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到废品收购站的东西早就不知道被翻了多少遍了。
桌子腿都是被敲断了再送过来的。
搜刮的程度干净得吓人。
更别说最后还有人经手检查。
赖嘉欣不想去冒这个险,更别说是在明眼看着就不会有收获的情况下。
没有必要,她都不准备去废品收购站了。
接下来几年的主流思想早就已经出现了。
以后得万分注意才行。
赖嘉欣摸了摸挎包里放着的**书,心里才能放松些。
她现在每天都揣着书出门。
家里的堂屋桌子上更是摆了一本。
一家子把里头的话背得顺溜得很。
不敢再多看多耽搁,赖嘉欣骑着自行车就往家赶。
往些年她还时不时带着几个孩子来县城里玩,今年却没再带几个崽来了。
村里平静多了,还是在村里待着吧。
赖嘉欣心想。
殊不知临溪大队也即将迎来新的人员。
还算平静的大队将会变得热闹许多。
或许赖嘉欣预料到了,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比她想得还要快。
“知青!”
赖嘉欣惊呼。
她们大队这么快就有人分配下来了?
“是啊,听说是城里的青年,也不知道脾气都怎么样。”
爱芳婶子面上有些担忧。
显然对于这突然的消息感到不适应。
尤其是在这就本就不平静的情况下,大队再来几个外人,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既然是下乡来建设的,说不定都蛮厉害的。”
头一次接触到知青这个词的春花不以为然。
话里还蕴含着对城里人的憧憬。
“你说是不是?嘉欣。”
转头寻求赞同。
“应该吧,我也不知道。”
赖嘉欣语意不详地说了一句。
心情不像爱芳婶子那般担心,也不像春花这么乐观。
不过……能分到她们大队的,条件应该都不太差。
毕竟临溪大队可不算偏僻,离县城近不说,条件也是不错的。
大队里的人绝大多数都勤快得很。
每年交完公粮,家家户户剩下的粮食大多都是够吃的。
只要当年没有偷懒的话。
像是其它村子里还会出现的饿死人的现象,这几年她们大队可没有。
能在这个时候分到这的知青,要么家里有点门路,要么就是运气好得很。
其中,后者可能性不大。
心思灵敏一点的,又不是傻子,自然会早早安排好门路。
至于人到底好不好相处,这谁能知道。
“等人来了就知道了。”
爱芳婶子略带忧虑地说着,接着便匆匆离开了。
她还有点事要去忙。
赖嘉欣也没留她,只是心里琢磨了一下。
也不知道这知青来了,是住在哪?
临溪大队可没有什么空房子。
至于地主留下来的屋子什么的,也没有。
就算有的话,怕是也在困难时期,被扒光了瓦片,有点用的都被拿走了。
现在整个大队,几乎都是贫农。
定cF的时候,有几家险些被定为中N。
但都尽力靠着各种方法撇开了。
个个能哭得多穷就有多穷。
听到富字,大家都坐立难安。
这种情况也是真的头一次。
当时的场景还挺荒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