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凌海战役结束后,任道远就开始筹备建设一座东北抗战殉国官兵公墓,为了让殉国官兵安息,多方考察后决定,将公墓建在战斗最惨烈、阵亡将士最多的绥中战场上的、景色秀丽、松林满山的大台山上,公墓建在大台山的东坡,既能沐浴阳光、也能眺望大海。
过两天就要举行《东北抗战英烈纪念碑》的揭幕仪式、以及隆重的英烈公墓祭扫仪式,但王铭章师长的家属准备迎回他的遗骸,回到四川老家安葬。
任道远个人认为、让英雄长眠在他用鲜血和生命保护过的土地上,更能告慰烈士英灵,毕竟,他身边还有那么多陪着他出生入死的生死弟兄。
任道远找到刘大帅,与他一起赶到位于锦州笔架山上的三清阁,王师长的遗骸暂时寄存在这座道观中,他们祭奠过英灵后,一起去探望刚刚赶到这里的王师长家眷,商请她们同意将王师长葬在东北、魂归故里。
中国人很讲究叶落归根,所以,一开始王夫人是坚决不同意的,任道远苦口婆心的劝慰她,定威军一个在此次东北抗战中负伤,无法继续从军的伤兵组成的戍卫连,将永久驻守在大台山抗日英烈公墓,陪伴这些永远长眠地下的战友,连长正是王铭章师长的332师、一位被炸断一条腿的团副,他是自愿留在这里、永远陪伴他的战友们的。
任道远从北洋政府陆军部、给牺牲在东北抗日战场上的两位最高将领,井玉泉师长、王铭章师长申请到追封为中华民国中将的哀荣,并将一套崭新的中将礼服,以及定威军敬赠的抚恤金一并交给王夫人。
刘大帅也帮着任道远劝王夫人,并答应将王铭章师长刚17岁的儿子任命为他的少校副官,王夫人考虑了一夜后,答应将王师长葬在东北、和他的那些部下永远待在一起。
1924年11月30日。
大台山东北抗战英烈公墓,举行了《东北抗战英烈纪念碑》的揭幕仪式,任道远为彰显川军在这次战争中的重大贡献,请刘少帅做祭奠仪式主持人,请刘大帅诵读祭文。
晚上,定威军给并肩作战的川军、滇军、湘军、桂军,设宴饯行,任道远在酒席宴上提出一个建议,将四川的西康划出来作为一个特别行政区,由刘少帅主持西康的军政事务,刘大帅主政四川,这样两军就不容易产生矛盾、可以让四川百姓休养生息。
刘大帅、刘少帅欣然接受了任道远的建议,认为他是真的为川民好,因为任道远用日军交出的武器,将川军的旧武器全部换成了日式武器,提醒他们,警惕西藏方向,英国人正在挑唆西藏地方搞独立。
刘少帅当即表示,只要西藏敢搞叛乱,他就立即领兵平叛,刘大帅也表示自己一定全力支援刘少帅入藏平叛。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1924年12月1日。
川军、滇军、湘军、桂军炮兵营踏上了归程,任道远也践行诺言,不仅归还了桂军的大炮、两倍的炮弹,还送给桂军75mm山炮24门、以及一个基数的炮弹,桂军是这次东北抗战中,唯一没有死伤的部队,任道远还给官兵多发了三个月的军饷,桂军营长说、只要定威军需要,他们随时前来效力。
1924年12月7日。
任道远率领定威军将领再次到大台山东北抗战英烈公墓祭拜英魂。
晚上,任道远设宴款待定威军将领,宣布自己辞去定威军总指挥一职,由参谋长李济臣代行其职,王胜宝、姚忠琪、周庆仁、萧山令这些老定威军将领们,继续嘻嘻哈哈继续的喝酒吃肉,张作相、方铁汉、王兆麟、谢珂这些新定威军将领纷纷站出来表示强烈反对。
没办法,李济臣只好起身,讲了一通以退为进、韬光养晦之类的废话,张作相、王兆麟他们才将信将疑的坐回位置上。
当天晚宴结束后,林典荣立即赶回了玄甲军驻地,东北已经稳定,任道远让他率部前去朝鲜,与乔寿山的朝鲜背廆营协同作战,由于日军大批撤到朝鲜、但是并没有全部撤回国,日军在朝鲜的总兵达18万人,背廆营的活动空间被大大压缩了。
林典荣受命统一指挥玄甲军、背廆营,坚持在朝鲜进行游击战。
醉醺醺的林典荣想不明白一点,任道远让他从玄甲军中挑选两千多名年轻、肯学的战士,说是要让他们去位于承德的《国民小学》学习,他实在搞不懂任道远是怎么想的。
想不通就不想,林典荣很快在火车上睡着了。
1924年12月8日。
任道远在绥中县举行记者招待会,依旧还是那种非主流的茶话会形式,任道远宣布,倭寇已经被赶出国门,自己才疏学浅、不宜再担任那个战时的定威军总指挥一职,东北应由东北人民管理,定威军即将撤回热绥察。
慷慨激昂的表明自己不贪恋权位之后,任道远话锋一转,显露出其“贪婪”本色:
“任某原来仅仅是直军第三师的一个大头兵,直奉战争战败、溃散的弟兄们只想回家,可群龙无首,因缘际会,众兄弟推举任某举头、带着弟兄们回家,蒙故孚威上将军吴子玉抬爱,给了个热河省让弟兄们落脚。
后面的事情诸位也都知道,任某弃武经商,搞了个钨砂专营,原本只是想做个富家翁,讨个老婆、生个孩子,闲散清淡的度过余生。
然!
倭寇悍然在皇姑屯暗算张大帅后,公然派兵入侵我东北,余不得已再次披挂上阵。
但!
就在这次日寇大举侵华之际,北洋政府的当权者,不顾外辱,不援东北,愚不得已再披战袍,率定威军抵御外辱。
天佑中华!
定威军与东北边防军携手、两次侥幸获胜。
可是!
北洋政府以莫须有的借口,剥夺余钨砂专卖署之权,断我定威军军饷,使东北边防军、定威军立时陷于绝境!
为取得东北抗战之胜利,愚不得已求救于世界各国,然而,只有美利坚、德意志银行同情中国,借给定威军大笔军费,让东北战场的中国军队、才有了继续抵御日寇入侵之底气。
东北抗战现已结束,为避免浪费更多之利息,尽快还清德美银行贷款、已成当务之急。
然而,在开战之初,某些利欲熏心之人,剥夺了鄙人钨砂专卖署之职,然其并未将钨砂专卖之巨额利润用于政府和百姓,除了豢养私兵、中饱私囊外,何尝有一分一毫用于国家和民众?
今!
任某已无任何养命之道,今晨已致电内务部、实业部和内阁总理,敦促其恢复任某钨砂专卖之专营权,以便尽早偿还外国之借款。
言而有信。
个人安身立命之根本!
有借有还。
国之取信于天下之道!
倘若北洋政府为一家之私利,置国家信誉于不顾,余当亲赴北京、以死请命!”
说的甚是慷慨激昂,可所有记者都听出来其中恐吓的意味了,谁会相信任道远孤身一人到北京跪求返还其钨砂专卖权?
但记者们也都知道,曹锟绝对不会把钨砂专卖权轻易还给任道远,时间不长,但曹锐“经营有道”,不仅帮曹家赚的盆满钵满,还把冯大帅所部的欠饷都补上了,冯大帅所部都快成了“曹家军”了。
记者们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原则,各种骇人听闻、刺激眼球的标题都用上了,曹锟利用职权,将钨砂专营权交给弟弟曹锐,之前就已经让人诟病,现在,任道远捅破这层窗户纸,对曹锐中饱私囊的各种报道、越来越多。
曹锐让人给任道远送来200万支票,被他拿去给记者拍照、公之于众,不要脸的是,任道远并没把这笔巨款退回去,用途不详。
曹锟显然处于舆论的口诛笔伐的漩涡中心了。
更更更可恶的是,任道远在最新一次记者茶话会上,旧事重提的抨击曹锟贿选,而且用了“国贼”这样的定语。
国内外记者这才明白,任公舞剑、意在曹锟!
一时间,第二次直奉大战即将来临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任道远的言辞也是越来越激烈,逼着曹锟动手的意图十分明显。
任道远有刚刚打赢东北抗战的背景加持,曹锟把钨砂专营交给自己的亲弟弟也是事实,关键是曹锐做事太贪,居然一毫银元也没交给北洋政府,买钨砂所得巨额差价,除了拿出来一部分培植曹家“御林军”、冯大帅所部,剩下的都揣进了曹锟、曹锐、曹瑛三兄弟的私囊了。
国内舆论鼎沸,曹锟不可能坐视,凭借掌控北洋政府的便利,曹锟自己任命了一整套东北军政班底,平衡了直系各个派系,于是,直系各路军阀开始大骂任道远狂妄、无视政府、以下犯上,为出兵东北制造舆论氛围。
任道远依旧是一副闲云野鹤般地、发表抨击曹锟贿选旧事,时不时提一下,全国百姓都知道吴子玉要先统一中华民国、再让曹锟上位,可保洛之争、世人皆知,原孚威上将军死的不明不白,而且偏偏死在倭寇犯边的前夜。
阴谋论吧?
至少有些人信!
任道远又以质疑的口吻发表谈话,吴子玉被倭寇暗算,曹锟为什么要把北洋政府所有人带到洛阳去,偏偏是在北京空虚之际 ,日寇突然大举入侵东北,让北洋政府无法在第一时间采取最佳的应对措施,阴谋论吧?
这,也有人信!
在倭寇犯边、大举入侵中国东北之际,定威军孤军前往增援东北边防军抗击日寇,曹锟在此民族危难之际,却将钨砂专营权私相授受,交给自己的亲弟弟曹锐经营,就是为了断了定威军的粮饷,目的何在,阴谋论么?
这,更有人信。
定威军刚刚取得扭转战局的胜利,冯大帅就率领大军想要出关、抢夺胜利果实,曹锟是把东北视为直系一派的私家领地了么,这也是阴谋论吧?
这,信者甚众。
任道远算是今天一番讲话、明天一顿牢骚,所以,天天都有他与曹锟的新闻见诸报端,而任道远说的都是之前报纸报道过的事情,时过境迁,他不提、百姓可能就忘了,这么“复习”几遍后,直系穷兵黩武、强取豪夺、曹锟贿选、卖官鬻爵……老百姓的记忆都被唤醒了。
而且任道远的这些讲话,绝大部分都是在大台山东北抗战英烈公墓发表的,记者的镜头里、就少不了那些缺胳膊断腿的戍卫连官兵身影,舆论几乎一边倒的支持任道远,忽视了他也是在“夺利”这个事实,百姓朴素的认为,将倭寇赶出东北的功臣,赚点儿钱置地买房、那还不是天经地义的?
曹锟绝对不会那么想!
在曹锟的协调、鼓动下,直系再一次团结起来,各路直系大将在自己控制的媒体上,开始大骂任道远“以下犯上”、“贪婪无状”、“意欲窃国”……
这。
很民国。
预示着又一场战争无可避免了。