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第77话︱桶狭间之战(三河狐狸篇)
尾张国·今川占领版图·沓挂城·大殿
义元盘腿坐在上座,目光凛然地扫视着在下座端坐的家臣们,他的脸色带着自出征以来所罕有的凝重。
“我想各位已经知道:信长为了对付我们此趟进击,特地筑造了五座城砦。”
“我军两万五千兵力,若走北面山路必定困难至极,而向西的平原上,两个据点鸣海城与大高城又被织田军的五座城砦分割包围。”
“特别是孤悬于海边的大高城,我们若是置此不顾向前推进,信长无疑会采取和奇袭村木砦一样的战术。”
“届时,他会下令从海路袭击大高城,从而截断我军对大高城的补给与通道。”
说到这里,义元加重了语气,用以强调接下来这项应对举措的重要性。
“当前最有效的破局之法,莫过于先加强大高城的守备与补给,再一步步向前推进,将织田家筑造的城砦逐个拔除!”
“为此,我们需要派遣一名前锋先去大高城,拔出围困在周边的城砦,同时运粮入城!”
下座的一众家臣们全都听得聚精会神。
身处于他们之中的元康维持着全神贯注的模样,然而内心却禁不住开始思绪浮移起来。
他并不讨厌义元。
相反,他对义元还抱持着极其复杂的感情。
自打被信秀派河尻将他从尾张护送到骏河以后,他就一直受到义元的亲自关照。
义元不仅将他接到首府骏府城居住,还指定雪斋担任他的老师,吃穿用度更是绝不亏待。
但另一方面,义元作为占领并掌控原本属于他的三河领地之人,渴望实现领地自治的他,又无法像远江的直盛那般对义元忠心耿耿。
他看着义元不断翕动的嘴唇,听着义元那带抑扬顿挫的话语,心里盘算着的却是——
这场今川与织田之间的战役,能够胜出并存活下来的到底该是哪一方?!
正当元康思绪在脑海中发散之际,他忽然从义元口中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元康。”义元温和地唤着他的名字,在众目睽睽之下发出询问,“你愿意担当此任吗?”
元康不假思索就一口答允下来:“这是自然!能担此大任,委实是我元康和三河军的荣幸!”
当话语脱口而出时,他甚至还极其生动地表现出倍觉荣幸的神情。
而义元对他的反应显然也是十分满意,微笑着鼓励道:“辛苦了。”
其实元康知道自己没有拒绝的资本。
一旦他让义元在如此重大场合失了尊严和面子,那被两万两千今川大军收拾就是分分钟的事。
所以除了展现出精湛演技之外,元康没有其它选择,至少在目前来说是如此。
回到三河军阵营后,元康立即在帐篷里召开了紧急战议,而重臣们为此在帐篷里等候已久。
他依然保留了处处小心谨慎的风格,安排近卫在帐蓬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重重把守,以防止今川本家或远江军方面的眼线探查。
才刚进入帐篷,元康就直奔主题地向重臣们简略讲述了三河军即将面临的艰巨任务——
“我刚作为三河代表参加了义元大人的战事会议,事态紧急,我们恐怕今夜就要率先出战了。”
纵然有着已为今川家充当了无数次炮灰前锋的丰富经验,但重臣们仍不禁面露讶异之色,毕竟这趟出战时间也着实太过紧急了。
“目前的情况是,信长大人为了迎击今川联军,重新动用起他在村木砦之战里建起的丹下砦、善照寺砦、中岛砦、丸根砦和鹫津砦这五座城砦。”
元康措辞极为微妙。
在提起自己参与其中的联军阵营时,他用的并非归属感极强的“我军”,而是有意无意间用了“今川联军”这个称谓。
重臣当中,被公认为最沉稳、最有谋略和远见的数正,立刻敏锐地察觉到这份在称谓里暗藏的微妙立场。
在重臣们一个个神色极为严肃的聆听下,元康继续有条不紊地说了下去。
“信长大人很显然要通过五砦合防之势,将今川联军前方的鸣海城与大高城切断,使大高城孤悬在海边,他为此在每砦都派了精锐驻守。”
“他还考虑到今川联军可能向北往丘陵行军,又安排佐佐成政率五百三十人驻守龙泉寺城、丹羽长秀负责防守岩作城。”
“这些都是被义元大人确定过的消息,所以大家对消息来源的真实性不用怀疑。”
“这个佐佐成政原本是信长大人弟弟信行的家臣,投靠信长大人后获得重用,至于丹羽在战事方面的威名,相信你们应该也都听过。”
“而负责向大高城运送兵粮的艰难任务,则由我们松平军担任。”
话毕,端坐于下座的三河重臣们没有一个面露难色,反而每个人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
在战国时代,三河武士是日本六十六国里罕有的仍保持了中世情结的异类,支撑他们的一直是在战场上拼命的奋斗精神。
每逢今川家与敌国交战,必定会派三河武士冲锋在前。
前锋是战场的牺牲品,尽管如此,三河武士们仍然坚信“我们为了主君才不会轻易死掉”,在战场上拼尽全力地奋勇作战。
他们的镇定和无畏,给了元康出征莫大的底气和勇气。
“拿出征酒来!”元康转头朝着帐篷外的近卫大喊道,“我要和大家喝一盏出征酒,然后我们会在今晚出发!”
当天入夜之后,从三河军开出沓挂城开始,被载入东亚史册的桶狭间之战正式打响!
五月十八日夜,元康将三河军分成两路。
由重臣石川数正带领的四百精锐,从大高城外丸的丸根砦与鹫津砦之间大摇大摆穿过,随后对织田军后方的善照寺砦发动攻击。
夜幕低垂,数正带着麾下的三河武士杀向善照寺砦。
砦内驻守的织田守军早就发现了他们踪影,正在城墙上端戒备森严地整装待发。
然而,当数正率兵行至城门前时,忽然转头对着身后的武将下令道:“快!发烟、用火攻!”
早有预谋的数正,故意大摇大摆吸引善照寺砦的守兵们注意,让他们无暇留心那些悄悄抵达城门外的三河骑兵。
抵达善照寺砦城门外后,三河骑兵们立即放火,刹时腾起滚滚浓烟,瞬间遮蔽了城墙上的守兵视线。
“这是怎么回事?”织田守兵们诧异无措地惊呼道,“这突然冒起的浓烟究竟从何而来?”
“机会来了!”数正振臂一呼,“开始撞击城门、敢死队准备攀登城墙!”
趁着混乱,二十名力大无比的三河武士分成两队,分别扛着粗大的木桩猛烈撞击城门。
数正骑着烈马火速向前冲去,排列在他两翼的三河兵不断攻击城墙,发动箭矢如雨、石头如流星的连环攻势。
善照寺砦城墙上端的织田守兵由于被浓烟遮蔽视线,在回击力度方面有所减弱,整座城砦回荡着射箭声、石头落地声和呐喊声。
二十名敢死队成员,用长绳往城墙上端抛去,以上面的铁钩子插进城墙,继而进行极为危险的攀爬攻势。
在浓烟掩护下,敢死队成员登上城墙,与城上的织田守军展开激烈肉搏,打刀划破寂静的夜空,两方都在剑气纵横间拼死搏杀着。
丸根砦的织田守将佐久间成重、鹫津砦的信长亲族织田信平闻讯,急忙派兵增援善照寺砦。
一直按兵不动、耐心蛰伏的元康,终于从中及时捕捉到了等候已久的机会!
“是时候了!”
他回头对着身后的八百名三河将士喊道。
“趁着丸根砦和鹫津砦的织田守军被调开,我们必须趁快全速从丸根砦下穿过,将兵粮运入大高城!”
只有十八岁的元康,在这场前锋战里表露出了超越年龄的慧黠、沉着、谋略,他犹如狐狸般地运用计谋应战骁勇善战的织田军。
他对战况的预判和应对,给追随在身边的三河重臣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侍奉了元康祖孙三代的老臣本多重次不由自主地感叹道:“主公的足智多谋,真像一只聪明绝顶的狐狸啊!”
“狐狸?”
表情肃穆的元康听到这句感慨后,居然回头给了重次一个灿烂笑容。
“重次,我若能当一只慧黠多变的三河狐狸,那倒也不错!”
这只三河狐狸的计谋,在桶狭间之战的序幕里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趁着两砦的织田守军被调开增援善照寺砦,元康急忙率领八百名三河将士驱赶一百一十匹驴马从丸根砦下穿过,就这样在织田军眼皮底下将兵粮运入大高城!
元康完全按照自己所预测的时间成功进入大高城。
随后数正按着与元康所约定的时间,从善照寺砦下及时撤军,绕道进入大高城与元康会合!
“主公,数正回来了!”
甫一踏入大高城,数正便看到了专程在城门另一端等候的元康,受宠若惊地动情喊出声来。
“辛苦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元康亲昵地走上前去,伸手用力按了按数正的肩膀。
他就像信长一样,极为擅长洞察或鼓舞家臣的士气,通过一个普通的细微举动,却能让数正充分感受到他的重视和牵挂。
旗开得胜后的元康,并没因此产生任何松懈,相反还加快了更凌厉、更让织田军意想不到的攻势。
五月十九日凌晨三点,元康留下大高城的代理城主鹈殿长照留守该城,自己率领一千两百名三河军向佐久间盛重把守的丸根砦发起进攻。
同一时间,今川家的朝比奈泰朝与远江军的井伊直盛合共两千兵力,也向信长亲族织田信平镇守的鹫津砦发动攻势。
此时已派出四百兵力前往善照寺砦支援的丸根砦里仅存三百名士兵,鹫津砦中也只剩四百人。
织田军留守在两砦的兵力,明显已不足以应对今川联军声势如虹的进击了。
在丸根砦下,元康观测了整个地形与城砦规模后,当即随机应变将一千两百大军分成三队。
“大久保和元忠,你们率弓箭手与火枪队从正面射击,务必要让砦内织田守军的注意力全被吸引并集中到你们身上。”
“遵命!”
大久保忠世和鸟居元忠异口同声洪亮应答,两人身上都充分焕发出奋勇出击的蓬勃斗志。
元忠与大久保先在丸根砦下敲响战鼓,砦内的织田守兵们随即簇拥到城墙上,准备抵抗攻击。
“弓箭手们,让这群织田兵看看我们三河男儿的厉害!”
元忠率先冲锋,朝着城墙上的织田军守兵射出了第一支箭。
在他的带动下,三河弓箭手们持弓搭箭,瞄准城墙上端的织田军守兵后果断射出,箭矢呼啸而过,直叫城墙上的守兵们应付不暇。
大久保则指挥着火枪队,迅速将一支支火枪调整好位置,在枪管上点燃火药。
当子弹随着一声令下纷纷射向城砦上的守兵们时,震耳欲聋的开枪声让整座城砦都为之颤抖。
丸根砦的织田军守兵们被突然的攻击打了个措手不及,佐久间盛重不得不紧急调整防御、忙于提防城砦被敌军攻陷。
随着攻击的不断加剧,城墙上开始出现不容忽视的裂缝,守兵们内心不断滋生的惶恐,连身为砦内大将的盛重都感受得十分清晰。
眼见元忠和大久保首轮攻击成功,元康随即将第二轮攻击重任交给酒井忠次。
“酒井,你率奇兵从侧面向丸根砦发动突击,让砦内守兵将剩余兵力集中到侧面进行防守!”
“是!我酒井定会不辱使命!”
有元忠和大久保的战功先例在前,酒井心中不服输的志气因此被充分激发,他立即率领第二支战队攻向丸根砦右侧。
抵达丸根砦右侧后,酒井先以一阵震天的战鼓声引发砦内守兵们注意。
一切果然如元康所料——
盛重据此误判为敌军将剩余兵力悉数集中到丸根砦右侧全力攻砦,因此将一半守兵全部派往城砦右侧进行防守。
忠次率领奇兵纵横奔驰、挥舞打刀寻找破境口,成功吸引砦内一半守兵赶赴丸根砦右侧,激烈的交战随之展开。
英勇的织田军守兵凭籍打刀和箭矢,不断杀死来袭的三河军奇兵,但也不断有守兵倒在三河武士的猛烈攻击之下。
鲜血在丸根砦右侧流淌,吼叫声震荡天际,在关键一刻,元康知道自己亲身上阵的时候到了!
“重次、数正,随我来!”元康朗声喊道,“本队武士听着,我们现在要从后门朝丸根砦发动进攻,攻城能否成功就在此一举了!”
在松平家德高望重的重次立刻举起打刀,洪亮应答道:“请主公放心,我们三河男儿绝对不会辱没国土之风,这次一定会攻破丸根砦!”
三河本队的将士们,纷纷效仿重次高喊回应道:“我们这次一定会攻破丸根砦!”
感受到全员高涨士气的元康,随后亲率数正、重次和本队武士绕到丸根砦后门,朝着这处无人把守、备受忽略之处发起异常勇猛的攻击。
根本无人把守的后门在经受持续六次的木桩撞击后,终于被三河本队成功撞开,元康和他的军队如同一股摧毁一切的洪流般冲进了丸根砦。
等集中在城墙顶端的守兵们发觉到情势不对时,一切为时已晚。
将近八百人的三河本队士兵,如潮水般从楼道不断涌上城墙顶端。
重次和数正冲在最前头,挟着全军空前的高涨士气,两人率领麾下将士疯狂地挥刀不断砍杀织田军守兵。
负责把守丸根砦的大将佐久间盛重对此并不畏惧,毫不犹豫地领兵从正面勇敢迎击三河本队!
三人在城墙顶端狭路相逢,重次和数正很快就从正面杀来的守兵群体中发现了将领盛重。
“数正,看向左侧!织田军的佐久间盛重就在那里,我们干脆利落地了结他吧!”
“好!”
重次和数正联手,挥舞打刀同时朝盛重发动攻击,两人身形如同旋风一般掠了过去。
盛重不敢大意,拔出打刀迎了上来。
三名领军大将就像三只厮杀在一起的猛兽,他们手中的打刀俨然就是猛兽的獠牙和利爪,顷刻间贲发的杀气似乎能吞噬掉周遭的一切!
盛重擅长剑道,刀法凌厉且招式多变,但面对两名三河高手,还是完全不敢轻敌。
“这就是尾张刀法吗?”重次像狼啸般高嚎一声,“我们就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是三河剑客!”
话音未落,他已经冲向盛重,两人刀刃交击,发出清脆的金属撞击声,顷刻已过了五招。
数正亦不甘示弱,挥动打刀加入战局,他刀法虽不如重次老练,但却刀刀凶猛狠辣。
盛重才刚躲过重次的一记横切,数正从身后就迅速以一记上撩向他扫了过去,他虽然反应灵敏,却还是被数正的刀锋划破了后背。
在鲜血涌出之时,盛重感受到了压力。
这股危机感激发了他的取胜欲望,而后背时刻泛起的疼痛感,则促使他倾注全力挥出更精妙而复杂的剑法。
盛重挥出的每一刀都充满了变化,他抖动刀刃,出手迅疾且刀光翻飞,试图打乱敌方的节奏。
重次和数正不动声色。
他们尽量维持着刀刃稳定,在盛重各种复杂的剑法变化面前,两人依然能够迅速反应。
盛重的猛攻,反而促使他们的剑法处于更狂热的状态,两人像猛兽般迅速进攻并挥刀防御,发挥出更高效、亦更快速的削杀。
盛重的剑术也在交战里变得更加激进。
为了保护自己,他开始用更难以预料的攻击变化来抵御两人的进攻。
然而,重次和数正几乎毫不费力地闪过了每一次攻击,同时用更凌厉的剑法反击,使盛重实在难以保持平衡。
两人配合异常默契,盛重在他们的重压下,感到自己的力气逐渐不支,他的刀法逐渐出现了速度放缓的迹象。
重次就在这时使出了杀手锏。
他迅速转身,连续变换了几处攻击方位,尔后以突如其来的一记斜切从盛重的右腰砍了进去。
“?!”盛重心中一惊,随着右腰的剧痛泛起,他整个身影和速度都明显凌乱了起来。
数正精确地把握住了时机,不落人后地挥出一记横斩,只一刀就砍下了盛重首级!
“织田军的守兵们,你们也不看看自己大将佐久间盛重的首级,现在是在谁的手里?!”
重次拎起盛重首级嘹亮大吼道。
这一吼,彻底扰乱了负隅顽抗的织田军守兵们的军心。
在方寸大乱之下,他们悉数全被元康的本队士兵斩杀。
丸根砦一战,织田军守将佐久间盛重及三百名守兵全部战死,可谓是尾张至为惨烈的败战!
当元康登上丸根砦的城墙顶端时,迎接他的是本队士兵豪情万丈的激情欢呼。
重次与数正默契地相视一笑,朝他迎了过来,在距离他三个脚步距离之处同时单膝跪下。
“主公英明!”重次目光闪烁地赞叹道,“我军依主公谋略行事,才得以顺利拿下丸根砦!”
“我们三河有主公这样英明的首领,属下们也就更放心了!”
数正脸上都是盛重的血迹,他还来不及擦拭,就仰头对着元康欣喜地欢笑着。
“大家……”
元康怔怔地望着两名立下大功的下属,目光继而又向周边士气昂扬的本队士兵扫视了过去。
他忽地声音高亢地放声大喊起来。
“你们辛苦了,这个胜利是属于你们的!”
“正因为有你们的英勇无畏,我们才能打败在东海道以骁勇闻名的织田军将士!”
“这份功劳是大家齐心协力争取来的!大家辛苦了!”
随着他的褒奖,城墙顶端发出了吼声震天的欢呼。
看着那一张张朴实却欢欣的笑脸,十八岁的元康从这一刻起意识到了一件事。
人心,才是在战场上致胜的武器。
学会如何激励并驾御人心,就能发挥出比手头的固有兵数还要可怕得多的战斗力,他真切地领悟到了这点。
信长大人,你看见了吗?我赢了你的军队喔。
不知道听到这个消息的你,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更不知道,我们究竟会在哪一场战场上相遇呢?
——元康在心里,不为人知地发出阵阵惆怅的慨叹,这份微妙心情他却只能默默掩藏在心底。
战后,元康率军回到大高城休息,同时换守城的鹈殿长照去迎接义元入城。
当天上午十点三十分,今川本家的朝比奈泰朝也攻陷了鹫津砦,砦内守将织田信平及饭尾定宗、信宗父子全部战死。
织田军在这一轮交锋里,堪称败得彻底、惨烈。
另外,今川家的骏河水军也从大高城渡海,经过伊势湾到达清洲城的西南面,攻取了尾张国下四郡之一的海西郡领地蟹江城。
信长为此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在战局如此一边倒的情况下,义元决定离开沓挂城继续向前线进军,他率着大军穿越西南的山地一路朝着大高城前进。
这个最新动向被藤吉郎在第一时间禀报给了信长。
他发小蜂须贺的手下当上今川军的挑夫与杂役,因此能将义元的动向全部报告给织田家!
今天终于写到关键的“桶狭间之战”了。
这一仗是至关重要的一仗,标志着信长从此正式迈出尾张,朝着天下进发。
但在桶狭间之战的开端,其实织田军打得并不漂亮,相反,还被家康率领的松平军压着打得惨败收场。
所以我觉得家康在战斗力方面其实是有一定能量的。
虽然他曾被武田信玄打得逃回冈崎城,也数度都攻不下真田昌幸的居城,但别忘记他也硬杠过信玄和秀吉。
只靠手腕和审时度势的能力、还有战国时代罕见的长寿天赋,家康恐怕也坐不上天下人的位置。
所以在这一仗里,我将桶狭间之战前端的部分,集中在家康和他的三河军身上。
我曾花了很大心思和时间去研究江户幕府和德川家,也写了八十多万字的、以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为男主角的历史小说。
那部小说为了顺利过签,放进了这个时代每本网文必备的穿越和系统元素。
但由于我并不擅长这些设定,所以最后给写砸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这部《织田信长的日本战记》里不放穿越或重生元素,也抛开系统设定的原因。
我想专注在爽点或戏剧张力本身,好好尽自己能力来写一个故事。
虽然目前数据扑街,也没办法和亲友分享,但这确实是适合发挥我能力的一个故事。
所以很感谢陪伴它一路走来的读者朋友们。
谢谢你们依然还在。
我也会继续努力。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