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也不那么无聊了。
甚至有几次苏念念和顾南进入空间,小家伙都没有第一时间过来找他们俩。
“到底是娶了媳妇忘了娘呀。”苏念念曾经这么想过。
不过,小家伙能有个伴,不再孤独,苏念念还是挺高兴的。
一个多月的复习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在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十日这天,迎来了停滞十年的高考。
苏念念也在空间里面准备好了大量小抄,准备自己一遇到不会的就进入空间里面寻找答案。
顾振东和苏念念被分配在一个学校的考场,俩人一早就出发去考场了。
而在靠山村的知青们,也提前一天前往哈市的城区考场那边。
女知青也好,男知青也罢,都不止一个人嫁给了靠山村的村民,又或者在靠山村娶了媳妇。
结了婚的知青,只有宋招弟一个人被家人允许出来考试。
宋招弟也是到临近考试的时候才知道这个消息的。
不少已经嫁了人的女知青,都被扣在了家里。
原因无他,就是怕他们考上了大学,会离开靠山村这个闭塞的小村落。
到时候,家里的丈夫,孩子,怎么办?
所以,她们都被严禁出去考试。
至于娶了靠山村姑娘的男知青,则是就更被关了起来。
本来男人的心就更野,要是离开了村子,在外地上了大学,那自己家的姑娘怎么办?
所以,在知道这类消息的时候,宋招弟还是很感激李二狗一家的。
只有他们,愿意相信这个下乡的知青,愿意信任宋招弟出去考试,上大学。
宋招弟此时,已经怀孕三个多月了,胎像还是很稳的。
李二狗为了方便照顾宋招弟,陪同宋招弟一起去了哈市。
参加考试。
这个行为,在外人看来或许是李家不放心宋招弟。
只有宋招弟自己知道,这是李二狗在关心自己。
在考试之前,宋招弟也接到了苏念念打的报告。
报告中告诉宋招弟,如果可以,大学可以选京市的。
这样,她们就可以在京市重新碰头。
宋招弟表示,自己也会努力的。
这次高考,也被称为最难的一届高考。
五百七十万考生,录取二十七万人,录取率不足百分之五。
所有人都在极短的时间里面,为这次高考做努力。
为了这个唯一能够改变人生的高考而奋斗着。
这一年的高考虽然也有填报志愿这个环节,但是和后面的高考不同。
只要分数够,就可以从优录入。
以确保一线大学可以招收到足够的生源,给予重点学校照顾。
这个时候的哈市已经很冷了,在休息期间,李二狗还给宋招弟准备了热水。
宋招弟满心满眼都十分感谢李二狗的贴心照顾。
可能是命运亏欠宋招弟太多了,所以这次的考题宋招弟竟然发现很多都是自己复习过的。
很轻松就可以考到高分。
而苏念念和顾振东,也在高考中间休息的时间,等到了顾母还有顾南的投喂。
苏念念运气也很好,都没有怎么作弊,就很顺畅的写好了答案。
这样的考题,对于顾振东来说,更是没有什么难度。
只要不出现写错名字的意外,顾振东很有信心被高校录取。
等考试全部考完之后,苏念念大字的躺在家里的火炕上面,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
“总算结束了。”尽管重生一次,苏念念还是不喜欢这样的考试。
等出高考成绩的时候,已经是一九七八年一月份了。
真的没有想到,顾振东竟然在京市这样的地方,取得了高考状元的头衔。
顾振东确实有信心自己可以考的很好。
可是再好顾振东也没有想过自己竟然是高考状元。
还是京市的高考状元。
分数下来的这一天,顾振东查询到了自己的分数的时候,整个人都震惊住了。
在这个消息传回到顾家的时候,赵甜竟然还哭了出来。
她想过自己的男人优秀,可是没有想过竟然可以优秀成这个样子。
所有人都在因为顾振东是京市的高考状元而感觉到兴奋。
直到顾母询问顾振东,苏念念的成绩怎么样。
苏念念其实是有些无所谓的,因为她嫌麻烦,都没有开启太多的作弊模式。
结果……
“京市第三名!”这是顾振东传回来的苏念念的成绩。
苏念念知道,自己肯定能考上大学,可是并不觉得自己竟然可以出现在京市前三名的范围。
得知自己是京市第三的时候,苏念念也有些不敢相信。
这边还处于震惊中,那边白老爷子就已经到了顾南家。
“我的宝贝外孙女,你可太棒了!京市第三,第三名呀!”
“这下,上清北是没问题了!”白老爷子也没有想过,苏念念不过复习这么短短的时间,竟然就可以取得这样的名次。
在白老爷子知道顾振东是京市高考状元的时候,脸上的笑容更深了。
“你们顾家好福气阿,竟然第一名和第三名都在你们家!”
顾母觉得脸上有荣光,从知道消息之后,嘴巴咧开笑着都没停过。
“晚上一家人好好庆祝一下,您老留下一起吃饭,我做好吃的!”顾母笑笑对白老爷子说。
白老爷子自然不会拒绝。
这样天大的喜事,是应该庆祝一下。
“以清,以宁,你们的娘,是高考第三名!京市第三呦。”
“你们的大伯是高考状元!京市的高考状元呦!”
“真的是很棒,很棒!”白老爷子也不管两个不到一周岁的孩子能不能听得懂。
只管一股脑的说。
可是两个孩子听到了白老爷子的话,手舞足蹈起来。
“棒棒!”
“娘。”
“棒棒!”两个孩子都用稚嫩的声音缓缓说着。
他们两个,最近刚刚开始学会了说话。
除了叫爹爹,娘。
这个棒棒!是孩子学会的第三个词。
这也让在场的几人都感觉到了惊喜。
毕竟,孩子又会说别的词了。
相信等再过一个多月,他们两个满周岁的时候,肯定还能讲出来更多的词。
家里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