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团圆饭,又待了两刻钟,沈棠和谢归墨就回靖阳王府了。
还是骑马回去的。
回去的巧,他们到的时候,正好王妃从镇国公府回来。
王妃下马车时,笑容满面,沈棠就问道,“母妃这么高兴,可是我说准了,霍大少奶奶是有喜了?”
王妃笑道,“你这张嘴当真是灵验,可不就是有喜了,万幸没有颠簸出好歹来。”
成亲好几年,才怀了这么一胎,还和回京撞上,当真是叫人后怕。
霍府在京都有宅子,霍大少爷本来是打算带霍大少奶奶去给安大太太请个安,然后就回霍家住的,结果霍大少奶奶一路晕进京,到镇国公府大门口,还吐了一通,赶紧请了太医。
王妃到镇国公府的时候,太医刚到,给霍大少奶奶一把脉,已经有一个半月的身孕了,正是害喜的时候。
这消息可是把安大太太和霍大少爷给高兴坏,毕竟安暖出嫁有三四年了,至今一点好消息没传出来,怎么能不着急呢。
霍大少爷和霍大少奶奶都没有这方面经验,再加上霍府离镇国公府有些远,有了身孕不便颠簸,不能时常到镇国公府陪安大太太说说话,霍大少奶奶想在镇国公府养胎,霍大少爷肯定要依她。
霍大少爷都要搬去镇国公府住。
听到这事,谢归墨笑道,“不用挨板子了。”
这话沈棠一听就知道谢归墨在说什么,王妃听的云山雾罩,“谁要打你板子?”
谢归墨没有多说,王妃也没有多问,进府后,王妃问道,“王爷可在府里?”
小厮回道,“王爷在书房。”
谢归墨道,“母妃找父王有事?”
王妃点头,“母妃有点事找你父王帮忙。”
谢归墨还真有些好奇,自家母妃有什么事要找父王帮忙的,不放心,他拉着沈棠的手跟上去。
书房内。
王爷在处理公文。
小厮敲门道,“王爷,王妃来了。”
王妃怎么来了?
王妃甚少来书房,来必有事。
小厮只是通报王爷一声,不是征询王爷同意,王妃可以自由出入王爷的书房,不用王爷准许,但王妃没事不会来。
见王妃进来,王爷将手里的笔放下,问道,“有事找我?”
王妃道,“暖儿回京了,刚太医查出有了身孕,之前宁老王爷过继沈大少爷,我就动过这念头,镇国公府只有暖儿一个血脉了,我想能不能让暖儿的孩子过继给镇国公府,承袭爵位……”
王妃会有这想法很正常。
镇国公府是她娘家,如今只有安大太太在苦苦支撑,若没有继承人,安大太太一没,镇国公府也就不复存在了。
王爷道,“只是过继子嗣,不需要皇上同意,但要承袭爵位,得皇上点头才行。”
王妃道,“我知道。”
就是因为得皇上同意,她才来找王爷帮忙的。
王爷道,“明日早朝,我会和皇上提这事的。”
沈棠和谢归墨走到书房外,正好听到这话,两人就没进去了。
沈棠望向谢归墨,“这事皇上会同意吗?”
谢归墨道,“皇上未必答应,但百官肯定会反对。”
连宁老王爷想过继柔嘉郡主,好让萧桓入赘,都有不少大臣站出来反对,宁老王爷态度强硬,才勉强把这事给压了下去。
宁老王爷可是皇上嫡亲的皇叔,办这事都这般艰难了,可想镇国公府了。
第二天早朝,皇上和百官商议事情,要紧事商议完了,差不多可以散朝了,王爷出列道,“臣有事请奏皇上。”
皇上和百官齐齐看向王爷。
王爷道,“镇国公父子战死沙场,仅剩的骨血也因照顾不周夭折,以至无人承袭爵位,但镇国公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不应死后都没人续香火,臣恳请皇上准许镇国公府过继霍大少奶奶所出子嗣,承袭门楣。”
此言一出,安静的朝堂顿时沸沸扬扬。
有大臣站出来反对,“安大姑娘已经出嫁,是霍家大少奶奶,过继她所出子嗣,这不等于是让霍家承袭镇国公府爵位?”
有赞同的道,“过继,自然是要改姓。”
“姓能改,身上流的血可改不了!”
昌平侯也站出来道,“当初宁老王爷要过继柔嘉郡主,让平远侯府大少爷入赘,臣就反对,果然此例一开,动心思的人就多了。”
“此例绝不能再开了,爵位之争,平远侯两个儿子流落在外,若是女儿也能承袭爵位,靖阳王世子妃还能活到现在?”
这是实话。
要是沈棠有继承爵位的可能,就算她没有,也能通过入赘,让自己所出儿女承袭爵位,二老爷二太太绝不会容她活着长大。
有御史站出来附和昌平侯,“镇国公为朝廷立下大功,死后无人承袭爵位,确实令人惋惜,但过继一向是从宗族过继,同姓过继,没有过继女儿子嗣的,这先例不可再开,否则遗祸无穷。”
还有大臣道,“要安大姑娘没有嫁人,招赘,皇上还能看在已逝镇国公的面子上给个恩典,准其子嗣承袭爵位,但她已嫁为霍家妇,再行过继,此事不妥。”
朝中一大半的大臣都站出来反对。
就是因为天下男子沆瀣一气,女子才只能依附男子而活。
昌平侯道,“镇国公府若只是想过继子嗣,延续香火,这只是镇国公府家务事,但承袭爵位,万万不可。”
除了靖阳王和寥寥几个大臣赞同,其他大臣要么反对,要么干脆不说话。
皇上也不同意,“只是延续香火,镇国公府自可拿主意。”
也就是承袭爵位,不同意。
可要不能承袭爵位,霍大将军能同意让自己孙儿改姓安吗?
何况霍大少奶奶出嫁几年,到现在才怀上一胎,女子生产,如同踏鬼门关,肚子里的孩子能不能平安生下来都不一定,现在就想着过继一事,未免太早了。
王爷也知道这事希望渺茫,但王妃求他帮忙,他没法拒绝。
再者王爷也确实不忍心镇国公府抛头颅洒热血挣回来的爵位,因为无人承袭,最后被收回去。
但百官反对,皇上也不同意,王爷爱莫能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