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尚在惊愕之中,仿佛被寒风骤停时凝固的冰凌,呆立当场,未及回味前番波澜,皇上那威严而沉稳的声音再度响起,如同春雷炸响于冬日寂静之中:“晋王,德才兼备,朕心甚慰,今册封其为太子,择日入主东宫,以承大统。”言罢,目光转向一侧,继续道:“至于轩辕澈,则封为宁王,赐府邸——宁王府一座。”
此言一出,大殿之内,众人神色各异,心绪难平,仿佛春日里突遇寒风过境,心头笼上一层阴霾。今年大梁的开年,确是不凡,先是太子风云突变,如今又是晋王跃居东宫,种种迹象,无不预示着大梁朝堂之上,风云诡谲,难以安宁。
在这纷扰之中,贤贵妃的脸色尤为复杂,她秀美的眉头紧锁,眸中闪过一丝不甘与愤恨,几欲喷薄而出,却又强自压下。她苦心孤诣,终使自己的骨肉登上太子之位,却未曾想,一夜之间,风云变幻,所有的筹谋似乎都化作了泡影。她心中暗自思量,此事断非小玉一介宫女所能为,其背后必有高人指点,而那高人,除了皇后,又能有谁?只是,岁月流转,旧事难追,加之小玉已魂归九泉,死无对证,想要扳倒皇后,无异于痴人说梦。
然而,贤贵妃素来心思玲珑,转瞬间,一抹狠厉之色在她眼底掠过。她深知,此事虽久远,但绝非无迹可寻,江丞相,那个道出此事真相之人,或许便是解开这一切谜团的关键。只是,江丞相身为皇后一党,岂能轻易吐露真相?但,人心难测,利益为先,若能借此事在皇上心中种下猜疑之种,江丞相为了保全自身相位,未必不会与皇后划清界限。到那时,真相大白于天下,不过是时间问题。
念及此处,贤贵妃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那笑容中既有算计得逞的得意,亦有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期许。她轻轻抬手,以袖掩口,轻咳一声,神态自若,仿佛方才的惊涛骇浪,不过是一场过眼云烟。
皇上见话已传达到位,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大手一挥,示意众人散去。众臣领命,纷纷行礼退出了大殿。一出大殿,各位官员便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四下议论纷纷,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紧张气氛。特别是轩辕澈一党,他们神色凝重,暗中联络,低声商量着对策,显然是对皇上今日的决断感到不满和担忧。
苏云瑶也随着轩辕烨一同离开了皇宫,走在回府的路上,她的心中却难以平静。回想起在大殿中,苏云绮那怨毒的目光,她的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涟漪。她转头看向轩辕烨,轻声说道:“烨哥哥,我总觉得心绪不宁,好像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那苏云绮谋划了这么久,她不可能会轻易地接受现实,就此善罢甘休的。”
轩辕烨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他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凝重。他轻轻拍了拍苏云瑶的手背,以示安慰,同时点了点头,认同了她的看法。“你说得对,瑶瑶。此事绝不会如此轻易地结束。就凭贤贵妃和轩辕澈这两人的行事风格来看,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会制造出更多的祸端来。”
说到这里,轩辕烨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今日回去之后,我们必须时刻紧盯着贤贵妃和轩辕澈的一举一动,绝不能让他们有任何可乘之机。同时,我们也要做好防范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苏云瑶闻言,心中稍感安慰。她知道,有轩辕烨在,她总能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全感。她轻轻地点了点头,目光中透露出坚定与信任。
待众人都散去后,金碧辉煌的大殿内只剩下皇上与贤贵妃两人。贤贵妃泪眼婆娑,声音中带着无尽的委屈与不甘,向皇上哭诉道:“皇上,臣妾好不容易养大的儿子,如今却被那江丞相说成是被人掉包的。这世间哪有那么容易换孩子的事情,若非有人暗中指使,臣妾说什么也不信。这江丞相查到真相后,也不先来通知皇上和臣妾,却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布此事,让臣妾和澈儿颜面扫地,这江丞相其心可诛啊!”
贤贵妃边说边窝在皇上怀里不停地抽泣,泪水打湿了皇上的衣襟,她表现得极度伤心,仿佛整个世界都崩塌了一般。
皇上轻轻拍着贤贵妃的后背,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安慰,意味深长地说道:“爱妃切莫忧心,朕也知道这背后之事绝不会如此简单。皇宫戒备森严,哪有那么容易便能将孩子掉包。这背后定有人居心叵测,妄图制造事端。这件事,朕绝不会善罢甘休。至于那江丞相,哼!他今日之举,分明是不把朕放在眼里,他的账,朕迟早会跟他算的。”
说到此处,皇上的眼神变得凌厉起来,他望向丞相府的方向,眼中闪烁着寒光,仿佛能穿透重重宫墙,直视那权倾一时的江丞相。他的语气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一阵寒意。
贤贵妃闻言,嘴角上扬,她紧紧依偎在皇上怀中,仿佛找到了最后的依靠。她知道,她的目的已达成,皇上只要心中有疑,这件事,皇上定会查个水落石出。于是,她擦干眼泪,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让皇上看到她懂事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