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玉林跟着李正来到派出所,一路上他都低着头,内心充满了沮丧与无助。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突然陷入这样的困境。
派出所里,灯光白晃晃的,照得人有些发慌。李正坐在办公桌前,对面是头发花白、眼神犀利的笔迹鉴定专家。专家戴着厚厚的眼镜,在明亮的灯光下,拿着放大镜仔细地比对笔记本上的笔迹和丁玉林之前的签字文件。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只有专家偶尔翻动纸张的声音。
经过漫长的等待,鉴定结果出来了。笔迹鉴定专家拿着报告,走到李正面前,严肃地说:“李警官,经过仔细鉴定,这个笔记本上关于那起事件的记录笔迹并非丁玉林所写。”李正接过报告,仔细地看了看,心中既感到意外又觉得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毕竟丁玉林一直坚称自己是被陷害的,而现在这个证据似乎证明了他的清白。
李正来到关押丁玉林的房间,那房间狭小而压抑,只有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李正打开门,看着坐在椅子上满脸疲惫的丁玉林说:“丁先生,笔迹鉴定结果出来了,不是你写的。看起来你确实是被陷害了。”丁玉林听到这个消息,先是一愣,随后激动地站起来,声音有些颤抖地说:“警官,我就说我是被冤枉的啊。可是到底是谁要这么对我呢?”
李正皱着眉头,双手抱在胸前说:“这正是我要调查的。我们现在要重新梳理一下这件事情。你再仔细想想,在发现笔记本丢失之前,有没有什么可疑的人或者事?”丁玉林坐下来,用手揉了揉太阳穴,努力地回忆着,说:“警官,我之前谈一个大项目,竞争比较激烈,但是我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可疑的举动啊。”
李正拿出笔记本,再次翻看,说:“这个笔记本里除了那起事件的记录,还有一些你的工作安排和私人事务的记录。如果是为了陷害你,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记录犯罪事件的方式呢?这很容易被识破啊。”丁玉林也一脸疑惑地摇摇头,无奈地说:“我也想不通啊,警官。”
李正突然想到也许可以从笔记本的来源入手。他再次询问丁玉林:“丁先生,你这个笔记本平时都放在哪里?有没有可能被什么人轻易拿到?”丁玉林想了想说:“警官,我一般都放在我办公室的抽屉里,不过抽屉没有锁。有时候我的秘书会帮我整理文件,可能会接触到,但是我的秘书跟了我很多年了,我相信她不会做这种事。”
李正决定去调查一下丁玉林的秘书。秘书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名叫小薇。她的办公室布置得很温馨,有几盆绿植摆在窗台。小薇坐在办公桌前,看起来很文静,眼神中透着一丝紧张。李正把她带到一个单独的房间,房间里只有一张简单的桌子和两把椅子,灯光有些昏暗。李正温和地说:“小薇,你不要紧张。我今天来只是想问你一些关于丁先生笔记本的事情。你平时帮丁先生整理文件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小薇摇了摇头说:“警官,没有啊。我就是按照正常的流程整理文件,那个笔记本我也很少注意的。”
李正看着小薇的眼睛,感觉她似乎有所隐瞒,于是加重了语气说:“小薇,你要知道,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如果你知道什么情况却不告诉我,那你可能会被牵连的。”小薇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犹豫了一会儿说:“警官,其实有一次我看到一个人在丁先生的办公室里翻东西,但是我当时以为是丁先生的朋友,就没有在意。”
李正立刻紧张起来,身体前倾问道:“你看到那个人长什么样子了吗?”小薇努力地回忆着说:“我只记得是一个男人,他穿着一件黑色的高领衣服,戴着帽子,还戴着口罩,把脸遮得严严实实的,在黑夜里根本难以辨认是什么人,看不太清楚脸。”李正继续追问:“那你还记得大概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吗?”小薇想了想说:“大概是一个星期前吧。”
得到这个线索后,李正马不停蹄地赶到丁玉林公司的监控室。监控室位于大楼的地下室,阴暗而又潮湿,散发着一股陈旧的电线烧焦的味道。几台巨大的监控显示器闪烁着幽冷的光,把整个房间映照得有些阴森。监控室的工作人员是一个年轻小伙,他正坐在椅子上,百无聊赖地看着手机。看到李正进来,他赶忙站起身来,椅子在地上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李正严肃地说:“我要查看一个星期前的监控录像,丁玉林办公室所在楼层的。”工作人员点点头,开始在电脑上操作起来。随着他手指在键盘上的敲击,屏幕上的画面开始快速跳动。
李正的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画面。监控画面的画质有些模糊,像是被一层薄纱笼罩着。走廊里的灯光昏黄暗淡,时不时地闪烁几下,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李正的眼睛开始有些酸涩,但他依然不敢有丝毫懈怠。终于,他在一个星期前的录像里发现了一个穿着黑色高领衣服、戴着帽子和口罩的男人在丁玉林办公室所在的楼层出现。
这个男人似乎很熟悉公司的布局,避开了很多工作人员,他的脚步很轻,像一只猫一样无声地在走廊里穿梭。他在丁玉林办公室门口停了下来,先是警惕地左右张望了一下,眼睛在昏暗的灯光下闪烁着狡黠的光。然后他迅速地把手放在门把手上,轻轻一扭,门就开了,接着他像幽灵一样闪了进去。
过了一会儿,他出来的时候,手里似乎拿着什么东西,他把东西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那东西的轮廓在他的口袋处微微凸起。随后他再次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然后匆匆离开了。
李正把这个男人的影像截图打印出来,在公司里询问有没有人认识这个男人。他从一间办公室走到另一间办公室,每到一处就会问:“你们见过这个人吗?”大家都纷纷摇头表示没有见过。李正感到有些沮丧,但是他没有放弃。
他把这个影像带到其他可能相关的地方去询问,比如附近的店铺。他走进一家小杂货店,店里堆满了各种杂物,空间狭小而昏暗。李正拿着影像对店主说:“老板,你见过这个人吗?”店主眯着眼睛看了看,摇摇头说:“没见过呢,警官。”
他又来到停车场的保安室,保安室里弥漫着一股汗臭味。保安正坐在椅子上打瞌睡,李正敲了敲桌子,保安惊醒过来。李正出示影像问:“你见过这个人吗?”保安揉了揉眼睛看了看,说:“没见过。”
李正回到派出所,坐在办公桌前,对着那个男人的影像陷入了沉思。他想这个男人如此谨慎地伪装自己,一定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既然在丁玉林周围找不到线索,那这个男人进入公司大楼之前,又来自哪里呢?
李正决定扩大调查范围,他查看了大楼周围几个街区的监控录像。这是一项极其繁琐的工作,他需要在大量的视频资料中寻找那个可疑男人的踪迹。他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连续几天都在监控室里度过,眼睛布满了血丝。
终于,在一个距离丁玉林公司大楼三个街区的一个小巷口的监控里,他发现了那个男人的身影。这个小巷灯光昏暗,周围堆满了垃圾,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几只老鼠在垃圾中窜来窜去。男人从一辆黑色的面包车上下来,那面包车没有车牌,车身有些破旧,车窗玻璃上还贴着深色的膜,看不清车内的情况。
男人下车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然后朝着丁玉林公司的方向走去。李正顺着这个线索继续追查那辆面包车的去向,发现它在男人进入丁玉林公司大楼后不久就开走了,消失在城市的车流之中。
李正又开始调查那辆面包车的来源,他联系了交通部门,查询近期类似面包车的行驶记录。经过一番周折,他发现那辆面包车是从一个二手车市场租出去的。
他赶到那个二手车市场,二手车市场里弥漫着一股机油和铁锈的味道。各种车辆杂乱地停放着,有的车身上还布满了灰尘。他找到了租车的老板。租车老板是一个身材肥胖、满脸油腻的中年男人,他正坐在办公室里数着钱。看到李正进来,他有些不耐烦地说:“警官,有什么事吗?”
李正出示了自己的证件,然后拿出那个男人的影像说:“你见过这个人吗?他在你这儿租过那辆黑色面包车。”租车老板看了看影像,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说:“有点印象,他来租车的时候话很少,一次性付了不少钱,说要租一个星期。”
李正问道:“他有没有留下什么联系方式或者身份信息?”租车老板摇了摇头说:“没有,他只给了现金,我也没多问。”
李正感到有些失望,但他还是问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租车老板想了想说:“他的口音有点奇怪,不像是本地人,而且他的手背上有一个很奇怪的纹身,像是一个火焰的形状。”
李正把这个新线索记了下来,他知道要找到这个男人还需要更多的努力。他开始在有纹身记录的数据库里查找,同时也在一些可能有外地人聚集的地方打听那个口音奇怪、手背有火焰纹身的男人。
随着调查的深入,李正发现这个男人可能和一个外地的犯罪团伙有关。这个犯罪团伙专门从事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包括盗窃、诈骗和敲诈勒索等。
李正推测,这个男人进入丁玉林的办公室偷走笔记本,很可能是受这个犯罪团伙的指使,目的是为了陷害丁玉林,然后再对他进行敲诈勒索。
李正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告诉了丁玉林,丁玉林听后非常震惊,他说:“警官,我从来没有和这样的犯罪团伙有过交集,他们为什么要陷害我呢?”
李正说:“也许他们是随机选择目标,或者是有人花钱让他们这么做的。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调查。”
虽然目前已经有了一些线索,但要彻底解开这个谜团,找到背后真正的主谋,李正知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件事情查个水落石出,还丁玉林一个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