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殿叙话,九块石板
齐夫人看着眼前给自己行大礼的人。
心里多少有点唏嘘。
没想到还有人记得她。
想来是那日自己展露功法,被这个皇帝看到了吧。
没想到,这皇帝竟然还是自己的门人。
不过,还需要验证一番。
可对方有皇朝龙气庇佑,也没必要用一些其他手段。
直接问吧。
“你是我门下后人?”
徐行之听到后,激动地稍微抬了一下头,仪态依旧毕恭毕敬。
如果让其他人看到大殿内的光景,一定会大吃一惊。
首先就是这画面极具冲击力了。
一个五六十岁,已经略显老态的老人竟然在向一个二十多岁,不超过三十的娘子行礼。
而且这老人还是大楚的天,是皇朝的至高统治者。
此刻竟然像个学生一样,标标准准地行着礼。
这事说出去,谁信啊?
谁敢信啊。
可这事就结结实实地发生在眼下了。
“启禀师祖,我正是乾云道宫门下弟子。”
“乾云道宫....”
齐夫人嘴里喃喃念叨,她有些失神。
她已经很久没听到这个名字了。
那个地方,承载她一生之中最快乐的时光,也是她最不忍去触碰的地方。
因为她在那个地方深深伤了一个少年的心。
也是在那,她弄丢了她的阿尚。
往事袭来,齐夫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世人都晓神仙好,谁解碧霄怖寒绕。
不见神将仙娥在,蟠桃树下玉骨销!”
齐夫人微微转过身,看向宫外,两行清泪滑落。
阿尚,我错了!
你如今到底在何方?
我花了八百载光阴才逃回来,只为了弥补当初对你的伤害。
阿尚,我一定会找到你的。
齐夫人偷偷伸手,抹去了眼泪。
哭了这么多年,现在终于回来了,本以为不会哭了,谁知在听到旧事时,想起阿尚,还是会心痛。
“你是多少代弟子?师父是谁?”
“启禀师祖,我是第二十六代弟子,师父名讳是粱越,号传素道人。”
齐夫人有些唏嘘,竟然传了这么多代。
哎要不是自己当年太蠢太作了,那“乾云道宫”现在只怕是天下第一道统了吧。
哪里还有什么武当龙虎的事情。
“你是最后一代弟子?”
齐夫人随口问道。
徐行之闻言,脸上满是尴尬。
毕竟作为最后一代弟子,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回师祖,是的,弟子正是乾云道宫最后一代弟子。
当年师父向北而行,说了两年后便回来,然后将掌门令牌传给我。
结果师父再也没回来。”
齐夫人:........
她没想到,乾云道宫竟然是以这种奇葩的方式消散在历史长河中的。
真是让她感到人生有时就是这么戏谑。
乾云道宫诞生于一个偶然。
最后竟也终于一个偶然。
这.....
“你如何认出我的?”
“通过武功,和画像,师父曾有一册《乾云道宫纪事》,里面就画有历代祖师的画像。那本书,师父说回来就传给我,结果....”
齐夫人:......
要不说呢,生活远比话本传奇巧得多了。
这些事情放到话本里,都还稍显虚假,偏偏就发生在了生活中。
齐夫人思考了一下,心想这小皇帝找自己这师祖来干嘛?
其实她了解过这位皇帝。
对他,齐夫人的评价是这样的。
伪善好色,喜欢粉墨登场,装做明主贤君,实则锱铢必较。
在喜欢一个东西时,能将其宠上天。
在厌弃时,恨不得将其彻底抹去,巴不得其从不曾出现过。
这就是皇家养出来的孩子吧。
但知道自己门下出现这种弟子,齐夫人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在某些方面,道家是真的做到了儒家没做到的“有教无类”。
曾有宿儒曾言,道门是唯一一个将缘法与洒脱彻底贯彻落实的。
“说吧,唤我来有何事情?”
“师祖稍安,容弟子禀告。”
然后徐行之便将自己这几年所犯下的罪孽和盘托出。
包括但不限于,罔顾伦常,夺人臣妻,与蒻景教合谋等等腌臜事。
“停停,我对你的那些事情不感兴趣,直奔主题。”
齐夫人有些无语,这小子就喜欢整这些弯弯绕绕的。
“师祖恕罪,劳烦师祖移驾,弟子有一物想呈于师父一观。师祖便明白弟子的用意了。”
随即,徐行之走在前面带路,往御书房内走去。
启动了一个机关,徐行之的御书房内便出现了一道暗门。
徐行之亲自掌灯,然后继续走在前面。
“师祖请随弟子来,那物件便在地下。”
齐夫人也大步朝着暗阁走去。
她是一点也不怕,因为这世间能伤她,敢伤她的人已经不多了。
但绝对不可能是一个小辈徐行之。
随着徐行之的脚步,齐夫人也来到了地下室。
结果当烛光照亮房间的那一刻。
齐夫人有些傻眼了。
“这...这些石板你从何得来?”
一共有九块石板,被稳当地放置在架子上。
石板上雕刻着一些图案,像是在讲一个故事。
其他人或许不知道,但齐夫人可是有些眉目了。
正在她仔细观察石板时。
“砰!”
徐行之再次跪了下去。
“请师祖救救我大楚黎民百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