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登陆后发现没有人阻拦,直接向东复县城推进。沿途经过的每个村镇,都会派出一个小队进行搜索和抢掠,离开前会纵火将之烧毁,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午后时分,日军抵达了东复县城外五里处,对敌人的火炮射程了如指掌。他们开始扎营,并在附近搜集材料,打造云梯。城墙只有一丈高,云梯的制造并不困难。仅仅两个小时后,日军便发动了第一次进攻。
东复县的民兵团长苏海俊,是一位退伍转业军人,现在担任东复县武装部长。尽管他名义上是团长,但实际上指挥着一个师的民兵。县城的所有成年男丁以及周边乡镇的民兵近两万人,让他体验了一把师长的滋味。
然而,除了一千名退役军人装备的1622式线膛枪,其他人都使用便宜而坚固的滑膛枪。在射程上,他们与敌人的滑膛枪和鸟铳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苏海俊将民兵分成了三个旅,轮流上城墙防守。
大约四点左右,日军开始发动进攻。苏海俊注视着下方的日军动作,眉头紧皱。
第一次试探性进攻,日军出动了一万人,同时从三面向城墙发动进攻。他们采用较松散的阵型,快速接近城墙,希望减少火炮拦截时的伤亡。
城头上的一百多门火炮立即开火,填充硝化棉的炮弹落在人群中,不断将日军掀飞到空中。尽管这些火炮是陆军退役的老式105野战炮和迫击炮,但炮弹却是最新型号。
然而,日军对炮击造成的伤亡毫不动摇。
身着传统武士装扮的日军十人一组,抬着云梯飞快前进。他们的后方还有人跟随,一旦有人倒下,立即有人补上。在他们的后方是装备火铳和鸟枪的日军,最后方则是推着佛朗机炮车的火炮手。
由此可见,日军在进攻城池上已经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战术。
经过数百人的伤亡,日军终于进入了三面城墙内滑膛枪的射程范围。城墙上的民兵立即开始开枪射击,滑膛枪无法精确射击,刚好可以人躲在城墙后,只将枪举过城墙朝下扣动扳机即可。
这种战术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民兵,与后世非洲使用AK步枪的战术相似。
几千支滑膛枪齐射,即使是闭着眼睛打,威力也不容小觑,数百名进攻的日军瞬间倒地。此时,日军的火铳手已经蹲在地上,开始向城墙还击,但民兵们始终只露出手臂,反击效果有限。
云梯终于靠上了城墙,手持武士刀的勇敢士兵们开始迅速攀登城墙。这些以武士刀为主要武器的日军,是军队中的精英,日军内部认为只有那些弱者才会使用火枪。无数朝鲜城池都是被他们攀上城墙后直接攻破的。
城墙附近的民兵立即开始向下投掷手榴弹,炸得下方等待攀爬的日军人仰马翻。但那些已经登上云梯的日军基本上毫发无伤,他们已经可以看到城头,脸上露出了狞笑。
突然,他们看到一个玻璃瓶从头顶砸下,随后火焰覆盖全身,还有一条条火龙向下流淌。这些最勇猛的日军发出了不似人声的惨叫,从云梯上坠落。
守城怎能不用燃烧瓶呢?
火炮仍在不断开火,目标已经转向了后方的佛朗机炮车。在遭受集中攻击后,炮车开始被击毁,或者炮兵被炸死,无法再行动。
日军发出了撤退信号,下方仍在对射的火铳兵和鸟铳手,没有理会那些在火焰中哭嚎的武士们,开始有条不紊地撤退。
苏海俊看着这一幕,感到有些棘手。这些日军简直就是没有情感的战争机器,只知道无条件执行命令,这种敌人最难对付。
若日军明天发动总攻,想要守住城池,恐怕必须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
苏海俊连忙返回指挥部,与北洋舰队的海军陆战队联系。
天色已经黑了,但他们不敢掉以轻心。刚刚经历一场战斗的民兵被调下休息,城头开始迅速补充弹药。为了防备可能的夜袭,苏海俊还让士兵们穿上了仅有的一千副铠甲。
上半夜相安无事,午夜时分城头守军再次更换,以确保士兵们的体力和精神处于最佳状态。
大约凌晨两点的时候,苏海俊被发射照明弹的声音惊醒,从椅子上坐了起来。还没来得及看表,他听到警卫说:“已经两点了,看来日军今天不会来了!”
他看了看表,正好两点,笑着说道:“小子可以啊,猜这么准!”
“这有什么,我们每半小时发射一次照明弹,我一直在数着呢!”
苏海俊的脸色剧变,急忙问道:“你说什么?照明弹一直都是半小时发射一次?”
警卫感到困惑,但还是点头确认:“是啊,没错!”
苏海俊连忙抓起手枪,冲上城墙,趁着照明弹还没有落下,拿着望远镜仔细地观察远方的黑暗处。这一看,他的额头上立刻渗出了冷汗。
\"快点,把第一旅的人也叫上城墙,小声一点,让所有人打起精神,准备作战。”
约莫十五分钟后,所有人都已准备就位,苏海俊立即下令,让所有迫击炮同时发射照明弹。
三十多枚照明弹升入高空,随着降落伞的作用缓缓下降。在白磷燃烧的黄色光芒下,前方正在悄悄接近的日军全部僵立不动。
苏海俊估计这次偷袭至少有三万名日军。他们利用守军发射照明弹的规律不断接近,险些就要直接抵达城墙下。
“出击!”
日军意识到已经被发现,立即发起冲锋。此时,他们距离城墙只有一里,抬着云梯开始飞速奔跑。
炮弹迅速落入日军之中,由于人数众多、阵型密集,每一发炮弹都能夺走三五人的生命。迫击炮已经顾不上发射照明弹,全部转而对准下方进行急速射击。
然而,日军并不惧死,顶着炮火和子弹的袭击,勇往直前地冲向城墙。
此时,城墙上的火枪手已经形成了流水线作业。每个墙垛后面都蹲着四个民兵,后方三人负责装填弹药,最前方一人凭感觉射击。前装滑膛枪硬是让他们打出了栓动步枪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