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地处并州,为大汉抵御匈奴第一要塞。
它宛如一座巍峨的巨兽,横亘在边疆大地之上,阻挡着北方匈奴的铁骑。两侧山峰陡峭,中间狭道崎岖,仅容数骑并行,关城壁垒森严,巨石高墙坚不可摧,无愧天下第一关之称。
匈奴单于李克用,身姿魁梧而彪悍,双眸中对中原富饶的贪婪简直要溢出来。他自幼在马背上长大,练就了一身超凡的骑射本领,在匈奴部落中以勇猛无畏而闻名。
李克用武力82,统帅93,智力87,政治88
他武力过人,他的十二个儿子更是骁勇善战。正是因为有着这些人,李克用才能迅速崛起,通过数场大战统一匈奴,剑锋直指中原。
匈奴的大军如乌云般压境,李克用骑着一匹黑色骏马,立于阵前。他身披重甲,手握长刀,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凛冽的寒光。
“今日,雁门关将成为我匈奴铁骑踏破中原的第一步!”李克用的声音如同雷鸣,在战场上回荡,激励着身后五万匈奴铁骑的士气。
而在雁门关内,守将吴三桂却满面红光:“敬瑭贤侄才华横溢,吴某深敬!”
石敬瑭闻言摆手:“姊夫深明大义,愿助小侄报黄巢屠我王家之仇,小侄感激不尽。”
这石敬瑭,便是王家走脱的公子!在一众忠仆的护卫下,石敬瑭趁乱跑出,成为王家仅存的一员男丁。为躲避追杀,他隐姓埋名,以石敬瑭之名面世。
他绞尽脑汁向黄巢复仇,却苦于无钱无粮,根本无力面对黄巢数万军队。一次偶然机会,石敬瑭遇到了李克用派入关中打探消息的斥候。
于是,一个“锦囊妙计”在其脑中形成。
“雁门关守将吴三桂,乃敬瑭之姊夫,素听吾姊之言。小的愿为明公引见,劝其开关,迎大单于进中原!”
想到当日的谋划,石敬瑭心中便一阵畅快。他已想好,此计若成,便恳请李克用收其为义子,届时仗着李克用威名,便可轻松再起王家。
陈圆圆重情重义,一直感恩王家老爷收留之恩,如今石敬瑭有难,自是全力搭救,劝说吴三桂帮助石敬瑭。
而吴三桂呢,多年的征战让他深知匈奴的厉害,也明白自己绝无可能挡下李克用五万铁骑。愁眉不展之际,石敬瑭出现了。
他不断蛊惑吴三桂,让陈圆圆不停吹耳边风,诉说朝廷昏庸,绝无可能派一兵一卒来救,劝吴三桂不要白白丢了性命,让陈圆圆落到匈奴人手中。
与其白白送命,不如与匈奴合作,共享荣华富贵。吴三桂本就不是忠心耿耿之辈,在石敬瑭日复一日的蛊惑下,终于选择开关迎敌。
李克用看着眼前雄伟的关隘,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冷笑。他一挥手,匈奴的勇士们发出震天的呐喊,仿佛要开始第一轮猛攻。
守军们吞咽口水,他们已有数日不曾进食,饿到前胸贴后背,毫无战力。只是,他们与匈奴人有着世仇,怎会临阵脱逃!
倘若匈奴人真的发起冲锋,他们唯有一死。
此时,吴三桂满面红光走出,身后跟着石敬瑭。他大手一挥,在士兵们目瞪口呆中说道:“开门,迎大单于进关!”
关门嘎吱作响,最终被推开。
吴三桂的副将气到双眼发红,指着吴三桂怒骂:“你这杀千刀的杂种,愧对陛下隆恩!”
吴三桂冷笑:“董贼废帝,李郭作乱,汉已亡矣。你莫要不识好歹,否则休怪吴某不念同僚友谊,拔刀伤人!”
李克用轻夹马腹,在亲卫的簇拥下缓缓走向雁门关。
石敬瑭轻推吴三桂:“姊夫,莫要与无关之人废话,快随我迎接大单于,免得失去礼数。”
说罢,他先行下城楼,跪拜李克用。
李克用瞧着石敬瑭野狗般的讨好样,心中涌起一股自负之情。
“我能入关,汝二位占首功,欲何赏?”
“小的惟愿立于马首侍奉单于。若单于不弃,小的恳请单于收吾为义子!”
副将拔刀,剑指吴三桂:“腌臜小人,以为我无义吗?”雁门关上大量汉军随其抽出刀,面带视死如归的决绝。
“杀尽胡狗,报我血仇!”副将大喊,冲向吴三桂。
可惜,吴三桂对此早有准备,埋藏周围的刀斧手杀出,无情地收割着汉军的性命。
“可。汝与十二位兄长并列,共称十三太保。”
听到肯定的答复,石敬瑭激动到颤抖,连忙说道:“儿石敬瑭,拜见义父!”
“儿郎们,随我冲破这雁门关!”李克用高呼一声,亲自率领一队精锐骑兵冲向城门。匈奴骑兵们吼叫着进关,双眸血红,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匈奴人的铁蹄踏过雁门关后,如汹涌的潮水般长驱直入。他们一路南下,直扑并州大地,令整个并州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
李克用率领着剽悍的骑兵,在并州的土地上肆意驰骋,东征西讨,简直无敌。百姓们惊恐地四处奔逃,哭声喊声回荡在空旷的原野。
而此时,占据并州的黄巾势力,本就因内部组织松散、缺乏有效的军事训练而根基不稳。面对来势汹汹的匈奴大军,他们虽奋力抵抗,却难以抵挡。
黄巾的首领黄巢,面对潮水般涌来的匈奴人毫无办法,接连数场大败,杀得他只剩万余部众。无奈,他辗转逃离并州,如前世一般满世界流窜。
营帐之中,气氛凝重。
张燕满脸怒容,对李自成说道:“黄巢小儿,坏大贤良师子大事!匈奴来犯,他坐拥重兵,却屡战屡败,最终竟然灰头土脸地从并州跑了!本以为他能担起守卫之责,如今看来,全然不是匈奴人的对手。”
李自成听后,亦是一脸愤懑,让他放弃冀州豪华赶回苦寒并州,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待我寻到黄巢,必千刀万剐其人解我心头恨!”
张燕说道:“这该如何是好,冀州眼看便能拿下。此时撤军,不是白白浪费将士性命,功亏一篑?”
冉闵答道:“士卒家眷皆在并州,闻并州事发,卒无战心,已非袁军之敌。还请大帅速速率军回援,莫要犹豫。”
冉闵武力102,统帅81,智力79,政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