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这家人
李丽按照昨天晚上与夏颖的约定,早上五点多就起床了。穿好军装和黄球鞋,到二中体育场跑步去了。南方冬季的早晨,凉风习习,一阵阵微风拂面而来,既不刺脸,也不咬耳朵,感觉远比北京要舒服多了。坚持晨跑,打擒体拳,这是在部队养成的习惯,几年来从未间断过,受益颇多。她坚信,人生只有自律、自控,自调,才能走的长且远。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中,必须自律,自我掌控,方可实现初衷。不能因为自己退伍了,没有人约束你了,就可以放任自己,懒散起来,那样会增加自己的惰性,一旦形成了习惯,想改可就难了。我们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就是要改造世界,包括改造自己,因自己也是世界的一员。我们的认知,不仅要向外求,求知识、求技术、求技能。往往以我为中心,一切向外看,看他人事,议他人非,长期下去,即形成了习惯。往往却忽视了最重要的向内求,自我感悟,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等等。当然,认识外界事物与自我认识,都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在认知体系形成前,应该兼而有之,不能有所偏颇。否则,将来想认识自己就难了。老子告诉我们知人则智,自知则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都是从物我两个方面论述其观点的,历史实践证明他是对的,只不过知道的人太少了。
一会儿功夫,李丽跑下了三千米,紧接着又打了一套擒体拳,也叫擒敌拳。李丽的擒体拳是跟图书馆馆长学的,每天都要练习十遍以上,三年来从未停过。看她那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刚柔相济。时而虎虎生威,时而又风轻云淡。唯拳家内行,方可观其内力深厚。今天是李丽退伍回来,第一次到县二中体育场锻炼身体,全套运动项目完成后,浑身微微发热,额头有点汗浸浸的,顿感神清气爽,全身都充满着朝气与活力。李丽抬起左手,看了下手表,时针已指向六点,可以回去洗漱了。她大步流星地向家的方向走去。
吃过早饭后,李丽上楼将自己打扮了一番,改变了一下装束。深蓝色的牛仔裤,乳白色的高领羊毛衫,粉红色的风衣,棕色半高跟靴子,头上还扎着一个马尾巴辫子,左肩挎着一个红色的坤包,右手拎着文件袋。当李丽从楼上下来时,李丽发现妈妈在看自己,就走到妈妈身边低声说,昨晚夏颖姐让我今天打扮靓丽点。妈妈点了点头说,很好,这才像个女孩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个大学生呢。便问女儿带钱了没有?李丽说带了点。妈妈转身上楼,拿了个信封下来,递给女儿,李丽本想推辞的,可看到妈妈坚定的眼神,就接过信封,放进了自己的坤包里,说声谢谢妈妈。妈妈说你第一去省城,不带点钱怎么行呢。并问李丽都准备好了吗?李丽嗯了一声说,昨天晚上回来就安排好了,请妈妈放心吧。妈妈叮嘱李丽,如到你夏姐家里,记住一定要买些好点的水果,不能空着手,要懂礼貌。听说夏颖的爸爸可是个高官,母亲是教授,不要让人家瞧不起。记住,做人要有自尊!李丽把头靠在妈妈的肩膀上,给妈妈说,您就放心吧,女儿懂的。妈妈抓住女儿的小手说,你是妈妈的骄傲,也是我们全家的骄傲。通过昨天晚上酒席,你写作的成果已传开了,都说我程芳生了个作家女儿。看到别人对我和你爸爸的尊敬目光,与以前大不相同。尤其是报社的孔社长,还有民政局张局长夫妇。晚上我们回来,我和你爸爸说到你,我们心里都非常的高兴和自豪。我的女儿真的长大了,作为母亲,看到自己的女儿如此优秀,顿感无比快慰。正说着呢,听到了汽车声音,知道闫涛开车来了。闫涛停好车子,打开后备箱,帮助李丽把准备带给夏颖姐的咸货和酒装上车,李丽拿着文件袋坐到了副驾驶位子上,关上车门,摇下车窗玻璃,向妈妈挥了挥手,告诉妈妈我去了。李丽此时心想,爸爸和两个哥哥肯定都在睡懒觉,到现在都没有看到他们的影子。妈妈也摆了摆手,示意你去吧。
闫涛发动汽车,鸣了一下笛,示意我们走了,一路向省城方向驶去。冬日的太阳慵懒的倚着天空,展开看似温暖却略感清冷的光束,轻触着车厢。随着太阳逐步爬高,车内温度也慢慢暖和起来。闫涛几年都没有见到李丽了,昨晚听爸妈回家讲,这个表妹文学水平相当了的,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文坛新秀。
李丽今天到省城,主要是拜望自己的贵人,人生路上的指引者,给她力量、温暖和方向。李丽看表哥不说话,就问表哥,近几年,你还好吧,康丽表嫂怎么样,对你还好吗?闫涛说,一切都还好,你表嫂不错。李丽说,昨天晚上看到姑姑和姑父,她们身体都挺健康的,比我爸妈身体强多了,尤其是姑姑,看上去要比我妈年轻好几岁,实际上姑姑比我妈妈还要大好几岁呢。闫涛叹了口气说,你不在家,不知道家里的事情,舅妈实在太累了,你两个哥哥,李宏与李明什么事情都不管,还尽给家里添麻烦。你爸妈都头疼死了,也拿他们没有办法。你看今天早上,他们都没有起床,晚上不休息,早上不起来,家里一切都靠舅妈打理,天天这样,年年这样。你现在退伍回来了,就看你可能帮你妈妈分担一点家里家外的事情了。否则,舅妈早晚会累垮的。现在你爸爸身体也不好,天天喝酒打牌,熬夜,老是咳嗽,有时候还带血,舅妈催他几次去医院看看,他就是不去,舅妈也没有办法。还有几次,舅妈找到了我爸妈。叫我爸妈去劝劝舅舅,叫舅舅到医院检查一下,如果没有毛病,大家不都放心了吗。可你爸爸就是不去检查。李丽听到表哥说这些,一时心酸,不自觉地热泪流了下来,她知道妈妈这些年来不容易,无论是肉体的还是精神的,始终承受着双重压力。闫涛伸出右手抽出几张餐巾纸,递给了李丽,李丽一边擦拭眼泪,一边带着哽咽的声音给表哥说,谢谢表哥给我说这些,否则,我什么都不知道。另外,李丽问表哥,为什么我两个哥哥还不谈对象呢?这次退伍回来,发现大哥李宏瘦了好多,也没有精神,是否也生病呢,二哥李明还好,他一直都不胖。闫涛说,哪个讲他们没有谈对象,只是谈一个处不到一个月,就吹了,至于什么原因,我也不十分清楚。至于你大哥李宏为什么身体逐渐消瘦,也只有他自己知道,整天乱来,不生病才怪呢。说着闫涛很生气,你那个大哥啊,整天就是喝酒、打牌、熬夜、跳舞等等,几乎就是他的全部生活,身体能好的了吗?哎,不说他们了。说说你吧表妹,你准备在哪里工作啊,将来的目标是否就是要当一名作家?李丽说是啊,就想当一名为人民大书特书的作家,为人民代言的作家。像鲁迅一样,他是为唤醒民众而大声疾呼。我要为中华崛起而高唱赞歌。闫涛听到表妹这样说,从内心敬佩至极,尽管她是个女孩子,可远比她两个哥哥都强,老李家的未来,只能靠李丽了。说着说着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汽车进入了市区。闫涛放慢了车速。李丽是第一次来省城,对这座城市非常陌生。按照夏颖提供的地址,李丽给闫涛看了一下,闫涛说这个地方我熟悉,送朋友到安徽日报社附近单位来过几次,他记得很清楚,安徽日报社在蜀山区潜山路上。李丽一听表哥知道夏颖姐单位位置,她就放心地把视线转向车外,透过汽车玻璃窗,看到这座城市到处高楼林立,马路宽敞,汽车川流不息,行人来来往往。汽车鸣笛声、自行车铃铛声、摩托车蜂鸣声,汇集成不和谐的交响乐,嘈杂且喧嚣。可李丽喜欢这样的声音,喜欢繁华的城市。尽管不能和北京大都市相比,可比县城小镇,要强过百倍 。闫涛看到李丽非常关注省城的表情,还不间断地点评这座城市,如某某高楼与北京的那座大楼很相似,看来她是爱上合肥了,甚至有点痴迷。闫涛扭过头问李丽,你喜欢合肥吗?李丽想都没有想,随口答道喜欢,非常地喜欢。闫涛继续追问,那你回去找老爸花钱找人,把工作安置到合肥算了。李丽不解的看着闫涛,心想还需要花钱找人。闫涛看出李丽的迷惑和不解,就说想到合肥安置很难的。去年,我的几个同学退伍回来,想到合肥市安置工作,找了好多人,最后被分配到了工厂。据说还是县政府领导出面,找的市政府领导,要的安置指标才进的合肥,否则,根本来不了。李丽听到闫涛这么说,心里咯噔一下,希望的火苗被他这么一说,给熄灭了。不过李丽很自信,很快恢复了平静,心想,夏颖不是答应她到省报工作吗,手续由她负责办理。她知道夏颖是个说到做到的人,从不说办不到的事情,难怪她有通天本领。
闫涛的汽车,七拐八转到了安徽日报社大楼外围,李丽叫闫涛把汽车停好,在车内休息休息,自己下车手拎着文件袋走到门卫处办理会见手续。负责门卫的是个五十多岁的男同志,李丽说,我来找夏颖的,门卫说,你预约过吗?李丽说昨天晚上联系好的,门卫递给李丽一张会客单。要求如实填写详细情况,主要是要找谁,什么事,你是谁,从哪里来的等等,李丽在逐项填写时,门卫把电话打给了副刊编辑部,夏颖说,叫李丽接电话,门卫把电话递给了李丽,夏颖告诉李丽在几层楼、多少号门牌。李丽接完电话,把话筒递给门卫,说声谢谢大叔,我进去了。门卫点了点头。李丽按照门牌找到了夏颖办公室,用右手中指关节处,轻轻敲了两下门,听到里面传来请进的声音,李丽推门而入。夏颖一见是李丽,快速从靠椅上站起来,向前走了几步迎上李丽,立马把李丽抱在怀里,李丽随手把文件袋撂到沙发上,两个人拥抱在一起,彼此感受幸福时刻。夏颖慢慢放开了李丽,李丽望着夏颖的胸部,掩口而笑。夏颖会神地瞪了李丽一眼说,李丽你学坏了。李丽说哪有,只是我和你拥抱时,感觉好舒服。夏颖说,天气凉了穿多了,李丽马上答道,你就穿一件羊毛衫,多吗?夏颖脸一下红了,是啊,刚才怎么能说穿多了呢,就是丰满点,有什么不好呢,女人的骄傲,不就是在胸部吗,有什么害羞的呢,更何况我们都是女生。李丽转口说道,夏姐可不要多想哦。两个美女斗了会嘴,夏颖说,你先喝点茶水,早给你泡好了。马上我带你去见孟社长,他在等我们呢。李丽开始不解,我今天来主要是拜访师姐的,怎么要带我去见社长。夏颖看出李丽的疑惑,就说,见社长是为了你明年的安置工作去向。李丽喝了口茶水,开心地面向夏姐说,先谢谢恩师了。说好吧,现在就过去,不要叫领导等急了,回来我再好好喝。
夏颖领着李丽上了楼,来到了孟社长办公室门前,夏颖用中指轻轻敲了两声房门,里面传来请进的声音,夏颖推门走了进去,李丽跟在后面。社长看到夏颖带一个年轻女孩进来,也从靠背椅上站起来,用手指着对面的两把椅子,说坐吧。夏颖看着孟社长说,孟叔叔,这位就是我给您提起的李丽小妹。孟社长向前走了两步,伸手与李丽握了握手,说欢迎李丽,请坐下说吧。
夏颖叫李丽把发表过的文章从文件袋里拿出来,双手递给了孟社长审阅。孟社长看样子也就四十多点,身着深蓝色中山装,笔挺笔挺的,高高的个子,足有一米七八,白净的皮肤,戴着一副金丝眼镜,一看就像知识分子。孟社长边看边点头,口里还自言自语,好,好,非常好。一连看了六七篇文章后,才慢慢抬起头,右手端起茶杯,喝了两口水,看着夏颖说,李丽文笔流畅,文章写的很精彩,未来前景不可估量,我个人非常喜欢她的文风,就像喜欢你小夏的文章风格一样。说到这里,孟社长停下了。夏颖心想,社长肯定有什么条件要求,不好直说。夏颖说,孟叔叔,您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孟社长说,小李还有其他的吗?夏颖接着说,有的。叫李丽把自学考试已获得的中文专业十门单科结业证书、北京军区新闻报道一等奖、军区文学创作新人奖奖状递给了孟社长。并把即将准备发表的两篇散文和中篇小说稿也递给了孟社长。孟社长看过获奖证书,面部流露出欣慰的微笑,又看到两篇散文稿和厚厚的小说稿,便开心地笑了,和夏颖之前的介绍,基本一致,他心里更有底了。李丽走过去给孟社长茶杯续了水。问夏姐可喝水,夏颖摇摇头。孟社长问了问小夏,李丽还有什么秘密武器,都拿出来给夏叔叔欣赏欣赏。夏颖说,哪里还有什么秘密武器啊,就是李丽的两篇散文,我准备马上在副刊发表,至于中篇小说,我准备推荐给《清明》杂志社。我已给王社长联系过了,基本同意发表,估计在春节前发表没有问题。另外,李丽利用待分配期间,准备把未修完的哲学和逻辑学两门修完,估计在明年三月底前,应该能够通过考试,我相信李丽的实力。孟社长听到这里,笑着说,小李去给你夏姐泡杯茶,茶叶就在盒子里,你自己也泡一杯。李丽答道,是领导。一副军人的口吻。等李丽茶水泡好后。孟社长说,以你小夏的眼光和手笔,你推荐的人,肯定不会是个凡品,这一点无可置疑,我自然不会有意见,现在我给你们开出两个条件,满足其中之一,就oK了。否则的话,领导和同志们,就要说我徇私了。小夏你是知道的,每年有那么多的大学毕业生想进我们报社,有托省里领导的,也有托宣传部领导的,如果,李丽条件不过硬,我也不好堵别人的嘴。夏颖说,孟叔叔您请讲。孟社长喝了口水,慢慢放下茶杯说,第一、在省里分配前,拿到自学考试毕业证书;第二、小说在《清明》杂志上发表,不要求全部发表完,因为连载需要时间。当然,如果我老同学夏厅长非要以指令性计划安置给我,我也没有理由拒绝,否则,我就是不支持国防建设,不支持政府的安置任务,那我这个社长也就不要当了。夏颖笑了,说夏叔叔,您说什么呢,爸妈前天还说,看您什么时候有时间,请您小酌两杯呢。孟社长说,真的啊,你小夏可不要骗我哦。夏颖就孟社长提出的两个条件,接着说,孟叔叔,如果您提出的两个条件不能满足其中之一的话,那李丽即使按照指令性计划分配到我们报社,她也没有资格做我的助手。我再也不敢向您提出任何要求了。话已经说到这个程度了,也就没有再继续说的必要了。孟社长站起来说,好吧,我等你小夏的好消息,也欢迎小李同志尽快成为我们报社的一员。其实,孟社长是清楚的,在《清明》杂志上发表小说,也就是夏颖一句话的事情,她和那个女社长关系十分铁,有几次夏颖请她吃饭,叫我作陪,我一看就知道她们的关系了。孟社长把夏颖和李丽送出门,自己便回到座位上,沉思了一会。心想,即使李丽上述两点都不具备,只要省安置办公室下文分配过来,我接收就是了,既给了夏颖面子,也堵住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嘴,又不是我孟社长打电话或写条子要的,所以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的。至于怎么使用,那就要看李丽的真才实学了。如果,上述两个条件达到一条或两条都达到了,那我就致函民政厅,以引进人才为由,要求将李丽分配到省日报社,充实我省新闻队伍,更没有人能够提出异议。想着想着,孟社长自己笑了。
夏颖领着李丽回到自己办公室,李丽急忙问夏姐,夏叔叔可是省民政厅夏厅长。夏颖说是的,爸爸和孟社长是同班同学,还是老乡。李丽哦了一声,抱住夏颖就亲吻其脸颊,一个劲地说,谢谢恩师,我的夏姐姐,我的贵人。夏颖拍了拍李丽的后背说,你又不是男子,不要这么缠绵吗。李丽这才放开夏颖,走到夏颖的办公桌前,端起茶杯猛的喝了几口,的确渴了。夏颖问李丽是怎么来的。李丽说家里车子送来的。那你叫车子回去吧,明天是周六,我也没有什么安排,我送你回去,也好见见你爸妈。问问他们把你安排到合肥工作,她们可同意。李丽一听,明天夏姐送她回去,说好的,我听夏姐安排。不过车子上给夏叔叔和阿姨带了点咸货,是我没有退伍回来前,叫我妈妈自己动手搞的,很干净的。都是你喜欢吃的咸鸭、咸鱼、咸肉和香肠,还带了几瓶酒给夏叔叔喝。夏颖听后,哎了一声,你这个李丽呀,尽给你父母亲添麻烦,不孝的女儿。这样吧,你下去安排师傅沿着潜山路向前开二百米处停下等我,我去地下室把车子开出来,把咸货放到我车子上吧。因办公大楼前,人来人往,被他人看到不好。李丽听夏颖说完,拿起文件袋和夏姐一起出了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