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方面变化出现之快让公孙威始料未及,张燕李自成兵败如山倒,在撤军途中被袁绍大败。
袁绍成功挽回局面。
匈奴人大举攻关,并州后方起火,张燕不得不放弃冀州,劫掠一番后撤回并州。袁绍腾出手来,一边收回失地,一边着手防范公孙威。
趁火打劫已是不可能。
错失良机,公孙威心中跟吃屎一样难受。
袁尚亲自领兵坐镇在渤海邻近的河间,赵光义为参军,率六千精兵自邺城赶来与公孙威对峙。
连上河间原有的守卒,公孙威要面对一万多袁军。
一瞬间,公孙集团陷入莫大的困境。幽州方向内乱未平,青州孔融处理不好的黄巾不知何时就会再度冲进平原,三面有敌,冀州又难以打开局面。可以预料,待袁绍缓过气来,立刻便会提兵北上,到时公孙瓒就算是走到了穷途末路。
他的盟友陶谦,被赤眉军替换的泰山贼死死拖住,难有作为。纵使手底下有大一统之帝王杨坚,瞧着泰山天险也难有作为。
老大袁术攻打扬州极不顺利,刘裕打他跟打儿子一样轻松,一路损兵折将。
与之相对的是,黄巾肆虐使河北世家对袁绍的支持力度强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依仗着背后的世家,袁绍迅速组建起一支强大的军队,迅速击败数支黄巾队伍,威震河北,隐隐有了前世河北雄主的气势。
就连他的跟班曹操,都在兖州打开了局面,连胜数场扭转局势。
在听到袁绍大胜的消息后,公孙瓒破口大骂,苦思冥想没有办法后,产生将粮食全移往蓟县,在蓟县广积粮高筑城当宅男的想法。
换句话说,这位白马将军已经看不到取胜的希望。
若非柴荣死死劝阻,公孙瓒又要走上上辈子的老路。
即使如此,蓟县仍然在如火如荼地建造防御工事。
事情扭转就是这般地快,在匈奴入侵前,袁绍还处于覆灭地边缘,转眼间,他就成了雄踞冀州的大诸侯。
公孙瓒这个政治白痴可能想不明白,但刘备公孙威柴荣对如今的局面皆早有预料。
此前公孙瓒全靠并州黄巾拖着袁绍,倘若没有黄巾,袁绍早把他收拾掉了。可以理解为,公孙瓒将自己的命交给了黄巾。
然而,黄巾缺衣少食、兵器不精,与东汉最大势力世家不死不休,只有失败一个结局,完全不值得依靠。将筹码全部押在黄巾身上注定公孙瓒最终会走向失败。
这也是公孙威选择在公孙瓒面对高欢刘知远压力时仍毅然决然地备战冀州的原因。不趁早做好防备,公孙瓒迟早会万劫不复。
反观袁绍的盟友,曹操、高欢、刘虞和孔融。后两人虽不如前者,但至少后方要比黄巾稳定得多,更值得依赖。
这么一对比,仿佛公孙瓒的落败是理所当然的。
危难关头,方能看出谁是真英雄。
与公孙瓒不同,公孙威显得尤为沉着,冷静地做出战略安排。一方面,他勒令刘备点齐所有可用之兵,速速进入冀州,大有集中力量抢占先机的意思,另一方面,他组织手下将粮草辎重移向靠近幽州之地,做好了放弃渤海的准备,力争将损失降到最小。
河间郡。
六千精兵威风凛凛,粮草辎重准备完善,袁字大旗被风吹得呼呼作响。
不同于刘备手底下那种只配备着破刀的杂牌军,他们具身披铁甲,武器锋利,是实打实的正规军队。
公孙威在渤海都没有六千全副武装的士兵。在装备层面,此时的袁军站在了汉末的顶峰。
在出征前,赵光义信心满满地说:“有此六千精兵在手,莫说守住河间,拿下渤海亦易如反掌!”
他甚至担心局势太好,还要面临救援袁谭的问题。
虽然此前与袁尚并无交集,但赵光义天然地对袁尚有好感。
袁谭能死在刘备手中就好了,没有袁谭,三公子成为继承人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至于袁熙,他在赵光义眼中不愧雄主之称,可惜行事浪荡不受袁绍宠爱,还不是嫡长子,在袁绍三子中势力最弱,不足为虑。
监军童贯听后,奉承道:“公孙威之前仗着蛾贼作乱,才勉强占据着渤海,如今蛾贼已退,又是将军您亲自挂帅,天时人和皆占,他焉有不败的道理?”
童贯的马屁让赵光义心花怒放,哈哈大笑道:“我奉冀州牧之命行正义之师,谁人敢抗?公孙威纸上谈兵好大喜功,明明幽州战事紧急,不去救援反倒不知死活地想要图谋冀州,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童贯陪笑道:“将军真是慧眼,一眼便知公孙威愚蠢。”
赵光义的能力到底如何,不好说。但他的确很吃逢迎恭维。而恰巧,童贯是这方面的好手,几个马屁下来,赵光义甚至自信到产生要一路打到蓟县的想法。
一旁的杨业和王韶对视一眼,隐隐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担忧。
骄兵必败,兵家大忌。
王韶城府较深,脸上看不出心思。杨业武夫一个,心思都写在脸上,眉头皱的很深。
童贯余光瞥见他的表情,心中冷笑。
兖州,小桥流水,很是惬意。
曹操与一名文人打扮男子相对而坐,煮酒下棋。曹操近来在兖州的表现很亮眼,总算站稳脚跟,难得可以享受些许清闲。
“景略,河北局势风云突变,袁本初扭转战局西败张燕,北御公孙,东联孔融,隐隐有雄踞河北之势,依汝之见,其占据河北,需几年光景?”曹操问道。
王猛微微一笑:“五年。五年过后,其必为第一大诸侯。”
曹操心中忧虑,追问道:“景略说袁本初只需五年便可成为天下第一大诸侯,那时我军恐尚未成势,不知该如何是好?”
在王猛的劝说下,现在的曹孟德已经有了争霸天下的心思。
王猛答道:“主公不必担忧。袁绍匹夫尔!其坐下三子虽各具本领,然深陷争嫡之中,相互制衡不能成事。而其本人优柔寡断目光短浅,势大后必将治下分划于三子,更使力量分散。那时主公若占据兖豫徐三州与关中之地,便可一战。若不能,主公宜尽力保全残余诸侯,联盟共抗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