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中微公司14nm刻蚀机的首批订单准时交付了。\"凡星投资总裁李明杰兴奋地说,\"台积电非常满意,经过三个月的设备运行,各项指标都符合预期,准备追加30台订单。\"
李一凡正在半导体产业园调研。自从3月份14nm刻蚀机通过台积电测试以来,中微的发展进入快车道。这个由凡星投资控股51%的企业,正在用实力证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创新能力。
\"设备运行情况具体怎么样?\"李一凡问道。
\"各项指标都达到预期。\"中微董事长尹志尧汇报说,\"刻蚀均匀性控制在±1.5%以内,良品率超过95%。特别是在关键技术指标上,部分参数甚至优于同类产品。研发团队已经在为下一代产品做准备。\"
杨思涵博士向李一凡详细汇报了EdA软件的应用情况。这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设计工具已经在14nm制程工艺的研发过程中得到充分验证。\"从2008年回国至今,我们团队一直专注于EdA软件研发。现在这套系统在电路设计和验证环节的表现相当出色,特别是在14nm节点的设计验证方面,显着提升了研发效率。这为我们后续的技术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微芯片研发组组长许思华也带来好消息。作为前ARm架构设计经理,他对芯片设计有着深刻理解。\"在自主EdA工具的支持下,我们的芯片设计团队研发进展顺利。已经完成了几款专用芯片的设计工作,性能指标达到预期。\"
正说着,长鑫存储董事长朱一明匆匆赶来,带来了更多好消息:二期项目的48家配套企业全部投产,从晶圆制造到封装测试,从设备到材料,完整的产业链已经形成。
\"投产以来,良品率稳定在92%以上。\"朱一明说,\"特别是在高端内存芯片领域,我们已经打入国际供应链,获得了多家知名厂商的订单。这证明我们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已经得到国际认可。\"
这一系列进展让李一凡很是欣慰。2008年,当初投资中微公司时,很多人都说他冒险。但他看准了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机遇,坚持自主创新的道路。如今,从刻蚀机到EdA软件,从芯片设计到晶圆制造,星城的半导体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创新链条。
\"这才是真正的产业创新。\"李一凡说,\"不是单打独斗,而是要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现在我们不仅有了自己的刻蚀机,还有了自主的EdA工具,完整的研发生产体系让我们在半导体领域有了真正的话语权。\"
随后,李一凡专门召开了半导体产业发展专题会。星城产投董事长赵维康介绍了半导体产业园的最新进展。
\"目前产业园入驻企业已达156家,形成了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8家,高新技术企业86家。今年一季度产值达到180亿,同比增长65%。\"
李一凡对这个成绩很满意,但他更关心下一步的发展。\"现在要重点解决三个问题:第一,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保持技术领先优势;第二,加快人才培养,建立创新人才梯队;第三,完善产业生态,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研发投入这块,凡星投资会继续加大力度。\"李明杰说,\"除了支持中微的下一代刻蚀机研发,我们还准备在芯片设计领域布局。目前已经锁定了几个团队,都是从国际知名芯片公司回来的核心人才。\"
\"人才是关键。\"尹志尧说,\"现在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引进高端人才,特别是在EdA工具开发、芯片设计等关键领域。目前已经有超过200名海外博士加入团队。但人才培养体系还需要加强。\"
杨思涵博士提出建议:\"我们可以与高校合作,建立联合培养机制。EdA软件开发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更多年轻工程师。\"
许思华也表示:\"芯片设计领域也是如此。我们已经与几所重点高校建立了实习基地,选拔优秀学生进入研发团队。同时,我们的资深工程师也去高校开设专业课程,帮助培养后备人才。\"
对于产业生态建设,星城产投的赵维康提出了具体方案:\"我们准备设立50亿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上下游配套企业发展。同时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这些都很好。\"李一凡说,\"但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技术安全。现在国际环境复杂,要做好核心技术的保密工作。特别是EdA工具和芯片设计领域,一定要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会议还研究了产业园二期规划。新增用地2000亩,重点布局第三代半导体、高端芯片封装等项目。配套设施也将全面升级,包括建设国际学校、人才公寓等。
正在这时,中微公司又传来好消息:一个来自韩国的大型存储芯片制造商有意采购刻蚀机。这不仅是一个商业订单,更标志着中微的技术实力得到了国际认可。
\"我们的发展思路是对的。\"李一凡对陈启明说,\"关键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从2008年投资中微开始,我们就坚持自主创新的道路。现在看来,这条路虽然艰难,但方向是正确的。\"
散会后,李一凡专门找来李明杰,详细了解凡星投资在半导体领域的下一步布局。
\"除了继续支持中微和长鑫存储,我们在芯片设计领域也要有所突破。\"李一凡说,\"特别是在人工智能芯片、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要提前布局。现在有什么好的项目吗?\"
\"已经在接触几个团队。\"李明杰说,\"都是从国际大厂回来的核心研发人员,在专用芯片设计领域有很强的实力。准备投资10亿,支持他们在星城发展。\"
\"好!\"李一凡说,\"半导体产业不能有短板。从EdA工具到芯片设计,从制造设备到晶圆制造,每个环节都要突破。只有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才能真正实现自主可控。\"
当天晚上,李一凡一直工作到很晚。看着桌上半导体产业的各项数据,他内心充满信心。星城的半导体产业,正在从跟跑者变成并跑者,未来一定能成为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