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咸都,尚书令府】
荀彧站在巨大的地图前,身后的桌案上堆满了各种情报。
“这些天各位同僚将情报都汇总完了吧。”
陈群说道:“恩,韩国那边的情况我已经大致了解了。”
“徐庶你这边呢?”荀彧问道。
“莒国那边的情况也不复杂,他们正忙着应付卫国的进攻,自己还在内斗,所以无需多虑。”
“好,程昱大凉国的情况怎么样。”荀彧接着问道。
程昱皱眉说道:“荀大人,大凉国的情况不容乐观。”
“此话怎讲?”
陈群也赶忙问道:“怎么?这最弱的大凉难道是最难对付的?”
徐庶也马上开口:“仲德兄,说来听听。”
“仲德你来给我们说说吧。”荀彧转身坐回位置。
“那就请各位同僚一起看看,想想如何应对吧。”
程昱起身走到了地图前,开始发言。
“如今我秦国大军被阳平这座城池阻拦,城内有守军六万八千人,而主公麾下仅四万四千人。”
“若是强攻必是死伤惨重,不利于之后的战略推进。”
“同时锦衣卫的情报显示,大凉国内正在紧急动员,至少还有十万生力军会奔赴各地战场。”
“如今,曾国不说能帮我们拖出大凉了,不被反攻到国内就不错了。卫国现在又把重心放在对莒国上只想维持现在的战线,那么最后这十万人十有八九就是补充到同我们的这条战线上。”
“他们这是打算拼命啊。”徐庶说道。
“何止是拼命,这是把还向着他王室的氏族全榨干了。要是把这些人消灭了,我想大凉国也是要不攻自破了。”陈群说道。
程昱问道:“长文兄此话怎讲?”
陈群笑道:“他大凉战神伍壬为何一直在曾国战线不来同我秦国作战,无非就是想保存实力待日后另寻时机起事。大凉王连发五道王旨召其带兵北上,他都以曾国战事吃紧为由不听召不发兵,他大凉王特使一到,曾国战线就崩溃连丢数城,特使一走这些丢掉的城池伍壬又能打回来。”
“你们说他伍壬什么心思?”陈群问道。
荀彧补充道:“我这确有一份有意思的情报,你们知道为什么曾国表现的如此不堪一击吗?”
徐庶笑道:“我猜是伍壬和曾国达成了某种协议吧。”
荀彧笑道:“元直说的大差不差,曾王许给了伍壬曾国大将军一职,但伍壬这个人极看重声望却又对现在的大凉王极其不满,所以他遣人秘密告知曾王拒绝了这一职位,不过达成了另外一项协议,待秦国或卫国的大军攻破凉都后,他马上起兵勤王令立新王再造大凉,曾国只要助其便会在事成后赠与边境十城作为酬金。”
徐庶又笑道:“愚蠢至极,与虎谋皮。”
而后接着说道:“如此一来,他伍壬虽是维护了其大凉臣子的表皮,但里子里也是一个叛贼。他这一行径逼的大凉王掏空了家底,何况这十万大军也就是一群虾兵蟹将,根本不足为惧。”
“只要十万大军没了,大凉国上下不知道会冒出多少义军,都不用我们动手,大凉国就会亡于义军,他伍壬救驾又如何,凭他那点兵力能撑多久,民心尽失另立新王又何用。”
“阳平一破,再施计灭了这十万大军,大凉国不攻自破。”
程昱还是摇了摇头补充道:“如果事情真的这样就好了,我也不至于那么烦。”
“怎么?还有高手?”徐庶皱眉问道。
“大凉氏族怎么可能只有十万大军,大凉王为了以防万一还留了十万人固守王城。”程昱说道。
“就这?”徐庶不解。
“对啊,不是十万大军而是二十万大军。”
“害,我还以为是什么呢,管他十万还是二十万。”徐庶松了口气接着说道:“只要我们知道他伍壬有另立新王的心,那他就是我的好队友。”
“大凉王又不傻,与其说这十万大军是留着拱卫王都的,不如说是留着防伍壬的。”
“如此看来,真的要同之前主公决定的一样,攻下阳平后再占了淇关以两川之地作为我秦国对大凉第一阶段战事的终章。”
说完徐庶想了想说道:“既如此,那就让主公巩固好淇关防线后,转而攻伐莒国吧,同卫国一道夹击莒国将莒国先灭了先,这样一但大凉或是韩国战事有变都能马上做出反应。”
随后问陈群:“白起那边到底怎么样了,韩国一点反应都没有吗?”
陈群亦是叹气道:“他那边就是一个无底洞,四十万人级别的难民,国内的存粮每天都在不停地往他那边运。”
“韩国人现在固守边境,阻止这些难民入境,据锦衣卫的情报所示,每天韩国人秘密屠杀的难民都在千人之上,无数难民饿死在城下发烂发臭他们都不管不顾。”
“这也就是为什么韩国人不派兵来攻的原因,但凡大军出动,后勤每天面对的就是数万饿疯了的难民,所以韩王宁可退守也不进攻。”
荀彧听完后问道:“那为何他韩王不派兵支援莒国?”
陈群回答道:“他巴不得莒国和卫国两败俱伤他好坐收渔翁之利,我们秦国又被难民牵制也是分身乏术。”
“所以我说,就应该尽快结束同大凉的战事,毕竟有盟约在,回兵先和卫国一起灭了莒国才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徐庶说道。
荀彧问道:“仲德、长文你们两人对元直的想法怎么看?”
程昱说道:“我是赞成元直兄的想法的,必须马上停止同大凉的战事转攻为守。”
“长文你呢?”
陈群思索片刻后点头:“韩国虽说现在没有动手,但六国之中唯有他还没有多大损失,我估计韩王会在卫国同莒国作战的某一个关键时刻突然发兵威胁卫国,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所以还是得尽快回兵。”
“恩,那好我稍后回信一份给主公将各位的建议告知。”
“那既然定好了大的方向,我们得想想怎么帮助主公攻下阳平了。”荀彧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