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副局长的办公室回来,林佑的心情就像打翻了调味瓶,兴奋与紧张的滋味交织在一起。
兴奋的是,智能化灌溉系统一旦成功推广,那便是给全县农业注入一股磅礴的新力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紧张的是,这项目责任重如泰山,稍有差池,所有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他望着天边被晚霞染红的云朵,暗暗攥紧了拳头,心中满是坚定与期待。
第二天,天边才泛起鱼肚白,太阳还在云层里睡懒觉,林佑就背着鼓鼓囊囊的包出门了。
包里装着他这段时间四处奔波收集的资料、写得密密麻麻的调研笔记,
还有对未来推广计划的初步设想,这些都是他的“宝贝”,承载着他对农业发展的满腔热忱。
一路上,街道还很安静,偶尔有几只早起的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像是在为他加油鼓劲。
他的第一站是向阳村。刚迈进村委会的门,就迎面碰上了正要出门的李主任。
李主任是个热情似火的中年人,大嗓门一拉开,整个屋子都回荡着他的声音:“小林啊,可把你盼来了!
大伙都对这新灌溉系统好奇得很,又有点怕,心里直打鼓呢!”
林佑笑着伸出手,和李主任紧紧握在一起,说道:“李主任,让您久等啦,我这就带着十足的诚意来啦!”
两人在堆满文件的办公桌前坐下,桌上的文件像是在诉说着村里的大小事务。
林佑一边翻着资料,一边说道:“李主任,这次来,主要是想瞧瞧咱村适不适合做智能化灌溉的试点。
您给我讲讲村里农田规模,还有大伙都种些啥。”
李主任挠了挠头,脸上带着朴实的笑容说:“咱村农田有两千来亩,主要种小麦和玉米。
不过小林啊,大伙对这新玩意儿都不太了解,心里都犯嘀咕呢,就怕花了钱还没啥效果。”
林佑跟着李主任在村里转了一圈,眉头渐渐拧成了个“川”字。
向阳村位置偏远,道路崎岖得像蜿蜒的蛇,想要铺设灌溉管道,施工难度大得超乎想象,成本更是高得离谱,简直就是横在眼前的一座大山。
站在田埂上,微风轻轻拂过,麦浪翻滚,可林佑却无心欣赏这田园美景。
他望着远处错落的农田,心里一阵发紧,暗自思忖:这可怎么办,这样的条件,推广难度太大了。
他对李主任说:“李叔,这管道铺设难度太大了,成本这么高,后面推广可太难了,农户们怕是很难接受。”
李主任叹了口气,无奈地说:“小林啊,咱也想用好东西,可这地理条件摆在这儿,能有啥办法?大伙都盼着能增产增收,可这现实问题也得解决啊。”
林佑沉思片刻,眼神坚定起来:“李叔,办法总比困难多,我回去再想想,肯定能找到解决办法的。”
他在心里给自己打气:不能就这么轻易放弃,一定要为农户们找到出路。
回到办公室,林佑一头扎进资料堆里,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牛。
办公室里静悄悄的,只有他翻资料的沙沙声和敲击键盘的哒哒声。
他又给水利专家打了好几个电话,电话里,他详细地描述着向阳村的情况,认真地倾听专家的建议,还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
经过几天几夜的苦思冥想和研究,他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采用无线传输技术的灌溉设备,
这样能大大减少管道铺设,降低成本,就像是在黑暗中找到了一丝曙光。
那一刻,他兴奋得差点跳起来,心中满是成就感。
确定试点村后,紧接着就是组织农民培训。
林佑联合农技站,在村里的大晒场上摆起了桌椅。
培训那天,阳光明媚,大晒场被照得亮堂堂的,可来的村民却寥寥无几,大多都抱着观望的态度,站在一旁交头接耳。
一位大爷蹲在角落里,抽着旱烟,嘟囔着:“这新玩意儿,能有咱祖祖辈辈用的法子好?我看悬。花了钱要是没效果,那可咋整。”
林佑见状,赶忙走过去,蹲在大爷身边,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说:“大爷,您先别急着否定。
这智能化灌溉系统可厉害着呢,能帮您省不少水和力气,产量还能提高。
您就当听个新鲜,要是觉得不好,咱再用回老办法,行不?而且前期是免费试用,不会让您有损失的。”
大爷吐了个烟圈,犹豫着说:“真有你说的那么好?可别到时候麻烦一堆。”
林佑耐心地说:“大爷,我向您保证,要是有问题,您随时找我。”
在林佑的劝说下,村民们才勉强坐下来。
培训开始了,可问题像潮水般涌来。
农民们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对复杂的操作流程难以理解。
林佑和技术人员耐心地一遍又一遍演示,手把手教学,从启动设备到设置灌溉时间,每一个步骤都细致讲解,喉咙都讲得沙哑了。
林佑看着村民们疑惑的眼神,心里有些着急,但他不断告诉自己要耐心。
他想:一定要让大家明白,这是为了他们好,是能真正带来实惠的。
好不容易培训结束,到了免费试用环节,种植大户王大哥率先响应。
林佑满心欢喜,每天都去王大哥的农田查看设备运行情况,像守护着自己的宝贝。
他看着设备正常运转,心中充满了希望,仿佛看到了智能化灌溉系统在全县推广的美好景象。
可没几天,问题就来了。
一天中午,林佑刚准备吃饭,就接到王大哥的电话:“小林啊,这设备咋坏了,可别耽误我庄稼生长啊!”
林佑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筷子差点掉了,他赶忙说:“王大哥,您别急,我马上过来!”
他一边联系企业技术人员,一边风风火火地往农田赶。
一路上,他心急如焚,不停地在心里祈祷:可千万别出大问题啊。
到了农田,经过仔细排查,原来是线路被老鼠咬断了。
维修好后,林佑意识到售后维护体系的重要性,他决定加快本地技术人员的培养进程,不能让设备故障影响大家对智能化灌溉的信心。
一定要把每个环节都做到位,让农户们没有后顾之忧,这样才能让智能化灌溉系统真正扎根在这片土地上。
林佑心里清楚,这只是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挑战等着他,但他不怕,他坚信只要用心去做,
就一定能让智能化灌溉系统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全县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