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对袁盎行礼,可把袁盎搞得受宠若惊。
皇帝的这一礼,足以让他效忠这辈子了。
后面袁盎数次敢言直谏,就是被刘恒打动,愿意豁出性命,为了大汉效忠。
袁盎在大汉,就相当于魏征在唐朝一般,都是敢言直谏的臣子,又恰巧碰到了脾气好、积极听从他人意见的皇帝。
只不过袁盎比魏征机灵,人缘比较好,算是大汉得社交天花板。
袁盎急忙起身回礼,给刘恒出了一计,“刘长虽死,可他仍有三个儿子,只需要将淮南国分给他的三个儿子,就可以弥补对淮南王的亏欠。”
袁盎的话彻底解决了刘恒最担心的事情,刘恒久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刘恒将淮南国一分为三,分成淮南国、衡山国和庐江国,一个面积最大的诸侯国,瞬间就被瓦解。
苏云在门外听得一清二楚,既然袁盎已经解决了问题,那他也没必要再进去了。
~
其实,聪明人都能猜出来,刘长的死大概是功臣集团灭了口,这也是刘恒执意要杀掉那些押送官员的原因。
刘长不过是一把刀,被功臣集团利用,作为恶心刘恒的棋子。
弟弟已死不能复生,刘恒忧的是功臣集团的手伸的太长,以及诸侯王的实力太强。
刘长被功臣集团除掉,这件事刘恒只能认了下来,以后再找机会报复。
……
苏云使尽浑身解数,终究是帮灌婴熬过了前177年的冬天,可这前176年的冬天,灌婴的身体实在是熬不住了。
窗外的大雪纷飞,雪花拍打着窗户,似要看看这老将军最后的面貌,送老将军最后一程。
老将军灌婴的家中,以刘恒为首的君臣都来给灌婴送行。
灌婴的人缘很好,许多将军都是他带出来的,许多文臣也都受过他的恩惠,群臣是自发来给灌婴送行的。
和陈平去世前的冷清相比,灌婴的家里完全可以用热闹来形容。
屋子中人情的气息,盖住了这大雪中的凄寒,让老将军灌婴的内心,更添了三分温暖。
“苏丞相,你尽力了,老夫的身体,老夫最清楚,不必再救治了,我马上就要去地底下,去侍候高皇帝了。”
灌婴抓住了苏云输送真气的手,临终一刻,他想活的洒脱一些。
泪水划过脸颊,苏云缓缓昂起了头,却沉重地点了下去。
都走了。
刘邦时期的老臣几乎都走了,或是天人两隔,或是离开长安,偌大的长安城中只剩下自己一人。
再也没有人在自己的耳边讲述楚汉之争的过去,再也没有人能说个真心话了……
“莫哭了,我虽死,可天上的英灵仍在看着你们,这大汉的江山,终是要有人担着,诸位都是好样的,撑起了这大汉的江山,比老夫强啊!”
这话似是感慨,似是传承,似是放不下,在场的大家听了无不动容,都争先恐后的上前,想看着老将军的最后一面。
由于先前给灌婴输送的真气,他的身体还能支撑一段时间,于是他强撑着起身,和在座的大家进行了告别。
灌婴最放心不下的,便是刘恒。
“临终之际,老臣有一肺腑之言相告,还望陛下敬听。”
刘恒悲痛的说不出一句话来,只是哭着握紧了灌婴的手。
“陛下,您辛苦了。”
“若非老臣等将你推上这个位子,你还是代国一个王爷,不必操劳仍享受着富贵。
这些年来,陛下究竟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只有我们几位老臣看在眼里,是我等的罪过。
我是经历过秦末乱世的,见过苍生的苦,见过社稷的乱,直到高皇帝出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一统四海建立大汉,让百姓终于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可天下终是不太安稳,经过两代人的努力,直到陛下登基,这些年老臣终于见证了大汉兴复发展,希望陛下能继续将它发扬光大,老臣已死而无憾也!”
“老将军……放心,侄儿刘恒定不负老将军所托……”
刘恒应下了灌婴的话,便是接过了时代的接力棒,正式继承了大汉,成为了大汉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而这声侄儿,则是唤醒了灌婴多年的回忆。
他也是刘邦的兄弟,跟着刘邦一起打天下,后来又跟着韩大将军,立下赫赫战功。
高祖对他亦是有着巨大的信任,汉军精锐的骑兵几乎都掌握在灌婴手中;
因此,每次追击项羽军,和项羽的军队决战都是灌婴打的,灌婴也被称为“项羽的克星”。
————————
“苏丞相,开国的老臣,在京城的如今就剩下了你一人,你可要好好保重。
你是高祖的托孤大臣,能力自然没得说,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过优柔寡断,大丈夫理应当断则断,当杀则杀。
以后的大汉需要你挺起来,辛苦了……”
灌婴评价很客观,苏云认同,“老将军,我定会尽力而为,好好辅佐陛下。”
真气的作用渐渐消去,灌婴的生命流逝得越来越快,已经开始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出得气多进得气少了。
“各位…我的身体,已经…无力支撑,不能一一嘱托,望各位各自保重,好好辅佐…陛下,好好,看好这,大汉……”
他极力坚持着,想在最后一刻再好好的看看大家,看看这大汉的天下。
可眼神渐渐模糊,眼中的世界失去了所有色彩,眼皮也在缓缓的闭合……
从一介布衣到王侯将相,灌婴没有任何遗憾,带着笑离开了人世。
在梦里,他骑着马,后面跟着数万的骑兵,在草原上驰骋。
“陛下,我终于一圆陛下之所愿,洗刷我大汉以往之耻辱,扫平匈奴,扩我大汉万里河山!”
“大汉永固,万里江山永固!”
……
雪越下越大,不仅仅下在了地上,还下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
再见,老将军。
君臣走出灌婴的家,都不愿去擦拭眼角的眼泪,任由眼泪在风雪中飘荡。
和陈平一样,刘恒依旧为灌婴辍朝三日,并亲往祭奠。
时间依旧会冲淡所有人的悲伤,一段时间过后,所有人又开始了和往常一样的生活。
—————————
灌婴去世后,由张苍接替灌婴的右丞相,虽说分担了一些苏云的工作,可苏云的工作依旧很繁重。
刘恒也不想云哥那么累,有意提拔一批人做太子的老师,为云哥分担些事情。
刘恒观察了一些丞相府的人,发现他们还都不错,太子也到了该处理朝政的年纪,于是刘恒都提拔了他们。
而这段时间,太子刘启和晁错走得越来越近,两个人几乎除了上课,就在一起处理朝政,关系越来越深。
刘恒有一次去太子宫中视察,恰巧看到刘启和晁错一起处理朝政,刘恒忍不住上前查看。
刘恒发现这个晁错确实是个人才,将太子刘启教的不错,于是任命他为太子舍人。
晁错又趁机会上了《言太子宜知术数疏》,讲明了对太子教育、学习刑名之术的重要性。
对此,刘恒颇为赞同,于是便拜授晁错为太子家令,以后负责教学太子和处理太子的家事。
这对晁错来说,完全是破格录用,未来凭借着皇帝和太子的信任,可以让他越走越高,越走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