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近4200家个股红盘,成交量继续1.5万亿以上,不过没有继续增加
成长科技,尤其是软件这一块位置很多已经突破了上证指数3600以上,港股也一样都最起码在上证指数3400-3500区间可以对标
目前可以说上证指数是比较落后的,因为这一波的核心是科技,确切一点讲是AI应用端的爆发,所以这方面谁权重股多谁就涨的多
也有很多朋友在期待上证指数补涨,大权重补涨,最终肯定会的,不过真的上证指数也补涨起来了,行情就必然到尾声了
因为主线是科技,是AI,软件这些,他们先到头,然后就是补涨,最终一起崩,不可能有无限上涨的行情,尤其是A股,h股,波段这么丰富的市场,更加没有长期一直上涨,都是有节奏,有波段的
不管什么行情,补涨的启动的就是说明确实没什么可以涨的,可以挖掘的AI,软件都已经涨到没办法接盘了,最胆大的一批接盘的人都不敢买了,才会发动补涨行情
短期肯定还是关注成长科技为主,然后顺带可以关注关注补涨方向,这两个都是行情风向标
目前来看上证指数还是有补涨空间的,就算短期调整也不会是这一轮行情上涨结束,大概率是中途调整调整,反而是以后到了3400-3500以后,成长科技都确实动不了,补涨板块也都启动了,那时候才是行情的结束,没有这么快
所以未来有调整还是有买点的,当然还想买到3150以下,这个有点难,短期不能那么贪心,除非你愿意等非常长的时间,不然有调整是可以参与参与的
拉升就算了,拉升加仓胜率不高
恒生指数关键看,这个点位以上是短期强势点位,需要每天维持赚钱效应,往上走短期性价比越来越低
长期当然还是看好的,长期不贵,看你怎么去处理手里的港股筹码
我自己来讲长期底仓肯定不动,浮动仓位会加速获利了结,以上不做太多留恋,只要继续拉升就不留幅度仓位,不是长期特别看好的资产都慢慢卖出
港股底部在不断提升,从1.8万以下越跌越买,到2万以下越跌越买,未来底部肯定还会提升,每次上涨以后,跌下来其实都很难再买到过去的低点,所以下一次可能还要提升一些底部区间,到时候大家也要懂得把握机会
杀跌肯定是机会,错过了等下一轮是需要时间的,最近很多朋友咨询要不要获利了结港股的问题,我认为短线博弈仓位是可以获利了结的,是不需要留恋的,往上走短期就没有那么安全了
长期底仓看你有没有,有看好的资产,持有很多次且继续看好的,当然不需要被行情行情,安心持有即可,港股在互联网,一些稀缺资产,品牌方面是很不错的,是A股市场上没有的,确实值得长期持有
所以看大家自己的投资习惯,并不是说所有仓位都需要获利了结,都需要做短线的
资金面来看券商,AI软件,dS概念股,It设备,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这些成交量最大
软件,应用方面是最强的,持续性最佳,市场上的钱也都在往这里面涌入,短期可能有一些分化,或者调整
因为如果总的成交量不再突破,短期人气过于集中的板块是容易大开大合的,不过还会有机会,不会那么快结束一整轮行情,调整还会继续新高
板块来看也非常清晰,电信,软件,互联网都是延续之前的热点,不过今天内需板块跟上来了,包括医疗
有一些一直没什么起色的板块也有补涨,内需其实未来利好会非常多,只不过还没有时间,后面也会有集体爆发的时候
就短期来看成长科技,AI肯定是最火的
dS方面概念股云计算也非常值得关注,很多云计算核心股票连续涨停板
deepSeek的横空出世将促使AI产业链相关科技板块被重新定价,而云计算作为大模型的底层算力支撑当然也会很热
2023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6165亿元,同比增长35.5%,预计2027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突破2.1万亿元
热点板块,包括大家非常关注的板块还有全球都火爆的量子科技方向,也是一个想象力十足,短期看不见什么业绩的方向,这种就很热,很适合炒作
谷歌量子部门负责人最新表示,公司的目标是在五年内发布商业化的量子计算应用
而且谷歌的量子计算科学家在《自然》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表示,他们发现了一种量子模拟的新方法
当然具体怎么样这个不好说,但全球顶级科技巨头在这方面有推动,有新闻出现,并且各国还在投入这方面,就是有博弈机会的,短线博弈就是这样玩的
还有就是国内脑机接口的政策端利好越来越多,板块也总是蠢蠢欲动
官方最新确定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用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脑电数据集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法》推荐性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订计划
北京提出到2027年,培育3-5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企业、100家左右创新型中小企业
紧接着上海提出2027年前,引育5家以上具有脑机接口核心技术与产品研发能力的自主创新企业、10家以上产业链骨干企业
政策不断引导资源向脑机接口领域聚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本、人才、企业进入其中,脑机接口技术正在转向落地期,逐步走进现实
1924年,人类发现脑电波
1973年,脑机接口的概念被首次提出
21世纪后,脑机接口发展加速
脑机接口是连接大脑和计算机的桥梁
脑机接口就是通过记录装置采集颅内或脑外的大脑神经活动
通过机器学习模型等对神经活动进行解码,解析出神经活动中蕴含的主观意图等信息,基于这些信息输出相应的指令,操控外部装置实现与人类主观意愿一致的行为,并接收来自外部设备的反馈信号,构成一个交互式的闭环系统
这个也是全球很多顶级科技公司在投入,官方政策扶持越来越大的
就是这样的热点容易爆发,有全球科技公司带动,有官方投入,这种就有炒作空间
如果没有大企业介入,官方也不重视,那可能没有什么机会,也没有人愿意操作,持续性就不好
大家喜欢做热点的一定要重视这些细节,每次大热点,大题材都是官方带动的,都是全球重视的,参与了胜率才高,当然业绩方面基本上都没有什么业绩,尤其是刚刚炒作也不可能有什么业绩
真的有业绩了反而很难炒作,反而要开始卷了,行业是越来越清晰了,业绩也开始起来了,但企业之间又把利润卷没了,股价可能没有想象力了
热点最好的时候就是政策发力+企业投入的时候,没有业绩,大家想象空间大,3-5倍股票特别多,龙头股票10-20倍,这段时间是最快乐的,越往后反而越难搞,就慢慢往价值投资,红利去思考了,又是不一样的逻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