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税法的条文墨迹未干,顾长渊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在地方上的推行。他满怀信心,相信新税制能为国库带来充盈的收入,也能减轻百姓的负担。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他一下地方,各种流言蜚语便如影随形。其中最甚者,便是赵豪族散布的谣言,声称新税制会让百姓倾家荡产,赋税比以往更重。这些谣言在百姓间迅速发酵,引发了不小的恐慌。
“大人,赵豪族在地方上的势力根深蒂固,他们散布谣言,煽动百姓,恐怕会对新税制的推行造成阻碍。”徐凛风语气凝重,眉宇间带着一丝担忧。
顾长渊面色沉静,眼神中却闪烁着精光。“凛风,你说的这些,我早有预料。赵豪族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必然会不择手段地阻挠我们。但越是如此,我越要将新税制推行下去!”
他决定亲自到地方走访,了解真实情况。第一站,他选择了民风淳朴的清河县。然而,刚到县衙,顾长渊便察觉到气氛不对劲。衙门里冷冷清清,不见几个办事儿的百姓,与他想象中的热闹景象截然不同。
“钱大人,今日县衙为何如此冷清?”顾长渊问向县令钱贪官。
钱贪官眼神闪烁,支支吾吾地答道:“回…回大人,最近农忙,百姓们都在田间劳作,所以……”
顾长渊不动声色地观察着钱贪官的神情,心中已有了几分猜测。他转头对徐凛风使了个眼色,徐凛风心领神会,悄悄退了出去。
顾长渊又与钱贪官寒暄了几句,便提出要查看税收账册。钱贪官脸色微变,连忙说道:“账册…账册都在孙师爷那里保管,下官这就让人去取。”
不多时,一个獐头鼠目的师爷走了进来,正是孙师爷。他手里捧着一摞账册,却迟迟不肯交给顾长渊。
“孙师爷,把账册拿过来吧。”顾长渊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孙师爷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吞吞吐吐地说道:“大人,这账册…有些…有些乱,下官…下官正在整理……”
顾长渊的目光如炬,直视着孙师爷,看得他心虚不已。就在这时,县衙外传来一阵喧闹声,由远及近。
“反对加税!反对加税!”
李村长带着一群村民涌入县衙,他们情绪激动,高声呼喊着反对新税制的口号。顾长渊眉头紧锁,他知道,这背后必然是有人在操纵。
他看向孙师爷,语气冰冷,“孙师爷,看来你的账册,一时半会儿也整理不完了。不如,我们先出去看看吧。”他起身,走向门外,留下孙师爷一人在原地瑟瑟发抖……
顾长渊步出县衙,面对着群情激奋的村民,他巍然不动,眼神扫过一张张愤怒的面孔。李村长站在人群最前方,挥舞着手臂,大声喊道:“新税制就是要逼死我们啊!以前交的税就够多了,现在还要加税,我们怎么活啊!”
“各位乡亲父老,请听我说一句!”顾长渊的声音洪亮,试图压过喧闹的人群。
“说什么?你就是来搜刮民脂民膏的!”一个村民大声叫嚷。
“新税制并非加税,而是让税收更加公平合理!”顾长渊解释道,“以往豪强兼并土地,百姓负担沉重,新税制正是要改变这种现状,让豪强也承担应有的责任!”
“骗人!都是骗人的鬼话!”李村长煽动着村民,“赵老爷说了,新税制就是冲着我们来的,是要把我们逼上绝路!”
顾长渊的目光锐利地射向李村长,“李村长,你这是受了谁的蛊惑?新税法的内容你真的看懂了吗?”
李村长眼神躲闪,不敢与顾长渊对视,“我…我…我这是为了村民们好!”
“为了村民们好?你这是在害他们!”顾长渊厉声说道,“新税制实行后,赋税会根据土地面积和收成来定,真正种地的百姓,负担只会减轻,而不是加重!”
然而,村民们已经被赵豪族散布的谣言蒙蔽,根本听不进去顾长渊的解释。他们情绪越来越激动,甚至有人开始向顾长渊扔石头和烂菜叶。
徐凛风见状,连忙上前护住顾长渊,“大人,我们先回去吧,这里太危险了!”
顾长渊看着眼前混乱的场面,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愤怒。他明白,要想推行新税制,必须先破除赵豪族在地方上的势力。
与此同时,在京城,钱贪官也在暗中运作。他找到了几个与他关系密切的官员,将顾长渊描绘成一个急功近利、不顾百姓死活的酷吏,并声称新税制会引发民乱,动摇国本。
“各位大人,新税制一旦推行,后果不堪设想啊!”钱贪官声情并茂地说道,“到时候民怨沸腾,天下大乱,我们可都要跟着遭殃啊!”
几个官员被他说的忧心忡忡,纷纷表示要上书皇帝,阻止新税制的推行。
在清河县,顾长渊回到县衙,脸色阴沉。他让徐凛风去调查李村长与赵豪族的关系,自己则再次要求查看税收账册。
孙师爷依旧推脱,“大人,账册…账册还在整理…”
“整理?整理了这么久,还没整理完?”顾长渊语气冰冷,“看来,孙师爷是不想让我看到真正的账册了?”
孙师爷吓得浑身发抖,“大人饶命!下官…下官这就去取!”
他转身跑进内室,却并非去取账册,而是打开了一个暗格,从里面取出一个包裹,匆匆忙忙地向后门跑去。
顾长渊冷笑一声,“想跑?没那么容易!”他快步追了上去,“拦住他!”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从暗处闪出,拦住了孙师爷的去路……“东西给我。”那身影低沉地说。
拦住孙师爷的,正是徐凛风。他从孙师爷手中夺过包裹,回到顾长渊身边。“大人,这是……”他打开包裹,里面是一叠银票和几封信件。
顾长渊快速浏览了一遍信件,脸色愈发阴沉。这些信件正是赵豪族与钱贪官勾结的证据,信中详细记录了他们如何操纵税收、欺压百姓的罪行。
“好一个赵豪族,好一个钱贪官!”顾长渊咬牙切齿地说道,“我定要将他们绳之以法!”
此时,陈商人正坐在自家店铺里,愁眉不展。自从新税制推行以来,他的生意就一落千丈。他支持新税制,认为这能让商业环境更加公平,但他的同行们却都反对新税制,他们联合起来抵制他,甚至威胁他的供货商不再给他供货。
“唉,这样做真的值得吗?”陈商人叹了口气,心中充满了矛盾。他知道新税制对国家和百姓都有好处,但他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渺小了,他快要支撑不下去了。
深夜,陈商人悄悄来到县衙后门,将一封信塞进了门缝。信中,他详细地描述了同行们如何联合起来抵制他,以及他们与赵豪族之间的关系。他还提供了一些关于钱贪官贪污受贿的线索,虽然不多,但也算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
与此同时,在京城,周御史正在慷慨激昂地弹劾顾长渊。他声称新税制扰乱民生,激起民愤,要求皇帝严惩顾长渊。
“陛下,新税制推行以来,各地民怨沸腾,百姓怨声载道!”周御史义正辞严地说道,“顾长渊身为朝廷命官,不顾百姓死活,一意孤行,其罪当诛!”
皇帝听后,脸色阴沉,他虽然信任顾长渊,但周御史的话也让他有所顾虑。新税制的推行确实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动乱。
顾长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找到突破口,否则新税制就真的要夭折了。他仔细研究着已有的证据,他知道问题的关键在于被篡改的账目。只要能找到真正的账册,就能揭穿钱贪官和赵豪族的阴谋。
但是,钱贪官和孙师爷防守严密,账册藏匿得十分隐秘,顾长渊几次派人去查探都无功而返。他明白,必须亲自出马才行。
夜深人静,一个黑影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县衙……“谁?”一个低沉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