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城。
一家名为西宇商行的店铺内。
趁着还没开门的时间,一群力夫正在快速从后方搬运着一些商品进到前台店铺,然后由前台店铺内的小厮们分门别类。
这是一家成立不过两月的秦国民间商行。
只是所有员工都明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打通商品货源、店铺选址、人手招募等等各个环节,这民间商行的成分……懂的都懂。
当所有货物都卸完之后,店铺内的小厮开始开店迎客。
店铺后方的院子里,力夫们也迎来了这一个月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发钱日。
虽然条件不是很好,但包吃包住。
虽然钱不是很多,但至少能养活一家人。
有些秦人晚上回家住的,自己多带两个饼子当餐食,还能多拿一些钱。
但一些从六国跑来的人,他们只能拿到那些基础工钱。
郑树是一个韩国人,一月前来的秦国。
家中虽然还有老母与妻儿,可韩国的税赋太重了,他家现在还欠着税粮呢。
不得已,他只能趁着农闲时先来秦国忙活一阵,看能不能搞点钱。
说来也搞笑。
小时候,他家也住在这荥阳城。
可后来秦军打来了,父母惧怕秦国那严苛的法律和繁重的赋税徭役,听信他人谣言,带着他逃亡去了韩国。
曾经逃走的人,现在却要奢求秦国的机会。
不得不说,真是一种讽刺。
和秦国相比,韩国法律没那么严,可日子却更为难过。
没有严苛的律法,权贵可以肆意欺压,官府更加不作为,他这种底层平民连活着都艰难。
有时候他会想,要是自家当初没有逃亡秦国,按秦国今天的情况来,或许日子会更好吧?
思虑间,发钱的队伍排到了他。
管事核对了一下他的身份证明,又看了看他这一个月的上工记录,最后给了他八十钱——六十钱的基础工资,二十钱的加班工钱。
在这个时代,普通自耕农家庭一年收入都只有一千钱上下,其中光税赋都要交去大部分,再除去家庭用度,兴许一年都存不下几个子。
一个月的劳作,就可以换来这八十钱,他很满足了。
虽然睡的大通铺、吃的稀薄粟米粥,但好歹不用自己支出,这八十钱是完全可以自由支配的。
他拿着这些钱走到了一边。
这钱够他交自家欠的税,等今年其他农闲时候,再来秦国干点事,自家的日子就……
他的幻想在看到一个秦人拿到一百二十钱的工钱后戛然而止。
秦国法律规定:
私营商行给秦人最低工钱为每天三钱,在每日四个时辰之外,每加班一个时辰给一钱。
如果是三大行或者官府招工,价钱会更高。
而对六国劳工,这个标准就变了许多。
私营商行给的最低工钱只有二钱,每加班两个时辰才给一钱。
但庆幸的是,对家庭在外县的劳工,商行必须提供包吃包住。
之前郑树觉得还行,毕竟自己是韩国人,能来秦国有一个赚钱的机会已经很好了,不能奢求秦国太多。
可如今,看着那个睡在自己旁边的秦国劳工,加班时间比自己少,但钱却比自己多。
他怎么看都觉得无比刺眼……
这对吗?
他和其他几个六国劳工对视了一眼。
从他们眼中,他们都看到了对方和自己一样的不甘和羡慕。
桌案旁。
负责发钱的管事看着周围那些六国劳工还没走,仅仅看了一眼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别愣着了,拿了钱就赶紧走吧,要留下来再做一个月的去那边登记。”
他沉默了一下:“若不想干的也别对我们有怨言。”
“你不干有得是人干。”
这话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子,深深刺痛了在场所有六国劳工的心。
妈的,简直欺人……
他说得对……
是啊,自己只是六国之人,秦国能放开机会允许自己等人前来、秦王能将自己等人的劳作保护写进秦国法律里,这已经是恩赐了,自己还能奢求什么?
可想到这个事实,他们心里更加难受了。
秦人的工钱可比他们高太多了。
虽然这私营商行也是卡着秦国官府的下限来的,但也比他们高啊!
几十钱对贵族来说兴许什么都不算,但对大部分平民来说,是能够改善家庭一月生活的钱,一些贫苦之家甚至可以度过一两月。
而现在,这些仅仅只是因为一个秦人的身份……
秦国法律里对这个秦人的定义,是六国之人要么待满年限或者做足贡献后拿到正式证明、要么就是籍贯所在地为秦土。
若是前者,郑树放不下家里的老母与妻儿独自入秦,若带着家庭一起迁徙……
他陷入了沉思。
要不搬来秦国算了?
他带着满腹惆怅踏上了回家的路。
在秦国境内,他不担心。
可出了秦国边境,他就开始找同伴一起回家了。
韩国可不像秦国那么太平,除了主干道之外,其他路上鬼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蹦出一群劫匪。
到了晚上、或是许久没开张的情况,主干道上出现劫匪也不是不可能。
甚至有些劫匪都不是单纯的匪徒,而是韩国贵族或者一些韩军士卒假扮出来赚钱的……
这该死的韩国局面!
要是秦国人来就好了……!!!
郑树忽然愣了下。
对啊!
要是秦国打下韩国呢?
籍贯地为秦土,若是秦国吞并了韩国不也是秦土吗?
那自己岂不是也可以成为秦人?回家也不用这么胆战心惊了?
……
“大王!我等必须做出应对了!”
赵国,郭开拿着秦赵边境郡县的一些报告,对着赵偃苦口婆心的劝道。
最近两月,赵国已经有许多人入秦了。
别问干什么,问就是去打探情报实际却是去赚钱。
现在秦国货币在六国都有影响力,购买力极强,信用坚挺,去秦国赚点钱回来花不好吗?
可这合理吗?
这可是赵国!
什么时候世仇的赵国人居然会想着去秦国赚钱了?
赵偃看着郭开,有些为难:“可是,限制赵人入秦,是不是有点……”
“大王是怕百姓有怨言吗?”
“难道不该担心吗?”
“大王啊!事有轻重缓急啊!”郭开叹了口气:“是承受一些百姓怨言好,还是让百姓被秦国人的钱和言论磨灭了仇恨好?”
“二者相比,大王选择哪个?”
赵偃的心顿时纠结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