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福斋’后边这块就算不上好位置,地的主人在这有一溜平房开了个小杂货店。这个平房后边还有一片菜地呢!这地的主人正是着火的那个丁家。丁家大火损失惨重,这个幸存的丁家人就把这块地和那三间平房给卖了。葛掌柜代表碧云轩近水楼台已经把这块地谈下来了,丁家人也急着用钱把它两百块钱卖给葛掌柜了。有关丁家的大火,众百姓众说纷纭,但大部分人都觉得丁家人绝对不是自己失火而死。
明慧准备在这儿办个驾校就叫:“前进驾校”主要培训卡车司机。培训期三个月,学会以后可以择优推荐工作。而且不限男女,女生也可以学习小面包车,赵英兰她们可以当教练。现代机动车驾驶的多了,只能算一项基本技能。明慧已经让赵英兰开始筹备驾校,拟订教程。女教练也可以单独给女司机开班授课,培养女生的职业技能。现代出租车司机也有很多女生。明慧准备把那三间小平房拆了盖楼或者做成碧云轩的配楼,既然要改建就不方便办公,所以又让葛掌柜租下‘全福斋’的二楼做驾校的临时办公地点,倒是不用怎么装修,有些桌子椅子就行了。先在碧云轩外边墙上贴了一张招生启事,还在‘全福斋’墙上贴了一张招生启事探探路。其实这次明慧注册的是前进交通集团,但现在这个集团只有驾校,两个员工,还有三辆卡车,两辆面包车,还是个空架子。每次的运输需求总是需要让聂柏峰出人太受限制,他一出去打仗,哪儿还能抽出人来。
八十块大洋三个月可以包食宿,如果没钱也可以签借款协议,学成了在前进运输公司当司机,每个月扣十元的工资还清学费。但要承诺必须在运输公司干满五年。这启事一贴出去不到三天就招了十三个人。到了第四天又招了两个学员就算是第一批学员招满了,因为教练只有两个。第一批学员里还有两个人是明确说是学车的,但不需要在运输公司工作,其他十三个是想学成了当司机的,因为招生的人说公司的运输司机一个月至少能拿三四十块钱。至于为什么不自己学车干司机,呵呵就是这车一般人可买不起也开不起,光汽油就不少钱,这部分费用比学员食宿费可多多了。还有学会了就可以有份不错的工作也挺有吸引力。第一批学员还是挑过的要求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一个字不识交前进通集团不收。
明慧把李德胜也调去帮着带学员,这样正好一个人带五个学员,交规和安全教育一起上课,上车就每个教练带好自己的学员。三个月每个月都要考试,三个月结束培训期。由于学员要住宿明慧又把这个楼的第三层也租下来布置上高低床给学员住。找了邻居高大爷家的孙媳妇来给他们做饭。这边的财务账依旧让葛掌柜管理。
这一个月的二十三号燕京的送水车才恢复,粮价也总算是停止了上涨。烧柴倒也涨了不少价,在二十四号也恢复了供应。市面也多数重新开业了。也不知道这个仗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打完了,但老百姓似乎也不是很关心胜负,打完了就好别影响自己过日子。
明慧知道这仗并没有打完,不过督军们也没有意识要告诉老百姓。她在这些日子还给聂柏峰提供了一次五万罐水果罐头和十万盒午餐肉,不管胜负如何,军队都得吃饭。接着又提供了十万只不锈钢饭盒,十万只不锈钢保温杯。这其中的保温杯聂柏峰是倒卖给别家了,后勤供给还是很容易捞到外快的。
孟忆娴的妈妈顺利得买到了红色越野车,顺路也给孟忆娴的老爸也定了一辆蓝色的越野车,孟老爷也很满意,买房买车他都认为算是投资。孟太太的大嫂也买了一辆红色,孟忆娴的大伯一看也买了一辆黑色的越野车。他们家里有钱只怕没处花。孟太太还送了一辆红色车庆贺她侄女结婚。加上孟忆娴的堂哥和哥哥一共买了七辆车。孟忆娴自己不会开车,但她买了一个红色玻璃钢的冰箱,还送了一个给表姐结婚当嫁妆。
明慧后来又和黄氏去了一趟孟太太的店铺,给自己买了一件白色狐裘皮大衣,黄氏以前已经有了貂皮大衣,这次就也挑了一件黑色狐狸裘皮大衣。花了一千六百块大洋。
‘全福斋’的一楼现在叫‘江南汇’,也开业了,它主要卖南方的蜜饯、点心、糖果,还有蛋糕、咖啡、现烤面包,生意也还可以。
明慧让裁缝给碧云轩店里的伙计都裁了冬装,在霍家院子的人也都定制了一套棉袄棉裤。
到了十月份天气就一天比一天凉,山中客约着明慧钓了一回鱼,这次段老头在明慧这定了三万盒自然火锅和五万盒午餐肉,还定了一辆黑色越野车。看起来他可能还是和军方有些联系,不管哪方的士兵都得吃饭,除了粮食还得有些肉类,他能看出自然火锅的优点也算很有眼光。而且老头虽然已经退居乡野看起来以前也没少扒钱。
‘静漪园’的白楼内部已经刷完了墙,晾了三天开始用水泥铺地。明慧不想弄得太复杂,就四白落地就行,玻璃残破的都换了好的。二楼、三楼等用水泥铺好了还得再晾干,然后铺木地板。一楼等砖厂能烧出瓷砖来的时候再装瓷砖。
西郊砖厂已经改造了砖窑,在西山买了高岭土开始试烧。以前内务府有烧琉璃瓦的匠人,烧挂釉彩的物件没问题,但平整度不太够,而且颜色也不是太均匀,他们还在改进当中。
似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老百姓继续过日子,明慧她们也继续上课,赵芝芝的病也好了,那天章良成先按明慧的吩咐回到霍家院子找墨菊去拿她的急救箱拿了感冒冲剂送去给赵芝芝。赵芝芝吃了一剂药一晚上就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