使自己进入伏击圈,于是下令大军停止前进,并派出多路军队四面出击,查探汉军虚实。

不久,一路匈奴军队攻占了汉军一座边防小亭,俘虏了一位雁门尉史。在匈奴人的威胁下,尉史遂将汉军的计划全盘托出,军臣单于听后大惊道,“差点被汉人所卖!”立即下令大军撤退,大军撤出边塞之后,军臣单于看着身边的雁门尉史,仍然心有余悸的说道,“我能得到尉史,真是天意啊,绝对是上天让你将实情告知于我”,甚至为此将尉史册封为了“天王”。

当时,王恢、李息率领的三万大军已经远出代郡,在得知匈奴退兵后,一时间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王恢自负仅凭自己的三万军队,根本敌不过匈奴十余万大军,便也下令大军撤回。

韩安国、李广等人统率的汉军主力分别埋伏于马邑附近大山之中,准备待匈奴大军抵达后便一齐杀出,然而一连过了十几天,却始终不见动静。心知如此等下去不是办法,几位将领商议之后,不得不改变原先的作战方案,主动率军出击,然而此时匈奴早已撤的无影无踪了。

作为主战派的汉武帝,本想通过“马邑之围”来提振朝野士气,证明主战思想的正确,然而随着计划的破产,反倒让主战成了一个笑话,刘彻心中的恼怒可想而知。

于是,刘彻将满腔怒火全部发泄到了计划的主导者王恢身上,以临阵脱逃为由将其下狱,交由廷尉治罪。廷尉也知道事情重大,遂以畏敌观望的罪名判处王恢死刑。

王恢也知道“马邑之围”的失败必须有人负责,而且这个人绝对不能是皇帝,而只能是坚决主战的自己,因此对于问罪他别无怨言,但却不想因此送命。于是,他通过贿赂田蚡,使得王太后出面替自己求情,但在气头上的汉武帝哪里听得进去,王恢见生还无望,只得自杀谢罪。

“马邑之围”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也使得西汉立国以来奉行的“和亲”政策就此告终,汉匈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玩命之徒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寒门狂士临危受命,血战沙场带着仓库到大宋三国第一保镖大明烟火昏君开局:天下大乱,我落草为寇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大汉龙骑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明现代来回穿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我的梦连万世界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三国之北方苍狼我的老婆是土匪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回到南明当王爷肝在水浒,唯我独尊神医嫡女重生记五千年来谁着史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三国:我真不想争霸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骗了康熙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乾隆朝的造反日常三国:无双武将要当军师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月夜龙骑漫关山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大明天下1544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红楼之阅尽十二钗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寒门日月抗战:我原始股开局,老总震惊!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成语故事科普曹操那些事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探唐:书荒自己写,与众共赏之逸云:一场探寻世界真相的小故事大魏第一武卒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吃鸡靠给古代大佬剧透,我逆袭了!三国:朕不死!尔等终究是臣唐末从军行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水浒:我,绿林盟主,白衣秀士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穿越1644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大树将军冯异重生吕布之我要苟活下去唐末,开局就被软禁东汉之乱世黄巾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生存技能点满,边境打猎养全家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重生为质子,竟然称帝了?大明帝国一六一六秒懂三国全史记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我在大秦当兵王,开局被始皇认亲大明第一相我在北宋吃软饭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强召唤:屠尽皇城后,女帝跪求我原谅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让你冒充世子替婚,你调教出绝世女帝?单手举起千斤鼎,你说他是状元郎?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我来现代当明星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现代文三国演义【白话文】三国大反派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嫁给女帝后,我成了千古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