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面对如此状况,即便心底再多不满也无暇表现出来,只是严厉地质问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怎么会这样?谁来告诉我?”
整个房间里没有人敢于直接回答,一片死寂。
最终还是谢沉星硬着头皮走上前去,跪在地上说道:“奴婢叩见皇后娘娘,事情是这样的……当时奴婢就跟在王妃身后不远处,看得清清楚楚,本来好端端前行中的步辇突然之间有一侧支撑柱断掉,然后就失去了平衡,结果造成王妃摔下。”
当时那一幕发生得太快太突然,根本没有时间去反应并及时救援,只能眼睁睁看着悲剧降临。
原本低矮并不算高的步辇对于一个健康的普通人而言顶多也就算是磕碰而已,但崔氏肚子里还孕育着未出世的生命,这样的撞击显然已超出了母体所能承受的安全范围。
再加上流血不止的情况来看,腹中胎儿怕是已经很难保住性命。
听完此番叙述,皇后的脸色瞬间变得更加阴沉难测,“那么问题来了——完好的步辇究竟为什么会突然间断裂?”
她语气冷冽,充满质疑。
“给我查个水落石出!必须弄明白到底是哪个人胆敢如此胆大妄为、图谋不轨!”
站在旁侧等候差遣的一名贴身侍女连忙恭敬应声表示领命,随即迅速离开房间向外走去执行调查任务去了。
皇后心里烦躁极了,明明是她亲自派去接崔氏的人,如今看来倒像是自己亲手将她的孙子推入险境,这种背后捅刀子的手段简直让她忍无可忍。
说是意外?
皇后根本就不相信这只是单纯的巧合。
皇宫里的物件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检查的,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就出问题呢?
当年作为东宫太子妃的时候,她也是经历了多年的明争暗斗,靠着生下了两个嫡子并且利用自身的手段才逐渐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在这样一个对她来说应该欢庆的日子里,居然有人借着她的手伤害到了她的亲孙子,想到这里,皇后的神色越发阴沉,冰冷的眼神里似乎有寒冰在凝结。
原先跟随着皇后一起走进殿内的太孙妃沈氏,在这个时候开口说:“我听闻前两天端午节那天,晋王府那边姜侧妃刚刚诞下一个女儿,结果今天晋王妃一入宫,却不巧在路上摔倒了一跤,肚子里怀着的孩子就这样失去了……”
说到这里,沈氏故意顿了顿,并用充满暗示意味的眼神看向皇后,“母后,难道晋王真的命中注定无法拥有自己的孩子吗?”
“够了!别再说了。”
皇后被激怒,生气地呵斥道,“现在这个关头你还在那里添油加醋乱嚼舌根!就算晋王的确子女缘薄,但至少人家还有能力生育吧。你自己不能生也就算了,居然还不允许别人怀上。”
沈氏闻言立刻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声求饶起来:“母后,请息怒,确实是儿臣一时失言,请您大人不计小人过,原谅我的无知吧。”
早先时候,因为其大哥因涉及谋反被牵连而遭到萧岐抓捕入狱之事尚未平息,加上后来又恰逢先前重病卧榻的老皇帝驾崩离世,导致这件事情至今都没有彻底处理完毕。
因此对于萧岐这位新任皇帝的做法,沈氏内心里其实积攒了很多不满情绪。
好不容易找到机会自然想要狠狠打击一下对方气焰。
即使遭受到关于自身缺乏生育能力方面的责备指责,沈氏也并未显得多么在意;因为她始终认为真正问题根本不在自己这里,而在与丈夫萧寻身上,他才是真正造成他们夫妻俩一直未能得到子嗣继承人的根源所在。
这样想来,即使受到点指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不会被休弃。
不过这句话,在皇后的脑海中留下了一个深刻的阴影。
萧岐,他的子嗣运势非常差。
这番话的确深深触动了皇后的心。
她的大儿子无法生育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萧岐也是同样的情况,那她可真的就彻底绝望了。
不管是意外还是人为因素,萧岐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出现问题,确实显得他后继无人,后代缘薄。
原本她还在期待将来可以将萧岐的儿子过继给太孙,现在看来这条路也是行不通了。
谢沉星依旧跪在原地一动不动。
皇后没有叫她起身,因此她只能保持着这种姿势,直到听到皇后开口才敢动弹。
幸运的是,此时太医已经检查完晋王妃的情况,并且出来说道:“报告娘娘,晋王妃肚中的宝宝情况堪忧,恐怕支撑不住了。”
“这是什么意思?”
皇后有些焦急地问道。
“我们只能尽快安排接生。”
太医认真地解释着。
“能不能确保皇子的安全出生?”
皇后又紧接着追问了一句。
太医无奈地看着她,轻声说:“王妃怀胎已将近七个月了。俗话说,七活八不活,这种情况还是要看天意如何才能做出决定。”
“什么天意不天意,我要你们保证让小皇子平安出生。”
皇后说完这番话时语气里明显带着怒气,接着又下了一道命令。
在整个过程中她完全没有提到关于崔氏的生命安全,因为在皇室的眼里,哪怕是早产的皇家孩子同样是非常宝贵的。
见此情景,太医只好点了点头,表示会尽力而为。
等到那个太医的身影逐渐消失于视线之外,皇后这才发现谢沉星仍然跪在那里没有动。
于是她挥了挥手示意让她站起来:“你今天的处理还算不错,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够表现得很沉稳。”
谢沉星心中不由得暗暗松了一口气,连忙恭敬地回答:“多谢皇后娘娘的宽恕。”
慢慢站起来时,腿还有些麻,但不敢表现得过于明显,生怕被人看出自己的疲惫。
宫里的医生和助产士们进进出出忙个不停,之后皇后特意安排其他人去询问朝廷那边的消息,“早朝结束了就请晋王来。”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
一名宫女领命离开了,脚步声渐行渐远。
另一方面,朝廷上也没有后宫那么复杂,但仍处于动荡状态,气氛紧张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