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客人议论,有几句飘到明慧的耳朵里,她没有多打量,只用余光扫视了一会儿。
墨菊人小,耳朵更好使,听他们说女人出来吃饭是“世风日下”,气得够呛,低声嘀咕:“他们是什么东西!也配嚼舌头!”
韩青却不以为然:“别和这种蠢人一般见识!”其实这一楼大厅也不是只有他们这桌子上有女客,至少还有两桌有女子。不过有一桌有十几个人看打扮还是江湖儿女,看样子身上有冷兵器,估计并不是说她们。还有一桌一看就是一家人,妇人带得有孩子。只有明慧等几个人年纪轻,又堪称“奇装异服。”
“男人也免不了舌头长!”明慧喝了一口茶说。
“我可没有!”李德胜低声说,韩青虽然没说话,但也深以为然。
“嘁,你算男人吗?”墨菊对李德胜说。
“唉,你说什么呢?”李德胜生气了,作势要打墨菊。
“吃个饭,别胡闹,墨菊以后不准这么和德胜说话!”明慧阻止了他。打闹也有个限度,不要净戳人痛处。
“对不起,李大哥,我以后不会说了!”墨菊也立刻道歉了。
“没事,是我没用……”李德胜低下头,他家里要不是穷也不会送他出去进宫当太监。想要入宫还得花钱走门路呢!如果不是那几年他在宫里有些银钱,他家里的老娘弟弟都得饿死。
“这个年代,大家都在努力得活着!大家还得继续努力!”明慧说。这个年代饿死个把人都无声无息,巡警们给送到化人场一埋也就罢了,其他人日子照旧。波澜不惊,因为谁都知道也许不久自己也可能一样的去处,不过是过一天是一天罢了。
韩青拍了拍他的肩膀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索性不说。
他们几个正感春伤秋,楼梯上“踢踢踏踏”下来几个人,是几个军官,都穿着灰色军装,腰里束着武装带,脚下是高腰皮靴。
“这里连个蘑菇炖小鸡都没有,也没烧刀子,什么东西!不够味儿呀!”有一个人抱怨。
“下回换个地方,南蛮子的东西这就是没有我们关外的肉香……”这几个人大概都有点喝多了,似乎脚下都有点不利落。有一两个似乎还清醒,有两个有卫兵扶着、架着下了楼来,往门外去了。怪不得刚才看到门口有两辆吉普车呢。
感觉他们一下来大堂的客人都一瞬间安静了,直到他们出门开车走远了,连大堂的伙计、掌柜都松了一口气。
明慧倒是觉得这些人里有一两个脸熟,但思索一阵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她见吃得差不多了,先招呼了伙计算账,她们这波人里边她和墨菊吃得不多,但另外两个饭量不小。要保持训练强度韩青吃得不少,李德胜也是喜欢吃肉,这年头的人,肚子里没油水,饭量就特别大。墨菊也就是年纪小,其实吃得已经比得上明慧的饭量。
“这两条街上没有东北菜馆子吗?”明慧问。
“咱们走过来一路是没有,有山西馆子,这徽州老店、还有一家鲁菜馆子,路上还有卖卤牛肉的,卖小馄饨的,卖山东大炊饼的。”李德胜掰着手指头算了算说:“就这几家了,不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