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凌风闻言,心中涌上一丝酸楚,他走上前,轻轻握住老妇的手。
低声安慰道:“大娘,我明白你们的难处。
我们并不是强制收税,而是希望通过大家的交易,为城中重建筹集些许经费。
如果您有余粮,或是手工制品,可以拿来市集交换所需的生活物品,不用担心交不起税的问题。
若是有困难,我们会酌情考虑,决不让任何一个百姓陷入困境。”
老妇人听了他的话,眼中闪过一丝泪光,微微点头:“赵大人,您真是个好人,若是有您在,我们这些百姓也能有一线生机。”
他们选中了靠近主要街道的宽阔地段,这里曾是城中最大的市场。
虽然被战火破坏了许多,但经过稍加清理,依然可以重整出一片开阔的交易场所。
两人一早便带领手下的文吏和工匠来到现场,踏勘地形,测量摊位位置。
赵凌风一边走,一边指点着地上的泥土,心中勾画着市集的模样。“这里可以划分成几条交易主道,方便百姓进出。
把靠近入口的地方规划成食品区,这样方便人们找到吃食,也能吸引更多人。”
齐睿安点头赞同,又指了指靠后的几片空地:“那边不如划为手工艺品区,可以摆放一些小摊位,出售百姓们自制的竹器、布帛之类的物品。
再留一片地方作为交流区,设一些长凳和木桌,让百姓们可以坐下来歇歇脚,聊聊天。”
随后几天,在两人的指挥下,工匠们和百姓们一起开始了简单的搭建工作。
赵凌风走到一块空地上,用脚在地上划了一条浅浅的线,标示出摊位的边界。
随后转头吩咐随从,“用木桩和绳子标明摊位的区域,每个摊位大小统一,方便摆放物品,也能让市集显得整齐有序。”
百姓们纷纷围了过来,怀着好奇和期待的心情看着赵凌风和齐睿安的规划。
一位年迈的老汉抚摸着一根刚插好的木桩,笑着说道:“两位大人费心了,有了这市集,咱们这些百姓总算能卖点东西,换点粮食回家了。”
齐睿安微微一笑,拍拍老汉的肩膀,温和地说道:“老伯,市集的开放不仅是为大家提供个地方,也是希望你们能在这里找到一线生机。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让这座城恢复往日的繁荣。”
随着市集的规划逐步成形,各类区域被明确划分出来。
靠近入口的食品区,设立了几个长条摊位,专门售卖百姓们自己腌制的菜肴、干粮和自家酿制的米酒;
手工艺品区则摆放着各种竹器、陶罐以及手织的布匹,摊位虽然简陋,但每一样物品都透露出百姓们精湛的手艺。
再往后,是一个小小的交易交流区,几张简易的木桌被放置在阴凉处,供人们稍作歇息,互相讨论物品的价格和交换的条件。
在市集中央,一棵老槐树的枝叶张扬开来,遮蔽了一片难得的清凉。
赵凌风和齐睿安特地在这里设立了一个“信息墙”,上面张贴着公告和交易需求,方便百姓们发布自己需要的物资或出售的货品。
一位年轻的女子在信息墙上贴出一张纸条,写着“出售手织布帛,可换大米或盐”,她轻轻抚摸着纸条,眼神中带着几分期盼。
终于,市集的规划和搭建工作完成了。
第一天的市集开放日,清晨的阳光洒满了街道,百姓们早早便聚集在入口处,带着各自的物品准备摆摊。
赵凌风站在入口处,笑着对人们说道:“大家不用急,按照区域摆放物品,每个人都有位置。”
这时,齐睿安走上前来,朗声补充道:“各位,今日市集的开放,是为了让大家逐步恢复生活。
若是有手艺的工匠,可以展示技艺,百姓们也可以通过交易改善生活。
至于税收,我们会根据摊位的大小和物资的种类进行收取,不会让大家有太大的负担。”
随着齐睿安的话语,百姓们逐渐聚拢过来,低声议论着。
一些年轻人摩拳擦掌,似乎跃跃欲试,而更多的人则是带着观望的心态,不敢贸然行动。
终于,有一位青壮年男子从人群中站了出来,拍了拍胸膛,大声道:“赵大人,齐大人!
我家里有些自制的竹器,虽然不值什么钱,但若是能用来换些粮食或布匹,解我家里的燃眉之急,我愿意试试!”
赵凌风欣慰地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好!就从你开始,让大家看看,市集的开放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有了第一个人带头,市集逐渐热闹了起来。
一时间,市集渐渐热闹起来。
食品区传来淡淡的米酒香气,一位老妪端出一盆腌制的酸菜,放在竹篮里小心地摆好;
手工艺品区的年轻匠人们则将竹器、陶器依次排开,彼此相互比较着手艺。
一位少年将自家做的木梳整齐地摆在摊位上,脸上带着几分羞涩和期待.
向过路的客人低声介绍道:“这梳子是用本地的老山木做的,不易折断,能用很久。”
赵凌风与齐睿安并肩站在市集的一角,默默观察着百姓们的反应。
看到市集的热闹场面,两人相视一笑,彼此心中涌上一股欣慰与满足。
这不仅仅是一个交易场所,更是百姓们重新建立生活联系的桥梁,是城中恢复生机的第一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市集中的气氛逐渐升温,百姓们的交流越来越多。
人们不仅仅是来交易物品,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回了久违的邻里情谊。
一位老妇人拿出家中最后一点米粉,换得了一条温暖的旧围巾,微微笑着道谢,她的手轻轻抚摸着围巾,眼中透出温暖的光芒。
市集中心的信息墙前,几个百姓正在查看张贴的交易信息。
有的在寻找木柴,有的在出售粮食,大家低声交谈着,时不时指点着张贴的纸条。
一个小女孩拉着母亲的手,指着一张写有“出售竹篮”的字条,笑着说道:“娘亲,我们也可以做竹篮来卖呀!”
看到这一幕,赵凌风心中暖意涌动.
自己努力没有白费。
这个市集不仅提供了物资交换的平台,也让百姓们重新焕发出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
齐睿安站在一旁,目光沉静地望着这片新生的繁荣,轻轻说道:“赵兄,你看,这便是民心所向。”
赵凌风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
仿佛看到了赫沙城未来的复兴与繁荣。
市集在欢声笑语中渐渐收尾,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满了整个街道,给人们的脸上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百姓们带着交换所得的物品,满心满足地离开,市集中余留着交易和谈笑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这一天的喜悦。
赵凌风和齐睿安站在高处,目送着人们陆续离去。
夜幕渐渐降临,整个市集的轮廓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温暖而充实。
偶尔还能看到孩子们围绕着摊位嬉戏,久违的欢笑声飘荡在空气中,让人倍感温馨。
齐睿安走到赵凌风身旁,低声道:“赵兄,市集的运作初见成效,若能持续下去,我们的重建经费也会逐渐充实。”
赵凌风微微颔首,目光中带着几分欣慰:“睿安,多亏了你的建议。
若非如此,我也不知该如何在百姓与重建之间找到平衡。
你看这些百姓,他们的脸上终于有了几分生气,似乎又找回了往日的那份希望。”
齐睿安默默点头,看着市集中热闹的景象,心中涌上一股暖意。
这场市集的成功不仅仅在于筹集经费,更重要的是重新唤起了百姓的生活信心。
在战争的阴霾下,他们并没有失去对未来的渴望。
而是在重建的过程中,逐渐找回了属于他们的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市集的规模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了进来,摊位的种类也日益丰富。
从一开始的生活必需品,到后来的各类手工艺品。
甚至有百姓开始贩卖家中的特产,市集的繁荣逐渐成为了城中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赵凌风和齐睿安也不断调整税收标准,确保税收合理且不会成为百姓的负担,同时也保证了重建的经费来源。
一日,赵凌风和齐睿安再次来到市集中巡视,看到百姓们热情高涨,摊贩们喊卖的声音此起彼伏,心中不由得一阵感慨。
他们并肩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看着这个曾经一片荒芜的城市,如今正在逐步恢复生机。
赵凌风停下脚步,望着远处正在交换物品的百姓们,深吸了一口气,轻声说道:“睿安,这一切,都是因为你的智慧和决断。
如果没有你的建议,我恐怕也难以做出正确的决定。”
齐睿安摇摇头,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赵兄,我们本就是同舟共济。
市集的兴起,是因为每一个百姓的努力,是因为我们有幸能够为他们提供一点帮助。”
两人相视一笑,目光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在清晨的微光中,古锦岩站在赫沙城议事堂的中央,目光扫过眼前四位富商,神情冷静而威严。
沈万福、胡公望、朱大昌、林清雅——他们是赫沙城中的重要人物,各自掌控着一个行业的命脉。
城中的动荡让他们的生意一度陷入低谷,市场萧条,百姓哀声四起。
古锦岩深知,振兴经济、安抚民心,少不了这些人的配合。
她微微颔首,用平稳的声音说道:“各位,感谢你们今天能来。
眼下城中市场萧条,百姓艰难。
正因为如此,我希望大家能同心协力,共同制定新的市场规则,带头恢复交易。”
一旁的沈万福,年过五旬,面容略显沉稳。
他微微眯着眼,颇有兴趣地端详着古锦岩,似乎在权衡她的用意。
片刻后,他用略带怀疑的口吻问道:“古大人,我们商人做生意,自然以利益为先。
如今市场混乱,投入反倒容易亏损。
请问古大人,此时让我们投入,是要怎样的回报?”
古锦岩目光一凛,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沈老爷说得对。为了激励大家,我们会在税收上给予适当优惠,前期也会扶持资金,保障大家的基本利益。
但同时,我也会严厉打击那些妄图扰乱市场秩序、暗中操控交易的人。
只有市场规范,才能为大家的投入保驾护航。”
胡公望微微点头,手中折扇轻轻一摇,露出几分满意的神色:“古小姐说得不错,市集若是无序,谁敢轻易投资?
如果能规范市场,让我们这些商人少些后顾之忧,我自然愿意带头开张。”
古锦岩捕捉到胡公望的表态,嘴角微微一扬,继续说道:“胡老板说得正是我所想。
赫沙城的市场需建立在公平、公开的基础上,各位作为行业领头人,若能带头规范经营,将不仅能恢复商机,更能让百姓信任市场。
今日起,商会中所有人都必须签署市场规则,同意规范经营,并带头遵守,确保市场公平。”
朱大昌粗犷的嗓音响起:“古小姐,此举虽好,可若真有人私下扰乱市场,谁又能管得住?
如今暗中囤货、私自抬价的多了去了,若不严惩,怕是很难堵住漏洞啊。”
古锦岩点头赞同,眸色沉了几分:“朱老爷说得没错。
所以,针对那些暗中扰乱市场的行为,我们将联合巡捕衙门,一旦发现,便会重罚,绝不手软。
我承诺,各位商人的利益会在规则之内得到保障,但谁要是踩了底线,必将受到严惩。”
四人面面相觑,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
林清雅抿了抿嘴角,轻声说道:“古大人若真能做到公平公正,我们自当鼎力支持。
但希望到时不仅仅针对那些小商小贩,也能一视同仁,无论是谁违规,都当严惩。”
古锦岩坚定地点头:“林老板放心,既然订了规则,便是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绝不徇私。
赫沙城要复兴市场,这一点尤其重要。”
她的话掷地有声,几位富商对视片刻后,终于纷纷点头。
古锦岩微微松了口气,接下来,她必须确保这些规则能贯彻执行。
几日之后,市集上迎来了重新开市的日子。
在赫沙城中央的广场上,沈万福亲自率领商队,带着各式新货,在市集中布置整齐的摊位。
他的货物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百姓围观。
而在另一侧,胡公望的绸缎摊位上,五彩缤纷的丝绸在晨光下流光溢彩,立即吸引了城中富商贵妇的目光。
朱大昌的地产事务所前,挂出了“低息租赁”优惠,吸引了许多寻求安置的百姓。
茶商林清雅则以“茶会”之名,在市集中设摊,免费赠送一杯茶水,宣传自己的新茶叶。
随着这些大商人带头开张,市集中逐渐热闹起来,久违的叫卖声响彻街巷,行人络绎不绝,市集上重新出现了交易的活力。
沈万福站在自己的摊位旁,看着人流川流不息,不由得轻轻一笑。
心中暗自感叹:“古锦岩果然不凡,能够以强硬手段规范市场,又能用政策拉拢我们这些商人,真是年轻有为。”
然而,正当他准备安心之际,忽然瞥见几名巡捕从人群中挤出,将一名偷偷倒卖劣质商品的小贩带走。
旁边的朱大昌见状,哼了一声,对沈万福说道:“看看吧,这就是古大人的手段,动真格了。”
沈万福点头笑道:“也好,这样我们也能少些麻烦,省得被那些乱象牵累。”
不远处,古锦岩站在市集入口,冷眼注视着市集的秩序。
她特意让红页带队巡查,以确保每一处摊位都按规定摆放,不允许暗地里有人偷奸耍滑。
只有在规则之下,市场才能稳步复兴,而这些富商们的带头作用尤为关键。
几天过去,市集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商贾云集,百姓也开始对市场产生了信任。
古锦岩的心中涌起一丝欣慰,但她知道这仅仅是开始,若想长久维持,还需不懈的努力。
她将四位富商召来议事,再次商量具体的分工。
说道:“现下市场逐步稳定,但还需要继续推广。
沈老爷,你的商队可否多加宣传,吸引外地商贾前来交易?”
沈万福朗声应道:“古大人放心,我会尽力把消息传开,赫沙城未来可期!”
古锦岩点头,又看向胡公望:“胡老板,您在织布业中有极高的信誉,若您能制定统一的货价,将会减少恶性竞争,让市场更加稳定。”
胡公望深思片刻,点头答应:“古小姐所言有理,我会让手下的人严格按照定价来销售。”
随后的几日,赫沙城的市集逐步走向正轨,许多外地商贾被吸引而来,不少人慕名而至。
这些富商在古锦岩的带领下,逐渐形成了一套规范的交易流程,市集秩序井然,交易繁忙。
与此同时,古锦岩下令严格监察,对于扰乱市场的人,严厉惩处,不留情面。
古锦岩带头的改革不仅让商人们受益,也使百姓们对市场重拾信任。
人们口耳相传,无不称赞这位女子的果敢与智慧,赫沙城也因此声名远扬。
赫沙城的黎明来得总是迟缓,微风穿过厚重的城墙,带着一种让人心悸的寒意。
白霓裳站在城墙上,目光远眺着地平线,思绪却被拉回到几日前的审讯。
那些人最终交代出了崔玉斌的名字——这个曾经的赫沙城商人,如今却成为了城外一股小势力的头领,暗中破坏赫沙城的重建。
她心中浮现出一种复杂的情绪,有愤怒,也有一丝隐隐的痛惜,但她很快将这种情绪压在心底。
她知道,崔玉斌并非那种惯于正面对抗的人。
他在商场上摸爬滚打多年,深谙权谋之道,惯于隐身于暗处操纵一切。
而要将这样一个人捕获,光靠力量与威慑是不够的,她必须运用智慧,巧妙布网。
在审讯中,除了崔玉斌的名字,白霓裳还得到了一个重要线索:刘家商队。
这支商队向来在赫沙城内外经营日用品和粮草贸易,表面光鲜,背后却充满了难以捉摸的交易。
尤其是他们与崔玉斌之间的往来,看似简单的生意合作,实际上夹杂着更多的秘密。
白霓裳开始从刘家商队入手。
她没有急于公开审查,而是指派叶晴带领一支精干的小队,在夜幕掩护下潜入刘家商队的仓库,寻找可疑的证据。
夜色中,叶晴带着人穿行在漆黑的巷道里,小心翼翼地避开巡逻守卫,轻手轻脚地潜入那座仓库。
仓库内堆满了粮草和布匹,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旧的味道。
叶晴和她的手下一寸寸地搜索,最终在一堆看似普通的货物下发现了一些账簿和信件。
那些信件上,隐晦地提及“山外的朋友”——毫无疑问,这“朋友”便是崔玉斌。
而账簿上标注的奇怪交易数量则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些物资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商队所需的范围。
叶晴带着这些证据连夜赶回城内,将其呈交给白霓裳。
白霓裳仔细翻阅这些信件,眉头微蹙。
她看似平静,但指尖的轻颤还是暴露了她内心的波动。
这些信件透露出的,是崔玉斌与刘家商队密不可分的合作关系。
他们表面上做生意,实则互通情报,甚至从赫沙城内调运资源,支援城外贼寇的活动。
这个发现让白霓裳的心头一紧,愤怒渐渐燃起,但她迅速压下这股冲动——愤怒不能解决问题,她需要冷静。
若要抓住崔玉斌,必须利用他对赫沙城内情报的渴望。
赫沙城最近炎炎夏日而饮水和防暑物资成为了重中之重。
白霓裳敏锐地察觉到,崔玉斌和他的手下可能会利用这一点在补给上做文章,制造混乱。
因此,她决定从水源和防暑物资的供应链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