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桓迎娶柔嘉郡主当日,收到乾州被贬陆宣抚使府上三少爷就是沈行的好消息,因为有人要整死陆宣抚使一家,不放心,便立即派人去边关接应,以确保沈行周全。
不止萧桓派了人去,谢归墨也派了人,没想到还是没防住,让沈行在回京途中出了意外。
乾州官匪勾结案,必存在冤屈,不然那些人犯不着对陆宣抚使一家赶尽杀绝。
可谢归墨想不明白的是那些人为什么要杀沈行,杀沈行,只会激怒平远侯和萧桓,将这案子查到底,这种火上浇油的做法,未免太愚蠢了些,除非沈行身上有证据,但这么重要的东西,沈行在出事时,也会交给暗卫才是。
昌平侯府。
昌平侯在欣赏底下人孝敬的字画。
暗卫跳窗进去,道,“侯爷,文国公府大姑娘在街上惊马,豫王救下了她……”
昌平侯的好心情在听到这一句话后,烟消云散。
文国公在朝中势力不弱,他和齐王这些年拉拢过他好几回,都被文国公给拒绝了,豫王当街救下文国公的女儿,皇上肯定会给他们赐婚,文国公不可能女儿嫁给豫王了,还不为豫王谋划!
豫王又多了一大助力!
再想想齐王,娶的齐王妃从平远侯的女儿,靖阳王妃一母同胞的姐姐,宁王世子的胞妹,变成了他们的仇人之女,不仅给齐王带不了半点助力,沈二老爷沈二太太还给齐王拖后腿,要不是沈娢天生凤命,肚子里的孩子更贵不可言,早让她将齐王妃的位置空出来了。
见昌平侯面色阴沉,暗卫道,“听说文国公府大姑娘出事和宁王世子有关。”
昌平侯皱眉,“怎么回事?”
暗卫道,“尚不清楚,宁王世子仓促离京,似乎是出了什么大事……”
暗卫话音未落,一只灰白信鸽飞进来,落在窗柩上。
暗卫走过去,将信鸽脚脖子上的信取下来,呈给昌平侯过目。
昌平侯本就不好看的脸色,在看到信后,更是铁青。
“蠢货!”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货!”
信上写的正是沈行坠崖的消息,昌平侯气的站都快站不住了。
乾州的案子存在漏洞,之前宁老王爷就派人去乾州查这案子,现在知道陆宣抚使对沈行有养育之恩,一定会派人去乾州彻查此案,为陆宣抚使沉冤昭雪。
为了防止这把火最后烧到他和齐王这里来,他让人抓沈行,有这样一个人质在手里,定能立于不败之地。
千叮万嘱让他们抓活口,结果倒好,让人坠崖了。
沈行膝下就两个儿子,长子已经过继给宁王府,就剩这一根独苗了,他出事,能不激怒平远侯和萧桓吗?!
他手底下怎么净出些废物?!
昌平侯气到心口痛。
暗卫道,“侯爷,这事得做最坏的打算了……”
这事哪用暗卫提醒,昌平侯闭上眼睛。
除不了敌人,只能弃车保帅,杀自己人来以绝后患了。
……
沈行出意外的事,萧桓怕沈棠和沈绥担心,和宁老王爷商议了下,借口离京办事,去找沈行,结果因为太心急,恨不得生出一双翅膀,立刻马上赶去出事之地,导致文国公府惊马,反倒没瞒住。
萧桓性子出了名的沉稳,一听他惹出这事,熟悉他的人就知道是出事了,而且是大事。
沈绥找宁老王爷询问,宁老王爷不肯说,沈绥就要去追萧桓,宁老王爷没办法,只能将沈行遇刺坠崖之事如实相告。
来的路上,沈绥就隐隐猜到了,萧桓才成亲,真有什么事,宁老王爷和皇上能交给别人的,都不会让萧桓离京,再加上这几日他总有些心绪不宁,知道这事,就担心和沈行有关。
得知是自己还没见过面的小儿子出事,沈绥双眸充血,宁老王爷宽慰沈绥,“一定会没事的。”
萧桓已经去找沈行了,沈绥身为侯爷,有要职在身,没有皇上准许,不得擅自离京,他能做的只有等。
萧桓人走了,但他连累文国公府大姑娘受惊,这事得善后,宁老王爷备了厚礼,亲自到文国公府,为萧桓赔礼道歉,文国公虽然心疼女儿受惊吓,但知道萧桓不是故意,再加上知道是沈二少爷出意外,萧桓是赶着离京去找弟弟,就更不怪他了。
文国公府大姑娘当众为豫王所救,皇上肯定会给他们赐婚,宁老王爷道,“文国公放心,这桩亲事因桓儿而起,将来豫王要欺负令爱,我绝不答应。”
宁老王爷一向是说到就会做到,得他这般承诺,文国公就放心了。
宁老王爷从文国公府离开后,就进宫找皇上,给豫王和文国公府大姑娘赐婚。
本来许皇后就为豫王的终身大事操碎了心,文大姑娘是豫王自己救的,想来应该是喜欢的,文国公的千金,家世才学性情都上佳,再加上宁老王爷保媒,皇上赐婚,就更好了。
当天赐婚的消息就传开了,要是平常,沈棠肯定要为文大姑娘和豫王高兴,可自家二哥生死未卜,她实在高兴不起来。
四儿传完消息,悄悄退下,外面秋儿进来道,“世子妃,侯府传来消息,老夫人病倒了……”
连沈棠都担心的吃不下睡不着,遑论老夫人了。
孙儿自出娘胎,就没人知道他的存在,不,是姜氏说自己生的是一双龙凤胎,但没人信过,直到找到春兰,老夫人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小孙儿,流落在外十五年。
好不容易找到,眼看着就要见到了,结果又出事了,老夫人本就身子骨不好,得知这噩耗,顿觉天塌了一半,病的连床都起不来了。
本来沈棠就想哪天回平远侯府一趟,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老夫人病倒,沈棠肯定要回去探望。
第二天吃过早饭,沈棠就带着银杏秋桐回平远侯府了。
谢归墨有事没法陪着,让陈山带暗卫护送的。
沈棠坐在马车里,情绪低落,银杏掀开车帘看外面,好巧不巧,瞧见了二太太,气的银杏骂骂咧咧,“要不是二太太,二少爷也不会流落在外,吃那么多苦头,害苦了二少爷,二太太倒跟没事人一样,出来逛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