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图的脸涨得通红,迟疑片刻后硬着头皮说:“没有武器,怎能保护我们的子民?”
“没错,我们购买兵器是为了自卫,并非为了攻击他人。”
“世道险恶,不可掉以轻心呀。”
“秦国久安,不了解草原上的纷争,这是我们不得已的做法。”
六国使节收敛了原先的贪婪面目,转而换上一副虚伪的笑容。
表现出些许疑惑:“是这样啊。”
“前两年草原发生严重的白灾,匈奴各部遭受饥寒,不得不南下劫掠秦境。”
“我亲眼见过被送往咸阳的匈奴俘虏,个个面黄肌瘦,形容憔悴。”
“眼下正值秋季,寒冷将至。你们用宝贵的牛马换粮食和衣物才对,却换来武器,情况想必很紧急。”
这番话显得不太友善。
六国使节感到尴尬又恼怒,勉强笑着应承。
接着解释道:“不巧得很。”
“秦国民众依赖农耕生活,即将迎来丰收。内务府现在最重要的是保证农业工具和水利设施的供应,武器生产已经大幅减少。”
“不如这样,我会检查一下库存,再给你们分配一些。”
善意地说。
阿克图忍不住问:“侯爷所说的分配方法是什么?”
装作不明白他的意思:“这些就交给你们自行商讨吧,我不便干涉。”
阿克图转向其他五个部落的使节:“那就按各部人口分配,如何?”
“这才是公平的方法。”
有人马上反驳道:“如何确定各部人数?如果他们声称有十万户,我们能相信吗?”
“族人四散放牧,谁也数不清人数。”
“最公正的方法是六部平均分配!”
有人则提议:“靠近危险地带的部族,应该多分些。”
看着他们激烈争论,悠然地继续品茶。
据说狼进化成狗的过程中,关键一步是接受了人类提供的食物。它们开始服从饲养者的指令。
让你们争吵吧,总有一个部族会愿意为大秦效劳。
大秦精铁武器早已展示了其惊人的威力,此时匈奴各部正处于动荡局面。僧多粥少,争夺尤为激烈。
头曼部虽然势力最强,但毕竟双拳难敌四手。
阿克图一时冲动,提出通过决斗来决定武器归属。
陶淳见势不妙,向 挤眼示意:“大人,快制止吧。”
却毫不在意地吃着糕点。
“让他们打吧。”
“你这礼部尚书真不称职。”
“要尊重他们的习俗啊!”
陶淳着急地问:“万一死了人怎么办?”
漫不经心地说:“陶大人帮我做个见证,这次可真的不是我下的令。”
终于皱眉:“陶大人拿的是国家的薪水呢,别担心太多。”
陶淳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这会儿提这事有用吗?”
眼看局势危急, ** 无可奈何地说:“大家都坐下来冷静冷静。”
阿克图迟疑了一下,其他人松开拳头。
他们一边整理衣袍,一边勉强坐下。
批评道:“你们所谓追求和平的心并不纯粹。”
“若是把武器卖给你们,恐怕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阿克图直接回应:“武力是维护秩序的方式,这是另一条和平之路。”
其他使节不敢附和,只是幸灾乐祸地看着。
唉声叹气,提前断言了某些部族的命运。
提起“佛法”,这让众人摸不着头脑。
让所有人回去休息,表示以后再议兵器采购。
使节们立刻焦虑起来。
买不到武器该如何向各自部族交差?
“稍等一下。”
强调说:“你们需展示出渴望和平的真诚态度,我才好决定。”
特别强调“诚意”这个词。使节立刻明白含义所在。
“娄烦部一向对秦友好,从不曾侵扰秦国领土。”
“我们会尽力表现出诚意给侯爷看。”
娄烦部一直离边境较近,哪敢随便入侵!
早知道,他们的抢掠对象主要是西去商人,偶尔还会有冲突。
你还想装什么清高君子!
“其他五部纷纷
“这般基础的事都无法明白,六部想要有所建树恐怕是妄想了。”
张成点头应和:“确实如此。”
“刚才那些人叫嚣喧闹,拳脚相加,一个个红光满面,想必心底还暗自得意呢。”
“那位像是守护山林的虎,这位宛如锐利的老鹰,还有那位像孤傲的狼……”
他突然神情严肃,看向一位举止婀娜的贵妇投去了欣赏的眼神。
“侯爷,还有什么比喻吗?”
赵良催促道。
“还有……像只乖巧的绵羊。”
李丞相接着说:“殿下派来了几百青壮年来内务府进修。”
“你去安排好他们的一切,并考察其才能。让墨流苏根据个人情况进行教学。”
赵良恭敬地接受任务,走了几步后正好与丽婉夫人相遇。
“妾身见过赵大人。”
“夫人见礼了。”
互施礼后,丽婉夫人带着微笑走到一旁。一阵幽香传来,让赵良不禁吸了吸鼻子。
“侯爷好雅致啊!”
大雨过后,天空放晴。
王玄随口问道:“扶桑的情况,子安可有什么回报?”
丽婉夫人答道:“佐渡岛上发现了如铜盆般大的赤金,已经派人送回了京城。”
“现在贡船离咸阳不过数日之程,信使已先行回来。”
“铜盘大的天然金块?”
“的确不假,子安从不曾开这种玩笑,”丽婉点头道。“凡是有金砂的地方,常会有天然的大块金属。”
王玄恍然大悟:哦。
如今正值公元前两百年,地面未被大规模勘探开发。即便文明发达如秦朝,也有不少未曾踏足的地。所以发现金银宝石并非常事。
“子安的书信里有几句加密的话。”
“倭民归附者颇众,惶恐不安。”
小声传入耳中的密语令他深思熟虑。随后检查四周,才再次开口。“不必忧心,远在东海彼端也难逃皇宫的眼线。”
丽婉轻声回应,担忧仍挂在心上。“万一引起陛下误会……”
王玄安抚她,“朝廷不会因这等小事怀疑。”
“真可谓‘是金子总会发光’。”
“我相信子安的才干。”
丽婉盯着门,心虚反驳:“他不过是靠大秦威名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