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明珠过了中秋又回来了,她没有怀孕,婆婆已经为她的丈夫纳了两个身家清白的小户女子当姨娘。那青姨娘、姜姨娘虽然还算老实本分,但是谁知道呢?
婆婆如今将怀孕的希望全寄托在青姨娘、姜姨娘身上,劝她贤惠大度,让她多劝丈夫上两个姨娘房中歇息。
曾明珠是个心高气傲的,在娘家尚肆无忌惮些,在婆家却是很用心的经营端庄人设,所以她堂堂正室夫人是绝不会同两个小姨娘拈酸吃醋的,少不得做大方样。
只是这样一来,表面平静,心里早就阴暗嘶吼扭曲爬行,她怕再待下去自己会憋不住暴露本性,索性眼不见为净干脆的回了娘家。
妾室而已,怀孕又能怎么样?
生下女儿她不稀罕,生下儿子她这个正室夫人抱过来养是给小妾脸了,她还敢拒绝不成?
曾明珠满心不爽,回到娘家不用压抑了,暴戾的心绪压都压不住。
听见母亲这话,曾明珠冷笑:“咱们曾家自然不会靠她一个小小庶女,只是她也太不像话了!不好好教训教训她,别人还以为咱们曾家不会教导女儿,以为咱们曾家的女儿都是白眼狼呢,岂不是招人笑话?”
曾夫人:“......”
被心爱的闺女拆台了,偏偏还没有办法说出来。
曾夫人心里苦。
曾明珠这话说到了曾老爷心坎上,怒火刷刷上升几个台阶。
已经有人问过他了,还不止一个,说那许娘子与他闺女关系不是挺好的吗?怎么也没给他家拉一拉好生意,尽便宜秦家了......
曾老爷嘴里发苦,含含糊糊应付,气死了。
“明珠说得对,不能任由那死丫头这般!不给她点教训,她不知道天高地厚!叫她回来!”
曾夫人:“......”
曾夫人没有拒绝的理由,只能答应。
回来是不可能回来的。曾小燕拒绝了。
除非是陪姐姐去曾家断绝关系,否则她是不回的。
曾夫人巴不得,冷笑:“算了吧,她便是如此冷酷无情。”
“白眼狼!既然她给脸不要脸,那就索性不给脸了。”
曾明珠亦冷笑,然后出了个昏招。
她让人上县衙状告曾小燕不孝。
理由是父母招不回,中秋节竟连节礼都不送。曾家不稀罕什么节礼,但这总归是做儿女的一份孝心对不对?
她不送,就说明她没有一点点孝心。
不孝这可是大罪,不配为人。
父母官治下若是出现不孝之人,被人做起文章来,就得被问责一个教化不善、失职。
卢大人非常重视,传了曾小燕问话。
因是传问女子,朝廷一向来颇为体谅,除非特殊情况,否则都不会公开上堂审讯,而是县尊大人与县丞、师爷等在后堂私下询问。
若是以前曾小燕定会心里惶恐害怕,但她知道卢县令卢夫人与知春嫂子关系很不错,卢县令在她眼里也就没有那么可怕了。
曾小燕拿出曾夫人签给她的断绝关系的契书。
“民女识趣,不敢上门讨嫌,曾大小姐或许并不知情,所以误会了......”
卢县令、赵县丞、绍师爷等面面相觑。
啊这?
所以......压根不是曾小燕不孝,而是曾夫人瞒着丈夫和儿女早就将曾小燕这个庶女逐出家门了?
“荒唐!太荒唐了!”
卢县令出身大家世族,虽是男子不管内院事务,从小耳濡目染,东听一嘴巴西听一耳朵、关于高门大户内宅女眷们之间的勾心斗角阴邪手段他也有所耳闻。
其中更以嫡庶之争最为残酷惨烈。
得宠的姨娘庶子女陷害嫡系、掌控着中馈管家大权的嫡母苛刻虐待庶出子女很寻常。
曾夫人不喜庶女也很寻常,可是,背着丈夫将庶女驱逐出家门断绝关系的,卢大人还真没见过......
长知识了啊。
如此说来,曾小燕不上门就说得通了。
这事儿爆开,曾明珠傻眼......
曾老爷也傻眼......
曾夫人眼前一黑......
“你怎么早不说?你怎么一个字都不说?”
曾明珠也埋怨母亲,“娘一个字不说,害我丢了多大的人。早知道这样,我肯定不会打发人去报官。”
曾老爷猛地看向她:“是你叫人去报的官?”
曾明珠暗自懊恼,“我——”
说漏嘴了,她索性道:“那死丫头纯纯就是个白眼狼,我看不过去要给她一个教训嘛!”
曾老爷看着她们娘俩,忽然就有种无力回天的感觉。
若说同曾小燕断绝关系只是他夫人一个人的意思,外边谁会信?
曾家冷酷无情,逼迫庶女的名声算是坐实了。
对生意人家来说,这不是好事儿。
可事已至此,曾老爷心下也明白,这种时候去找曾小燕请求复合,那也太打脸了。
他的身份和为父的尊严不允许他就这么向一个庶女低头。
这事儿曾家不得不吃了个暗亏,等着这一阵子过去之后再计较。
过了中秋,水稻成熟,家家户户忙着收割水稻。
今年的收割,因为打谷机、风车而变得大有不同。
大户人家不用说,毫不心疼的购买了足够使用的打谷机、风车,成为秋收中最靓的崽,也有手头宽裕的村子里好几家人咬咬牙凑钱买上一台。
反正能用上很多年,二十两银子能节省很多时间和力气,万一下雨,别家还在苦兮兮的用笨办法脱粒,自家已经全部收回家了,避免的损失岂不就等于赚到啦?
心思还可以更加灵活一点,自个几家人用完之后,可以出租啊。
有了打谷机,一天能收获八到十亩水稻,几家人的稻子很快就能收好。
当然出租也不放心完全放手,而是在旁边盯着,生怕万一弄坏了。
一亩五文钱,原本需要收三天的水稻一天就能收完。多的是人家乐意租。
许知春家有全村唯一的打谷机、风车,一时之间好不拉风。村民们舍不得买,听说许知春租给本村人一亩只收三文钱——还可以不给钱,给鸡蛋也行,一个鸡蛋算一文钱,大家伙儿争先恐后的上门表示乐意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