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写道: 龙年正是贞观十三年,君王召集众人来讲谈佛经。道场之上开始演绎那无量妙法,云雾间似有祥光笼罩着承载大愿的佛龛。皇帝降下恩敕修建这上等的佛寺,金蝉脱壳后将佛法往西传播开去。普施善果超度那沉沦的魂灵,秉持佛教教义前后宣扬不辍。
在贞观十三年,岁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正是癸卯这样的良辰吉日。陈玄奘这位大阐法师,召集了一千二百名高僧,全都汇聚在长安城的化生寺开演各类精妙的经文。
那天,皇帝上完早朝之后,便率领着文武百官,乘坐着凤辇龙车,离开金銮宝殿,径直朝着化生寺赶来拈香。 你瞧那皇帝的銮驾,那场面可真是壮观非凡啊!只见空中满是瑞气,一道道祥光闪耀着。柔和的仁风轻轻吹拂,阳光明媚得不同寻常。
众多官员身佩环佩,有序地分成前后队列,五卫的旌旗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手持金瓜、擎着斧钺的卫士们,一对对整齐排列;绛纱烛的光亮,御炉里飘出的香烟,让整个场面显得庄严肃穆、气势恢宏。那场面就如同龙飞凤舞一般,又似鹗荐鹰扬,尽显威严。
圣明天子如此圣明端正,身边的忠义大臣也个个贤良。这福气能绵延千年超过舜禹之时,这太平景象万代都可比肩尧汤盛世。 再看那曲柄伞,还有那滚龙袍,相互辉映,光彩夺目;玉连环、彩凤扇,瑞霭在空中轻轻飘荡。
官员们头戴珠冠,腰系玉带,佩着紫绶,挂着金章。护卫皇帝的军队有上千队,搀扶车舆的将领排成了两行。这位皇帝心怀虔诚,沐浴净身,怀着对佛的崇敬之心,一心皈依善果,满心欢喜地前来拈香呢。
唐王的车驾,很快就来到了化生寺前,他吩咐停下那些演奏着的音乐响器,然后缓缓下了车辇,引领着众多官员,先是向佛像恭敬地参拜,又拈起香来。
待围绕佛像转了三圈之后,唐王抬起头来仔细观瞧,眼前呈现出的果然是一座极为壮观的道场啊。 只见那幢幡在空中轻轻飘舞,宝盖也闪耀着光辉。幢幡飘舞之时,仿佛在空中凝聚出了一道道彩霞,悠悠地摇曳着;宝盖飞辉之际,与日光相映,好似有翩翩的红色电光划过。
那世尊的金佛像面容端庄威严,罗汉们的玉容也是威风凛凛,极具气势。 花瓶里插着仙花,香炉中焚烧着檀降香。花瓶里的仙花,让整个宝刹好似被锦树辉映,光辉漫布;香炉里焚烧的檀降香,那袅袅香云霭霭升腾,一直飘向清澈的云霄之上。 时新的果品摆放在朱红的盘子里,样式新奇的糖酥堆放在彩色的案几上。
众多高僧依次排列,口中诵读着真经,一心祈愿能超度那些孤魂,让它们脱离苦难的深渊呢。
太宗和文武百官都各自拈香,拜了佛祖金身,参拜了罗汉。接着又看到大阐都纲陈玄奘法师带领众僧依次向唐王行礼。行礼完毕后,大家各自按班就座,安于禅位。 法师将济孤榜文呈给太宗观看。
榜文上写道: “至高无上的道德深远渺茫,禅宗的修行境界是寂灭的。它清净灵通,周流在三界之中。千变万化,统摄着阴阳。其体用真实而恒常,无穷无尽。看到那些孤魂,实在应该深深哀怜。
这是奉太宗皇帝的圣命,召集众多僧人,参禅讲法。打开方便之门,广泛运用慈悲的舟楫,普济苦海之中的众生,摆脱沉疴之苦,脱离六道轮回。
引导他们回归真正的道路,在天地间尽情遨游;动静都遵循无为,浑然天成,纯粹质朴。凭借着这些良好的因缘,邀请他们欣赏天庭的绛阙;趁着这次盛会,让他们脱离地狱的牢笼。早日登上极乐世界,自由自在地逍遥,永远前往西方,随心自在。”
有诗写道: 一炉散发着永寿香,几卷超度灵魂的箓文。 无边的妙法得以宣扬,无尽的天恩润泽身心。 冤孽都被消除干净,孤魂纷纷脱离牢狱。 祈愿保佑我们国家,平安清平,万民皆享福泽。
太宗看完诗后,满心欢喜,对众僧说道:“你们秉持着赤诚之心,千万不要对佛事有所懈怠。等到后面功德圆满,大家各自福有归处,朕一定会重重赏赐,绝对不会让你们白白辛苦。”
那一千二百名僧众听了,一齐磕头称谢。 当天三次斋饭结束后,唐王起驾回宫。等到七日正会时,又请唐王前来拈香。此时天色渐晚,各位官员都纷纷退去。这晚的景象是怎样的呢?
你看那: 万里长空淡淡的光辉渐渐落下,归巢的乌鸦点点飞落,缓缓地朝楼下飞去。满城灯火通明,人烟寂静,正是禅僧们进入修行的时刻。
这一晚的晚景暂且表过。第二天早上,法师又升座,聚集众人诵经,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南海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领了如来佛的旨意,在长安城访察取经的善人。日子久了,一直没遇到真正有德行的行者。忽然听闻太宗宣扬善果,选举高僧,开办大会。
又看到坛主法师乃是江流儿和尚,他本就是从极乐世界降世的佛子,也是菩萨当初引送投胎的长老,菩萨心里十分欢喜。于是菩萨就拿着佛赐的宝贝,来到长安的长街,让木叉摆摊售卖。 你道这宝贝是什么呢?有一件锦襕异宝袈裟、一根九环锡杖。还有那金紧禁三个箍儿,密藏起来,留待以后使用。
现在只把袈裟和锡杖拿出来售卖。 长安城里,有一些选不中的愚僧,手头倒有几贯村钞。他们看到菩萨变化成一个疥癞模样,穿着破衲衣,赤着脚,光着头,捧着袈裟,袈裟艳艳生光。
愚僧们上前问道:“那个癞和尚,你这袈裟要卖多少钱?”菩萨回答道:“袈裟价值五千两,锡杖价值二千两。”那些愚僧笑着说:“这两个癞和尚疯了吧!简直就是傻子!这两件粗陋的东西,竟然要卖七千两银子?
除非穿上这身袈裟能长生不老,能成佛作祖,否则哪值这么多钱!拿走吧!卖不成!”菩萨也不争吵,与木叉继续向前走。
他们走了好一会儿,来到东华门前,正好碰上宰相萧瑀散朝回来,随行的侍从吆喝着让街道上的人闪开。菩萨却公然不躲避,就站在街中央,拿着袈裟径直迎着宰相走去。
宰相勒住马仔细打量,看到袈裟艳艳生光,便吩咐手下人去问卖袈裟的要价多少。菩萨说:“袈裟要五千两,锡杖要二千两。”萧瑀问道:“这袈裟有什么特别之处,值得这么高的价格呢?”菩萨回答道:“袈裟有好处,也有不好之处;有需要花钱的地方,也有不需要花钱的地方。”
萧瑀又问:“怎么个好法?怎么个不好法?”菩萨说:“穿上我这袈裟,能不入沉沦,不堕地狱,不遭恶毒之难,不遇虎狼之灾,这就是好处;要是那些贪图淫乐、惹祸的愚僧,不斋不戒的和尚,毁经谤佛的凡夫,他们就难以见到这袈裟的真面目,这就是不好之处。”
萧瑀接着又问:“那什么叫要钱、不要钱呢?”
菩萨说:“如果不遵守佛法,不敬重三宝,强行购买袈裟、锡杖,那就一定要卖七千两,这就是要钱;要是敬重三宝,见到善念心生欢喜,皈依我佛,能够承受得起,我就将袈裟、锡杖心甘情愿送给他,与他结个善缘,这就是不要钱。”
萧瑀听了这话,脸上顿时增添了几分喜色,知道眼前这位菩萨是个好人,便立刻下马,以礼相迎,口中说道:“大法长老,恕我萧瑀方才失礼。我大唐皇帝十分乐善好施,满朝文武也都奉行。
如今正在举办‘水陆大会’,这袈裟正好给大都阐陈玄奘法师穿用。我和您一起入朝面见圣上吧。” 菩萨欣然答应,转身迈步,径直走进东华门里。黄门官赶忙将此事转奏上去,太宗下旨宣他们到宝殿。只见萧瑀带着两个疥癞僧人站在台阶下,唐王问道:“萧瑀上奏何事呀?”
萧瑀俯身伏在台阶前说道:“臣出了东华门,偶然遇到这两个僧人,他们是卖袈裟和锡杖的。臣心想法师玄奘正适合穿这袈裟,所以带僧人前来启奏。”太宗听了十分高兴,便问袈裟价值多少。菩萨和木叉站在台阶下,也不行礼,太宗问袈裟的价格,菩萨回答道:“袈裟五千两,锡杖二千两。”
太宗又问:“这袈裟有什么好处,能值这么多钱呢?”菩萨说: “这袈裟,只要披上一缕,就能免除大鹏吞噬的灾祸;挂上一丝,就能得到超凡入圣的妙处。只要坐下,就会有万神朝拜;只要一举一动,就有七佛随身。”
这袈裟可是用极为珍稀的冰蚕造炼后抽出来的丝制成的呀,那些能工巧匠们精心地把蚕丝翻腾制作成线。它是由仙娥们用心织就,又经神女们在织机上精心打造而成的。
每一方幅面都簇拥着精美的绣花,一片片相互映衬,就如同锦簆堆积一般。那上面的装饰玲珑剔透,散碎却有序,斗艳的妆花绚丽夺目,色泽鲜亮,光彩四溢,仿佛喷吐出珠宝般的艳丽光芒。 一旦穿上它,满身就会有红雾缭绕,脱下来的时候,好似一段彩云翩翩飞起。
在那三天门外,它能透出玄妙的光芒,站在五岳山前,又会生出祥瑞的宝气。袈裟之上重重叠叠地镶嵌着西番莲图案,那一颗颗珠子灼灼生辉,犹如悬着的星斗一般。在它的四角镶嵌着夜明珠,而攒聚在顶部中间的,是一颗珍贵无比的祖母绿。
虽说不能完完全全地展现出原本那种极致的华美,但也有八宝攒聚,光彩熠熠,实在是世间少有的宝物啊。
这件袈裟,平常闲置的时候折叠起来,遇到圣人才能穿上。折叠起来时,层层叠叠包裹着,透露出虹霓般的光彩;遇到圣人穿上,就会惊动天上的神仙、地下的鬼怪,令它们心生畏惧。
袈裟上点缀着如意珠、摩尼珠、辟尘珠、定风珠,还有红玛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这些珠子的颜色,在月光的沁润下呈现出洁白的光泽,与太阳争辉。每一条丝线都透着仙气,每一朵绣花都散发着祥光,簇拥着圣人。 这丝丝仙气在空中弥漫,照亮了天际的关卡;朵朵祥光环绕着圣人,影子遍布整个世界。
它的光芒映照山川,让虎豹为之震惊;影子落在海岛,惊动了鱼龙。沿着边缘的两道销金锁,扣着领部连环的白玉琮。 有诗这样写道: 三宝庄严巍峨,其道值得尊崇,世间万物、六道轮回都能由此评说。
明白心性,能领悟养人度世的佛法;见到本性,能传播智慧的明灯。袈裟保护着庄严的金色世界,身心清净如同玉壶冰一般。自从佛制袈裟后,历经万劫,谁又敢断绝僧人的传承呢?
唐王在那宝殿之上听了菩萨对袈裟的介绍后,心里十分欢喜,接着又问道:“那和尚,你这九环锡杖又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呀?”菩萨便介绍道:“
我这锡杖呀,是用铜镶铁造,还打造出了九连环的样式,杖身是由九节仙藤制成,拥有让人永驻容颜的神奇功效呢。把它握在手中,就不会嫌弃自己瘦骨嶙峋的模样了;带着它下山,归来时仿佛能轻轻携着白云一道回来。
当年摩呵立祖拿着它游历天宫,罗卜寻娘的时候也是靠着它冲破了地下的关卡。它从不沾染红尘里的丝毫污秽,最喜欢陪伴着神僧登上那神圣的玉山啊。”
唐王听了菩萨的一番介绍后,便命人展开袈裟,从头到仔细端详,果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宝物。他对菩萨说道:“大法长老,说实话,我如今大力推行善教,广种福田,在那化生寺聚集了众多僧人,正在开展经法的研习。其中有一位德行高深的行者,法名叫玄奘。我想买下你这两件宝物,赐给他使用。你到底要价多少呢?”
菩萨听了唐王的话,与木叉合起双掌,口宣佛号,躬身向唐王说道:“既然这位高僧有德行,贫僧愿意将袈裟和锡杖送给他,决不要钱。”说完,转身就准备离开。
唐王急忙示意萧瑀上前拉住菩萨,自己微微欠身站在殿上,说道:“你原本说袈裟五千两,锡杖二千两,见朕要买,就不要钱了,难道是觉得朕倚仗着君位,强要你的物件吗?
绝无这样的道理啊。朕按照你原价给你付钱,你可千万不要推辞。”菩萨抬手说道:“贫僧之前就发过愿,若是遇到敬重三宝、见善随喜、皈依我佛的人,就不要钱,愿意把宝物送给他。
如今看到陛下品德高尚、心地善良,对佛门敬重有加,况且这位高僧又德高行正,宣扬佛法,理当把宝物奉上,决不要钱。贫僧愿意留下这宝物,告辞回返。”
唐王见菩萨如此诚恳坚定,心中十分欢喜,随即命光禄寺准备丰盛的素宴来酬谢菩萨。菩萨又坚决推辞,不受素宴,心情畅快地离开了,依旧回到都土地庙中隐避,暂且按下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