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赵德秀听到这个任务的时候,他就有些懵逼了。
之前的任务,救一个贺皇后,然后救300个将士,最后救3000个士卒。
这一次,难道不是应该救个士卒的性命吗?
这套路,怎么跳的幅度这么大呢?
不过想想,救个人,那可真的是要手把手亲手去救治才行。
如今,解决饥荒问题,不也是救人吗?
只是这个寒门问题?
如今,大宋才刚刚建国几年的时间,虽然说自从前朝安史之乱后,天下再也没有了英雄,自从那位黄巢过后,天下再也没有了贵族!
可是当今大宋,虽然不再是举孝廉,但是寒门真的想要破除,也唯有科举制度一条。
自己想要发展科举,让科举真正实现公平,可就不得不跻身朝堂之中了啊。
之前,赵德秀因为知道历史,赵匡胤腹黑,连兄弟都信不过,他自然也不敢冒然进入朝堂之上的,所以他一直都在尽量让自己避免沾染朝廷因素。
但是现在呢,他这一次远征辽国,显露了他自己的锋芒,很明显也不可能再避的开朝廷政斗了。
他这样的绝世猛人,不能为朝廷所用,朝廷难道会放任他为敌人所用吗?
树欲静而风不止,赵德秀现在,想要隐于坊间,估计赵匡胤,王政忠派系的那些官员,都不会允许的了。
所以现在,赵德秀也认了,既然来了,则安之呗!
而且,系统派发的奖励,可是那么的丰厚,赵德秀也不可能不去完成啊。
好在,他拥有的历史知识,可是多出了一千多年,就算是跻身进了朝廷之上,但凡事儿谨慎一些,紧紧地拥住赵匡胤这个盖世后台,应该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再说了,即便是真的招惹上了什么杀头的罪过,凭借他的本事,想要跑也不是不可能的。
就他这个武力值,在汴京城中杀个七进七出,还真的没有什么难度。
就算是带着赵德昭,去教坊司杀他个七进七出,赵德昭完成不了的次数,他赵德秀都可以帮忙完成了。
想到这儿,他就开始思考起了寒门破除这个事情了。
其实,这个事情,要是放在大唐来说,或许还要难一些,但是大宋朝,对于科举这个事情,还是非常积极的。
尤其是十几年后,大宋更是变得越来越重文轻武了。
只是如今,科举也只是开设了一次,其余就是因为开国功臣的阻拦,国家刚刚建立,百废待兴,还有边关各种战事的各种缘故,才没有年年开设科举。
毕竟,大宋才刚刚建立三四年,而且还是在乱世中建国,至今都没有完成一统,敌人实在是太多了,导致战事频频发生,国内百姓连肚子都吃不饱。
在这种情况下,开设科举又有个什么鸟用呢?
前朝的个局面,又有几个百姓,真的有心思有能力静下心来去读书,去想着科举的?
更重要的是,科举真正进行下去,让寒门的那些读书人,有机会站在朝廷之上,那么那么多的开国功臣,又该如何?
这,无疑会损害开国功臣的利益。
尤其是王政忠派系的人,实在是太大了,他们也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就好像赵德秀,他凭空而出,锋芒毕露,结果现在,直接就成为了王政忠派系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思索良久后,赵德秀认为,这件事情的阻力,还真特么的不小啊。
最最关键的是,现如今,赵匡胤还没有杯酒释兵权。
要等他杯酒释兵权,赵光义趁机掌权,赵普,吕蒙正,丁渭,沈义伦等人的起家,才会让大宋逐渐变成弱宋。
不过这都是十几年,几十年后的事情了。
好在,现在赵德秀也获得了玉米棒子,土豆子,小麦子的种子,饥荒的问题,很快就可以解决了。
至于王政忠派系,赵匡胤是有心让天下寒门真正走出来的,毕竟这也是大好事儿一件,对大宋的国力也很有帮助。
王政忠派系的官员,要是想要阻碍科举的真正进行,要是想要阻碍科举的公平公正,他们也绝对不敢在明面上直接搞事情,肯定也只能借着战事,借着民间民不聊生来做想办法。
也可以说是,王政忠派系官员阻拦科举,阻拦寒门破除的事情,只要解决了百姓吃不饱肚子的事情,也就基本解决了。
等解决了天下饥荒的问题后,朝廷那些功臣,官员们,想要反对的,也找不出别的借口了。毕竟大宋现在,最大的敌人辽国,都已经废了。
现在这个寒门破除的问题,重点也就在民不聊生这个问题上面。
此事,现在看来,说难也不难,说简单么,也不是太简单,一切都要等种子种出来之后才能够确定。
想清楚这一点儿后,赵德秀抬头看了看,那已经被夕阳的余晖给染成了金色的土地,暗暗松了一口气。
不管是解决天下百姓的民不聊生,还是完成系统派发的任务,获得系统给予的奖励,一切干系,可都在这些农作物的种子上面了。
好杂,这些农作物,都是经过系统改良过的,系统改良,必属精品。
土豆子的种子,二十天左右,就可以成熟了,接下来就只要慢慢地等待足矣。
在庄户们的热情邀请之下,赵德秀又吃了一顿便饭,这才抽身离开。
趁着月色,赵德秀朝着自个儿医馆的而回。
皇宫中。
赵匡胤决定推动民心,在全国的每一个地方,都大肆宣传赵德秀在辽国境内的功劳。
同时,他也把王振忠派系做的事情,给宣扬了出去,利用百姓们对赵德秀的拥护,收拾王政忠派系,给赵德秀的储君之位做好了铺垫。
这就是,朝中有人,想不升官发财都难啊!
当赵匡胤把大局给布好了之后,赵德昭和李四两人,也开始忙活儿了起来。
赵德昭负责在汴京城内,推动百姓们的情绪。
至于李四,则是让分布在大宋各地的皇城司密探,都赶紧先把这个事情给安排下去!
毕竟,这个事情可是关乎储君,关乎下一任新皇,李四是绝对不敢怠慢的!
(今天谁请小女子喝杯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